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10.2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10.2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2-26 15:44: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word版
初中物理
word版
初中物理
word版
初中物理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了解扩散现象和分子的热运动,知道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3)了解气体、液体和固体分子的模型;
(4)会利用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解释有关简单现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经历一系列的实验活动,认识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领会从可以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不可直接感知的事物的间接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简单的现象里可能包含深刻的物理知识,激发学生观察、思考的兴趣,养成通过分析、理解来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课本上四个活动的现象推测、想象分子的运动和作用力情况,并抽象出固体、液体和气体分子的模型。
2、难点:从现象推测分子运动和作用力并进一步建立分子的模型。
学情分析:虽经历了近一年的物理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物理学习方法;但是关于微观世界的探索还是第一次,且不像宏观物质那么直观,所以在学习和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他们的逻辑思维还需要经验支持,因此应以学生身边的现象引入知识,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教、学方法: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主要采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如实验、多媒体展示、动画模拟以及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分析归纳法、阅读指导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想结合。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香水、烧杯、红墨水、胶头滴管、酒精、水、小烧瓶、铁丝圈、肥皂水、注射器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出示一瓶香水,在教室内边走边喷香水,你闻到了什么?学生:香水味。
教师又问: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什么都没有看到。
教师接着问:我们为什么能闻到香味呢?
学生:进入思考状态。
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张带有露珠的花朵的图片,问学生:露珠受到重力为什么不掉落?学生:交头接耳小声讨论着。教师:要解释这些现象需要知道组成物体的分子有什么特点,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0.2
节: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教师边说边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活动1:教师:我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并板书)为了进一步了解分子的相关情况,请同学们看到黑板上,紧接着老师用手蘸酒精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八”字,学生观察片刻后教师问:这个字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蒸发了。教师再问:说明了什么?学生: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活动2:教师:分子是不是运动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教师播放气体扩散实验动画演示)。教师:是不是只有气体分子才会运动的?接着展示液体和固体扩散图片并进行相应讲解,之后总结归纳出扩散的定义,得出:2、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并板书)。
活动3:教师:同学们在放学的路上闻到别人家炒菜都觉得特别香,而回到家里吃饭时却觉得没有那么香了,是妈妈的手艺没有别人好吗?(学生笑了,教师停顿片刻后说道:肯定不是,而是因为已经炒好的菜没有在锅里炒时温度高)由此我们猜想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可能与什么有关?学生:温度。教师: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教师边演示边讲解红墨水在冷水和热水中的扩散实验,然后请同学们利用桌面上的器材也动手做一做这个实验,同时注意观察两杯水中发生的现象。教师:通过两杯水的对比,大家有什么发现?红墨水在哪杯水中扩散得快?学生:热水。教师:根据上述现象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教师:在学生回答后顺势介绍分子热运动的概念:物理学中,将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除了刚刚提到的香水分子,酒精分子和墨水分子外,你还能列举其他说明分子运动的实例吗?学生纷纷举手发言,例如禁止吸烟,堆煤的墙角变黑,进入花店很香等。教师:还能列举出说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温度有关的实例吗?学生:炒辣椒很呛,夏季花香浓郁扑鼻,炒菜一会就变咸了而腌菜需要好几天才会咸等。教师: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
活动4:教师:那么分子还有其他特点吗?教师演示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变小的实验。学生观察现象并归纳得出:分子间有间隙。教师板书:3、分子间有间隙
教师:其实前面的二氧化氮和空气的扩散现象、硫酸铜溶液和水的扩散现象以及铝片和金片的扩散现象等都可以证明分子间有间隙。
活动5:教师:既然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而且分子间有空隙,为什么固体和液体还聚集在一起,而没有飞散开去呢?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把中间系有松松的棉线的铁圈浸没到肥皂水中,使它上面附着一层肥皂液膜,用手指轻轻地碰一下棉线的任何一侧,被碰一侧的肥皂液膜破了,棉线被拉到了另一侧。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视指导,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教师:什么力把棉线拉弯了?学生:肥皂膜分子间的引力。
活动6:教师:非常好!同学们,现在将你们桌上的注射器拿起来,用手指堵住针管的口子,用力推活塞,空气容易被压缩吗?如果装入水容易被压缩吗?
学生:不容易。
教师:为什么?
学生:分子间有斥力。教师板书:4、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教师:物质中的分子既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那么什么时候以吸引为主?什么时候以排斥为主呢?(通过用弹簧连着的小球类比来讲解)教师:同学们,其实刚刚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得出的结论归纳起来就是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接着板书:一、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活动7:教师:同学们现在能不能回答老师上课前的两个问题?学生:能闻到香味是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露珠不掉落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活动8:教师:非常棒!既然物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为什么会有固、液、气三种状态呢?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112页的有关内容,阅读完以后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每一个同学代表一个分子,分别将固体分子、液体分子和气体分子的特点表现出来。接着板书:
二、固、液、气三态中的分子
活动9:课堂小结:请学生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教师补充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间有间隙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固、液、气三态中的分子
活动10:当堂训练:学生完成多媒体课件上的练习题,教师以此检测课堂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