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宝典】统编版六下语文园地一 课件+教案+练习(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课宝典】统编版六下语文园地一 课件+教案+练习(共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26 09:56:2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语文园地”安排了“交流平台”在交流讨论的基础上明确材料安排的“详略得当”及其好处:“词句段运用”是让学生知道同样的意思要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及了解些习俗的寓意;“书写提示”是要求学生提高书写速度;“日积月累”是能背诵《长歌行》。
学情分析
六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主动积累的意识和能力,并且可以理解简单的古诗词的意思。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交流,弄清文章的表达顺序,理清课文详写、略写的内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的特定习俗及其寓意。
3.引导学生广泛积累词语,学会在相同的语境里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相同的意思。
4.熟读并背诵《长歌行》,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交流收集到的风俗资料和学到的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难点:熟读并背诵《长歌行》,理解古诗的意思。
课前准备
1.查阅、收集风俗资料。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
自由读“交流平台”,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画出相关语句,在旁边做批注,写下自己的感受。
3.同桌讨论交流,全班展示:把你阅读的成果与大家分享,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学生交流后,教师进行归纳。
课件出示:
读文章时,分清文章的主次,体会作者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以《北京的春节》为例)
?文中详写了哪些日子?都写了些什么?
?文中略写了哪些日子?都写了些什么?
4.作者在写北京的春节时运用了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小组内讨论、交流。
5.在《腊八粥》一文中,作者是如何运用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的呢?小组内讨论、交流。
6.学生联系自己本单元的习作,说一说你在习作中写了什么,哪些是详写的,哪些是略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先在小组内交流,再推选代表全班汇报。
7.全班交流,评价。(是否说出了详写、略写的原因)
课件出示:
读文章的时候,分清文章内容的主次,就能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习作的时候,先想好重点要表达哪些内容,把它们写得具体详细一点儿,其他内容则写得简略一点儿。详略安排得当,中心突出,才能更好地让别人了解自己想表达的意思。
7.全班齐读以上文字。
8.教师小结:读文章时,不仅要分清文章的主次,体会作者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还要将这样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重在教会学习方法,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同桌交流等方法,在自读自悟中学习。
二、词句段运用
(一)理解词语
1.出示自学提示。
(1)读一读:自由读句子,把句子读通顺。
(2)想一想:理解句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3)说一说:关于句中加点的词,你发现了什么?小组合作学习,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2.学生讨论,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评价。
4.指名学生说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5)教师相机归纳:在相同语境的语句里,相同的意思,我们尽量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可以避免语言的重复,使语言表达更加丰富。
(二)理解寓意。
1.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都知道哪些习俗?
2.指名学生回答。
3.自由读题,思考这些习俗都有什么寓意。
课件出示:
?
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
过年的时候吃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建筑上雕刻蝙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组讨论,相互交流。
5.除了这些寓意吉祥的习俗,你还了解其他有吉祥寓意的习俗吗?(查阅资料搜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不同的词语,为习作打下基础。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寓意,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三、书写提示
1.自由读一读下面的文段,并观察下面的字,你发现了什么?
2.指名学生说。(行楷)
3.师指导练习。
4.试着照样子写一写,看看自己的书写速度是不是有所提高。
5.小结:行书是一种统称,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今天我们所了解到的是行楷。它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书写习惯,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四、日积月累
1.出示《长歌行》。
2.教师泛读,学生认真听,注意自己不认识的生字的读音。
3.解题,介绍诗歌。
《长歌行》是一首汉乐府民歌,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也叫“歌”或“行”。根据学生以往所学,在学习新课前引导学生回忆以往所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为进一步学习古诗奠定了基础。
4.解释重点词语的意思。
5.指名说说诗歌的大意。
6.学生讨论、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7.师总结:这首诗主要是劝人要珍惜青春时光,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不要等到老了之后再后悔、悲伤。
8.学生朗读、背诵古诗。
9.同学们,你们还读过哪些劝诫人们要珍惜时间、勤奋努力的句子呢?
(1)指名学生交流。
(2)课件出示:
?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10.教师小结:
《长歌行》这首诗先写眼前之实景,再写想象之虚景,最后抒发感慨,劝诫我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努力,不要等到老了再后悔。希望同学们能牢记这首古诗,时时提醒自己珍惜时间,努力奋斗。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紧扣诗中关键词句,理解古诗的意思。借助想象,通过铺陈、引读、提问,加深对诗意的品味和体会,最终明白诗歌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反思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中,我始终注重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通过“自学提示”提出自学的要求,重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表达。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锻炼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2.渗透学法的指导。
学法的指导贯穿教学始终,如:教学古诗《长歌行》时,让学生反复朗读,大致理解古诗的意思,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的画面,感悟诗情。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有利于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实现“授人以渔”的目标。
3.重视“语用”的训练。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本节课注重“语用”的训练,关注语言表达形式,努力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4张PPT)
语文园地一
部编版语文
六年级下
交流平台
我们读文章,常常发现有些内容写得很详细,有些内容写得很简略。
如,《北京的春节》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几天,其他的日子则一笔带过。即使重点写腊八、初一,也不是铺开写,而是突出写最具特色的一两个民俗活动,给人印象颇深。
为什么这样写呢?
交流平台
腊八
除夕
正月
初一
元宵
详写
略写
详略得当,突出重点
过小年
正月初六
正月十九





读文章时,分清文章的主次,体会作者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交流平台
等粥
喝粥
盼粥
分粥
猜粥
看粥



详写
略写
课文详细描述了
的过程,略写了
的过程。
等粥
喝粥
交流平台
因此,文章主要写什么,次要写什么,是根据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意思决定的。
我们读文章的时候,分清文章的主次,就能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我们习作的时候,先想好重点要表达哪些内容,把它们写得具体详细一点儿,其他内容则写得简略一点儿。
交流平台
写文章先想好文章的主次,才能安排好详略,这样中心才会突出,才能更好地让别人了解自己想表达的意思。
小结
词句段运用
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
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思雨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宁宁在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
词句段运用
指导
1.先读读句子;
2.了解加点词的意思;
3.体会同一个含义,可以用不同词语表达的方式。
词句段运用
一律
清一色

全部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
词句段运用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一律是牛角的,有的一律是纱灯。
比较下面两个句子,哪句更好。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
?
?
?
?
?
?
?
?
?
?
?
?
表达更丰富、更多样
词句段运用
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思雨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宁宁在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
勇夺第一
喜获金牌
摘得桂冠
拔得头筹
得了第一名
词句段运用
比较下面两个句子,哪句更好。
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勇夺第一,思雨在跳远比赛中勇夺第一,宁宁在游泳比赛中勇夺第一。
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思雨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宁宁在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
表达更丰富、更多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词句段运用
同一种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体现了词语的多样性和艺术性,让表达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变化多样。
小结
词句段运用
练一练
这次学校冬季运动会,六(2)班参赛的同学几乎(
),
在所有的赛事项目中他们(
)。李强在高手如云的跳高比赛中
(
),张宇在自己的强项短跑50米比赛中(
),王怡大意失荆州,在投掷项目中(
)。
把下面的词语恰当地填人句中的括号内。
一败涂地
铩羽而归
全军覆没
败走麦城
折戟沉沙
全军覆没
全军覆没
铩羽而归
折戟沉沙
败走麦城
词句段运用
你知道下面这些习俗的寓意吗?你还知道哪些有吉祥寓意的习俗?
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过年的时候吃鱼:
建筑上雕刻蝙蝠:
词句段运用
指导
运用谐音,既起到了用含蓄委婉的方法来表达美好祝福的作用,又对极为平常的事物赋予了极为深刻的象征意义,这种现象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普遍。
词句段运用
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寓意里的“年年高”中的“高”字与“年糕”的“糕”字是同音字,这个习俗借用谐音来表达人们对过年时的美好祝福。
词句段运用
过年的时候吃鱼:
“鱼”与“余”谐音,鱼象征着富贵。过年吃鱼表达的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代表生活富足,每年都有多余的财富及粮食!
寓意年年有余
词句段运用
建筑上雕刻蝙蝠:
蝙蝠的谐音为“遍福”,寓意遍地是福,所以频频出现在建筑的装饰中,在门头、影壁的砖雕里常见到它们。
寓意遍地有福
词句段运用
积累
还有哪些寓意吉祥的习俗呢?
过年时门上贴倒“福”
意思是“福”到了,喻意家庭幸福。
词句段运用
婚床上撒枣子
这是一个从古流传下来的结婚习俗,也就是一般结婚当天有撒帐习俗,就是在婚床上撒枣子、桂圆、花生、莲子,意味着早生贵子的意思。
书写提示
观察下面的字,再照着写一写,试着提高自己的书写速度。
书写提示
指导
练习目的
学习临摹行书,提高书写速度。
练习指导
我发现:①行书以简省的笔画代替繁复的点画。
②行书以勾、挑、牵丝来加强点与画的呼应。
我知道
行书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①大小相兼。就是每个字呈现大小不同,存在着一个字的笔与笔相连。
②收放结合。多数是左收右放,上收下放。
③疏密得体。一般是上密下疏,左密右疏,内密外疏。
④浓淡相融。行书书写应轻松、活泼、迅捷,掌握好疾与迟、动与静的结合。线条长细短粗,轻重适宜,浓淡相间。
书写提示
先观察,再照着写一写。
试着提高自己的书写速度。
书写提示
行书是一种统称,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今天我们所了解到的是行楷。它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小结
日积月累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日积月累
走进背景
《长歌行》这首诗选自汉乐府。其中“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关。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长歌行”是指以“长声歌咏”为曲调的自由式歌行体。
日积月累
理解词语意思
[朝露]清晨的露水。
[晞]干。
[德泽]恩惠。
[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少壮]年轻力壮,指青少年时代。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老大]指年老了,老年。
[徒]白白地。
日积月累
理解诗意
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日积月累
赏析诗歌
《长歌行》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全诗以景寄情,由情人理,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明的形象中,鼓励人们紧紧抓住随时间飞逝的生命,发奋努力,趁少壮年华有所作为。
日积月累


当你看到小明只顾着玩手机不知道学习的时候,你可以告诫他:


当你发现还有好多事要做,可是时间却已经过去了大半天时,你会感慨: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日积月累
你们还读过哪些劝诫人们要珍惜时间、勤奋努力的句子呢?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三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
课时练(含答案)
一、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模样(mó)
正月(zhēng)
载歌载舞(zǎi)
分外(fèn)
B.藏戏(zàng)
不禁(jīn)
哄堂大笑(hōng)
活佛(fó)
C.空地(kòng)
通宵(xiāo)
掺和(càn)
肿胀(zàng)
二、按要求完成练习。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
)一律是玻璃的,(
)清一色是牛角的,(
)都是纱灯;(
)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图案各式各样。
1.在括号里填上相同的词,把句子补充完整。
2.用所填的词说一句话。
三、按要求写句子。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
2.这学期,我们班同学普遍的阅读能力提高了。(修改病句)
四、课内阅读。
北京的春节(选段)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儿,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厂甸)是最有名的。可是,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及此。到了初五初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孩子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和娴熟技能。
多数铺户在初六开张,又放鞭炮,从黎明到清早,全城鞭炮声不绝。虽然开了张,可是除了买吃食与具他重要日用品的铺子,
大家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1.“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光景”一词在剧中的意思是(

A.时光景物
B.情景
C.表示估计
2.文中介绍的除夕的活动有

3.
文中划线的句子是个
,其作用是

4.“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表现在哪里?
5.“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从“除非”“必定”中体会到

6.填表。
人物
(初一)人物的活动
男人们
女人们
小孩子们
小贩们
7.去年的除夕夜你是怎样过的呢?有哪些人与你一起过呢?你有什么感受吗?
五、课外阅读。
端午日(节选)
沈从文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
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
)、手脚(
)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才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
)蓬蓬铛铛把锣鼓很(
)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的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种种情形。
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
(选自《边城》,有删改)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单纯
伶俐
结实
即刻
2.选文描写了哪三个场面?请简要概括内容。
(1)第一个场面:
(2)第二个场面:
(3)第三个场面:
3.文中加点的“莫不”是什么意思?作者用了三个“莫不”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一、B
二、1.有的
有的
有的
有的
有的
2.课间十分钟,同学们在操场上有的跳绳,有的踢毽子,有的打羽毛球,有的跑步,有的踢足球。
三、1.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
2.这学期我们班同学的阅读能力普遍提高了。
四、1.B
2.做年菜
穿新衣
贴对联
贴年画
放鞭炮、吃团圆饭、祭祖、守岁
3.过渡句
承上启下
4.初一,全城似乎都在休息,处于安静状态。
5.人们对吃团圆饭和祭祖的重视
6.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
在家中接待客人
买各种玩具和食品
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
7.示例:去年的除夕,我和妈妈爸爸一起过的,晚上我们一家人一起包饺子,吃饺子,爸爸妈妈都说了,他们一年的工作,我也总结了我的学习,我们都非常开心!吃完年夜饭,爸爸妈妈和我一起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爸爸妈妈陪我一起熬睡度过了难忘的除夕夜!
五、1.结实
伶俐
即刻
单纯
2.(1)茶峒人吃过午饭后便全家出动去看划船比赛。
(2)写比赛前的准备、船上赛手的配置和龙舟竞渡的盛况。
(3)比赛结束后获胜者领奖和庆祝的场面。
3.“莫不”的意思是;没有不、所有。三个“莫不”说明了茶酮人对端午日赛龙舟这项活动的重视,也写出了这一天隆重热闹的节日气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