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12-26 14:16: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2..认识水的组成,区分单质化合物。
3.认识物质是有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组成的。
学习重难点
1.认识人与水的关系,及人在其中的能动作用。
2.理解原子、分子、单质、化合物等化学基本概
3掌握过滤、蒸馏等基本操作技能。
课前复习
一、水1、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A.装置―――水电解器 B.电源种类---
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
D.化学反应: 产生位置 正极 负极
体积比 质量比
F.检验:O2---出气口置一根 的木条----
H2---出气口置一根 的木条------ ,
(2)结论: ① ② 。
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2、水的污染:
(1)水资源 A.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
B.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最多的元素是 。
C.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
(2)水污染 A、水污染物 ; ; 。
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3)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课内探究
1、水的化学性质
(1)通电分解
(2)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
(3)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 2、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 静置、 、 、 (均为 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 ;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 。
(2)硬水与软水 A.定义: 硬水是含有较多 的水;
软水是 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鉴别方法:
C.硬水软化的方法: 、
D.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 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精讲点拨
一.水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水的检验:用无水硫酸铜,若由白色变为蓝色,说明有水存在;
CuSO4+5H2O = CuSO4·5H2O
水的吸收:常用浓硫酸、生石灰、固体氢氧化钠、铁粉。
二、分子与原子
分子 原子
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性质 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
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化学反应的实质: 。
三、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
   组成:物质(纯净物)由 组成
      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物质 构成 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 H2、O2、N2、Cl2
离子:NaCl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 )氯离子( )构成
      混合物(多种物质)
分类       单质 :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纯净物 
化合物  
有效训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可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 B、可用适量杀虫剂消毒自来水 C、长期饮用硬水可以补钙 D、净化水的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其中净化水程度最低的是吸附
2、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
A、分子比原子大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C、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3.饮用水的净化过程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贮存、净化、输水。水库将雨水、江河和溪流里的水汇集贮存起来,净化时首先在水中加入沉淀剂如明矾等,这些物质可以使悬浮在水中不溶性颗粒逐渐的沉降下来。如图是水的净化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A 中是小卵石和石黄沙,其作用是 。(2)若B中是粒状活性炭,其目的是 。(3)通入氯气的目的是 。
(4)进入水管网或水塔中的水能否用作锅炉中的用水?为什么?
复习反思
通过自主学习,你认为这部分知识的疑点、难点有哪些?未能解决的问题有哪些?请记录下来,上课时小组内一起解决。
五、小结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课后延伸
氢气 H21、物理性质:密度 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难溶于水(排水法)
2、化学性质:
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点燃前,要 (方法: )
现象:发出 色火焰,放出热量,有 产生
还原性(用途:冶炼金属)
H2 + CuO === Cu + H2O  氢气“早出晚归”
现象: ,试管口有 生成
(小结: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 H2、C、CO)
3、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原理: 。
不可用浓盐酸的原因 :浓盐酸有 ;
不可用浓硫酸或硝酸的原因: 浓硫酸和硝酸有 。
氢能源:三大优点:--------------,---------------------,----------------------------。
5.硬水中溶解有较多的(  )。
A.钠的化合物  B.镁的化合物  C.铝的化合物  D.钙的化合物
6.自来水的厂的过滤池的作用是(   )。
A.除去矿物质    B.杀菌消毒  C.除去不溶于水的杂质  D.除去各种杂质
7.蒸馏水是(  )。①纯净物 ②化合物  ③单质  ④混合物
A.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8.下列操作与净化水无关的是(  )。A.过滤  B.吸咐  C.蒸馏  D.电解
11、下图是气体物质的粒子示意图,图中“ ● ”和“O”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 )
9、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分子的是( )
A.过氧化氢(H2O2) B.二氧化锰(MnO2) C.二氧化碳(CO2)D.空气
10、下表是今年3月某市环保局在自来水取水口检测的部分结果,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取水地点 溶解氧(mg/L) 氨氮(mg/L)
廖家沟 8.9 0.107
长江 8.5 0.165
A.溶解氧的“氧”指氧气
B.氨氮含量高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C.取水口附近不能设立排污企业
D.生活污水在取水口可以任意排放
11.常用来除去冰箱异味的物质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2.向过滤器内倾倒待过滤液体时,若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引起的后果是(  )。
A.液面高将滤纸压破 B.液体会溢出漏斗C.液体从滤纸和漏斗之间的空隙流入接受器
D.滤纸被压过紧,不能起过滤作用
13.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实验小组从护城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
A.水样呈黄色,有异味 B.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
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 (填操作名称)
除去固体小颗粒,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 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
该过程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为了判断得到的自来水是硬水或软水,可加入 进行检验。
14、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I: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滴~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I得出的结论有___ __________。
(2)实验II(如右图中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