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12-26 14:1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复习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空气的组成及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2、氧气的性质、用途及实验室制法3、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概念4、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的概念5、催化剂的作用与特点
学习重难点:
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2、氧气的性质及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3、催化剂的作用与特点
课前复习:课题1 空气
一. 空气是一种天然资源
1.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按体积比):
2.空气的组成测定
(1)药匙中盛放的药品是 (2)实验中你看到的现象是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二.空气保护:
1、空气的污染源:有害气体 和烟尘(粉尘和灰尘)。2、防治措施:
三.纯净物与混合物
1、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判断依据
课时2 氧气
1.氧气的物理性质:常状况下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 。
2.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 。
3.氧气的用途 。
3.化学概念:(1)化合反应: 叫做化合反应。
(2)氧化反应: 叫做氧化反应。(这里的氧既指氧气,又指含氧的其他物质)。
(3)缓慢氧化: 。如呼吸、钢铁生锈等。
4.各种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比较如下表
物质 空气中 氧气中 化学方程式
磷 产生大量白烟 火光明亮,产生大量白烟
硫 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并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木炭 持续红热、无烟无焰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蚀的气体
铁丝 不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课题3 制取氧气
实验室里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的方法来制取氧气。试写出以上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观察课本图2--15,识记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并标明仪器名称:
2.催化剂: ,催化作用:
3.分解反应: 叫做分解反应。
课内探究
1、现有以下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⑤的名称是 ;取用粉末状固体必须用到的仪器是 (填序号)。
(2)如果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制气装置(即反应装置)应选仪器
(填序号);收集氧气的方法有 和 。
(3)如果用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来制取氧气,制气装置(即反应装置)最好选用仪器 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其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 。
(4)比较(2)、(3)两种方法,最好选用方法(3)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里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时,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其原因是 。
实验结束时应先 _____________ ,后_
有效训练
1、把下列符合题意要求的物质名称写在横线上: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高锰酸钾、氧气、四氧化三铁、五氧化二磷、稀有气体、过氧化氢溶液。
(1)通常用作保护气和通电时发出有色光的是 ;(2)铁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是 ;
(3)白色固体物质有 ;(4)能供呼吸,支持燃烧的物质有 ;
(5)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是 ;
(6)有刺激性气味且对空气构成污染的气体是 ;
2、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现有三个化学反应如下;
(1)硫 + 氧气 ===== 二氧化硫 (2) 木炭 + 氧气 ==== 二氧化碳
通过比较发现:它们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其一 ,其二 。请你写出一个与上述反应相似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3.有下列物质:①洁净的空气②干净的海水③可口可乐④氧气⑤稀有气体⑥五氧化二磷⑦人呼出的气体⑧液氧⑨氢气⑩二氧化碳
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 ___ , 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今天又是化学实验室开放日,老师拿出两瓶无标签的试剂,分别是固体和液体,他取少量试剂在试管中混合,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气体。我们对此气体展开了一系列探究:①此气体是什么物质?验证它的实验方案如下:
猜想 实验步骤 现象及结论
此气体可能是
生成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
②我想制取该气体,采用的发生装置可选取上图中的 (填序号),收集装置是
5、为了防止食物腐烂变质,在包装食品时可以采用真空包装或充入保护法的方法。真空包装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 。保护气必须具备 性质。
6、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液面会形成一层白色薄膜,原因是空气中含有 ;松脆的饼干放在空气中两三天就变软了,证明了空气中含有 。
7.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如上图所示),铁丝绕成螺旋状的
目的是 ,铁丝的一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 ;集气瓶里放入少量水的作用是 ;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 ,生成了一种 色的固体。
8.小明对妈妈杀鱼时从鱼肚内取出的鳔产生了兴趣,他确定了“探究鳔内气体体积和成分”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小明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获知:这种鱼鳔内氧气约占1/4,其余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氮气。探究分两步进行。
(1)测量鳔内气体体积。小明设计了两种方法:
A.用医用注射器抽取鳔内气体,测量其体积;
B.在水下剌破鳔,用排水集气法收集鳔内气体
并测量其体积(如右图)。
你认为两种方法中合理的是 ;
(填“A”或“B”)
(2)探究鳔内气体的成分。给你两集气瓶的鳔内气体,请你帮助他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方 法 现 象
验证鳔内含O2
验证鳔内含CO2
25、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氧气并测定收集氧气的体积。锥形瓶内盛有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和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B中盛满水,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时,B中除了有气泡溢出外,
还伴随的实验现象 是 ,
原因是

(2)依据B中的现象,可推知氧气所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3)利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放平,
视线要与 ,再读出液体体积数。当量筒内液体体积为45mL时,B中收集氧气的体积为 mL
27.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玻璃管中装的是细铜丝。
加热
(已知:铜 +氧气 氧化铜;氧化铜是固体)
(1)若加热前,两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有30mL空气,停止加热冷却到室温后,理论上密闭容器中剩余的气体的体积为 mL,由此证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2)不同的同学在做上述实验时结果差别较大,甲同学最后剩余气体26mL,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①

(3)该实验能否将铜丝换成木炭? ,为什么?

点燃
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