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2.掌握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与钠的反应、氧化反应。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实验探究法,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训练思维的严密性、逻辑性,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类比、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艰辛与乐趣,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求实、严谨的优良
品质。
3.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知识迁移、扩展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教学重点:
1、乙醇的结构2、化学性质:①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②乙醇的燃烧③乙醇的催化氧化乙醇④乙醇与强氧化剂的反应
教学难点:乙醇催化氧化中的断键规律
【学习活动一】乙醇的物理性质
乙醇俗名__________,是_______色、有___________的______体。密度比水________,熔沸点_____,易__________,能与水以任意比__________,乙醇也是一种很好的_________,能够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
【学习活动二】乙醇的化学性质一: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演示实验)
钠与水反应
钠与乙醇反应
钠的现象
钠_______在水面上,_______成一个小球,不停的__________,发出___________的响声。
钠______在乙醇底部,表面有________产生,干燥的小烧杯上产生_________,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
反应剧烈程度
反应__________
反应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结论一、钠与乙醇反应生成__________
结论二、烃与金属钠不反应,乙醇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说明乙醇分子中有不同于烃分子里的氢原子存在,有类似水(H-O-H)的结构,存在_______键
结论三、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_________
结论四、已知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
化学反应方程式
钠与乙醇反应:
【学习活动三】乙醇的化学性质二:乙醇的氧化反应
1、乙醇的燃烧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醇的催化氧化(分组实验)
实验操作
向试管中加入3-5mL无水乙醇,
取一根下端绕成螺旋状的铜丝,在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
移离火焰稍冷却
插入乙醇中,反复几次,小心闻生成物的气味
实验现象
灼烧铜丝红热后稍冷却,铜丝氧化变成________色,插入乙醇中,铜丝又变为_________色。同时试管中产生________________气味。
实验结论
铜丝在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剂
化学方程式:
3、乙醇与强氧化剂的反应
实验:乙醇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
实验操作
往试管中加入1-2mL酸性重铬酸钾溶液,
再往试管中加入少量无水酒精,振荡。
实验现象
溶液颜色由__________色变为_________色
实验结论
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酸性KMnO4溶液)可将乙醇___________成乙酸
【学习活动四】小组合作交流:乙醇的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活动五】研究性学习:中国酒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及作用(课后完成)
【学习反馈】
(
)1.决定有机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官能团,下列物质中不含有官能团的是
A、CH3Cl B、CH2=CH2 C、CH3CH3 D、CH3OH
(
)2、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烃的衍生物。
下列物质不属于烃的衍生物的是:
A、CH3COOH
B、CH3CHO
C、甲苯 D、CH3CH2CH2OH
(
)3、质量为ag的铜丝,在空气中灼烧变黑,趁热放入下列物质中,铜丝变为红色,而且质量仍为ag的是
A.盐酸
B.丙醇 C.CO
D.硝酸
(
-C-C-O-H
H
H H
H H
①
②
XXX
②
③
④
)
(
)4、如图,乙醇催化氧化断裂的化学键是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④
(
)5、可以证明酒精中含有水的物质是
A.生石灰
B.浓硫酸 C.无水硫酸铜 D.金属钠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