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2-25 21:0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条件
(1)经济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
端日益暴露
基本矛盾:社会化大生产
工人生活不断恶化
资本主义私有制
(2)理论条件:
(3)阶级条件: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4)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观努力
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德国的古典哲学
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2、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时间:1848年2月
意义:
a、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 b、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了
内容:
3、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一次伟大的尝试
巴黎公社
背景:
措施:政治措施、经济措施
意义:
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惨败
失败的原因
工业革命引起的深刻变化
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社会关系的变革
生产社会化
生产资料私有制
基本矛盾
经济危机
工人处境恶化
使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
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返回
托马斯·莫尔(1478—1535),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空想共产主义者。他曾在亨利八世时任政府要职,因拒绝承认英国国王为英国国教最高首领,被判处死刑。1516年,他用拉丁文写成《乌托邦》(意即“乌有之乡”)一书,以对话形式反映早期无产阶级对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残酷剥削的强烈抗议,同时描绘了作者的理想社会,对以后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有着很大影响。
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三位代表人物
[法] 圣西门
[法] 傅立叶
[英] 欧文
他们认为私有制、竞争是导致社会灾难的根源,他们在
不同程度上主张实行公有制和比较公正、平均的分配。
这些体系的发明家(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看到了阶级的对立,……这些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著作也含有批判的成分,它们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它们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例如消灭城乡对立……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因此,这些主张本身还带有纯粹空想的性质。
《共产党宣言》
黑格尔的辩证法
费尔巴哈的唯物论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由亚当·斯密在1776年开创,经济规律(特别如个人利益、竞争)决定着价格和要素报酬,并且相信价格体系是最好的资源配置办法,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
1831、1834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836-1848英国宪章运动
1844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推翻富人政权,争取民主共和国
要求普选权,工人参与国家管理
反对私有制社会
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指导,科学理论在工人运动中产生
欧洲三大独立工人运动
标志欧洲工人的觉醒,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新
莱茵报》编辑部
《共产党宣言》封面(1848年出版)
《共产党宣言》
(1920年中译本)
《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a.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b.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断言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
c.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d.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为工人们构设的未来理想社会是怎样的?
消灭私有制。未来的社会是将生产资料全归生产者所有,是一个不会再有无产者和有产者的世界。
马克思希望通过什么方式改造社会以达自己的理想?
有产者不会主动放弃他们的工厂和机器,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暴力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才能废除私有制。
工人们认为太低的工资,但也会有人肯干。一个地方的人不干,另一个生活水平更低的地方的人愿意干。这个国家的工人不愿干,另一个国家的工人可能有人肯干,怎么办?马克思提出了怎样的方案?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巴黎公社的成立
屠杀巴黎公社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