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 课件(北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 课件(北师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2-26 13:1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假如同学们生活在那个年代,同学们都是热爱祖国、关心中国前途命运的爱国青年,你如何拯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
康有为
  康有为(1858—1927),广东南海人。清末“戊戌变法”的主要发起者。
  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康有为的学生、维新活动的助手。
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
_____年春,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来,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_____和_____等联合了1300多名应试_____,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历史上称之为“_______”。
这次上书没为有达到目的,但康有为、梁启超等为________掀起的_____运动就此拉开了序幕。
一、公车上书
同学们,假如你是1300多名举人中的一人,你会在联合上书中签名吗 为什么
——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1895年8月由康有为在北京正式成立。该会每十日集会一次,每次有人演说,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北京强学会旧址
阅读36页文字,小组交流,回答:
(1)严复在《天演论》中宣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
二、严复的
《天演论》
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_____译述《_____》,把西方_____学说介绍到中国。他认为西方胜过中国的地方,不仅在_____,而且在_____。中国只有实行变法维新,才能“_____”.
严复以西学理论鼓吹变法,震动了当时中国思想界,推进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他是中国近代的__________家。
《天演论》的影响
同治进士吴汝纶看到《天演论》译稿后,赞不绝口。这位五十几岁的老先生,竟亲笔细字,把《天演论》全文一字不漏地抄录下来,藏在枕中。
向来目空一切的康有为,看了《天演论》译稿以后,也不得不承认从未见过如此之书,此书“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
据统计,自1898年以后,在短短的十多年中,《天演论》就发行过三十多种不同的版本,这是当时任何其他西学书籍都不可比拟的。

西方胜过中国的地方,不仅在器械,而且在制度。中国只有实行变法维新,在能“自强保种”。
——严复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
——李鸿章
维新派和洋务派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
光绪帝名载湉(tian),是慈禧太后的姨侄,他被选定继位时才四岁,实权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光绪皇帝成年以后,很想摆脱太后的束缚,而有一番作为。光绪皇帝对康有为上书所痛陈,再不及时变法、国将不国的言词,深受震动,于是,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让康有为全面筹划变法。
三、戊戌变法
阅读37页第1、2段文字,学习交流:
(1)变法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又称戊戌变法?
(2)请按照经济、军事、政治、文化教育等类别,简要归纳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经济: 发展农工商业;
军事:训练新式陆海军;
政治:开放言论;
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文化教育:创办报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废除八股文。
互动探究
(1)“颁部的新法” 会得到哪些人的支持?
(2)“改革的旧制”是什么?它会不会遭到什么人反对或阻挠呢?
三、戊戌变法(1898年)
——维新变法运动达到高潮
   有人说:“虽然国难那样严重,反对变法的人仍居大多数。为什么呢?一句话,打破了他们的饭碗。人人都知道应该废八股,提倡实学;但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数百万童生,全国的读书人都觉得前功尽弃。他们费了多少的心血,想从之乎也者里面,升官发财,一旦废八股,他们绝望了,难怪他们要骂带头领导的人是洋奴汉奸。至于被裁的官员,更不要说,无不切齿痛恨。”
——张之洞
四、戊戌政变
——维新变法运动失败
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_____作用,但是,光绪帝的变法措施遭到_____的竭力反对,操纵实权的_____太后甚至准备废掉光绪帝。维新派想争取掌握着新建陆军的_____的支持,但_____最后却站在了慈禧太后和顽固派一边。9月,慈禧太后发动_____,囚禁_____,搜捕_____,废除_____。康有为、梁启超逃往海外,_____等被被捕牺牲。戊戌变法持续_____天,最终失败,因此又称“_____”。
大清国慈禧皇太后
1898年6月11日,上谕:《定国是诏》 。
1898年6月15日,上谕:革除翁同龢户部尚书职务,开缺回籍。
1898年6月15日,上谕:以后新授二品以上大臣,要到慈禧跟前谢恩。
1898年6月15日,上谕: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思考
维新派为什么把希望寄托在袁世凯身上?结果如何呢?
“六君子,头颅送,
袁项城,顶子红,
卖同党,邀奇功。
康与梁,在梦中,
不知他,是枭雄。"
中南海瀛台,后党政变后,光绪帝被囚禁在这里。
宣武区维新变法活动旧址分布示意图
戊戌六君子被杀于菜市口刑场
谭嗣同(1866--1898),是激进的改良主义思想家。1898年,奉旨入京,以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与新政。戊戌政变后,放弃逃生机会,慨然道: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请自嗣同始。从容被捕,与林旭等六人同时被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103天
“百日维新”
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它是维新变法期间根据光绪帝的命令建立的。
维新变法康梁掀,
公车上书拉序幕。
严复译述《天演论》,
主张西方之制度。
戊戌变法光绪帝,
震动顽固慈禧阻。
百日维新可启蒙,
虽然失败是进步。
小结
1、直接引发“公车上书”运动的是
A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 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
C 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D 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巩固练习
2、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 幕的事件是
A强学会的成立 
B《万国公报》创刊
C“公车上书” 
D保国会的成立
3、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是
A 梁启超 B康有为
C 严复 D林则徐
4、戊戌变法开始于
A公车上书
B强学会
C保国会
D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5、“百日维新”持续了:
A 100天 B 103天
C 130天 D 150天
6、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包括
① 顽固派竭力反对变法
② 支持变法的光绪皇帝没有实权
③ 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
④ 袁世凯选择支持慈禧太后和顽固派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7、戊戌变法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A 促进了思想启蒙
B 挽救来民族危亡
C 废除来科举制度
D 建立来资产阶级政权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