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284001177290000专题培优14 地球公转与昼夜长短、太阳直射点等
知 识 巩 固
知 识 巩 固
考点一、地球的公转
定义:地球绕太阳的运动称为地球的公转。
方向: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过程中,地轴呈倾斜状态,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周期:公转周期为365.2422天,即通常所说的一年。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为66.5°。
考点二、昼夜长短现象
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地球的公转。
判断方法:当某地所在纬度的纬线处于昼半球的部分比处于夜半球部分长时该地就昼长夜短。反之就昼短夜长。
若等长,则昼与夜等长。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相反)示意图。
考点三、太阳直射点变化
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的点叫做太阳直射点,太阳直射点上是太阳高度最大的地方。
变化规律: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北纬23.5°);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南纬23.5°);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在赤道上。
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如图:春分日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移至23.5°N时,为夏至日;
再南移到赤道时,为秋分日;继续南移至南回归线时,为冬至日;
之后向北移至赤道时,为次年的春分日。
太阳直射点的最北界线是北回归线,最南界线是南回归线;每年太阳直射点总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在南、北回归线上,太阳每年直射一次;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每年直射两次。
考 点 目 录
考 点 目 录
考点一、地球的公转
考点二、昼夜长短现象
考点三、太阳直射点变化
习 题 巩 固
习 题 巩 固
考点一、地球的公转
1.一年中杆影最短时,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 )
A.最小 B.最大
C.0度 D.90度
2.下列有关太阳高度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同一地点,一天中有无数个太阳高度角
B.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角出现于正午
C.太阳直射赤道时,各地太阳高度角相同
D.处南北半球的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可能相同
3. 从北半球的春分日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运动过程是( )
A.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 B.赤道→南回归线→赤道→北回归线
C.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赤道 D.南回归线→赤道→北回归线→赤道
4.下列有关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绕着地轴自西向东旋转
B.绕着太阳自东向西旋转
C.公转周期大约为24小时
D.公转过程中,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5.如图所示,甲、乙两地的同学通过互联网在同一天的正午测定杆影,并用照相机记录后将图片传送给对方,以下选项是两位同学得到的一组图片,你认为正确的是( )
6.读地球公转图(图1)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图(图2)回答问题:
图1 图2
(1)地球公转到甲处和丙处相比,杭州正午时物体的影子朝向 (填“相同”或“不同”)。
(2)太阳直射点从B移动到D时,杭州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太阳直射点从D移动到E过程中,我国从__ 向 季过渡。
(4)请你在图3中画出地球公转到甲处时的太阳光照图(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太阳光线)。
解:
图3
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光照情况如图甲所示时,地球运行在图乙中的________(填字母)处。
(2)下列选项中,与图甲所示日期最接近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儿童节 B.元旦 C.国庆节 D.教师节
(3)图乙中当地球从A处运行到C处,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移动方向是______(填“向南”或“向北”)。
8.探究活动——寻找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证据和规律
活动材料:1米长木杆1根、卷尺一把、绘图板及绘图工具1套。
实践过程:
①夏季某日12时,在一处有阳光的平地上把木杆垂直竖在地上,用卷尺测量影子长度。
②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并绘图。
③冬季某日12时,在同一地点再一次用同样方法进行测量,记录并绘图。
观测结果:
图1 图2
(1)图1是某中学一位同学的测绘结果。遗憾的是,他忘记标注观测时间,现在区分不开了。请你帮助他进行区分。图A是 (填“冬”或“夏”)季测绘的。
(2)归纳分析:不同季节木杆影子长短不同的原因是 。
(3)拓展延伸:若图A、图B为我国南、北方两位同学同一时间的测绘结果,请你判断:南方同学测绘的是图 。
(4)原理应用:房地产开发中,为了保证后排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必须考虑前后楼南北方向上的楼间距(如图2)。请你分析:
①楼间距的设计应该参考 (填“冬”或“夏”)季的光照情况。
②我国楼间距南北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的__ 运动。
9.某市的小勇同学在做“地球自转实验”时(如图甲所示),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剪一块白纸板,画上太阳平行光线;②用硬纸板做一个十字方向标;③在地球仪上找到学校所在地的大致位置,用大头针将十字方向标固定在该位置处,并使方向标的方向与________一致;④按图示方向转动地球仪,观察太阳位置的变化;⑤观察并记录。
请根据实验现象和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__________。
(2)假如小勇站在方向标中心位置处,当地球旋转到乙图的C位置时,小勇看到的太阳方位是________。
(3)地球的自转会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丙图上的A、B、C、D四地中,处在深夜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10.读下面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当光照情况如图一所示时,地球运行在图二中的( )处。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2)下列所示节日中,与图一所示日期最接近的是( )
A.元旦 B.国庆节
C.儿童节 D.中秋节
(3)在图二上作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
(4)图中a,b,代表的节气的日期分别是:a b 。
(5)当地球转到a位置时,日期为 前后,此时太阳直射 纬线。
(6)在图中abcd四个位置中,元旦节时地球公转到最靠近位置 ,此时南半球为 。
(7)端午节这天杭州的昼夜长短情况为(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
(8)要使杭州地区底层住户的窗台全年都有阳光照射到,则两幢居民楼之间的距离应依据 日的楼影来计算。
考点二、昼夜长短现象
1.引起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原因是( )
A.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
B.地球斜着身子不停地绕日公转
C.地球一刻不停地自转
D.地球被厚厚的大气层包围
2.如图所示,此时关于浙江的白昼长短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昼长于夜 ②昼为一年中最长
③昼短于夜 ④昼夜平分 ⑤昼为一年中最短
A.① B.①② C.④ D.③⑤
3.下列城市冬至日黑夜时间最长的是( )
A.海口 B.北京
C.哈尔滨 D.杭州
4.下图中,大圆和小圆分别表示地球赤道、极圈,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其中,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图是( )
A B C D
5.假如地球没有自转只有公转,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有昼夜更替现象,但周期变长
B.全球各地都是白天
C.有的地方总是白天,有的地方总是黑夜
D.地球上无昼夜之分
考点三、太阳直射点变化
1.如图为甲、乙、丙三幅地处不同纬度的三座房屋二至日的阳光照射情况(a或b),读图对三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A.三地都位于北半球
B.甲地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
C.乙地位于南纬23.5°至南纬66.5°之间
D.丙地位于南纬23.5°至南纬66.5°之间
2.读经纬图,判断一年中甲、乙两地的太阳高度角( )
A.甲始终大于乙
B.甲多数天大于乙
C.两地仅有一天是相等的
D.两地有两天是相等的
3.假如地球绕日公转时,地轴不再倾斜,而是垂直于公转轨道面。下列现象最有可能在地球上出现的是( )
A.太阳西升东落
B.没有昼夜交替
C.全球各地气温基本相同
D.没有四季更替
4.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1天有阳光直射井底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该天日期搭配正确的是( )
A.0°→冬至日 B.66.5°N→夏至日
C.23.5°N→夏至日 D.23.5°S→冬至日
5.如图所示,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公转轨道上沿①→②→③→④绕着太阳公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地轴的北端总指向北极星附近
B.四季更替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
C.12月26日这天,地球位于②→③之间
D.地球处于②、④位置时,全球昼夜平分
6.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在 ;
(2)这天是 日前后,节气为 ;
(3)这天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 ;
(4)这天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 值。
7.(1)下图是“某地冬季和夏季同一房子同一时间的日照状况图”,认真观察,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①②两图哪一个是夏季?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杭州在________线以北的位置,所以杭州南北向的住宅中朝________(填方向)的,到了冬季阳光十分充足。
8.如图所示,甲是“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乙是浙江省“某地正午太阳光线入室示意图”。
(1)在甲图中画出晨昏线,并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2)这一天,①处昼长为________小时。
(3)甲图中下列各点的夜长由长到短的正确排序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
(4)乙图中的E、F、G三天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__,白昼时间最短的是________。
(5)乙图中的E、F、G三天中,最可能表示甲图所表示的日子是________。
9.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在图1中适当位置标出地球公转方向。
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2)图2的太阳光照图对应图1中的位置A和位置 ,此时,昆明的昼夜长短情况为 。
(3)当地球公转至图1中B位置时,太阳直射 ,此时为北半球的 (节气)。
(4)当地球公转至图1中D位置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B.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正值夏季
C.阳光下我们的影子为一年中最短
D.我们马上要开新年迎新晚会
113284001177290000专题培优14 地球公转与昼夜长短、太阳直射点等
知 识 巩 固
知 识 巩 固
考点一、地球的公转
定义:地球绕太阳的运动称为地球的公转。
方向: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过程中,地轴呈倾斜状态,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周期:公转周期为365.2422天,即通常所说的一年。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为66.5°。
考点二、昼夜长短现象
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地球的公转。
判断方法:当某地所在纬度的纬线处于昼半球的部分比处于夜半球部分长时该地就昼长夜短。反之就昼短夜长。
若等长,则昼与夜等长。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相反)示意图。
考点三、太阳直射点变化
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的点叫做太阳直射点,太阳直射点上是太阳高度最大的地方。
变化规律: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北纬23.5°);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南纬23.5°);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在赤道上。
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如图:春分日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移至23.5°N时,为夏至日;
再南移到赤道时,为秋分日;继续南移至南回归线时,为冬至日;
之后向北移至赤道时,为次年的春分日。
太阳直射点的最北界线是北回归线,最南界线是南回归线;每年太阳直射点总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在南、北回归线上,太阳每年直射一次;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每年直射两次。
考 点 目 录
考 点 目 录
考点一、地球的公转
考点二、昼夜长短现象
考点三、太阳直射点变化
习 题 巩 固
习 题 巩 固
考点一、地球的公转
1.一年中杆影最短时,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 B )
A.最小 B.最大
C.0度 D.90度
2.下列有关太阳高度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同一地点,一天中有无数个太阳高度角
B.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角出现于正午
C.太阳直射赤道时,各地太阳高度角相同
D.处南北半球的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可能相同
3. 从北半球的春分日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运动过程是( A )
A.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 B.赤道→南回归线→赤道→北回归线
C.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赤道 D.南回归线→赤道→北回归线→赤道
4.下列有关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绕着地轴自西向东旋转
B.绕着太阳自东向西旋转
C.公转周期大约为24小时
D.公转过程中,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5.如图所示,甲、乙两地的同学通过互联网在同一天的正午测定杆影,并用照相机记录后将图片传送给对方,以下选项是两位同学得到的一组图片,你认为正确的是( A )
6.读地球公转图(图1)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图(图2)回答问题:
图1 图2
(1)地球公转到甲处和丙处相比,杭州正午时物体的影子朝向相同(填“相同”或“不同”)。
(2)太阳直射点从B移动到D时,杭州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白昼越来越短,至最短;夜越来越长,至最长。
(3)当太阳直射点从D移动到E过程中,我国从__冬季向春季过渡。
(4)请你在图3中画出地球公转到甲处时的太阳光照图(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太阳光线)。
解:
图3
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光照情况如图甲所示时,地球运行在图乙中的________(填字母)处。
(2)下列选项中,与图甲所示日期最接近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儿童节 B.元旦 C.国庆节 D.教师节
(3)图乙中当地球从A处运行到C处,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移动方向是______(填“向南”或“向北”)。
【答案】(1)A (2)A (3)向南
8.探究活动——寻找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证据和规律
活动材料:1米长木杆1根、卷尺一把、绘图板及绘图工具1套。
实践过程:
①夏季某日12时,在一处有阳光的平地上把木杆垂直竖在地上,用卷尺测量影子长度。
②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并绘图。
③冬季某日12时,在同一地点再一次用同样方法进行测量,记录并绘图。
观测结果:
图1 图2
(1)图1是某中学一位同学的测绘结果。遗憾的是,他忘记标注观测时间,现在区分不开了。请你帮助他进行区分。图A是冬(填“冬”或“夏”)季测绘的。
(2)归纳分析:不同季节木杆影子长短不同的原因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不同。
(3)拓展延伸:若图A、图B为我国南、北方两位同学同一时间的测绘结果,请你判断:南方同学测绘的是图B。
(4)原理应用:房地产开发中,为了保证后排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必须考虑前后楼南北方向上的楼间距(如图2)。请你分析:
①楼间距的设计应该参考冬(填“冬”或“夏”)季的光照情况。
②我国楼间距南北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的__公转运动。
9.某市的小勇同学在做“地球自转实验”时(如图甲所示),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剪一块白纸板,画上太阳平行光线;②用硬纸板做一个十字方向标;③在地球仪上找到学校所在地的大致位置,用大头针将十字方向标固定在该位置处,并使方向标的方向与________一致;④按图示方向转动地球仪,观察太阳位置的变化;⑤观察并记录。
请根据实验现象和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__________。
(2)假如小勇站在方向标中心位置处,当地球旋转到乙图的C位置时,小勇看到的太阳方位是________。
(3)地球的自转会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丙图上的A、B、C、D四地中,处在深夜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答案】经纬、纬线 (1)自西向东 (2)正西 (3)B
10.读下面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当光照情况如图一所示时,地球运行在图二中的(B)处。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2)下列所示节日中,与图一所示日期最接近的是(C)
A.元旦 B.国庆节
C.儿童节 D.中秋节
(3)在图二上作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
逆时针画箭头。
(4)图中a,b,代表的节气的日期分别是:a春分 b夏至。
(5)当地球转到a位置时,日期为3.21前后,此时太阳直射0度纬线。
(6)在图中abcd四个位置中,元旦节时地球公转到最靠近位置d,此时南半球为夏季。
(7)端午节这天杭州的昼夜长短情况为(A)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
(8)要使杭州地区底层住户的窗台全年都有阳光照射到,则两幢居民楼之间的距离应依据冬至日的楼影来计算。
考点二、昼夜长短现象
1.引起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原因是( B )
A.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
B.地球斜着身子不停地绕日公转
C.地球一刻不停地自转
D.地球被厚厚的大气层包围
2.如图所示,此时关于浙江的白昼长短的表述正确的是( D )
①昼长于夜 ②昼为一年中最长
③昼短于夜 ④昼夜平分 ⑤昼为一年中最短
A.① B.①② C.④ D.③⑤
3.下列城市冬至日黑夜时间最长的是( C )
A.海口 B.北京
C.哈尔滨 D.杭州
4.下图中,大圆和小圆分别表示地球赤道、极圈,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其中,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图是( C )
A B C D
5.假如地球没有自转只有公转,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地球上有昼夜更替现象,但周期变长
B.全球各地都是白天
C.有的地方总是白天,有的地方总是黑夜
D.地球上无昼夜之分
考点三、太阳直射点变化
1.如图为甲、乙、丙三幅地处不同纬度的三座房屋二至日的阳光照射情况(a或b),读图对三地的判断正确的是(D)
甲 乙 丙
A.三地都位于北半球
B.甲地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
C.乙地位于南纬23.5°至南纬66.5°之间
D.丙地位于南纬23.5°至南纬66.5°之间
2.读经纬图,判断一年中甲、乙两地的太阳高度角( A )
A.甲始终大于乙
B.甲多数天大于乙
C.两地仅有一天是相等的
D.两地有两天是相等的
3.假如地球绕日公转时,地轴不再倾斜,而是垂直于公转轨道面。下列现象最有可能在地球上出现的是( D )
A.太阳西升东落
B.没有昼夜交替
C.全球各地气温基本相同
D.没有四季更替
4.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1天有阳光直射井底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该天日期搭配正确的是(C)
A.0°→冬至日 B.66.5°N→夏至日
C.23.5°N→夏至日 D.23.5°S→冬至日
5.如图所示,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公转轨道上沿①→②→③→④绕着太阳公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A.地轴的北端总指向北极星附近
B.四季更替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
C.12月26日这天,地球位于②→③之间
D.地球处于②、④位置时,全球昼夜平分
6.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
(2)这天是6月22日前后,节气为夏至日;
(3)这天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90°;
(4)这天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或高)值。
7.(1)下图是“某地冬季和夏季同一房子同一时间的日照状况图”,认真观察,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①②两图哪一个是夏季?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杭州在________线以北的位置,所以杭州南北向的住宅中朝________(填方向)的,到了冬季阳光十分充足。
【答案】(1)① 同一时间,夏季太阳高度大,窗户的影子小 (2)北回归 南
8.如图所示,甲是“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乙是浙江省“某地正午太阳光线入室示意图”。
(1)在甲图中画出晨昏线,并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2)这一天,①处昼长为________小时。
(3)甲图中下列各点的夜长由长到短的正确排序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
(4)乙图中的E、F、G三天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__,白昼时间最短的是________。
(5)乙图中的E、F、G三天中,最可能表示甲图所表示的日子是________。
【答案】(1) (2)12 (3)C (4)E G (5)G
9.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在图1中适当位置标出地球公转方向。
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2)图2的太阳光照图对应图1中的位置A和位置C,此时,昆明的昼夜长短情况为昼夜平分。
(3)当地球公转至图1中B位置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为北半球的夏至(节气)。
(4)当地球公转至图1中D位置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B.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正值夏季
C.阳光下我们的影子为一年中最短
D.我们马上要开新年迎新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