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6.4 摩擦力 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6.4 摩擦力 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2-26 10:0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word版
初中物理
word版
初中物理
word版
初中物理
《摩擦力》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摩擦力》。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教学的构思。
一、说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摩擦力是初中物理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学习弹力、重力之后研究的第三种常见力,摩擦力这一节的学习首先是对前面知识力、二力平衡的巩固,其次
"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是摩擦力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知识的具体应用,通过学习本节教材的知识,提高了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说教学目标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的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所以准确、易懂、可行、可测的目标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和任务,从而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我依据《物理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同时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发展的原则,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什么是摩擦力
②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③知道摩擦的利与弊,并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学生的亲身感受和现实生活中例子,感知摩擦力的存在。
②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控制变量法,体会探究过程和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到自主合作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通过对知识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的重要性和对社会的价值。
  3、说教材的重难点
  (1)、重点:通过生活实例认识摩擦力,探究实验归纳总结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难点: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自主的实验探究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力的初步知识,对力的三要素已经有所了解,同时还懂得了二力平衡的相关知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等。加上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与摩擦力的接触,所以对于接受摩擦力的相关知识应该不会难。
三、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引导转化作用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本节课我采用了以教师层层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实验交流为主的教学方法。
学法: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以自主探究为主,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分析事例——发现问题——动手实验——分析归纳——巩固练习。运用了讨论法、自主合作交流探讨法。在课堂上着力开发学生的活动空间、思维空间和表现空间,通过把自己的想法、结果展示给大家,学习交流与合作,体验成功的愉悦。
四、说教学程序的设计
依据本节教材编排的顺序,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我设计了下面的教学程序和相应的具体操作:
(一)创设情境,诱发思考:
  上课之前,先让学生做一个小游戏:拿一条光滑的钢管,一端涂上油,一端不涂油,请两个力气相差悬殊的学生出来进行“拔河比赛”。理所当然的,拿着涂油一端的同学输了,
这时,老师采访失败的学生:你为什么失败呢?引出本节的课题。
【设计意图】小游戏引入新课,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及追根究底的决心,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二、点拨启智,指导认识----滑动摩擦力
【随堂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手与脚的感觉,感受摩擦力的存在
1、用手按在桌面上滑动
2、改变手按住桌面的力的大小,再在桌面上滑动感觉有什么不同
3、用手在衣服滑动,体会看看与在桌面上滑动感觉有什么不同
4、用脚在地上蹭一蹭,改变脚蹭地的力的大小体会有什么不同感觉
【设计意图】1、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发散学生的思维

2、让学生设计和直观看到有效果的摩擦力
,便于学生理解摩擦力,突破难点。
3、让学生经历科学定义摩擦力的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诱发思考】1、摩擦力的概念是什么?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3、摩擦力产生在什么地方?
4、摩擦力向什么方向?
5、摩擦力的作用是什么?
【设计意图】
使学生进一步的理解概念中的重点词,如“相对运动”“阻碍”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实验探索,寻找根源
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动手实验,提出猜想
实验1: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使手在桌面上运动,感受感受手受到的摩擦力
实验2:手平放在桌面上,用重力推或重拉,使手在桌面上运动,感受感受手受到的摩擦力
实验3:用铅笔在纸上写字,再在玻璃上写字
师:请同学们根据体验猜想一下,滑动摩擦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同学们讨论交流,确定出需要探究的猜想。
【设计意图】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很多,如果让学生盲目猜想,答案会很多,如果让学生不猜想直接探究又太牵强,所以在这一环节,设置了两个小实验,鼓励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大胆预测,让学生敢想、敢说、会说。学生对自己猜想的知识,总想弄个水落石出的心理,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激发“乐学、爱学”的情感。
2、制定计划,设计方案
根据探究的问题或猜想,放手让每个小组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写出所需的器材、步骤等,再集中讨论两组设计的方案的可行性。
在这个环节教师注意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点拨、启发,让学生明确在多个因素影响物理量时,应采用科学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由学生分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实验,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又一次提升。
3、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
教师质疑:1、如何测量出摩擦力的大小?
教师演示测量方法
教师质疑:2、如何改变压力的大小?
3、如何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4、如何改变接触面面积?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减轻学生负担,同时分小组探究,缩短了探究时间,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学生分成三个探究小组,由他们自行挑选实验仪器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适时点拨。
4、交流讨论,分析总结
教师组织指导学生交流讨论,分析总结实验结果
(投影)1、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无关
2、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四、拓宽知识,提高认识--------静摩擦与滚动摩擦
生活中除了滑动摩擦力,还有另外两种摩擦现象
(演示实验)用力推讲台,讲台没有动
教师边演示边向学生解释这种摩擦叫静摩擦
教师指导学生动手活动,利用圆铅笔代替滚木,垫在木块下,拉动木块,并与直接拉动木块相比较,分析大小。
向学生介绍滚动摩擦。
【设计意图】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认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对摩擦力的认识
五、辩证分析,加深印象---------摩擦的利和弊
师:生活中的摩擦现象普遍存在,摩擦力是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谁能举例说明。
学生讨论交流,自由发言辩论。
师:通过辩论可以看出摩擦力有时大好,有时小好,既有利又有弊,有利于我们的要设法增大,有害的我们要千方百计减小,想想看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哪些呢?
学生讨论回答,最后由教师强调总结。
【设计意图】由学生自己列举生活实例进行辩论,利用学生的求胜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摩擦力的理解得以升华。
六、巩固反馈,知识迁移
1、课堂小结,由学生小结本课
本节课:(1)你学到了哪些知识?(2)我们采用了几种研究问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同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2、巩固所学
(1)课堂练习(投影)
(2)创新提高:
a、自行车在设计制造使用过程中,哪些地方用到摩擦力的知识
b、下雪天路很滑,易发生交通事故,请同学们利用所学知识,帮助解决并阐明理由
(3)课外作业:以没有摩擦力的世界为题,写一篇想象短文。
设计意图:对所学知识的加强巩固,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让学生站在物理学的高度认识生活、解释生活、以至达到服务生活的目的。
七、板书设计
八、值得思考的问题
探究式课堂教学并非一帆风顺,课堂越开放,教师可能遇到的棘手问题就越多。教师如何应对这些问题,特别是及时分清突发问题对本课的教学价值,调整教学策略,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如何变干扰为资源,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是我们物理教学的永恒话题。
PAGE
/
NUM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