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汉字的演变 课件(川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汉字的演变 课件(川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2-25 14:29: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我们天天书写汉字,天天阅读用汉字排印的书报,
但你知道汉字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吗?知道汉字有哪几种字体吗?知道商朝的国家“档案”用什么文字书写,秦始皇用什么文字批阅秦章公文吗?
甲骨文 商朝时,人们把文字刻写在龟甲骨兽上,这种文字叫做甲骨文。
金文 商朝的一些青铜器上,铸有文字。 著名的司母戊鼎就是因鼎上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这种文字叫做金文。
小 篆和隶书 秦统一全国后,以小篆 作为全国通用的标准字体。书写简便的隶书也逐渐流行。汉朝时,开始广泛使用,已发现的汉代竹简、帛书和石刻上的文字,基本上都是隶书。
秦代小篆
汉代隶书
草书、楷书和行书 汉朝后期,一些人用“草法”和“楷书”书写文字,形成草书和楷书。接着,又出现了行书。三国两晋时,草书、楷书、行书趋向成熟。草书潇洒,楷书端庄。行书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书写起来流畅便捷。这样,汉字书写形式就更丰富了。
楷书
草书
行书
史海拾贝
甲骨文的发现
19世纪末,生活在北京和天津的学者发现从药铺购回的“龙骨”(甲骨)上有奇特的刻画符号。他们推断这很可能是一种古代文字。经追根溯源,找到“龙骨”的出土地是河南安阳。安阳是商朝后期都城殷的所在地。经认真研究,学者们认定“龙骨”上的符号就是商朝的文字。从此以后,“甲骨文”这一概念出现,研究甲骨文成为一门高深学问。
学习测评
1.甲骨文是( )
A.我过最早的文字 B.比较成熟的文字 C.完全成熟的文字
2.秦始皇巡游各地时,往往要刻石记功,石刻上的文字应是( )
A.隶书 B.楷书 C.小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