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9.2 阿基米德原理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9.2 阿基米德原理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2-26 15:00: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word版
初中物理
word版
初中物理
word版
初中物理
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过程,进一步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国之重器入手,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带着问题进入学习,学生通过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活动,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通过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意识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阿基米德原理及其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教学方法:观察、讨论、实验探究为主。
教材分析:阿基米德原理是流体静力学中的一条基本定律,是解决浮力问题的重要依据之一,从知识体系上来看,本节内容是在定性“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基础上,进一步定量探究浮力的大小,是上一节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并为下一节进一步学习物体的沉浮条件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阿基米德原理学生在日常生活的积累中和在小学自然常识课的学习中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需要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包括学生之前学习的力的测量、重力、二力平衡等。阿基米德原理是学生在学习第一节浮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于浮力定量的探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观看视频《厉害了,我的国》片段,思考:怎样计算振华30的浮力?
温故知新:
(一)、什么是浮力:
1.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液体(或气体)竖直向上的托力,叫做浮力。
、计算浮力的两种方法:
称重法:F浮
=
G-F
(
F

=
F
向上
-F
向下
)压力差法:
(三)、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
(四)、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思维启发:两千多年以前,希腊学者阿基米德为了鉴定金王冠是否是纯金的,要测量王冠的体积,冥思苦想了很久都没有结果。一天,他跨进盛满水的浴缸洗澡时,看见浴缸里的水向外溢,他忽然想到:
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排开液体的体积
二、新课教学
(一) 阿基米德原理
1.猜想与假设
[教师点拨学生猜想]:由前面知识我们知道,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大,(即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越大。也就是说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是有关的,它们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呢?
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学生讨论]:设计出实验的方案。教师评价。
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学生实验]:(1)根据实验方案选取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石块、溢水杯、小桶、水、细线等。
(2)各实验小组用体积不同的石块、水或盐水做实验,将测量得到的数据记录表中。
(3)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推算:铁块受到的浮力:F浮=G-F ,铁块排开的水重G排=G总-G杯,将计算结果填表中。
比较F浮和G排的大小。
4.分析与论证
[学生交流与讨论]:把实验结果中物体所受浮力F浮与被物体排开水的重量G排进行比较。
[结论]: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讲述]:上述结论是阿基米德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发现,称为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与物体侵入液体的体积和液体密度有关,而与物体的形状、密度、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等因素无关。阿基米德原理对气体同样适用。例如空气对气球的浮力大小就等于被气球排开的空气所受到的重力。F浮=G排
[学生思考]
G=mg=ρVg
G排=m排g
=ρ液V排g
F浮=G排=m排g
=ρ液V排g
[讲述]:对F浮=G排=m排g
=ρ液gV排的理解
1、浮力大小与物体侵入液体的体积和液体密度有关,而与物体的形状、密度、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等因素无关。
2、浸在空气中的物体也受到浮力的作用,阿基米德原理同样适用于气体。
[学生计算]:怎样计算振华30的浮力?
提示:振华30的排水量为25万吨
三、课堂练习
四、小结:通过本节课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对浮力的大小你是怎么知道的,对浮力的计算你还有疑惑吗?
五、作业
六、板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