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同步练习 第4单元 第13课 国际工人运动(岳麓版选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二历史同步练习 第4单元 第13课 国际工人运动(岳麓版选修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2-26 12:18: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  )
A.表明欧洲无产阶级已经觉醒
B.指出要支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改革
C.以工场手工业为经济基础
D.指导了英国宪章运动的发展
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共产党宣言》内容和影响的理解能力。A项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早期工人运动中的无产阶级已经觉醒;《共产党宣言》的诞生是工业革命发展的结果,故C项错误;D项与时间不符;B项是《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2.下列几乎在欧洲所有国家都建立了支部的组织是(  )
A.共产主义者同盟       B.第一国际
C.巴黎公社 D.第二国际
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教材明确提到“到1870年‘国际’几乎在欧洲所有国家都建立了支部,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历史上称的“第一国际”是指“国际工人协会”,简称“国际”,故正确答案为B项。
3.2008年,华尔街金融危机蔓延,批判资本主义的巨著《共产党宣言》《资本论》重新成为读者的宠儿。据德国出版商预测,它们将重新成为今年圣诞节的最佳礼物。关于《共产党宣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②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的宣言 ③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④是对巴黎公社经验的及时总结,并指导工人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A。从背景、内容分析①②③正确。巴黎公社在时间上晚于《共产党宣言》,排除④。
4.下列与第二国际有关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第二国际成立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00周年纪念日
B.第二国际成立大会通过了每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决议
C.西欧各国社会党遵循第二国际的政治策略,引导工人阶级进行暴力斗争
D.1890年恩格斯参加伦敦第一次五一节示威活动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第二国际指导各国工人阶级斗争的政治策略是什么。第二国际的政治策略不是引导工人阶级进行暴力斗争,而是进行政治斗争,利用各种方式积极开展合法斗争,进行议会内外的种种活动。由此看来,C项明显错误。而A、B、D三项则都是符合历史事实的,排除,故选C。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1864年(9月28日),在伦敦成立了有名的第一国际,即“国际工人协会”。马克思是这个协会的灵魂,协会的第一个“公告”以及许多决议、声明和宣言都是出自他的手笔。马克思竭力把各国工人运动统一起来,把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各种形态的非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纳入一致行动的轨道,反对所有这些宗派和学派的理论,为各国工人阶级制定了统一的无产阶级斗争策略。
——列宁《卡尔·马克思》
材料2:
请回答:
(1)依据材料1和所学知识判断马克思与第一国际的关系。结合材料信息证明你的结论。
(2)材料2中的图一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独特的历史意义?
(3)材料2中的图二是什么性质的组织?
解析:本题图文并举,旨在考查学生对国际工人运动中的两个国际以及巴黎公社的认知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第(1)问从材料信息中可以直接归纳出来。第(2)问也需根据图片信息判断。第(3)问依据教材回答。
答案:(1)马克思是第一国际的灵魂。材料指出,他直接领导了第一国际的活动。马克思反对各种机会主义流派,引导各国工人运动统一起来,引导他们走上了正确的斗争道路。
(2)巴黎公社成立。巴黎公社独特的历史意义:巴黎公社的革命运动的发生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它标志着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的到来。巴黎无产阶级利用革命的暴力手段砸碎了旧的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新的国家机器,成立了公社委员会,公社委员会作为政权的领导机构,代表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
(3)国际性工人组织。
一、选择题
1.(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受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  )
A.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
B.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
C.宣布彻底废除财产私有
D.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
解析:选D。本题考查巴黎公社,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和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本题可用排除法。巴黎公社是由巴黎无产阶级建立的政权,不是工农联盟政权,排除B项;A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由材料中的“小所有主”,可排除C项。该文告主要宣传的是关于农村、农民的问题,目的是希望得到农民群众的支持。故选D。
2.下列有关共产主义者同盟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其口号是“四海之内皆兄弟” ②规定各级领导机构必须通过选举产生和随时撤换 ③以《共产党宣言》为纲领
④入会仪式带有神秘色彩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正义者同盟与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区别。①④属正义者同盟;正义者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之后,其口号改变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并废除了原先的入会仪式。
3.下列关于《共产党宣言》概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起草的
B.宣布共产党把眼前斗争与远大理想结合起来
C.宣布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脚踏实地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目的和利益而斗争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起草的,并宣布共产党把眼前斗争与远大理想结合起来,要脚踏实地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其并不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相反却宣布支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A、B、D三项都是正确的,排除,故选C。
4.第一国际成立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其形成原因为(  )
A.工人阶级独立登上历史舞台
B.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得到发展
C.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发展并形成统一的市场
D.进行了以政治利益为目的的斗争
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欧洲出现工人联合斗争原因的理解能力。题干中“新的阶段”是指出现了无产阶级联合斗争的局面。由于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统一市场的形成,各国无产阶级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故而形成联合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局面。A项是指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B项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各国无产阶级进行合法斗争的原因,D项是对19世纪70年代以前工人运动的总体认识。
5.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发动武装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
A.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
B.资产阶级新政府妥协卖国
C.普鲁士军队包围法国首都
D.政府军队偷袭国民自卫军
解析:选D。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是法国1870年9月4日革命的直接原因,而不是巴黎公社革命的直接原因。资产阶级妥协卖国和普鲁士军队包围巴黎应该算是巴黎公社革命的背景,政府军队偷袭国民自卫军,使起义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因此D项是巴黎公社革命的直接原因。
6.(2011年高考广东卷)有学者认为:“19世纪70年代的新欧洲……可以看作是唯物辩证法所指的历史上阶级斗争的新阶段。”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俄国十月革命
C.《共产党宣言》发表 D.巴黎公社革命
解析:选D。本题以学者对19世纪70年代欧洲政治形势的评价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A项不属于阶级斗争的表现,排除;B、C两项的时间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排除。故只有D项符合题意。
7.19世纪60年代,欧洲工人运动呈现出的特点是(  )
①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②出现了两大对立阶级间第一次伟大战斗 ③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④欧洲工人运动实现了国际联合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19世纪60年代欧洲工人运动特点的理解分析能力。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欧洲工人运动实现了国际联合,故选B。①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工人运动的特点,②是指1848年革命中的六月起义。
8.(2011年重庆市西南师大附中高二测试)“在确定的日期内,同时组织大规模的国际性的示威游行,这样,在世界各国和各个城市,在规定的同一天,劳动者都能向执政当局提出要求:用法律限制工作日不得超过八小时……5月1日这一天就规定为国际示威游行日。”这一决定出自(  )
A.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
B.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大会
C.第二国际成立大会
D.共产国际成立大会
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辨析能力,材料的关键信息点为“5月1日这一天就规定为国际示威游行日”,教材明确提到“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通过了关于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决议”,故C项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
9.(2011年海南检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逐渐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总量。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2:第一条 本协会设立的目的,是要成为追求共同目标即追求工人阶级的保护、发展和彻底解放的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
第七条 工人阶级在反对有产阶级联合力量的斗争中,只有把自身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不同的、相对独立的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
——《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
请回答:
(1)材料1反映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2表明国际工人协会成立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各是什么?
解析:本题是对“国际工人运动”的考查,第(1)问的关键信息点为材料1中“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总量”;第(2)问中信息点有材料2中的“第一条”内容和“第七条”中“只有把自身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不同的、相对独立的政党”等内容。
答案:(1)根本目的:最大限度地发展生产力。
(2)目标:追求工人阶级的保护、发展和彻底解放。
主要任务:声援和支持各国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帮助各区工人阶级建立无产阶级独立政党。
附:课内答疑站
【课中思考题】
1.共产主义者同盟与改组前的正义者同盟相比有哪些不同?(教材P65)
提示:(1)成员组成:正义者同盟本是侨居国外的德国政治流亡者及工人和手工业者的秘密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员除德国人外,广泛吸收了英、法、荷、捷、俄等国工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组织。(2)入会仪式:共产主义者同盟取消了过去宗派活动性质的一些神秘的东西,入盟的条件简化为行为光明正大、承认同盟各项原则;同盟内部实行民主集中制,各级领导机构通过选举产生。(3)口号不同:废除了原有的“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口号,而代之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2.第一国际是怎样帮助各国工人罢工取得胜利的?(教材P67)
提示:第一国际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各国罢工的工人:(1)开展宣传活动,争取别国工人的同情与支持;(2)通过募捐等方式帮助罢工工人。
3.公社是个什么样的组织?(教材P68)
提示:巴黎公社是巴黎人民的自治组织,不是全国性的政权形式。公社委员中有许多人反对中央集权的国家,他们主张各地的公社结成联盟。组建一个没有压迫的新国家。另一方面,巴黎公社是工人阶级创建新型民主制度的伟大尝试。
【解析与探究】(教材P71)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第一国际与第二国际的异同。
提示:第一国际与第二国际同是在国际工人运动发展过程中建立的工人及社会主义者的国际联盟组织,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在两个国际中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不同的是:(1)在组织上,第一国际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较为健全的组织系统,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指挥中心;第二国际则是在各国群众性政党的基础上,每隔几年举行一次代表大会,强调国际联系与国际统一行动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中心。(2)在思想上,第一国际时期,社会主义思想还未被广大工人群众所接受;而第二国际时期,社会主义已成为群众运动。
【自我测评】(教材P71)
1.第一国际是怎样推动各国工人参加民主运动的?
提示:第一国际的临时章程明确规定了国际成立的目的和任务,即要成为各国追求共同目标(即保护、发展和完全解放工人阶级)的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在实践中,通过广泛宣传、国际声援、募捐资助、推动民主改革等方式,国际积极领导各国工人参加民主运动。
2.巴黎公社在建设民主制度方面做了哪些尝试?
提示:首先,公社委员会这个最高权力机关是巴黎人民通过普选选出的;在政权建设上,公社反对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各区、各公社拥有绝对的自治权并结成联盟;公社委员及所有的公职人员都由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并接受监督,随时可撤换;公社废除官员的高薪制,规定所有公职人员一律实行普通工人的工资制;公社通过了一些保护普通劳动者尤其是保护妇女权益的立法;还有一些诸如实行义务教育、政教分离等法令虽未及实行,但可以充分反映公社民主建设的思想。
3.在第二国际影响下,各国工人为争取民主权利开展了哪些活动?
提示:(1)响应劳动节决议,开展声势浩大的群众集会、游行示威和罢工活动;(2)在第二国际的号召和推动下,各国工人纷纷成立工会组织,领导工人进行罢工斗争,迫使一些国家的政府颁布了一些保护劳工权益的法律;(3)第二国际还引导各国工人及社会主义者积极开展合法的政治斗争,这些成就提高了各国社会党的地位和作用(具体的史实参见教材第五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