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两个历史人物都是意大利人,他们思想的相同之处不包括( )
A.都为维护君权提出了合理依据
B.都强调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一
C.都从神学角度论证君权合理性
D.都没有提及民众的基本权利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托马斯·阿奎那和马基雅弗利思想主张的异同点,A、B、D是他们二者的共同之处,C中阿奎那是从神学角度论证“君权神圣”,而马基雅弗利则从世俗权力角度为君权辩护。故选C。
2.詹姆斯一世认为君权直接来自上帝,因此只对上帝负责,并且只有上帝才有权解除对君权的信任,其主要目的是( )
A.为君主专制提供理论依据
B.缓和王权与议会之间的矛盾
C.把国王与上帝相提并论
D.打击天主教会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和理解材料的能力,从材料中可看出詹姆斯一世提倡“君权神授”,这显然是为君主专制找借口,因此A项正确,其他选项不合题意。
3.下列关于中世纪和近代为君权辩护的思想家或国王与其论证角度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阿奎那——自然科学
B.詹姆斯一世——神学角度
C.马基雅弗利——世俗权力
D.霍布斯——近代自然科学
解析:选A。阿奎那也是从神学角度为君权辩护。
4.2011年5月25日《霍布斯与共和主义自由》出版,本书作者是思想史研究“剑桥学派”的代表性人物廷·斯金纳,题目中涉及到的思想家霍布斯的名著是( )
A.《神学大全》 B.《君主论》
C.《利维坦》 D.《圣经》
解析:选C。作者与作品的对应分别是: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马基雅弗利——《君主论》、托马斯·霍布斯——《利维坦》,故正确答案为C。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观察上面两幅图片,思考作者采用的书名与《圣经》有联系吗,有何喻意?
(2)从国家起源和宗旨角度分析此书表达了作者的何种观点。
解析:第(1)问联系《圣经》对“利维坦”的描述“巨大海兽”、“力大无穷”回答;第(2)问注意题干所要求的两个角度国家起源和宗旨。
答案:(1)有,作者以《圣经》中的海兽利维坦命名该书,意在比喻集权的国家,借此论证君权至上,反对“君权神授”。
(2)国家是人造的,不是神造的;维护稳定和保障生命安全。
一、选择题
1.英王詹姆斯一世与托马斯·阿奎那的共同点是( )
A.用“自然法则”论证君权至上
B.宣扬君权无限
C.利用神权巩固王权
D.利用王权巩固神权
解析:选C。詹姆斯一世实行极端君立专制,甚至把国王称为神,与上帝相提并论;阿奎那相信统治万物只有一个上帝,因此国家由一个君主来治理才是最好的政体。
2.阿奎那说,神圣的学说需要人类的理性来证明,但实际上不是证明信仰的真理,而只是把这个学说提出的其他问题分辨得更清楚。这说明他( )
A.摧毁理性是目的之一
B.认为理性有助于摧毁神学
C.把理性引进了神学
D.理性和神学是平等的
解析:选C。题干中“神圣的学说”是指基督教神学。阿奎那认为神学是可以用理性来证明的,但不是要用理性证明神学的正确性,因为神学是真理,是不容置疑的。
3.下列观点或主张属于英王詹姆斯一世的是( )
①“君权神授” ②君权无限 ③国王滥用权力,人民有权处死他 ④除上帝外,国王无须对任何人负责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詹姆斯一世主张“君权神授”,①②④都与该主张有关,而③的观点是限制王权,故应排除。
4.“一位君主,尤其是一位新的君主,不能够实践那些被认为是好人应做的所有事情,因为他要保持国家。”这说明马基雅弗利主张( )
A.新君主应继承传统的“美德”观点
B.推翻“新君主国”
C.“新君主”可以放弃传统“美德”而不择手段
D.君权神授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马基雅弗利为维护“新君主国”主张可以抛弃传统的“美德”,并对君权神授提出质疑,提出“君权至上”论。因此排除A、B、D。
5.霍布斯的思想主张不包括( )
A.国家是神造的而非人造的
B.国家的宗旨是维护稳定和保障生命安全
C.其理论是针对英国革命时期的混乱状况提出的
D.用《圣经》中的“利维坦”来比喻集权的国家
解析:选A。霍布斯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论证君主统治的合理性,认为国家是人造的,不是神造的。
6.阿奎那、马基雅弗利、霍布斯三人思想的共同点( )
①为君主的权威辩护
②从近代科学和世俗的角度论证君主统治的合理性
③强调国家权力的集中统一
④无视或蔑视民众的权利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①③④是三人思想的共同特征,而②只符合马基雅弗利和霍布斯,阿奎那是从神学的角度为君权辩护,故本题选C。
7.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初,霍布斯是坚定的保皇者。后来,霍布斯发表《利维坦》一书,说明他( )
A.拥护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B.信奉“君权神授”
C.提倡极端君主专制
D.主张建立强大的集权国家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霍布斯一开始属于保皇者,但《利维坦》的发表说明了其思想的变化。他虽然主张君主制,但是不支持和维护斯图亚特王朝,而是支持“新君主”。
8.(2011年广州高二检测)从中世纪阿奎那的“君权神圣”到近代詹姆斯一世的“君权神授”学说( )
A.违背了从中世纪晚期到近代早期西方君主权力不断上升的潮流
B.重视人民的基本权利
C.强调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一
D.不符合近代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潮流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西欧近代早期君主专制统治是在近代欧洲民族国家逐渐形成和君权不断上升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詹姆斯一世的“君权神授”学说是为稳固自己的统治,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故A、D两项错误。君主专制不利于保护人民的基本权利,故B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中国)董仲舒
材料2:没有权柄不是出自神的……君主的权力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治理人民的国王是上帝的一个仆人……
——(意大利)阿奎那
材料3:国王在世上可以行使一种神圣的权力……除上帝之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
——(英国)詹姆斯一世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理论?
(2)这三种理论分别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出现的?
(3)这三种理论各起了什么样的影响?
解析:本题着重考查中外对君权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培养运用材料有效信息正确、合理地解释历史的能力。第(1)、(2)题比较简单,结合所学知识即能得出结论,但要注意表述的准确性与规范性。第(3)题关键应考虑全面。
答案:(1)“天人感应”;“君权神圣”;“君权神授”。
(2)西汉武帝面临严重的王国问题,要进一步开拓发展巩固大一统事业;13世纪,随着城市的大量兴起和世俗社会力量的壮大,基督教的神学权威受到严峻挑战;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势力的上升与封建王权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
(3)“天人感应”因其对于巩固国家的统一有积极作用,被汉武帝所采纳,从此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君权神圣”将君权置于教权之下,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教权的权威地位;“君权神授”则激化了王权和议会的矛盾,从而引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附:课内答疑站
【课中思考题】(教材P9)
这种论证合理吗?
提示:不合理。因为这种逻辑推理所依据的理论源自神学思想,并不是理性总结的客观规律。
【阅读与思考】(教材P11)
阅读以上马基雅弗利的论述,体会他在政治理论上重视实际的特点。
提示:不重书本重实际,从人们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出发来研究政治问题,是马基雅弗利学术思想的出发点。从材料看出,他强调政治思维联系现实状况,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他重视历史上的经验,古代希腊城邦、罗马共和国、中世纪欧洲各国以及教会的人物故事,经常会聚于他的笔端,但他只是利用历史解释或说明他观察现实得出的结论。他重视研究古今人类经验中相似的东西,认为历史事件先后相似的原因,在于人的天性,所以他既赞扬古罗马的共和政体,又主张当时的意大利只能实行君主制。
【自我测评】(教材P12)
1.“君权神授”与“君权至上”这两种学说的区别和相同点在哪里?
提示:(1)相同点:论证君主统治的合理性,强调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一,蔑视民众的力量和基本权力。(2)区别:“君权神授”是从神学角度为君主的权力提供论证和辩护,“君权至上”则从世俗和近代自然科学角度提供论证和辩护。
2.用线将下列著作、作者和观点对应起来:
提示:连线后的答案应该是:霍布斯→《利维坦》→“人人对人人的战争” 马基雅弗利→《君主论》→“新君主” 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君权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