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九一六学校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
开学考试 高二生物试卷
第Ⅰ卷
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 下图示意反射弧结构,若在实验条件下刺激部位a可引起b处产生冲动,效应器作出反应,而刺激b也可以引起效应器作出反应,但不能引起a处产生冲动,对此实验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刺激后,兴奋在感觉神经元上传导是单向的
B.在神经中枢内突触传递兴奋的方向是单向的
C.刺激后,兴奋在运动神经元上传导是单向的
D.刺激a使突触传递兴奋,刺激b使突触传递抑制
2.下列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肾脏排尿的主要意义是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B.K+对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C.人体无机盐的排出途径有肾脏、皮肤、大肠和肺
D.人体内水的主要排出途径是通过汗腺分泌汗液排放
3.如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 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到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
B.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
C.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
D.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
4.如图为反射弧中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及其生理变化示意图。发生反射时,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沿传出神经传到突触前膜,导致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Ac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Ach与Ach受体结合后,肌膜发生电位变化,引起肌肉收缩
B.Ach受体具有特异性,一般是由蛋白质组成
C.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D.Ach从突触前膜释放出来穿过了两层膜
5.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下面有关学习和记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B.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
C.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D.记忆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期记忆、永久记忆三种。
6.下图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四种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液和淋巴
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
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7.人剧烈运动后,释放大量乳酸,但pH变化不大,主要原因是( )
A.乳酸在血浆中很快被分解生成CO2和H2O,并排出CO2
B.NaHCO3与乳酸反应,调节pH
C.H2CO3抑制乳酸的酸性,并通过呼吸系统排出CO2
D.乳酸酸性弱,不易引起酸中毒
8.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酶促反应速率加快
C.血液中CO2过多会刺激呼吸中枢,促进呼吸活动加强并将CO2排出
D.剧烈运动时细胞产生大量乳酸进入血浆,血浆pH也明显上升
9.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
B.内环境的稳态是指温度、渗透压及pH的相对稳定,激素、营养物质及代谢废物等含量的相对稳定不属于稳态范畴
C.内环境的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下,各个系统密切配合的结果
D.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细胞正常生活所必需的,也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0、下列关于遗传信息和遗传密码在核酸中的位置和碱基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遗传信息位于mRNA上,遗传密码位于DNA上,碱基构成相同
B.遗传信息位于DNA上,遗传密码位于mRNA、tRNA或rRNA上,碱基构成相同
C.遗传信息和遗传密码都位于DNA上,碱基构成相同
D.遗传信息位于DNA上,遗传密码位于mRNA上,碱基构成不同
11.图示细胞内某些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该过程发生在( )
A.真核细胞内,一个mRNA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B.原核细胞内,转录促使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以便合成肽链
C.原核细胞内,转录还未结束便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D.真核细胞内,转录的同时核糖体进入细胞核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12.如图表示有关遗传的模拟实验。下列相关叙述中合理的是( )
A.若X是RNA,Y是DNA,则试管内还要加入DNA酶
B.若X的序列是—CTTGTACAA—,Y含有U,则试管内还要加入逆转录酶
C.若X与Y都是DNA,则试管内还要加入氨基酸
D.若Y是蛋白质,X是mRNA,则试管内还要有其他RNA
13.如图甲、乙表示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某两个阶段的示意图,图丙为图乙中部分片段的放大示意图。对此分析合理的是( )
A.图丙中含有2种单糖、5种碱基、5种核苷酸
B.图丙中a链为模板链,b链为转录出的子链
C.图中所示酶1、酶2和酶3是相同的
D.图甲所示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内,图乙所示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质内
14、甲、乙两图为真核细胞中发生的代谢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所示过程叫做翻译,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
B.甲图所示翻译过程的方向是从右到左
C.乙图所示过程叫做转录,转录产物的作用一定是作为甲图中的模板
D.甲图和乙图中都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并且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
15.下图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结构示意图,共由1 000对脱氧核苷酸组成,其中碱基A占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基因能在细胞核内转录和翻译,合成相应的蛋白质
B.该基因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A+G)∶(T+C)=3∶1,则另一条链上(A+G)∶(T+C)=1∶3
C.该基因碱基排列顺序最多可达种
D.该基因复制2次,则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2400个
16、如图字母代表不同基因,图示的变异类型为(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易位 D.倒位
17、国家开放二胎政策后,生育二胎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计划生育二胎的准父母们都期望能再生育一个健康的无遗传疾病的“二宝”。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而且调查群体要足够大
B.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的主要手段是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C.通过基因诊断确定胎儿不携带致病基因,可判断其不患遗传病
D.胎儿所有先天性疾病都可通过产前诊断来确定
18、家蚕属于ZW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如图所示为家蚕正常细胞及几种突变细胞的第二对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其中A、a位于22号常染色体上。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正常雌性家蚕产生的雌配子类型有四种 B.突变体I的形成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突变体Ⅱ所发生的变异能够通过显微镜观察到 D.突变体Ⅲ中A和a的分离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19.编码酶X的基因中某个碱基被替换时,表达产物将变为酶Y。下表显示了与酶X相比,酶Y可能出现的四种状况,对这四种状况出现的原因判断正确的是( )
比较指标 ① ② ③ ④
酶Y活性/酶X活性 100% 50% 10% 150%
酶Y氨基酸数目/酶X氨基酸数目 1 1 小于1 大于1
A.状况①一定是因为氨基酸序列没有变化 B.状况②一定是因为氨基酸间的肽键数减少了50%
C.状况③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了终止密码子位置变化 D.状况④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tRNA的种类增加
20.下图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10号个体的家族无该病病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病是由一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B.该病在男性中发病率较高
C.7号与8号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6 D.12号带有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2
21.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b表示生殖隔离,存在生殖隔离的个体之间一定不能相互交配
C.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
D.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一定需要地理隔离
22.抗青霉素葡萄球菌是一种突变型。将未接触过青霉素的葡萄球菌接种到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结果有极少数存活下来。存活下来的葡萄球菌在相同培养基中经多代培养后,对青霉素的抗性明显增强。原因是( )
A.青霉素使用量的增加提高了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抗性
B.青霉素的选择作用提高了葡萄球菌抗青霉素基因的频率
C.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抗性的增强是定向突变的结果
D.葡萄球菌的抗青霉素基因是在使用青霉素后产生的
23.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则( )
A.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的频率是0.32
B.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大于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
C.若该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说明一定会形成新物种
D.若该种群中A基因频率为0.4,A所控制性状的个体在种群中占到40%
24.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 )
A.8% B.10% C.6% D.11.7%
25、如图为一高等雄性动物细胞分裂某时期结构示怠图。己知基因A位于1上,基因b位于2上,若不考虑其他基因,则该动物体产生Ab配子的可能是( )
①100%??? ②50%???? ③25%??? ④12.5%
A.①??? ? B.①②③????? C.①②? ??? D.①②③④
26、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豌豆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1的配子种类数和F1自交后形成的F2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
A. 4和9??? B. 6和32??? C. 8和27??? D. 8和64
27、以抗螟非糯性水稻(GGHH)与不抗螟糯性水稻(gghh)为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则F1中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 )
28、将某种植物高杆(DD)和矮小杆(dd)杂交所得的全部种子播种后,待长出的植株开花时,有的进行同株异花传粉,有的进行植株异花传粉,打的让其自花传粉。三种方式所得种子混合播种,长出的植株性状表现是( )
A.无法判断? ??????? B.高茎:矮茎= 3:1
C.全都都是高茎???? ?D.B、C两项都有可能
29、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脸是(? )
??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脸? 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⑤ DNA的X光衍射实脸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30、下列实验材料的选择理由不合理的是(?? )
A. 孟德尔选择豌豆的理由之一是豌豆属于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
B. 赫尔希和蔡斯选择T2噬菌体的主要理由是其结构简单,只有蛋白质和DNA
C. 摩尔根选用果蝇的理由之一是果蝇繁殖快,易饲养,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D. 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做实验是为了证明两种球菌能相互转化
31人体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病原菌 B.口腔黏膜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屏障作用
C.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 D.B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细胞免疫
32.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系统及其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
B.免疫活性物质只能由免疫细胞合成并分泌
C.扁桃体、骨髓、淋巴、脾等都是免疫器官
D.第三道防线需要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
33.人体受到病毒感染后,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抗病毒抗体可特异性地与血液中游离的病毒结合并直接使其降解
B.某些病毒可破坏其感染的免疫细胞从而造成免疫系统受损
C.病毒抗原和淋巴因子可参与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
D.效应T细胞接触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后,可引起被感染细胞的裂解
34.健康人体接种乙肝疫苗后一般不会发生的是( )
A.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原体,并传递抗原
B.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C.效应T细胞和相应的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
D.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产物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35.如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M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分化形成E细胞
B.图中“某物质”最可能是淋巴因子
C.人乳头瘤病毒侵入人体后,也需要体液免疫对其发挥作用
D.E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30分)
36.(10分)如图是体育运动对学习记忆的促进作用与蛋白质类神经营养因子(BDNF)关系的部分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
(1)突触小泡中的b物质是 ,该物质通过 方式进入突触间隙。
(2)运动应激能促进a过程,a过程是指BDNF基因的 。
(3)据图可知,BDNF具有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和激活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的作用,从而促进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若向大鼠脑室内注射抗BDNF的抗体,将导致突触间隙内b物质的含量 (填“增加”/“不变”/“减少”)。
(4)图中c是突触蛋白,它在海马区的密度和分布可间接反映突触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有实验表明,水迷宫训练后大鼠海马区突触蛋白表达明显增强,大鼠学习记忆受损后突触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由此推测,长期记忆可能与 的建立有关。
37.(10分)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下面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A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红细胞中的氧进入细胞被利用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该过程至少穿过_________层磷脂分子层。
(2)日常生活中,如果饮水过少或吃的食物偏咸,会导致内环境的渗透压_________,但机体能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使内环境的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
(3)如果不吃早餐或早餐吃的很少,则不利于身体健康。此时机体会处于饥饿状态,但一般情况下,体内的血糖仍能________________。
?38、(10分)某二倍体植物茎的高矮有高茎、中等高茎、矮茎三种情况,由基因A和a控制,a基因能表达某种物质抑制赤霉素合成,基因型中有一个a表现为中等高茎,有两个及以上a表现为矮茎。该植物花色有白色、红色、紫色三种,其花色合成途径如下图,其中B基因的存在能够抑制b基因的表达:
(1)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除上图情况外还能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状。
(2)选取某纯合白花和纯合紫花植株杂交,F1花色表现为____________。
(3)某纯合紫花高茎植株与纯合红花矮茎植株杂交,F1中出现了矮茎植株,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①该植株A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 ②外界环境影响导致性状发生了改变 ③该植株可能是Aaa的三体,为了确定该植株形成的原因,使该植株与亲代纯合红花矮茎植株杂交:
①若F2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植株可能是基因突变引起;
②若F2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植株可能是外界环境影响引起;
③若F2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植株可能是Aaa的三体。
高二生物开学考试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5:BACDD 6-10:BBCBD 11-15:CDBBB 16-20:DBDCD 21-25:CBACB 26-30:CCBCD
31-35 DDACD
二、非选择题
36、每空2分,共10分
【答案】(1)神经递质 胞吐(外排) (2)表达(转录和翻译) (3) 减少 (4)(新)突触
37.每空2分,共10分
(1) C→B→A 12 (2)升高 神经-体液-免疫 (3)维持相对稳定
38、每空2分,共10分
(1)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 (2)白花?
(3)①全为矮茎? ②中等高茎:矮茎=1:1???③ 中等高茎:矮茎=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