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程
标准
1.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
2.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重点
难点
重点
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难点
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名词解释】
1.四大文明古国:是关于世界四大古代文明的统称。分别是古巴比伦(今伊拉克)、古埃及、古印度(今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和中国。四大文明古国实际上对应着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分别是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尼罗河流域、恒河(和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这四个大型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而之后的爱琴文明未被包含其中。四大古文明的意义并不在于时间的先后,而在于它们是后来诸多文明的发源地,对其所在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四大文明是原生文明,而其他文明属于派生文明,深受临近地区原生文明的影响。
2.瓦尔那制度:即“种姓制度”。在《梨俱吠陀》里,记有诸神分割大神普鲁沙的情形,由普鲁沙身体的不同部位,即口、双臂、双腿、双脚分别产生婆罗门(僧侣)、罗阇尼亚(王族)、吠舍(雅利安平民)、首陀罗(被征服的达萨和沦落的雅利安人),这是印度瓦尔那制度萌芽的反映。到后期吠陀时代,随着雅利安人国家的形成,瓦尔那制度最终形成为一种界限森严的阶级统治工具。
3.城邦制度:城邦是指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他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其周边的村社构成。城邦居民的主体是拥有政治参与权的男性公民集体。城邦公民一般指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能够自备武装服兵役。出身于公民家庭的妇女拥有不完整的公民权,奴隶以及外邦移民则被完全排除于公民范畴之外。……人们因此把古希腊城邦比喻成“男性公民的俱乐部”。
【课前预习】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1.前提:从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
2.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1.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与古巴比伦文明
(1)前提:两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但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____________。
(2)巴比伦文明:
①建立:约____________,古巴比伦的____________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
②制度:建立____________制度,_________是国家最高统治者,下有各类官员管理政务和军事。原来的城市大多失去独立地位,成为必须服从国王命令,向宫廷纳贡的地方行政单位。颁行《____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宣扬____________,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
(3)文化成就
①_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②《_______________》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
③在与经常泛滥的洪水斗争过程中,诞生了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苏美尔人发明了____________,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
⑤最早使用战车作战的文明(军事成就)。
2.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
(1)前提:东北非的埃及虽然干旱,但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利于____________的发展。尼罗河还提供了连通上下埃及的_______条件。
(2)起源: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文明兴起。____________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
(3)制度:建立起比较完善的____________。法老被视为神在人间的代表,掌握着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最重要的权力。法老之下,设有官员分别处理政务和地方事务。
(4)文化成就
①丰富多彩的________和________故事和几乎和楔形文字一样古老的________文字。
②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________。
③金字塔的建造不仅体现了法老的____________,还体现了埃及人在建筑和数学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
④________是古代埃及主要的书写材料和重要的出口物资。
3.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印度文明
(1)前提:公元前3千纪,古代印度文明诞生于_________流域的大平原上。随着铁器时代的来临,生产工具的进步,雨水丰沛、植被茂盛的_________流域逐步得到开发,成为印度历史的中心舞台。
(2)种姓制度:四个等级由高到低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教为其提供了理论和宗教基础;对印度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文化成就
①____________是印度重要的思想流派,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②《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是世界上著名的史诗。
③在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了____________的方法。
4.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古希腊文明
(1)前提:古代希腊的中心区域是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中的部分岛屿,这里_____________,陆上交通不便,不利于________________的兴起。
(2)起源:公元前2千纪,这里曾诞生___________文明和___________文明。
(3)城邦制度
①形成时间:公元前8—前6世纪
②特征:_____________
③代表:_____________(少数人掌握政权的寡头政治的代表)和_____________(多数公民掌权的民主政治的典型)。在雅典,公民都有出席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权利,直接决定城邦的大政方针。
④局限性: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建立在___________基础之上,享有民主权利的仅是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侨和奴隶都被排斥在公民队伍之外。奴隶缺少最基本的权利。
(4)文化成就
①神话、悲剧、喜剧等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启迪了西方的文学创作和思想;
②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在西方被认为是“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成为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
④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课堂探究】
1.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谈一谈农耕畜牧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请你根据所提供的法典条文,概括出该法典的主要特点。
第6条
如果一个人盗窃了寺庙或商行的货物,处死刑;接受赃物者也应处死刑。
第23条
如果没有抓获拦路的强盗,遭抢劫者须以发誓的形式说明自己的损失,然后由发生抢劫案的地方或地区的市长或地方长官偿还损失。
第196/197条
如果一个人伤了贵族的眼睛,还伤其眼。如果一个人折了贵族的手足,还折其手足。
第203/205条
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制刑。
结语
怨声载道的统治,寿命不会长,将出现连年饥荒、一片黑暗、突然死亡……他的城市将毁灭,人民将离散,王国将更换,他的名字将永远被人遗忘……他的幽魂[在地狱里]喝不到水。
3.古代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其文明的产生与产生造就了怎样的优势?
地理环境
造就优势
三面环水,港湾众多
古希腊半岛80%是山地,适宜农耕的土地少
地中海气候
海洋阻隔,陆地分离
4.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梳理
区
域
代表文明
形成前提
实行制度
文化成就
两河流域
尼罗河流域
印度河和
恒河流域
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
【课后习题】
1.古代埃及人相信“灵魂不死”,为此法老建造了保存自己肉体的(
)
A.神庙
B.金字塔
C.空中花园
D.宫殿
2.按一般希腊人的观念,城邦就是人,完全不是城墙和船舰本身。城邦可以在本地,也可以集体迁徙到外地,甚至可以迁移到海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公民集体是城邦的核心
B.城邦是全体希腊人的城邦
C.希腊城邦重视航海事业
D.城邦可以脱离地域而存在
3.在印度种姓制度中,主要由以国王为首的武士集团构成,负责统治和保卫国家的阶级是(
)
A.首陀罗
B.吠舍
C.刹帝利
D.婆罗门
4.以下有关两河流域文明文化成就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位制
B.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传说
C.西亚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D.《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
5.在人类文明早期,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这主要得益于(
)
A.国家和文字的产生
B.社会出现严重阶级分化
C.农耕和畜牧的产生
D.社会生产与分工的发展
6.在有关原始社会后期的考古发现中,人们居住的房屋出现了明显区别,富人的房屋宽敞明亮,墓葬随葬品丰厚;穷人的房屋则矮小破旧,墓葬中随葬品很少或几乎没有。这主要反映了(
)
A.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B.私有制的产生
C.人类已进入定居状态
D.国家开始形成
7.四大文明古国等古代文明能够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这主要源自于(
)
A.山川河海阻碍了文明之间的交流
B.农耕和畜牧经济发展的局限
C.各文明早期都处于小国寡民状态
D.自然环境与历史条件的不同
8.古埃及文明诞生于(
)
A.两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恒河流域
D.黄河流域《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程
标准
1.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
2.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重点
难点
重点
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难点
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名词解释】
1.四大文明古国:是关于世界四大古代文明的统称。分别是古巴比伦(今伊拉克)、古埃及、古印度(今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和中国。四大文明古国实际上对应着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分别是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尼罗河流域、恒河(和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这四个大型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而之后的爱琴文明未被包含其中。四大古文明的意义并不在于时间的先后,而在于它们是后来诸多文明的发源地,对其所在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四大文明是原生文明,而其他文明属于派生文明,深受临近地区原生文明的影响。
2.瓦尔那制度:即“种姓制度”。在《梨俱吠陀》里,记有诸神分割大神普鲁沙的情形,由普鲁沙身体的不同部位,即口、双臂、双腿、双脚分别产生婆罗门(僧侣)、罗阇尼亚(王族)、吠舍(雅利安平民)、首陀罗(被征服的达萨和沦落的雅利安人),这是印度瓦尔那制度萌芽的反映。到后期吠陀时代,随着雅利安人国家的形成,瓦尔那制度最终形成为一种界限森严的阶级统治工具。
3.城邦制度:城邦是指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他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其周边的村社构成。城邦居民的主体是拥有政治参与权的男性公民集体。城邦公民一般指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能够自备武装服兵役。出身于公民家庭的妇女拥有不完整的公民权,奴隶以及外邦移民则被完全排除于公民范畴之外。……人们因此把古希腊城邦比喻成“男性公民的俱乐部”。
【课前预习】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1.前提:从采集狩猎到农耕畜牧。
2.标志: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文字的出现。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1.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与古巴比伦文明
(1)前提:两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但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2)巴比伦文明:
①建立: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
②制度: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国王是国家最高统治者,下有各类官员管理政务和军事。原来的城市大多失去独立地位,成为必须服从国王命令,向宫廷纳贡的地方行政单位。颁行《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
(3)文化成就
①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②《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
③在与经常泛滥的洪水斗争过程中,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的传说;
④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位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
⑤最早使用战车作战的文明(军事成就)。
2.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
(1)前提:东北非的埃及虽然干旱,但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尼罗河还提供了连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
(2)起源: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文明兴起。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
(3)制度: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法老被视为神在人间的代表,掌握着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最重要的权力。法老之下,设有官员分别处理政务和地方事务。
(4)文化成就
①丰富多彩的神话和文学故事和几乎和楔形文字一样古老的象形文字。
②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③金字塔的建造不仅体现了法老的至上权威,还体现了埃及人在建筑和数学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
④莎草纸是古代埃及主要的书写材料和重要的出口物资。
3.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印度文明
(1)前提:公元前3千纪,古代印度文明诞生于印度河流域的大平原上。随着铁器时代的来临,生产工具的进步,雨水丰沛、植被茂盛的恒河流域逐步得到开发,成为印度历史的中心舞台。
(2)种姓制度:四个等级由高到低依次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他们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婆罗门教的说教为其提供了理论和宗教基础;对印度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文化成就
①佛教是印度重要的思想流派,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②《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世界上著名的史诗。
③在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了按位计值的方法。
4.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古希腊文明
(1)前提:古代希腊的中心区域是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中的部分岛屿,这里多山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不利于地区性大国的兴起。
(2)起源:公元前2千纪,这里曾诞生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3)城邦制度
①形成时间:公元前8—前6世纪
②特征:小国寡民
③代表:斯巴达(少数人掌握政权的寡头政治的代表)和雅典(多数公民掌权的民主政治的典型)。在雅典,公民都有出席公民大会和担任公职的权利,直接决定城邦的大政方针。
④局限性: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享有民主权利的仅是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侨和奴隶都被排斥在公民队伍之外。奴隶缺少最基本的权利。
(4)文化成就
①神话、悲剧、喜剧等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启迪了西方的文学创作和思想;
②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在西方被认为是“史学之父”;
③修昔底德成为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
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课堂探究】
1.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谈一谈农耕畜牧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①社会分工的形成;②交换贸易的产生;③早期城市的出现。
2.《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请你根据所提供的法典条文,概括出该法典的主要特点。
第6条
如果一个人盗窃了寺庙或商行的货物,处死刑;接受赃物者也应处死刑。
第23条
如果没有抓获拦路的强盗,遭抢劫者须以发誓的形式说明自己的损失,然后由发生抢劫案的地方或地区的市长或地方长官偿还损失。
第196/197条
如果一个人伤了贵族的眼睛,还伤其眼。如果一个人折了贵族的手足,还折其手足。
第203/205条
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制刑。
结语
怨声载道的统治,寿命不会长,将出现连年饥荒、一片黑暗、突然死亡……他的城市将毁灭,人民将离散,王国将更换,他的名字将永远被人遗忘……他的幽魂[在地狱里]喝不到水。
①施行严格的、保护商业界财产的规定;②颁行许多类似“福利国家”政策的规定;③施行同态复仇法;④明显的阶级歧视;⑤神权主义色彩浓厚。
3.古代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其文明的产生与产生造就了怎样的优势?
地理环境
造就优势
三面环水,港湾众多
航海贸易发达
古希腊半岛80%是山地,适宜农耕的土地少
粮食供给不足,发展海外贸易与对外扩张
地中海气候
盛产橄榄和葡萄等
海洋阻隔,陆地分离
难以统一,城邦逐渐形成
4.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梳理
区
域
代表文明
形成前提
实行制度
文化成就
两河流域
苏美尔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君主专制制度;《汉谟拉比法典》
楔形文字、《吉尔伽美什》史诗、洪水和方舟传说、60进位制、战车和车轮
尼罗河流域
古埃及文明
尼罗河为农业和交通提供便利
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法老至上的权威
神话和文学故事、象形文字、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建筑和数学、莎草纸
印度河和
恒河流域
古印度文明
印度河流域平原广阔;恒河流域生产工具的进步,雨水丰沛、植被茂盛
种姓制度
佛教;《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世界上著名的史诗;在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
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
克里特文明
迈锡尼文明
古希腊文明
巴尔干半岛南部多山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不利于地区性大国的兴起
城邦制度
世界文学瑰宝、希罗多德、修昔底德、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课后习题】
1.古代埃及人相信“灵魂不死”,为此法老建造了保存自己肉体的(
)
A.神庙
B.金字塔
C.空中花园
D.宫殿
2.按一般希腊人的观念,城邦就是人,完全不是城墙和船舰本身。城邦可以在本地,也可以集体迁徙到外地,甚至可以迁移到海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公民集体是城邦的核心
B.城邦是全体希腊人的城邦
C.希腊城邦重视航海事业
D.城邦可以脱离地域而存在
3.在印度种姓制度中,主要由以国王为首的武士集团构成,负责统治和保卫国家的阶级是(
)
A.首陀罗
B.吠舍
C.刹帝利
D.婆罗门
4.以下有关两河流域文明文化成就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位制
B.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传说
C.西亚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D.《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
5.在人类文明早期,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这主要得益于(
)
A.国家和文字的产生
B.社会出现严重阶级分化
C.农耕和畜牧的产生
D.社会生产与分工的发展
6.在有关原始社会后期的考古发现中,人们居住的房屋出现了明显区别,富人的房屋宽敞明亮,墓葬随葬品丰厚;穷人的房屋则矮小破旧,墓葬中随葬品很少或几乎没有。这主要反映了(
)
A.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B.私有制的产生
C.人类已进入定居状态
D.国家开始形成
7.四大文明古国等古代文明能够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这主要源自于(
)
A.山川河海阻碍了文明之间的交流
B.农耕和畜牧经济发展的局限
C.各文明早期都处于小国寡民状态
D.自然环境与历史条件的不同
8.古埃及文明诞生于(
)
A.两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恒河流域
D.黄河流域
【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