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精选同步试题汇编7.2 弹力专题(附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精选同步试题汇编7.2 弹力专题(附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1.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2-25 07:34: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2 弹力 精选同步试题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2020秋?兰陵县期末)下列现象中,发生了弹性形变的是(  )
A.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
B.饼干一捏变成碎片
C.粉笔掉到地上断成两截
D.排球砸向地面时变瘪
2.(2020春?郏县期末)下列关于弹力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一叠书放在桌面上,我们没有观察到桌面有什么变化,因此桌面没有产生弹力
B.风将树枝吹得弯曲,因此树枝产生弹力
C.磁铁将一铁片吸得弯曲,但磁铁未与铁片接触,因此铁片不产生弹力
D.将一块正方体的橡皮泥捏成一个小兔子形状,因为橡皮泥的形状发生改变,所以小兔子有弹力
3.(2020秋?诸城市期末)一个足球放在一块长木板上,如图所示,木板和足球均发生了弹性形变,关于它们弹力的情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木板形变是由于木板产生弹力造成的
B.足球产生的弹力作用在木板上
C.足球受到的支持力是木板产生的弹力
D.足球产生的弹力就是足球对木板的压力
4.(2020春?太仓市期中)如图所示的三个图中,所有的球都是相同的,且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甲球放在光滑斜面和光滑水平面之间,乙球与其右侧的球相互接触并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丙球与其右侧的球放在另一个大的球壳内部并相互接触。关于这三个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球受到两个弹力的作用 B.乙球受到两个弹力的作用
C.丙球受到两个弹力的作用 D.甲、乙、丙三球都只受一个弹力的作用
5.(2020春?濉溪县期中)体育课上,一学生将足球踢向墙壁,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足球与墙壁作用时墙壁给足球的弹力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沿v1的方向 B.沿v2的方向
C.先沿v1的方向,后沿v2的方向 D.沿垂直于墙壁斜向左上方的方向
6.(2020春?博白县期末)如图所示是用手压弹簧的示意图,下列选项中是由于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是(  )
A.弹簧对手的作用力 B.手对弹簧的压力 C.地面对弹簧的支持力 D.弹簧的重力
7.(2019秋?诸城市期末)在弹簧弹性形变的限度内,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弹簧的伸长量△L与其受到的拉力F的关系的是(  )
A.B.C.D.
8.(2020春?兴化市校级期末)如图,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小桶的重力时,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  )
A.小桶的重力 B.小桶和测力计的总重力
C.小桶对弹簧的拉力 D.弹簧对小桶的拉力
9.(2020春?斗门区期末)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摩擦力不计,物重4.0N,弹簧测力计A,B的示数分别为(  )
A.4.0N 4.0N B.4.0N 0N
C.4.0N 8.0N D.0N 4.0N
10.(2020春?建湖县期中)用橡皮筋、回形针、棉线、小瓶盖、牙膏盒、铁丝、钩码和刻度尺等,做一个如图所示的橡皮筋测力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刻度可以标在牙膏盒上
B.可以把回形针上端当作指针
C.用钩码拉伸橡皮筋标注零刻度和最大刻度,其余刻度线按比例均分
D.用不同的橡皮筋做成的测力计,它们的量程和分度值可能都不同
11.(2019?江干区一模)如图所示,儿子向父亲发出拔河挑战,每人拉着末端系上了弹簧秤的水平绳子两端,开始拔河,观察两弹簧秤读数分别为F1、F2,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不计,弹簧秤读数F1和F2的示数关系为(  )
A.F1=F2 B.无法判断 C.F1<F2 D.F1>F2
12.(2020春?平度市期末)甲、乙、丙三位同学使用同一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每位同学都可以将弹簧拉力器拉开至两臂伸直,两臂伸直时对弹簧拉力器拉力最大的是(  )
A.甲的体重最大,拉力最大
B.乙的手臂最长,拉力最大
C.丙的手臂最粗,拉力最大
D.同一弹簧拉力器,几位同学拉力一样大
13.(2020?东海县校级模拟)一只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杯和桌均不发生形变
B.杯对桌的压力是因为杯子发生了形变
C.杯和桌之间没有弹力作用
D.杯对桌的压力是因为桌面发生了形变
14.(2020?建湖县一模)小星和小华分别购买了两只不同品牌的乒乓球,为了比较两只乒乓球的弹性大小,他们设计了几种方案,你认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案是(  )
A.把两球向墙面掷去,比较它们反弹后离墙的距离
B.用同一个乒乓球拍分别击打两球,比较两球飞出去的距离
C.让两球置于乒乓球桌面上方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比较它们反弹高度
D.用手捏乒乓球,比较它们的硬度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5.(2020秋?濮阳期末)一根弹簧原长10cm,把它竖直挂在支架上,在下方挂重0.5N的钩码,弹簧长度为11cm,如果撤去钩码,改用2.5N的力沿竖直方向向下拉(仍在弹性限度内),弹簧长度变为   cm,钩码受到的弹力的施力物体是   ,钩码对弹簧的弹力的施力物体是   。
16.(2020秋?港南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   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
17.(2020秋?庐阳区期末)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和弹簧的形变量(伸长或压缩值)成正比,写作:F=k△x,“k”叫弹簧的劲度系数。在竖直悬挂的轻质弹簧下端挂一个重力为1N的钩码,弹簧长度为10cm,如果在该弹簧下端挂重力为2N的钩码,弹簧的长度变为12cm(弹簧始终发生弹性形变),则该弹簧原长是   cm。
18.(2020春?香洲区期末)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的拉力越大,弹簧的   就越长,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看清它的   和   。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9.(2020秋?浦东新区期末)某小组同学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大小关系”,所用的实验器材是一个铁架台、一端有环一端有挂钩的弹簧3根(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10牛)、弹簧测力计一个、刻度尺一把。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表一  弹簧A 表二  弹簧B 表三  弹簧C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拉力(牛) 1.0 2.0 3.0 1.0 2.0 3.0 0.8 1.6 2.4
弹簧的伸长(厘米) 2.0 4.0 6.0 1.0 2.0 3.0 1.0 2.0 3.0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或7、8与9)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   。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归纳的初步结论是:不同弹簧,在弹性限度内,拉力大小相同时,弹簧伸长量不同。
(3)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得出:
a.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数据可得:同一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   是一个定值。
b.分析比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数据可得:   。
20.(2020春?张家港市期中)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进行研究,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如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的长度L,根据多组测量数据做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1)橡皮筋B的量程为   N,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的弹簧测力计,用橡皮筋   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选填“A”或“B”)。
(2)其实英国物理学家胡克于1678年就提出(胡克定律):弹簧在发生弹性形变时,弹簧的弹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x成正比,其大小表示为:F=k△x,其中k为劲度系数,其大小等于弹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x的比值。则根据上述信息:在弹性限度以内,若将本实验中两根细橡皮筋并列起来后使用,其劲度系数k为   N/m。
7.2 弹力 精选同步试题
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2020秋?兰陵县期末)下列现象中,发生了弹性形变的是(  )
A.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
B.饼干一捏变成碎片
C.粉笔掉到地上断成两截
D.排球砸向地面时变瘪
解:
A、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发生的不是弹性形变,因为橡皮泥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故A错误;
B、饼干一捏变成碎片,饼干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故B错误;
C、粉笔掉到地上断成两截,粉笔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故C错误;
D、排球砸向地面时变瘪,当排球离开地面后能够恢复原状,是弹性形变,故D正确。
故选:D。
2.(2020春?郏县期末)下列关于弹力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一叠书放在桌面上,我们没有观察到桌面有什么变化,因此桌面没有产生弹力
B.风将树枝吹得弯曲,因此树枝产生弹力
C.磁铁将一铁片吸得弯曲,但磁铁未与铁片接触,因此铁片不产生弹力
D.将一块正方体的橡皮泥捏成一个小兔子形状,因为橡皮泥的形状发生改变,所以小兔子有弹力
解:A、将一叠书放在桌面上,桌面由于受到压力而发生微小形变,产生弹力,故A错误。
B、风将树枝吹得弯曲,树枝发生弹性形变,因此树枝产生弹力,故B正确。
C、磁铁将一铁片吸得弯曲,此时肯定是有别的物体阻挡铁片向磁铁靠近,使铁片发生弹性形变,故铁片产生弹力,故C错误。
D、将一块正方体的橡皮泥捏成一个小兔子形状,因为橡皮泥发生的是塑性形变,故小兔子没有弹力,故D错误。
故选:B。
3.(2020秋?诸城市期末)一个足球放在一块长木板上,如图所示,木板和足球均发生了弹性形变,关于它们弹力的情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木板形变是由于木板产生弹力造成的
B.足球产生的弹力作用在木板上
C.足球受到的支持力是木板产生的弹力
D.足球产生的弹力就是足球对木板的压力
解:
A、木板的形变是由于足球产生的弹力造成的,故A错误;
B、木板对足球有弹力的作用,物体间力作用是相互的,足球产生的弹力作用在木板上,故B正确;
C、足球受到的支持力是由木板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故C正确;
D、足球产生的弹力就是足球因为受到重力对木板产生压力的结果,故D正确。
故选:A。
4.(2020春?太仓市期中)如图所示的三个图中,所有的球都是相同的,且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甲球放在光滑斜面和光滑水平面之间,乙球与其右侧的球相互接触并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丙球与其右侧的球放在另一个大的球壳内部并相互接触。关于这三个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球受到两个弹力的作用
B.乙球受到两个弹力的作用
C.丙球受到两个弹力的作用
D.甲、乙、丙三球都只受一个弹力的作用
解:
A、甲球受重力和竖直向上的地面给它的弹力两个力,斜面没有给其弹力,如果有的话球不会静止,故A错误。
B、乙球受重力和竖直向上的地面给它的弹力两个力,与乙接触的球不会给乙弹力,如果有的话乙球不会静止,故B错误。
CD、丙球受重力,圆面给它的指向圆心的弹力和与它接触的小球给它的沿他们圆心连线向左的弹力,如果它接触的小球不给它沿他们圆心连线向左的弹力的话它不能保持静止状态。故丙球受两个弹力的作用,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5.(2020春?濉溪县期中)体育课上,一学生将足球踢向墙壁,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足球与墙壁作用时墙壁给足球的弹力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沿v1的方向
B.沿v2的方向
C.先沿v1的方向,后沿v2的方向
D.沿垂直于墙壁斜向左上方的方向
解:足球撞击墙壁,墙壁给足球一个反作用力,此力是弹力,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支持物,如图所示,墙壁给足球的弹力方向沿垂直于墙壁斜向左上方的方向,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6.(2020春?博白县期末)如图所示是用手压弹簧的示意图,下列选项中是由于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是(  )
A.弹簧对手的作用力 B.手对弹簧的压力
C.地面对弹簧的支持力 D.弹簧的重力
解:弹簧形变产生的力叫弹力,作用在手上,即由于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是弹簧对手的作用力。
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7.(2019秋?诸城市期末)在弹簧弹性形变的限度内,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弹簧的伸长量△L与其受到的拉力F的关系的是(  )
A. B.
C. D.
解:实验中用纵轴表示弹簧的伸长量△L,横轴表示弹簧的拉力F,因为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其所受的拉力成正比,综合上述分析四个图象中只有B符合。
故选:B。
8.(2020春?兴化市校级期末)如图,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小桶的重力时,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  )
A.小桶的重力 B.小桶和测力计的总重力
C.小桶对弹簧的拉力 D.弹簧对小桶的拉力
解:当弹簧测力计和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受力平衡,即弹簧秤向上的拉力与物体的重力相等,因弹簧秤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对弹簧秤的拉力为相互作用力,此时弹簧秤的示数才是准确的。所以,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小桶对弹簧的拉力。
故选:C。
9.(2020春?斗门区期末)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摩擦力不计,物重4.0N,弹簧测力计A,B的示数分别为(  )
A.4.0N 4.0N B.4.0N 0N
C.4.0N 8.0N D.0N 4.0N
解:对A:由重物平衡得到,弹簧的拉力大小FA=G=4.0N,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为4.0N;
对B:由左侧重物(或右侧重物)平衡得到,弹簧的拉力大小FB=G=4.0N,弹簧测力计B的读数为4.0N。
故选:A。
10.(2020春?建湖县期中)用橡皮筋、回形针、棉线、小瓶盖、牙膏盒、铁丝、钩码和刻度尺等,做一个如图所示的橡皮筋测力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刻度可以标在牙膏盒上
B.可以把回形针上端当作指针
C.用钩码拉伸橡皮筋标注零刻度和最大刻度,其余刻度线按比例均分
D.用不同的橡皮筋做成的测力计,它们的量程和分度值可能都不同
解:
如图所示的橡皮筋测力计,根据所用器材可知,牙膏盒平整可以在上面标注刻度;回形针在橡皮筋的下部,可以把回形针上端当作测力计的指针;钩码上标有质量的数值,且每个钩码的质量相同,故可以用钩码拉伸皮筋标注刻度,在弹性限度内,可以用钩拉伸橡皮筋标注零刻度和最大刻度,其余刻度线按比例均分,超过了弹性限度,则测力计无法准确测量拉力;橡皮筋的材料、粗细都影响着测力计的量程,所以不同橡皮筋做的测力计量程不相同,故ABD正确,C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
11.(2019?江干区一模)如图所示,儿子向父亲发出拔河挑战,每人拉着末端系上了弹簧秤的水平绳子两端,开始拔河,观察两弹簧秤读数分别为F1、F2,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不计,弹簧秤读数F1和F2的示数关系为(  )
A.F1=F2 B.无法判断 C.F1<F2 D.F1>F2
解:儿子对父亲的拉力F2和父亲对儿子的拉力F1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F1=F2,故A正确。
故选:A。
12.(2020春?平度市期末)甲、乙、丙三位同学使用同一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每位同学都可以将弹簧拉力器拉开至两臂伸直,两臂伸直时对弹簧拉力器拉力最大的是(  )
A.甲的体重最大,拉力最大
B.乙的手臂最长,拉力最大
C.丙的手臂最粗,拉力最大
D.同一弹簧拉力器,几位同学拉力一样大
解:同一弹簧拉力器所受拉力越大,伸长越长,所以在两臂伸直时,手臂长的同学使弹簧伸长大,对弹簧拉力器的拉力也就越大。
故选:B。
13.(2020?东海县校级模拟)一只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杯和桌均不发生形变
B.杯对桌的压力是因为杯子发生了形变
C.杯和桌之间没有弹力作用
D.杯对桌的压力是因为桌面发生了形变
解:A、C、杯子放在桌面上,杯子对桌面产生压力,使桌面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使杯子发生一定程度的弹性形变。故A、C错误;
B、D、杯子放在桌面上,杯子对桌面产生压力,施力物体是杯子,是由于杯子发生形变产生的,故B正确、D错误。
故选:B。
14.(2020?建湖县一模)小星和小华分别购买了两只不同品牌的乒乓球,为了比较两只乒乓球的弹性大小,他们设计了几种方案,你认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案是(  )
A.把两球向墙面掷去,比较它们反弹后离墙的距离
B.用同一个乒乓球拍分别击打两球,比较两球飞出去的距离
C.让两球置于乒乓球桌面上方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比较它们反弹高度
D.用手捏乒乓球,比较它们的硬度
解:
A、把两球向墙掷去,它们反弹后离墙的距离除去与它们的弹性大小有关外,还可能与用力的大小有关,所以此方案无法比较;
B、用乒乓球拍分别打击两球,两球飞出去的距离除去与它们的弹性大小有关外,还可能与用力的大小有关,所以此方案无法比较;
C、让两球置于乒乓球桌面上方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时,它们反弹的高度能说明其弹性的大小,所以此方案可行;
D、用手捏乒乓球,它们的硬度不能反映弹性的大小,所以此方案无法比较。
故选:C。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5.(2020秋?濮阳期末)一根弹簧原长10cm,把它竖直挂在支架上,在下方挂重0.5N的钩码,弹簧长度为11cm,如果撤去钩码,改用2.5N的力沿竖直方向向下拉(仍在弹性限度内),弹簧长度变为 15 cm,钩码受到的弹力的施力物体是 弹簧 ,钩码对弹簧的弹力的施力物体是 钩码 。
解:在弹簧下方挂重0.5N的钩码时,弹簧的伸长量为11cm﹣10cm=1cm,用2.5N拉弹簧时,拉力是0.5N的5倍,因此弹簧的伸长量也应该是1cm的5倍,为5cm,因此弹簧的长度变为10cm+5cm=15cm;
弹簧下挂钩码,钩码受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钩码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其中钩码受弹簧的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弹簧,而钩码对弹簧的弹力的施力物体钩码。
故答案为:15;弹簧;钩码。
16.(2020秋?港南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 0~5 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3.6 N。
解:
由图知:此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N;弹簧秤的分度值为0.2N,指针正好指在3.6N的刻度上,因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6N。
故答案为:0~5;3.6。
17.(2020秋?庐阳区期末)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和弹簧的形变量(伸长或压缩值)成正比,写作:F=k△x,“k”叫弹簧的劲度系数。在竖直悬挂的轻质弹簧下端挂一个重力为1N的钩码,弹簧长度为10cm,如果在该弹簧下端挂重力为2N的钩码,弹簧的长度变为12cm(弹簧始终发生弹性形变),则该弹簧原长是 8 cm。
解:由题意知,在竖直悬挂的轻质弹簧下端挂一个重力为1N的钩码,弹簧长度为10cm,在该弹簧下端挂重力为2N的钩码,弹簧的长度变为12cm,即拉力增加了2N﹣1N=1N,弹簧的长度增加了12cm﹣10cm=2cm,
由F=k△x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0.5N/cm,
所以当在该弹簧下端挂重力为2N的钩码,弹簧伸长的长度为:
△x′===4cm,
弹簧的原长为:l0=l2﹣△x′=12cm﹣4cm=8cm。
故答案为:8。
18.(2020春?香洲区期末)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的拉力越大,弹簧的 伸长量 就越长,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看清它的 量程 和 分度值 。
解:
实验室中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读数时,要注意观察其量程和分度值,再看指针位置读出力的大小。它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即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故答案为:伸长量;量程;分度值。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9.(2020秋?浦东新区期末)某小组同学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大小关系”,所用的实验器材是一个铁架台、一端有环一端有挂钩的弹簧3根(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10牛)、弹簧测力计一个、刻度尺一把。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表一  弹簧A 表二  弹簧B 表三  弹簧C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拉力(牛) 1.0 2.0 3.0 1.0 2.0 3.0 0.8 1.6 2.4
弹簧的伸长(厘米) 2.0 4.0 6.0 1.0 2.0 3.0 1.0 2.0 3.0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或7、8与9)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 弹簧伸长的长度跟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与4或2与5或3与6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归纳的初步结论是:不同弹簧,在弹性限度内,拉力大小相同时,弹簧伸长量不同。
(3)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得出:
a.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数据可得:同一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 受到拉力与弹簧的伸长的比值 是一个定值。
b.分析比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数据可得: 不同的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到拉力与弹簧的伸长的比值是不同的 。
解: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或7、8与9)的数据知:同一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即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或3与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出初步结论是:不同弹簧,在弹性限度内,拉力相同时,伸长的长度是不同的;
(3)分析表一知:====N/cm;
由表二知:====1N/cm;
由表三知:====N/cm;
a、综合分析表一、表二和表三得到的数据关系,可归纳得出:同一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到拉力与弹簧的伸长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b、不同的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到拉力与弹簧的伸长的比值是不同的。
故答案为:(1)弹簧伸长的长度跟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2)1与4或2与5或3与6;(3)受到拉力与弹簧的伸长的比值;不同的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到拉力与弹簧的伸长的比值是不同的。
20.(2020春?张家港市期中)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进行研究,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如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的长度L,根据多组测量数据做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1)橡皮筋B的量程为 0~15 N,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的弹簧测力计,用橡皮筋 A 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选填“A”或“B”)。
(2)其实英国物理学家胡克于1678年就提出(胡克定律):弹簧在发生弹性形变时,弹簧的弹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x成正比,其大小表示为:F=k△x,其中k为劲度系数,其大小等于弹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x的比值。则根据上述信息:在弹性限度以内,若将本实验中两根细橡皮筋并列起来后使用,其劲度系数k为 150 N/m。
解:(1)由图乙可知,B橡皮筋在受到的拉力不超过15N时,橡皮筋伸长量与橡皮筋受到拉力大小变化关系为一直线,说明橡皮筋的伸长与受到拉力成正比,但超过15N后,不再成正比变化,说明超过了弹簧的弹性限度,所以B的量程是0~15N;由图乙可知,在测量范围内,如F=5N时,用橡皮筋A制成的测力计伸长10cm,而用B制成的测力计伸长5cm,所以根据受同样的力伸长量大的,测量精度越高,故用橡皮筋A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
(2)由图乙可知,在测量范围内,如F=5N时,用橡皮筋A制成的测力计伸长10cm,而当F=10N时,橡皮筋B制成的测力计伸长10cm,即当拉力F为15N时,橡皮筋AB并联伸长长度为10cm,即△x=0.1m,将数据代入F=k△x,得k=150N/m.
故答案为:(1)0﹣15;A;(2)150。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