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醒:考试时间120分钟 卷面总分150分)
一、积累运用(37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卓著(zhuó) 斧凿( záo) 饶舌(láo) 陶冶(yě )
B.长喙(huì) 模样( mú ) 吝啬(lìn) 羡慕(mò )
C.隽永(juàn) 剖析( pō ) 绮丽(qǐ ) 执拗(niù)
D.门槛(kǎn) 弓弦(xián) 睿智(ruì) 谪守(zhé)
2.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咱们赶快回家,你爸饭菜都准备好了。”妈妈对儿子说:“您先回吧,我再看会儿书。”
B.截至28日,土耳其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约五、六百人,超过两千五百人受伤。
C.最高价值的欣赏是什么?是事物外表的迷人美丽?还是出于自己直觉的驱使?
D.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不是你子女的前传,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
3.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B.年轻意味着责任,意味着希望,年轻人怎能遇到一点挫折就自暴自弃呢
C.人类在自然灾害中的殊死挣扎,使我们感觉到人类太渺小了,渺小得无与伦比。
D.专家指出,前阶段社会上流传的吃碘盐能抗核辐射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的一项是(3分) ( )
A.是否以自己所在的城市为骄傲,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居民对所在城市的认同感。
B.通过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使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C.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必须尽快健全安全制度。
D.对一个朋友信任的深浅,不是看你会不会对他笑,就是看你愿不愿意当着他的面哭。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散文家谈散文》用非常精彩、极其简练的文字,抒写了作者对白鹭的独特感受和独到的认识,绝妙地描绘出白鹭“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美 。
B. 在散文《绿》里,通过对梅雨潭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C.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在《成功》一文中告诉我们:成功有三个必要条件,天资、
机遇和勤奋,天资对于成功有着至为重要的作用,勤奋是成功的关键条件。
D.《学问和智慧》一文全文思路清晰,有条不紊,一气呵成,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手法多变,充满了智慧与雄辩。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庐山避暑胜地,果然名不虚传。今天天气晴朗,我凭窗远眺,但见远处 正在凝望之间,一朵白云冉冉而来,钻进了我们的房间里。
①啊,这儿真是气象万千! ②啊,那儿的美景真是千变万化!
③岗峦起伏,白云出没, ④变成了一片云海,
⑤有时一带树林忽然不见, ⑥变成了许多楼台,
⑦有时一片白云忽然消散, ⑧古木参天,绿荫蔽日,
A.⑧⑦⑥⑤④① B.③⑦⑥⑤④② C.⑧⑤④⑦⑥② D.③⑤④⑦⑥①
7.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人生就如一条yuán远流长的生命之河,我们每个人也许只是一个微小的水滴,cháng徉于生命长河,总会遇到阻碍。我们是敢于冲破阻碍前行,还是随波而shì呢?要实现梦想,就应该具有水的精神,迎难而上才能闯出一fān别样的天地。
8.默写。(9分)
①得道多助, 。 (《孟子》)
② ,君子好逑。 (《诗经》)
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李煜《相见欢》)
④ ,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⑤无可奈何花落去, 。 (晏殊《浣溪沙》)
⑥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抒发自己阔大情怀的诗句是 , 。
⑦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比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思想境界更高远的著名诗句是:“ , 。”
9.结合提示内容,完成下面的题目。(6分)
提示:中国·扬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自2007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几届,它把运河、文化、城市三个元素结合起来,构建了一个世界各著名城市交流、沟通的平台。
⑴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右面图标的内容。(2分)
⑵请用一句简明的话阐述右面图标的含义。(2分)
⑶运博会期间,有个外国友人说,会徽中好像有一只鸟在扬州上空展翅飞翔,你能调动诗文积累,将与此有关的名句及相关理解告诉外国友人吗?(2分)
你说:
二、阅读理解(53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10—11题。(6分)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唐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10.这首诗以什么样的感情基调写送别?从诗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3分)
11.请赏析“人自伤心水自流”这一千古名句的妙处。(3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2—15题。(15分)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①。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②,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③。蒲苇莲芡④,有A之思;椅桐桧柏,有B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⑤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鳌笋茹可以馈 (节选自苏轼《灵璧张氏园亭记》)
[注释]①灵壁:即今安徽灵壁县。张氏之园:为宋仁宗时殿中丞张次立的庄园。汴(biàn):汴水。②余浸:支流。 ③岩阜:假山。 ④芡(qiàn):水生植物。 ⑤富:丰饶的物产。
1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 ) (2)佳木秀而繁阴 ( )
(3)修竹森然以高 ( ) (4)以为陂池 ( )
13. 将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①细读[甲]文第二段文字,各用一个词语概括醉翁亭春秋二季景色的特点。(2分)
春季:_______________ 秋季: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将“江湖”和“山林”两个词语恰当填在[乙]文中的A、B处。(2分)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15.[甲][乙]两文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抒发的感情大致相同,请作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16---19题。(14分)
①玉,积山川之精,人文之美。玉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它对中华民族的精神、道德、审美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②战国时期有名的“和氏璧”价值连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用“和氏璧”雕琢成传国玉玺,并由宰相李斯书大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刻于其上。明清时期,中华民族国粹之一的玉文化也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此时的作品,集数千年玉文化之大成,玉质之美,品种之多,雕琢之精,应用之广,都是空前绝后的。
③《管子》说:“先王以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古代封禅用的书文,刻在玉上,称之为玉牒;外交使节用的信物,称之为玉节。由此可见,玉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④玉,致密坚硬,滑润光莹,古人把玉加以人格化,认为玉有“仁、义、智、勇、洁”五德,故有“君子比德于玉”之说。
⑤玉和金一样,是宝贵的象征。“玉楼”、“玉堂”均指华丽的宫殿或住宅。道教中的玉皇大帝、玉虚仙境、玉宇,也都离不开一个“玉”字。皎洁的月亮中有一团黑影,古人不知其奥秘,臆想出“月中何有,玉兔捣药”的故事,此后,文人便常用“玉兔”一词指代月亮,既文雅又神秘。
⑥玉,是权力的象征。除了玉玺外,“金科玉律”用来指不可变更的法律。玉,又是和平的象征,如“化干戈为玉帛”。助人成功用“玉成”一词。至于玉色纯净,质地坚密,常用来比喻节操,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此外,玉还被广泛用来描写大自然的景色。“风花雪月”中,除了只闻其声,不见其形的“风”之外,后三者都常用“玉”来吟咏赞颂:槐树花朴素洁白,便有了“玉树”之称。一些纯白素雅的花,常在其名前冠以“玉”字,如玉兰花、玉茗(白山茶花)等。以“玉龙”来比喻漫天大雪,多么壮观!
⑦玉,是吉庆、祥和、幸福等精神美的象征,因而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往往运用象征寓意或谐音取意的手法把玉制成丰富多样的器物、饰品等,借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鱼形玉器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的“良渚(zhǔ)文化”,到了唐代、宋代开始盛行。特别是明、清两代,鱼形玉器造型繁多,工艺精湛,最常见的是把莲花和鲤鱼雕刻在一起,代表着美好和富足;还有的玉器把佛手、寿桃和石榴雕刻在一起,称为“三多”,意指多福、多寿、多子。
⑧玉,凝聚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它只是中华文明长河中的一朵微小的浪花。中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催生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之花,只要是根植于民族的土壤,能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道德、审美等特质的都可以名之曰文化,且大有发掘光大之必要。(选文有删改)
16.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玉”文化的内涵。(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结合语境,填空:(3分)
(1)文章第③段引用《管子》的话是为了说明 (2分)
(2)文章第⑥段加横线的“后三者”指代 (1分)
18.第①段“玉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一句中的“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答:
19.结合第⑦段的相关知识,请你写出“莲花和鲤鱼雕刻在一起”这种造型的玉器的象征意义,并作简要的说明。(4分)
象征意义:答: (请用四字词语作答)(1分)
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四)阅读《一个人的奔跑》,完成20---23题(18分)
一个人的奔跑
那是一个再也经典不过的夜晚,喧嚣的墨西哥城终于渐渐安静了下来,奥运会田径比赛的主体育场也慢慢地被笼罩在夜色之中,享誉国际的记录片制作人格林斯潘,将当天马拉松比赛优胜者们领取奖杯、庆祝胜利的镜头都制作完毕了,才发现体育场内已空无一人。
“我该回宾馆休息了。”早已疲倦的他自言自语地说。
就在格林斯潘刚要离开体育场时,他突然看见一个右腿沾满血污、绑着绷带的人跑进体育场,这个人气喘吁吁、一瘸一拐地跑着,但却没有停下来。他顺着跑道跑了一周,抵达终点后,才突然一下子瘫倒在地……格林斯潘意识到,这是一名马拉松运动员。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格林斯潘走了过去,询问这名运动员为什么要这么吃力地跑到终点。
这位来自坦桑尼亚、名叫艾克瓦里的年轻人轻声回答道:“我的国家从两万公里外把我送来这里,不是叫我在这场比赛中起跑,而是派我来完成这场比赛的。我要跑到终点,尽管我已经在奔跑队伍的最后面,但我有着和他们一样神圣的目标:我要跑到终点,即使已经不再有人为我加油,我也必须这样做,因为我的背后有着祖国的凝望……”
听了艾克瓦里的话,格林斯潘早已热泪盈眶。很快,他就用镜头将奥运史上这最动人的一幕传递到了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 (摘自《格言》杂志2005年5月号)
20.请准确概括文末作者所说的“奥运史上这最动人的一幕”指什么。(50字内)(4分)
21.对艾克瓦里的行为,格林斯潘对先是“ ”,最后是“ ”(各填文中的一个词),说说这种情感变化的原因。(5分)
22.《格言》杂志在刊载这篇文章时配发了图片,图片下方还有一行揭示文章主旨的文字。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你觉得最可能是下列哪一句话。( )(3分)
A.坚持到底就是胜利。B.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C.责任重于荣誉。D.奥运会重在参与。
23.你是如何理解文中加点的“祖国的凝望” 的?为了这一“凝望”,无数志士仁人被感奋激发着。请你也说出一个类似的故事。(6分)
三、作文(60分)
24. 读下面一首小诗,以“ 远航”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前进,前进/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要求:①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②感情真挚,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和他人的作品;
参考答案
一、
二、
(一)10.悲伤、凄凉、低沉。从“猿啼”“伤心”“逐臣”“孤舟”可以看出。(第一问1分,第二问答对两个词得2分)
11.运用衬托(或对比)的手法,以无情的水衬托人的伤心。(3分)
(二)12.(1)情趣(2)开花,这里指滋长的意思。(3)长(4)把(共4分)
13.(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2)园中深广可以隐居,出产丰饶,可以养家。(4分。每句2分,第二句的翻译意思对即可。)
14.①春季:生机勃勃或姹紫嫣红 秋季:秋高气爽或秋水怡人 (2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②A 江湖 B 山林 (2分)
15.甲乙两文都抒发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赞美之情。(3分。意近即可。)
(三)16.(1)玉是君子的象征;(2)玉和金一样,是宝贵的象征;(3)玉,是权力的象征;(4)玉,是吉庆、祥和、幸福等精神美的象征;(5)玉,又是和平的象征。(只要答对其中四点即可得4分。)
17.(1)玉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2分) (2)花雪月。(1分)
18.不能,如去掉后句意就变成了最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只有玉文化了,与实情不符,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或“之一”是说代表中国文化特色的不只是玉文化,还有其他的形式。语言准确。(3分)
19.答:象征义:连年有余(1分) 说明:示例:玉,是吉庆、祥和、幸福等精神美的象征,“莲”与“连”谐音,“鱼”与“余”谐音,“莲花”和“鲤鱼”代表着美好、富足,所以这种造型的玉器的象征义是“连年有余”。(3分)
(四)20.坦桑尼亚运动员艾克瓦里在奥运会马拉松比赛中(1分)虽因受伤而远远的落在后面(1分)却仍然坚持跑完了全程(1分)。语言表达简洁流畅(1分)。
21.“好奇”“热泪盈眶”(各1分),格林斯潘是被艾克瓦里牢记着自己作为运动员的责任(或“祖国的凝望”)所感动。(3分)(若只是泛泛而说“被感动”,只得1分)
22.C(3分)
23.祖国人们的嘱托、注视和期待。(3分)故事语言流畅,围绕“责任”与“祖国”(3分)。
三、(评分标准同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