【备课宝典】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习作:家乡的风俗教学设计+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课宝典】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习作:家乡的风俗教学设计+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24 16:09:2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民风民俗源远流长,民俗文化斑斓多姿,在灿烂的人类文化中,民俗文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习作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习作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请教长辈,了解自己家乡或其他地方的风俗习惯,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大多已经有初步的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大致知道自己家乡的风俗习惯,但对它们的来历、特点并没有深入的了解。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习作,使学生了解家乡的风俗中的文化内涵。
2.提高交流能力、写作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中华文化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组织学生交流他们收集到的民风民俗,培养学!的交际表达能力。
难点: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风民俗的方法,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意思表达清晰,让学生在活动中悟得习作之法、修改之法,提高习作能力。
课前准备
1.学生通过上网了解各地自己感兴趣的民风民俗,或者调查本地的风俗习惯。
2.与风俗有关的视频。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你能说说书上这一组图片中隐藏着哪些传统节日吗?
2.学生自由说一说:这些节日各有什么习俗?
预设1:图一是春节,展示的是春节拜年。
预设2:图二是元宵节,展示的是元宵赏花灯。
预设3:图三是春节,展示的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包饺子。
3.导入:各个地方由于文化的差异、地域的不同,各地的风俗习惯也有自己的特色。今天,我们就从家乡的节日风俗着手,来上一节“家乡的风俗”的习作指导课。(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风俗习惯,对本次习作充满写作热情,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二、畅谈家乡的风俗
1.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在你的家乡,有哪些特定的习俗?在那些特别的日子里,有哪些令你难忘的事?(引导学生将家乡民俗与自己的生活趣事加以联系)
2.学生自由发言,跟大家分享自己家乡的那些有意思的风俗。
3.同学们,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著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下面请大家欣赏一段视频,看一看其他地区有怎样的独特的风俗。(播放壮族五色糯米饭的风俗)
4.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想说的?
5.师小结:同学们,民风民俗是时间积淀的产物,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寄托了老百姓美好的愿望和朴素的情感。因此,我们在写家乡风俗的时候,不能仅仅是介绍这种风俗,更要挖掘蕴含在风俗中的文化内涵。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自己家乡的风俗和观看其他民族的风俗,以引起学生对风俗独特的想法。
三、确定思路,回顾写法
1.师导入:你最想介绍的是家乡的哪种风俗?
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在课前收集到的资料,明确自己要写的内容。
3.师继续引导:你知道哪些传统节日?
(1)指名学生说。
(2)师归纳总结: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每一个节日的背后都有着丰富的故事、传说、风俗,或者有着独特的纪念意义。
(3)谁知道在我们的传统节日中,都有什么风俗?
预设:春节合家团圆,吃年夜饭;元宵节赏花灯;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节赏月,吃月饼;清明节踏青,祭拜祖先。
4.回忆本单元中学到的一些写作方法。
5.说说你在本次习作中能借鉴的一些写法。
预设1:我们在《北京的春节》这篇文章中学习到了写文章要抓住重点,详略得当。
预设2:在《腊八粥》这篇文章中,我们学到了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形象。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课文写法,以方便学生学习运用。
四、交流自己对风俗的独特体会
1.同桌互相说自己经历过的独特风俗活动,并说说自己对这些风俗活动的独特体会。
2.列举学生家乡的风俗,引导学生讨论分析。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跟多的了解风俗。
五、习作指导
1.审清题意,明确要求。
要了解自己家乡最有特色的风俗是什么,写之前可以查资料,询问长辈,最好深入地了解这种风俗,想一想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详略得当,突出特点。
要想清楚,可以分几个方面来介绍这种风俗,重点介绍什么,哪部分详写,哪部分略写。
3.大胆表达,写清感受。
除了描写这种风俗的特点、发展过程之外,还可以写写自己的感受,或者写你对这种风俗习惯的看法。
4.引导学生列出习作提纲。
开头:我想写作的风俗是什么?(开门见山,引出下文)
中间部分:(1)介绍风俗的来历或特点(引发阅读兴趣,增强走味性)
(2)挑选自己想要描写的一个或两个风俗并写出自己参与时的具体情境(突出重点,使人印象深刻)
结尾:突出对家乡的“情”(加深文义,升华主题)
当然,我们在写家乡的风俗的时候,哪怕你写的是最普通的风俗,只要你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独特的情感,你的习作就是成功的。
[设计意图]写好作文,要选取合适的素材,要有清晰的思路。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行文思路,这其实就是训练学生拟提纲,梳理文章层次脉络的能力。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导入新课
1.请学生回忆上节课介绍过的民俗活动。
2.回忆上节课介绍民俗活动的技巧,做到详略得当。
[设计意图]回忆写法,为写作打下铺垫。
二、学生写作
1.写作注意事项:
①不少于400字
②最好集中一种民俗活动介绍
③要写出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④详略得当,不能像是记流水账。
2.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设计意图]提出写作注意事项,以提醒学生要写出真情实感。
三、习作评改
1.自改自评。
(1)教师出示例文,留下修改的痕迹。说一说:
a.老师修改了什么?
b.老师是怎么修改的?
(2)学生细读自己的习作,修改写错的字、用错的词、写得不通顺或不完整的句子、加错的标点等。
(3)用符号画出自己认为闪光的地方,并向全班展示读,其他同学倾听、评价。
2.互评互改。
(1)交换作文。
a.画出你欣赏的词句,并评评好在哪儿,为什么好。
b.你认为他的作文哪一部分还不够清楚、不够具体,提出中肯的建议。
(2)再读作文,全面检查与润色。
3.全班交流。
(1)指名朗读作文。
(2)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教师以例文做引导,教给学生正确的修改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同桌互改,便于交流。
板书设计
习作提纲
开头:我想写作的风俗是什么?(开门见山,引出下文)
中间部分:(1)介绍风俗的来历或特点(引发阅读兴趣,增强走味性)
(2)挑选自己想要描写的一个或两个风俗并写出自己参与时的具体情境(突出重点,使人印象深刻)
结尾:突出对家乡的“情”(加深文义,升华主题)
教学反思
指导作文,要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构思与众不同的题目,告诉学生一篇好的文章,题目也是至关重要的,为学生今后习作定题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
在美文欣赏环节,教师朗读范文,让学生结合本次习作的要求掌握写作方法,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点评,让学生明晰一篇好的文章要从哪几个方面来完成,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写法,在写作过程中运用写作方法,使学生在每次习作中都有所收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9张PPT)
第一单元
习作
家乡的风俗
部编版语文
六年级下
新课导入
同学们,“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你能说说书上这一组图片中隐藏着哪些传统节日吗?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春节——春节拜年
元宵节——赏花灯
春节——包饺子
家乡的风俗
习作指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在你的家乡有哪些特定的习俗?在那些特别的日子里,有哪些令你难忘的事?
家乡的风俗
赛龙舟
吃月饼、赏月
习作指导
家乡的风俗
包粽子
包饺子
习作指导
习作指导
看完视频,你知道了什么?
壮族的风俗:三月三,
吃传统的五花糯米饭。
习作指导
同学们,民风民俗是时间积淀的产物,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寄托了老百姓美好的愿望和朴素的情感。因此,我们在写家乡风俗的时候,不能仅仅是介绍这种风俗,更要挖掘蕴含在风俗中的文化内涵。
小结
习作指导
清明节
春节
传统节日
端午节
元宵节
重阳节
中秋节
你知道哪些传统节日?
习作指导
春节
元宵节
在我们的传统节日中,都有什么风俗?
合家团圆,吃年夜饭
赏花灯
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
……
习作指导
回忆写作方法
《北京的春节》一文以时间为顺序展开叙述,详略得当。作者老舍先生用通俗易懂、富有“京味儿”的语言,对北京人过春节的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进行了介绍,展现了北京春节的热闹及传统节日的文化习俗。
习作指导
《腊八粥》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展现了八儿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
《藏戏》先连用三个反问句把藏戏的特点写了出来,接着详写藏戏的由来,分述藏戏的三个特点。
习作指导
说说自己经历过的独特风俗活动,并说说自己对这些风俗活动的独特体会。
习作指导
1.审清题意,明确要求。
要了解自己家乡最有特色的风俗是什么,写之前可以查资料,询问长辈,最好深入地了解这种风俗,想一想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习作指导
2.详略得当,突出特点。
要想清楚,可以分几个方面来介绍这种风俗,重点介绍什么,哪部分详写,哪部分略写。
习作指导
3.大胆表达,写清感受。
除了描写这种风俗的特点、发展过程之外,还可以写写自己的感受,或者写你对这种风俗习惯的看法。
习作提纲





开头:我想写作的风俗是什么?(开门见山,引出下文)
中间
(1)介绍风俗的来历或特点(引发阅读兴趣,增强走味性)
(2)挑选自己想要描写的一个或两个风俗并写出自己参与时的具体情境(突出重点,使人印象深刻)
突出对家乡的“情”(加深文义,升华主题)
习作一
家乡的风俗
新课导入
第二课时
写作注意事项:
①不少于400字
②最好集中一种民俗活动介绍
③要写出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④详略得当,不能像是记流水账。
学生写作
习作指导
快快写起来吧!
习作指导
写好之后,和同桌交换一下,看看谁写的最好。
佳作赏析
家乡的大秧歌
我的家在东北的一个小镇上,那里虽没有都市的繁华,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尤其是家乡的大秧歌,更是小镇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提起大秧歌,在我的家乡那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家乡的男女老少,个个都能扭上一段!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小镇大大优美的唢呐声,这声音小小的广场上便响起了咚咚的锣鼓声和像一种号令,不一会儿,人们便陆陆续续地来到了广场上。他们有的手中拿着扇子和手绢,有的携着妻子和儿女。小商贩们干脆在周边摆起了摊儿。一时间,广场上变得热闹非凡。
开篇点题,运用
对比的手法,突
出家乡的大秧歌
是小镇上一道亮
丽的风景线。
锣鼓声、喷呐声
用词准确,描写
真实、细腻。
佳作赏析
大秧歌扭起来了。虽然队伍中多是中老年人,可他们脚步轻盈,姿态优美,动作极为协调,尤其是手中的扇子和手绢,舞得出神入化,舞出了别样的风采,尽情地挥洒着他们内心的喜悦和幸福。此情此景,引逗得一些青年和孩子心里有些发痒,也争着加入秧歌队伍当中,那一条条彩色的“长龙”也越来越长了。
队伍的四周围满了观众,他们一边欣赏,一边唠着家常,自在悠闲。唢呐不时地变换曲调,秧歌的队形和动作也随着变化,让人久看不厌。这样喧嚣的场景会一直持续到夜深才结束。
将秧歌队伍比喻
成“一条条彩色
的‘长龙’”,
形象、贴切,富
有新意。
佳作赏析
家乡的大秧歌,不仅是人们每日的精神大餐,也是节日庆典必不可少的节目。每到节日,秧歌手们便身着彩装,那些孩子们喜欢的“大头娃娃”“孙悟空”“猪八戒”等,纷纷登场,为节日增添了无限的喜庆气氛。
啊!家乡的大秧歌,你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你就像陈年的美酒,醇香甘甜,沉醉了家乡人的心。
巧用过渡句,引
出对节日秧歌
的描写。
结尾含蓄深刻,
点明了大秧歌
在家乡人心中
的地位及作用。
总评:这篇习作语言质朴,用词准确。整篇习作紧紧抓住了“家乡的大秧歌”这一特有的民俗展开,将扭秧歌的热闹场景绘声绘色地刻画了出来。结尾巧用比喻,深化了习作的主题。
习作指导
1.观察老师的批改方法。
2.细读自己的习作,修改写错的字、用错的词、写得不通顺或不完整的句子、加错的标点等。
3.用符号画出自己认为闪光的地方,并向全班展示读,其他同学倾听、评价。
修改作文
习作指导
1.交换作文。
a.画出你欣赏的词句,并评评好在哪儿,为什么好。
b.你认为他的作文哪一部分还不够清楚、不够具体,提出中肯的建议。
2.再读作文,全面检查与润色。
修改作文
课堂小结
选取最有意义的风俗。
介绍时要做到详略得当、条理清晰。
要注意“点”与“面”结合。
要把写人、写景、写事、写物融为一体,使文章形象真实而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技巧总结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