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1 力 同步试题精选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关于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的同时,乙物体也对甲物体施力
B.在一定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
C.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2.国内的新冠疫情有所缓解时,小秋同学终于可以和妈妈去超市购买零食,大量地采购后,塑料袋中装满了零食,小秋同学也感觉到手受到一个向下力的作用,则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
A.地球 B.零食
C.塑料袋 D.塑料袋和零食
3.“足球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越来越喜欢足球运动,不属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被踩在脚下的足球变扁 B.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
C.足球在空中沿弧线飞行 D.守门员抱住飞来的足球
4.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力的现象的描述,其中不能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现象是( )
A.图甲,穿着旱冰鞋的小红用手向前推墙后,她由静止开始向后退
B.图乙,分别在A、B、C三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在A处更容易将门推动
C.图丙,在两个靠的较近的小车上分别放一块磁体,松手后两个小车都向后退
D.图丁,人坐在小船上,用力向前推开另一艘小船,自己坐的小船却向后移动
5.如图所示,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甲中虚线OA所示。在OA方向的侧旁放一磁铁,再次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乙中虚线OB所示。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 )
A.力不能改变小铁球的速度大小
B.磁铁对小铁球没有作用力
C.力不能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
D.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
6.“女排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如图所示,中国女排以11战全胜的战绩获得第13届国际排联女排世界杯冠军,第十次在世界三大赛(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登顶。下列对运动员发球情景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发球时,手对排球施加力,排球对手没有施加力
B.发球时,手先对排球施加力,然后排球再对手施加力
C.发球时,排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发球时,排球飞出去说明手给排球的作用力大于排球给手的反作用力
7.小明划船时用桨向后划水,使船前进的力是( )
A.船桨推船的力 B.小明划桨的力
C.小明划水的力 D.水对桨的推力
8.将一小段黄瓜悬挂,小明用强磁铁靠近其一端,发现黄瓜发生了微微的转动。他猜想强磁铁对水产生了力的作用,并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下列实验可验证其猜想的是( )
A.将塑料袋装满水后悬挂,用强磁铁靠近水袋,水袋静止不动
B.将一小段香蕉悬挂,用强磁铁靠近其一端,香蕉微微转动
C.将另一小段黄瓜悬挂,用强磁铁靠近其一端,黄瓜微微转动
D.将水放置在盆中,用强磁铁靠近水面,水面向下微微凹陷
9.如图所示,小红和小勇穿着滑冰鞋面对面静止站在冰面上,如果小红用力推一下小勇,其结果是( )
A.小红和小勇同时相对离开
B.小勇受到小红的推力,小红不受小勇的推力作用
C.小勇受到的推力大于小红受到的推力
D.小红仍然静止,小勇被推开
10.“香蕉球”又称“弧线球”,是足球运动的技术名词。指运动员的脚踢在球的恰当的位置,球在空中向前并作弧线运行的踢球技术。从力的三要素分析这里的“恰当的位置”,是指力的( )
A.大小 B.方向 C.作用点 D.以上都是
11.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实验,分别在A、B、C处用力,感受手推门的难易程度。对实验操作的要求和结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需要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即可
B.不仅要大小相同,推力的方向也要相同
C.按照A项操作发现越靠近门轴,越费力
D.按照B项操作发现越远离门轴,越费力
12.若两个力F1和F2先后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产生的作用效果完全相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F1和F2的大小相同 B.只要F1和F2的方向相同
C.需要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 D.需要F1和F2的“三要素”都相同
13.如图所示,用撬棒撬石头,手握在撬棒的末端比握在撬的中部要省力些;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施力物体
14.同学们在课外实践中,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用同样大小的力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
A.与受力面积有关 B.与力的大小有关
C.与力的方向有关 D.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5.排球运动员扣球时,感到手部疼痛,说明力的作用是 ,同时排球会变瘪,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也会改变。这说明力不仅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还可以改变物体的 。
16.抛出去的石块可以在冰面上向前滑动一段距离后静止下来是因为受到 的作用,这也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17.如图反应了力的作用放果,其中甲图表示力可以 ;乙图表示力可以 。
18.如图(a),将一根弹簧挂在天花板下,然后用大小不等的两个力分别作用在同一根弹簧上,如图(b)、(c),已知F1<F2,观察比较(a)、(b)或(a)、(c),可得 。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力的大小有关,同时也与力的 和 有关。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9.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明设计了这样的实验:用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通过钢片受力而发生的形变来探究,如图所示的是小明设计实验的几个主要步骤(小明使用的钩码规格相同):
(1)实验中,是通过改变 来改变力的大小的;
(2)通过比较(a)和(b)两图,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这样的实验方法称为 。
20.在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中,小明和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如图甲所示,将一钢尺的下端固定不动,用力F1去推动钢尺上a点处,观察钢尺的变化。
②如图乙所示,保持钢尺的下端固定不动,用力F1去推动钢尺上的b点处,观察钢尺的变化。
③如图丙所示,保持钢尺的下端固定不动,改变力的方向,用力F1去推动钢尺上的a点处,观察钢尺的变化。
④如图丁所示,保持钢尺的下端固定不动,用更大的力F2,去推动钢尺上a点处,观察钢尺的变化。
(1)实验中,用力推钢尺,钢尺发生弯曲,说明 。
(2)由甲、乙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3)由甲、丙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4)由 和 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5)此次探究活动中用到的方法是
A、控制变量法B、物理模型法C、转换法。
7.1 力 同步试题精选
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关于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的同时,乙物体也对甲物体施力
B.在一定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
C.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解:
A、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力的同时,甲物体也一定受到了乙物体力的作用。此选项正确;
B、在一定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此选项正确;
C、力的三要素指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此选项正确;
D、没有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也可能存在力的作用。如地球对物体的引力。此选项错误。
故选:D。
2.国内的新冠疫情有所缓解时,小秋同学终于可以和妈妈去超市购买零食,大量地采购后,塑料袋中装满了零食,小秋同学也感觉到手受到一个向下力的作用,则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
A.地球 B.零食
C.塑料袋 D.塑料袋和零食
解:小秋同学也感觉到手受到一个向下力的作用,则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塑料袋,塑料袋对手施加向下的拉力。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3.“足球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越来越喜欢足球运动,不属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被踩在脚下的足球变扁 B.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
C.足球在空中沿弧线飞行 D.守门员抱住飞来的足球
解:
A、被踩在脚下的足球变扁,说明足球受力后形状发生了改变,故A符合题意;
B、足球在草坪上滚动时越滚越慢,是因为足球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
C、足球在空中沿弧线飞行时,其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都发生了改变,是因为阻力和重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
D、守门员抱住飞来的足球,足球由运动到静止,说明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力的现象的描述,其中不能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现象是( )
A.图甲,穿着旱冰鞋的小红用手向前推墙后,她由静止开始向后退
B.图乙,分别在A、B、C三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在A处更容易将门推动
C.图丙,在两个靠的较近的小车上分别放一块磁体,松手后两个小车都向后退
D.图丁,人坐在小船上,用力向前推开另一艘小船,自己坐的小船却向后移动
解:
A、穿旱冰鞋的女孩小红用手推墙,她在推墙时会感到墙在推她,她自己也会后退,因为手给墙施力的同时,手也受到墙的反作用力,这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在A点用力容易把门推开,这是因为力的作用点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故B符合题意;
C、由于同名磁极相互排斥,产生的力使甲车向左运动、乙车向右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不符合题意;
D、人坐在小船上,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时,把另一只小船推开的同时自己坐的小船则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如图所示,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甲中虚线OA所示。在OA方向的侧旁放一磁铁,再次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乙中虚线OB所示。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 )
A.力不能改变小铁球的速度大小
B.磁铁对小铁球没有作用力
C.力不能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
D.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
解:
A、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小球在重力的作用下会速度越来越大,所以力能改变小铁球的速度大小,故A错误;
B、乙图中,小球的运动轨迹为曲线,是磁铁对小球的吸引力改变了小球的运动方向,磁铁对小铁球有作用力,故B错误;
CD、乙图中,小球的运动轨迹为曲线,是受到磁铁作用力的缘故,所以可得出,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6.“女排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如图所示,中国女排以11战全胜的战绩获得第13届国际排联女排世界杯冠军,第十次在世界三大赛(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登顶。下列对运动员发球情景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发球时,手对排球施加力,排球对手没有施加力
B.发球时,手先对排球施加力,然后排球再对手施加力
C.发球时,排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发球时,排球飞出去说明手给排球的作用力大于排球给手的反作用力
解:
A、运动员发球时,运动员对球有一个力的作用,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球对手也有一个力的作用,故A错误;
B、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所以发球时,手对排球施加的力和排球对手施加的力是同时产生的,故B错误;
C、发球时,排球由静止变为运动,是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
D、用手击打排球时,手对排球的作用力与排球对手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者的大小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7.小明划船时用桨向后划水,使船前进的力是( )
A.船桨推船的力 B.小明划桨的力
C.小明划水的力 D.水对桨的推力
解:划船时用桨向后划水,桨给水一个向后的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则给桨一个向前的力。故使船前进的力是水对桨的推力。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8.将一小段黄瓜悬挂,小明用强磁铁靠近其一端,发现黄瓜发生了微微的转动。他猜想强磁铁对水产生了力的作用,并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下列实验可验证其猜想的是( )
A.将塑料袋装满水后悬挂,用强磁铁靠近水袋,水袋静止不动
B.将一小段香蕉悬挂,用强磁铁靠近其一端,香蕉微微转动
C.将另一小段黄瓜悬挂,用强磁铁靠近其一端,黄瓜微微转动
D.将水放置在盆中,用强磁铁靠近水面,水面向下微微凹陷
解:ABC、塑料袋装满水、一小段香蕉和另一小段黄瓜,用强磁铁靠近它们,可以验证强磁铁对这些物体的作用,不能验证强磁铁对水的作用,故ABC不符合题意;
D、将水放置在盆中,用强磁铁靠近水面,水面向下微微凹陷,可以验证强磁铁对水的作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如图所示,小红和小勇穿着滑冰鞋面对面静止站在冰面上,如果小红用力推一下小勇,其结果是( )
A.小红和小勇同时相对离开
B.小勇受到小红的推力,小红不受小勇的推力作用
C.小勇受到的推力大于小红受到的推力
D.小红仍然静止,小勇被推开
解:
小红和小勇穿着滑冰鞋面对面静止站在冰面上,如果小红用力推一下小勇,根据力的相互性可知,小勇也会对小红有个相反且大小相等的作用力,因此结果就是小红和小勇将同时相对离开;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0.“香蕉球”又称“弧线球”,是足球运动的技术名词。指运动员的脚踢在球的恰当的位置,球在空中向前并作弧线运行的踢球技术。从力的三要素分析这里的“恰当的位置”,是指力的( )
A.大小 B.方向 C.作用点 D.以上都是
解:脚踢在球的恰当的位置,球会划过一道弧线飞转过守门员而使球进入球门;
这里的“恰当的位置”,是指力的作用点。
故选:C。
11.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实验,分别在A、B、C处用力,感受手推门的难易程度。对实验操作的要求和结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需要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即可
B.不仅要大小相同,推力的方向也要相同
C.按照A项操作发现越靠近门轴,越费力
D.按照B项操作发现越远离门轴,越费力
解:
AB、“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实验中,要控制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所以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向里推门,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只有力的作用点不同,感受到手推门的难易程度,故A错误、B正确;
C、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推门的方向未知,靠近门轴的C点不一定更费力,故C错误;
D、力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越远离门轴,越省力,故D错误。
故选:B。
12.若两个力F1和F2先后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产生的作用效果完全相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F1和F2的大小相同
B.只要F1和F2的方向相同
C.需要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
D.需要F1和F2的“三要素”都相同
解: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合称力的三要素,任何一个要素都能改变力的作用效果。已知两个力F1和F2先后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产生的作用效果完全相同,说明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
故选:D。
13.如图所示,用撬棒撬石头,手握在撬棒的末端比握在撬的中部要省力些;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施力物体
解:
由图和题意可知,手握在撬棒的末端比握在撬的中部要省力些,两处的位置不同,力的作用点不同,手握在撬棒的末端要省力些,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故选:C。
14.同学们在课外实践中,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用同样大小的力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
A.与受力面积有关 B.与力的大小有关
C.与力的方向有关 D.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解: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用同样大小的力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5.排球运动员扣球时,感到手部疼痛,说明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 ,同时排球会变瘪,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也会改变。这说明力不仅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还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
解:
排球运动员扣球时,排球运动员扣球给球一个力,同时手觉得疼,说明球也给了手一个反作用力,由此可知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排球变瘪,是力使物体发生了形变,排球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发生变化,是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相互的;运动状态。
16.抛出去的石块可以在冰面上向前滑动一段距离后静止下来是因为受到 摩擦力(阻力) 的作用,这也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
解:
抛出去的石块由于惯性,可以在冰面上滑动一段距离,在水平方向石块和冰面之间存在摩擦力(阻力),在摩擦力(阻力)的作用下,石块由运动变为静止;石块由运动到静止是由于摩擦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摩擦力(阻力);运动状态。
17.如图反应了力的作用放果,其中甲图表示力可以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乙图表示力可以 改变物体的形状 。
解:
甲图:运动员用脚踢球改变了足球的运动方向,用头顶球改变了足球的运动方向,用双手扑球使足球由运动变为静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乙图:用手握气球,气球的形状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故答案为: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
18.如图(a),将一根弹簧挂在天花板下,然后用大小不等的两个力分别作用在同一根弹簧上,如图(b)、(c),已知F1<F2,观察比较(a)、(b)或(a)、(c),可得 力的大小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力的大小有关,同时也与力的 方向 和 作用点 有关。
解: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当其中一个要素改变时,力的作用效果往往也会随之改变,所以力的方向和作用点均相同的力拉弹簧,力F2比F1大,所以(c)图作用效果明显,力的三要素也会影响到力的作用效果。
故答案为:力的大小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方向;作用点。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9.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明设计了这样的实验:用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通过钢片受力而发生的形变来探究,如图所示的是小明设计实验的几个主要步骤(小明使用的钩码规格相同):
(1)实验中,是通过改变 钩码的数量 来改变力的大小的;
(2)通过比较(a)和(b)两图,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作用点 有关,这样的实验方法称为 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
解:
(1)观察abc三个图可以知道,挂不通数量的钩码,改变钢片受到的力的大小,故答案是钩码的数量;
(2)分析ab两图可知,在力的大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力的作用点,观察钢片的形变可判断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而该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故答案是:(1)钩码的数量;(2)作用点;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20.在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中,小明和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如图甲所示,将一钢尺的下端固定不动,用力F1去推动钢尺上a点处,观察钢尺的变化。
②如图乙所示,保持钢尺的下端固定不动,用力F1去推动钢尺上的b点处,观察钢尺的变化。
③如图丙所示,保持钢尺的下端固定不动,改变力的方向,用力F1去推动钢尺上的a点处,观察钢尺的变化。
④如图丁所示,保持钢尺的下端固定不动,用更大的力F2,去推动钢尺上a点处,观察钢尺的变化。
(1)实验中,用力推钢尺,钢尺发生弯曲,说明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
(2)由甲、乙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作用点 有关。
(3)由甲、丙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方向 有关。
(4)由 甲 和 丁 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5)此次探究活动中用到的方法是 A
A、控制变量法B、物理模型法C、转换法。
解:(1)由图知,推力的作用效果是使钢尺发生形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甲、乙两图,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作用点不同,钢尺的形变不同,可得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3)甲、丙两图,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相同,方向不同,钢尺的形变不同,可得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4)甲、丁两图。力的作用点、方向相同,力的大小不同,钢尺的形变不同,可得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5)在探究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时,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故答案为:(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2)作用点;(3)方向;(4)甲;丁;(5)A。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