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8.2.11名著阅读真题分篇精选《儒林外史》(真题演练)
2020年中考题精选
1.
2020年甘肃省天水市
9.名著导读(共4分)
(1)右图故事出自于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___________》,在这部小说中__________成为作者揭露和讽刺的主要对象。(2分)
2.
2020年湖北省荆门市
13、名著导读(7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下列问题。
A
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赵氏慌忙楷楷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得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
A
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以上文段选自《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A处的人物是_________。(3分)
(2)这段文字主要是采用哪些描写方法来刻画A的形象的?表现了A怎样的性格特征?(4分)
3.
2020年湖南省长沙市
(六)名著阅读(共6分)
阅读从《儒林外史》中节选的四个片段,完成24-25题。
【片段一】学道道:“你今年多少年纪了?”范进道:“童生册上写的是三十岁,童生实年五十四岁。(A)”
学道道:“你考过多少回了?”范进道:“童生二十岁应考,到今考过二十余次。”学道道:“如何总不进学?”范进道:“总因童生文字荒谬,所以各位大老爷不曾赏取。”
【片段二】他爬将起来,又拍著手大笑道:“噫!好了!我中了!”笑著,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池塘里,爬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B)
拍著笑著,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得疯了。”
【片段三】胡屠户道:“我那里还杀猪!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著么?我时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
(C)
你们不知道,我小老这一双眼睛,却是认得人的!想著先年我小女在家里,长到三十多岁,多少有钱的富户要和我结亲,我自己觉得女儿像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与个老爷。今日果然不错!”说罢,哈哈大笑。
【片段四】知县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银镶杯箸。范进退前缩后的不举杯箸。知县不解其故,静斋笑说:“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这个杯箸。”知县忙叫换去,换了一个磁杯,一双象牙箸来,范进又不肯举动。静斋道:“这个箸也不用。”随即换了一双白颜色的竹子的来,方才罢了。
知县疑惑他居丧如此尽礼,倘或不用荤酒,却是不会备办。后来看见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丸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D)
24.对片段中画横线处的批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一语道破范进为了取得报考资格谎报年龄,瞒上欺下的虚伪卑劣行径。
B.活脱脱地写出了范进闻讯后的喜极失态。
C.前后反差如此之大,胡屠户的市侩特性暴露无遗了
D.居丧尽礼与食膳吃荤前后矛盾,对比鲜明。
25.讽刺作品有一个重要特点:作者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时,不仅讽刺单个人物或事件,还讽刺背后的社会现象及根源。请以《儒林外史》中范进“二十岁应考,到今考过二十余次”,却“总不进学”,一旦考中却“欢喜得疯了”为例进行说明。(4分)
4.
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
阅读《儒林外史》选段,完成13~16题。(11
分)
[甲]话说周进在省城要看贡院,金有余见他真切,只得用几个小钱同他去看。不想才到“天”字号,就撞死在地下。众人都慌了,只道一时中了邪。行主人道:“想是这贡院里久没有人到,阴气重了。故此周客人中了邪。”金有余道:“贤东!我扶着他,你且到做工的那里借口开水灌他一灌。”行主人应诺,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着,灌了下去。喉咙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众人道:“好了。”扶着立了起来。周进看看号板,又是一头撞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
[乙]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忙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了!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13.请简述周进和范进两人之间的关系。(2
分)
14.周进一到贡院就撞死在地下后,众人都慌了,只道一时中了邪。你赞同众人的判断吗?请说出你的理由。(2
分)
15.
请各用一个字概括周进与范进二人相反的行为表现,不同行为表现的背后有着怎样相同的社会根源呢?
(3分)
16.
范进中举前后,他老丈人胡屠户有不同的表现,请各举两例。(4分)
5.
2020年江苏省宿迁市
21.班级举行读书交流活动,请你阅读下面两张读书卡片,回答相关问题。
读书卡片一??????
语句摘抄:“贤弟,你听我说,你如今回去,奉事父母,总以文章学业为主,人生世上,除了这事,就没有第二件可以出头。……只要是有本事进了学,中了举人、进士,即刻就荣宗耀祖。这就是《孝经》上所说的‘显亲扬名’,才是大孝,自身也不得受苦。古语说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
(摘自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五回)
阅读感悟:本段通过语言描写,将说话者热衷科举、痴迷功名的丑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虽未直接评价,但对此人的讽刺却入木三分。除了这类不露声色的描写外,对比、夸张等也是作者增强讽刺效果的常用手法。
读书卡片二
语句摘抄:“功名到底是身外之物,德行是要紧的。我看你在孝悌上用心,极是难得,却又不可因后来日子略过得顺利些,就添出一肚子里的势利见识来,改变了小时的心事。我死之后,你一满了服,就急急的要寻一头亲事,总要穷人家的儿女,万不可贪图富贵,攀高结贵。你哥是个混账人,你要到底敬重他,和奉事我的一样才是!”
(摘自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阅读感悟:________。
(1)这两张读书卡片中摘抄的文字分别是
和
对匡超人的教导。
(1)马二先生
匡太公
(2)卡片一中的“阅读感悟”是就作品讽刺艺术所做的点评,请你从原著中另选一人,举例说明作者是如何使用对比或夸张手法进行讽刺的。
(2)示例:刻画范进时,通过语言和细节描写,运用夸张、讽刺的手法刻画了一个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对封建科举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3)匡超人并没有听取卡片二中人物的教导,而是走向了另一面。请根据原著内容简要概括匡超人前后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根本原因,作为此卡片的“阅读感悟”。
(3)示例:大孝大善、忠厚大义的匡超人在社会的大染缸里逐步学会了权衡,学会了抉择,在权衡和抉择中参悟了利已,变得虚伪狡诈、自私冷漠。如曾经有恩于他的朋友潘三身陷牢狱,他却找借口拒绝探视,“自己替朝廷办事要严明赏罚”“怕被上司知道自己进监探视而成为一生官场之玷”。匡超人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6.
2020年江苏省镇江市
(3)阅读《儒林外史》选段,回答问题。(3分)
看罢,不觉叹息道:“这样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可见世上糊涂试官不知屈煞了多少英才!”忙取笔细细圈点,卷面上加了三圈,即填了第一名。
①选段中的“第一名”是谁?(1
分)
②选段中的“我”是谁?次日临别,“我”的叮嘱促使“第一名”回家后坚定了做何事的决心?(2分)
(3)①范进
②周进或周学道。
参加乡试(继续参加科举考试)。
7.
2020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阅读下面小说片段,完成15~17题。(14分)
①不觉到了六月尽间,这些同案的人约范进去乡试。范进因没有盘费,走去同丈人商议,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道:“……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蛤蟆想吃起天鹅肉’来!我听见人说,就是中相公时,也不是你的文章,还是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一顿夹七夹八,骂的范进摸不着门。辞了丈人回来,自心里想:"宗师说我火候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如不进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因向几个同案商议,瞒着丈人,到城里乡试。出了场,即便回家。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被胡屠户知道,又骂了一顿。
②……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③众邻居来到集上,见范进正在一个庙门口站着,散着头发,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兀自拍着掌,口里叫道:"中了!中了!"胡屠户凶神似的走到跟前,说道:“该死的畜生!你中了甚么?”一个嘴巴打将去。范进因这一个嘴巴,却也打晕了,昏倒于地……"众邻居道:“老爷,恭喜您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快请回家去打发报录人。”范进说道:"是了。我也记得是中的第七名。”胡屠户上前道:"贤婿老爷,方才不是我敢大胆,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众人一同回家。范举人先走,屠户和邻居跟在后面。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④……张乡绅先攀谈道:“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适才看见题名录,贵房师高要县汤公,就是先祖的门生,我和你是亲切的世弟兄。”张乡绅四面将眼睛望了一望,说道:“世先生果是清贫。弟却也无以为敬,谨具贺仪五十两,世先生权且收着。这华居其实住不得。弟有空房一所,虽不轩敞,也还干净,就送与世先生;早晚也好请教些。”范进再三推辞,张乡绅急了,道:“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若要如此,就是见外了。”范进方才把银子收下,作揖谢了。
⑤……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口里说道:“也罢,你而今相与了这个张老爷,何愁没有银子用?”
15.本文选自清代小说家
的长篇讽刺小说
。(2分)
吴敬梓。《儒林外史》
16.仔细阅读选文第④段,推断画波浪线词语的含义。(2分)
17.小胖和你共同阅读选文,发现许多值得探究的问题,建议你作专题精读。
(1)梳理范进中举前后发生的四件事情。(2分)
①范进考前借盘费被骂→②
→③范进挨打后清醒→④
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
张乡绅造访送房送银子(①B范进中举喜极而疯??
D范进收房收银(收受贿赂))
收房收银。概括事件时一定要注意表述的主语应是范进。
(2)选文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达到讽刺效果,请结合选文第②段作具体解说。“攀谈”(3分)
②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的理解与分析。阅读选文第二段,可知主要写的是范进中举后发疯的疯态,文段中描写了范进发疯的动作、语言、神态、肖像,让读者读起来感到范进既可怜又好笑,这些描写都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让发疯时的范进表现得极为疯狂,也只有这样更能表现出“中举”对封建社会读书人的毒害程度之深,讽刺的效果才会更强烈。
(3)下面是小胖专题精读之后写的张乡绅人物形象分析读书报告提纲,请你参照示例并从选文所刻画的人物形象(胡屠户、范进、众乡邻)中任选其一,写出你的人物形象分析专题报告提纲。(3分)
报告提纲:
(4)走进中国古典小说,汇总人物形象。下面人物形象出自同一部小说的是(
)(2分)
A.孙行者
罗刹女
黄风怪
镇关西
B.公孙胜
白胜
顾大嫂
杨志
C.刘玄德
曹孟德
张翼德
宋公明
D.王玉辉
史进
严监生
王冕
8.
2020年山东省烟台市
6.阅读《儒林外史》节选目录,完成各题。(5分)
目录(节选)
第十六回
大柳庄孝子事亲
乐清县贤宰爱士
第十七回
匡秀才重游旧地
赵医生高踞诗坛
第十八回
约诗会名士携匡二
访朋友书店会潘三
第十九回
匡超人幸得良朋
潘自业横遭祸事
第二十回
匡超人高兴长安道
牛布衣客死芜湖关
(1)下面情节选自上述目录中的第
回。(2分)
潘三送了李四出去,回来向匡超人说道:“二相公,这个事用的着你了。”匡超人道:“我方才听见的。用着我,只好替考。但是我还是坐在外面做了文章传递,还是竟进去替他考?若要进去替他考,我竟没有这样的胆子。”潘三道:“不妨,有我哩!我怎肯害你?且等他封了银子来,我少不得同你往绍兴去。”当晚别了回寓。
(2)根据以上五回的具体内容,说说匡超人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9.
2020年山东省潍坊市
9.阅读《儒林外史》中的两个片段,回答问题。
①周进一进了号,见两块板摆得整整齐齐;不觉眼睛里一阵酸酸的,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的不醒人事。……扶著立了起来。周进看看号板,又是一头撞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也劝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曾死了人,为甚么号淘痛哭?”周进也不听见,只管伏著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滚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著他的膀子。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
②严贡生将钥匙开了箱子,取出一方云片糕来,约有十多片,一片一片,剥着吃了几片,将肚子揉着,放了两个大屁,登时好了。剩下的几片云片糕,严贡生搁在船板上,半日不来查点,却那船家肚饥,又害饥痨病,于是就顺手一片一片拈在了嘴里,严贡生见着,又假装不见。……“还说是云片糕!再说云片糕,先打你几个嘴巴!”严贡生转骂道∶"既然你众人说,我又喜事匆匆,且放着这奴才,再和他慢慢算账!不怕他飞上天去!"骂毕,扬长上了轿,行李和小厮跟着,一哄去了。船家眼睁睁看着他走去了。
(1)《儒林外史》中因与范进同病相怜而使范进中举的人是
。(1分)
(2)《儒林外史》特别善于通过富有情味的细节来塑造人物,揭示主题,请选择一处细节描写进行赏析。并结合小说原著分析其意义。(4分)
10.
2020年四川省内江市
28.?阅读下面《儒林外史》片断,根据提示填写人物姓名。(4分)
他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着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死了人,为甚么这样号啕痛哭?”他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着他的膀子。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在贡院前一个茶棚子里坐下,劝他吃了一碗茶;犹自索鼻涕,弹眼泪,伤心不止。
选文中的他是________,《儒林外史》中还刻画了众多个性鲜明、形象生动的人物:
_______
是曾经诚实质朴的乡村青年最终堕落为泯灭人性的功名蛀虫;_______是“中国古代文学人物长廊中的吝啬鬼形象;________是作者以自己为原型塑造的寄托了对理想社会追求的真儒名贤。
28.(4分)周进匡超人严监生杜少卿?(一空1分)
11.
2020年浙江省湖州市
5.结合《儒林外史》整本书来看,下面哪项最可能是吴敬梓写这段文字的用意?(
)(2分)
王冕放半倦了,在绿草地上坐着。须臾,浓云密布,一阵大雨过了。那黑云边上镶着白云,渐渐散去,透出一派日光来,照耀得满湖通红。湖边山上,青一块,绿一块,紫一块,树枝上都像水洗过一番的,尤其绿得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蕉叶止水珠滚来滚去,王冕看了一回,心里想道:“古人说:人在图画中’其实不错可我这里没有个画工,把这荷花画他几技,也觉有趣!”又心里想道:“天下有个等不会的事我何不自画他几枝?”
(选自《儒林外史》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
A.王冕觉得画荷有趣,认为他一定可以学会,后来果然全县闻名。作者这是在告诉读者:兴趣和决心是事业有成的重要因素。
B.“浓云”“黑云”散去,日光“照耀得满湖通红”,这是时代背景的折射。作者把这段文字放在第一回,意在暗示士人的春天已经到来。
C.作者写王冕赏荷的际遇,是想把王冕塑造成画家的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引出下文时知县索画等情节,从而在对比中表现时知县等人的心机。
D.荷即莲,出淤泥而不染,作者细写荷的情状和王冕对荷的喜爱,且把它放在第一回,是想通过王冕来“敷陈大义”,“隐括全文”,树立不慕荣利的土人楷模。
12.
2020年浙江省温州市
3.读完《儒林外史》后,小瓯在钉钉群留言,请你回复。(7分)
◎留言一:《儒林外史》写完儒林士人的故事后,却以四位市井奇人压轴。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
(1)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参考阅读笔记,帮他解惑。(5分)
《儒林外史》阅读笔记
回目
人物
第1回
说楔子敷陈大义
借名流隐括全文
王冕
第2-54回
王孝廉村学识同科
周蒙师暮年登上第
……
儒林士人
中周进、严监生、
匡超人、杜慎卿……
第55-56回
添四客述往思来
弹一曲高山流水
……
市井奇人
季遐年、王太、
盖宽、荆元
◎留言二:我还想读一本塑造病态读书人群像的讽刺小说,小伙伴们有推荐吗?
(2)下列作品中,你认为最适合推荐的是(
)(2分)
A.《世说新语》
B.《镜花缘》
C.《围城》
D.《格列佛游记》
2019年中考题精选
1.
2019年甘肃省兰州市
22.阅读《儒林外史》选段,完成(1)(2)题。(5分)
话说周进在省城要看贡院,金有馀见他真切,只得用几个小钱同他去看。不想才到天字号,就撞死在地下。众人多慌了,只道一时中了恶。行主人道:“想是这贡院里久没有人到,阴气重了。故此周客人中了恶。”金有馀道:“贤东,我扶着他,你且去到做工的那里借口开水灌他一灌。”行主人应诺,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着,灌了下去。喉咙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众人道:“好了。”扶着立了起来。周进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着不住。……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在贡院前一个茶棚子里坐下,劝他吃了一碗茶,犹自索鼻涕,弹眼泪,伤心不止。
(1)补填下面横线处空缺的内容。(2分)
《儒林外史》这部讽刺小说,是清代小说家
①
的著作,它通过描绘士林的“群丑图”,展示
②
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
(2)众人认为周进“撞死在地下”是“中了恶”,你觉得他们说的合理吗?请结合相关篇章内容阐述理由。(3分)
2.
2019年襄阳市
6.名著阅读(每空1分,共4分)
次日起马,范进独自送在三十里之外,轿前打恭。周学道又叫到跟前,说道:“‘龙头属老成。’本道看你的文字,火候到了,即在此科,一定发达。我复命之后,在京专候。”
(1)此文段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户行凶闹捷报》,本回目主要写了两人科举高中,一人是范进,
另一人是
。
(1
分)
(1)周进
(2)昊敬梓在创作本书时通过刻画奔走于科举道路上的众多
形象,对封建科举制度和整个封建社会的“儒林”作出了深刻批判。书中还通过描写少数淡泊名利的贤者奇人,寄托了自己对
的追求。阅读此类作品要注意体会批判精神,欣赏
笔法。
(3分)
(2)儒生
人生理想
讽刺幽默
3.
2019年南京市
小明和你阅读《儒林外史》,发现有不少涉及南京的内容,你俩进行了专题探究。
清凉山
这姚园在清凉山上,是个极大的园子,进去一座篱门。篱门内是鹅卵石砌成的路,一路朱红栏杆,两边绿柳掩映。过去三间厅,便是卖酒的所在,那日把酒桌子都搬了。过厅便是一路山径,上到山顶,便是一个八角亭子。席摆在亭子上。娘子和姚奶奶一班人上了亭子,观看景致。一边是清凉山,高高下下的竹树;一边是灵隐观,绿树丛中,露出红墙来,十分好看。坐了一会,柱少卿也坐轿子来了。轿里带了一只赤金杯子,摆在桌上,起酒来,拿在手内,趁着这春光融融、和气习习,凭在栏杆上,留连痛饮。这日社少卿大醉了,竟携着娘子的手,出了国门,一手拿着全杯,大笑着,在清凉山网子上走了一里多路。背后三四个妇女嘻笑笑着,两边看的人目眩神摇,不敢仰视。杜少卿夫妇两个上了轿子去了。姚奶奶和这几个妇女采了许多桃花插在轿子上,也跟上去了。
……
娘子笑道:“朝廷叫你去做官,你为什么装病不去?”杜少卿道:“你好呆!放着南京这样好玩的所在,留着我在家,春天秋天,同你出去看花吃酒,好不快活!”
雨花台
萧金、杜慎等又走到山项上,望着城内万家烟火,那长江如一条白练,琉璃塔全碧辉煌,照人眼目……坐了半日,日色已经西斜,只见两个挑桶的,挑了两担空桶,歇在山上。这一个拍那一个肩头道:“兄弟,今目的货已经卖完了,我和你到永宁泉吃一壶水,回来再到雨花台看看落照。”杜慎卿笑道:“真乃菜佣、酒保都有六朝烟水气,一点也不差!”
玄武湖
玄武湖是极宽的地方。左边台城,望见鸡鳴寺。那湖中菱、藕、莲、芡,每年出几千石。湖内七十二只打鱼船,南京满城每早卖的都是这湖鱼。湖中间五座大洲,中间洲上ー所大花园。园里合抱的老树,梅花、桃、李、芭、桂、菊,四时不断的花。又有一因的竹子,有数万竿。园内轩窗四启,看着湖光山色,真如仙境。
秦准河
每年四月半后,秦淮景致将渐好了。那外江的船,都下掉了楼子,换上凉篷,排了进来。船舱中间,放一张小方全漆桌子,桌上摆着宜兴砂,榎细的成窑、宣窑的杯子,烹的上好的雨水毛尖茶。那游船的备了酒和肴馔及果碟到这河里来游,就是赶路的人,也买了几个钱的毛尖茶,在船上了吃,慢慢而行。到天色晚了,每船两盏明角灯,一来一往,映着河里,上下明亮。自文德桥至利涉桥、东水关,夜夜笙歌不绝。又有那些游人买了水老鼠花(一种水上燃放的花炮)在河内放。那水花直站在河里,放出来就和一树梨花一般,每夜直到四更时才歇。
(选自《儒林外史),[清]吴敵梓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12月版,有删改)
13.南京是个“好玩的所在”。读了以上片段,你和小明也想去玩玩。你最想去哪一处?为什么?(3分)
我最想到________去玩,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分)
醉游时的绿柳掩映、竹树环合等美景。(言之成理即可)
14.小明对“六朝烟水气”不大理解,你根据以上片段做了概括解说。(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小明在阅读中疑感:“看花吃酒”本是雅事,作者却反复写杜少卿手拿一只金杯,这不是把他写俗了吗?你为小明解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风度。
16.边读边走,你和小明走过了“赏心亭”“燕子矶”“清凉山”“雨花台”等,越发喜爱南京。于是,你写一首小诗献给南京。(诗作不超过六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梦(此题为开放题,分层级赋分)
17.读书,可以逐章阅读,也可以根据专题进行选择性阅读。下面是小明的专题探究读书报告的提纲,你也从初中语文教科书重点推荐的12部名著中选择一部,写出你的专题阅读报告提纲。(提纲不少于三条,7分)
专题名称:在《儒林外史》中读南京
报告提纲:①书里有浓浓的南京味儿,如,鮑文卿请倪老爹吃饭,特地点了鸭子。
②书中的南京人很有魅力,像荆元这样的普通市民也有名士的风度。
③书中体现了作者对南家由衷的喜爱,如,让名士杜少卿选择南京隐居。
专题名称:_______________
报告提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书里有不少今人垂涎的老北京美食,像糖瓜、豆汁儿、卤煮豆腐。(2分)
4.
2019年山东省临沂市
11.名著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1)《儒林外史》书写儒林故事。全书没有贯穿全篇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众多故事由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开宗明义,用大义“提领全书的意旨,借名流的话隐喻人物的命运和结局,以下回目各色人等无不围绕这一“大义”粉墨登场。请问这被评为”一篇之骨”的“大义”是________(限4个字以内),这能隐括全文的名流是________。
(2)课文《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请写出课文部分范进中举这个故事之前(前因)或之后(后果)的情节。(任选一个作答,限20字以内。)
(3)《简?爱》中的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均性格鲜明,个性突出,但结局各异。请选择其中一个人物,概括其性格特征(限20字以内)简要概述其结局(限30字以内)。
5.
2019年眉山市
六、名著阅读(6分)
25.下面回目分别出自《西游记》《水浒传》《儒林外史》三部名著,全都出自于同一部作品的一项是(2分)
①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②花和尚单打二龙山,青面兽双夺宝珠寺
③王秀才议立偏房,严监生疾终正寝
④袁守诚妙算无私曲,老龙王拙计犯天条
⑤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
⑥爱少俊访友神乐观,退风流高会莫热潮
③镇海寺心猿知怪,黑松林三众寻师
③虞秀才重修元武,方盐商大闹节孝洞
A.①④⑦
B.②⑤⑥
C.③④⑦
D.⑤⑥⑧
26.下列人物都出自部编教材推荐阅读的名著。如果从中找一个人做朋友,你会选择谁呢?请以“我会选择《
》中的
做朋友”为开头,写一段话阐述你的理由。要求:结合名著的内容,概括人物特点,至少出现一个与人物相关的典型事件。80字左右。(4分)
尼德·兰
朱赫来
刘志丹
王冕
弱,恐亦义不受辱。”吴王非常赞同,以致后来请他做参军。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中相关人物及其典型事例的理解。解答本题,要注意一下几点:①首先概括出所选人物的特点;②所写语段至少有一个与人物相关的典型事件;③表达出喜欢的理由,注意语言要通顺;④最有要注意字数80字左右,不能过少也不能过多。
6.
2019年浙江省金华市
5.《儒林外史》以“功名富贵”为镜,照出儒林各种人物的灵魂。阅读书评,完成后面的题目。
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
(《儒林外史》卧闲草堂本闲斋老人序)
从下列选项中任选一项,指出他属于书评所列的哪种人,并结合小说情节加以阐述。
A.王冕
B.牛浦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2019年浙江省绍兴市
6.《儒林外史》人物众多,形象繁杂,同学们在共读此书时,从不同角度对人物进行了梳理。阅读下表,完成表中题目。(5分)
作品
类别
人物
类别
人物
思考
︽
儒
林
外
史
︾
主要形象
杜少卿
虞育德
严监生
次要形象
娄焕文
郭铁山
胡屠户
在阅读人物众多的小说作品时,对人物进行分类整理有何作用?
我的理解:
(4)___________。
(1)_____形象
杜少卿
沈琼枝
虞育德
(2)_____形象
牛浦郎
潘三
严监生
热衷科考的形象
范
进
周
进
匡超人
不屑科考的形象
杜少卿
庄绍光
(3)_____
6.(1)正面(或其他表示肯定褒扬的词。)
(2)反面(或其他表示否定贬抑的词。)
(3)王冕(或填“迟衡山”等其他符合要求的人物亦可。)
(4)这样分类整理,有助于更清晰地了解小说内容,把握人物形象,从而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8.2.11名著阅读真题分篇精选《儒林外史》(真题演练)
2020年中考题精选
1.
2020年甘肃省天水市中考语文试卷
9.名著导读(共4分)
(1)右图故事出自于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___________》,在这部小说中__________成为作者揭露和讽刺的主要对象。(2分)
【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本推荐名著的掌握程度,结合积累作答。《儒林外史》是清代现实主义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长篇章回小说,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作者以写实主义描绘了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批判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和礼教的虚伪;一方面歌颂少数人物坚持自我、守护人性,以此寄寓作者的理想。
【解答】答案:
儒林外史???
科举制度
5.
2020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语文试卷
13、名著导读(7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下列问题。
A
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赵氏慌忙楷楷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得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
A
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以上文段选自《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A处的人物是_________。(3分)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本推荐名著的掌握程度。认真阅读名著,结合积累作答。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常识及人物的识记能力。《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小说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颇为深入细腻,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选文是对严监生临终前的情景刻画。文中的A,即严监生。严监生临死前惦记着灯盏里的两茎灯草,是夸张的艺术手法。
答案:
(1)儒林外史???
吴敬梓???
严监生(严大育或严致和)
(2)这段文字主要是采用哪些描写方法来刻画A的形象的?表现了A怎样的性格特征?(4分)
(2)本题考查学生对描写方法的辨析能力和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选文中的“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都是对严监生的是动作描写,严监生的大侄子不理解他伸着两个指头的意思是侧面描写,突出了严监生行为的出人意料,为赵氏说出严监生的本意作了铺垫,赶到了烘托作用,增强了讽刺效果。这些共同刻画了两监生吝啬(小气)爱财如命的性格。
(2)动作描写和侧面描写,比如“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是动作描写,严监生的大侄子不理解他伸着两个指头的意思是侧面描写,这些共同刻画了严监生吝啬(小气)、爱财如命的性格。
【点评】解答此类问题,在平时的阅读中,注意对重点的人物及其情节进行重点记忆。
6.
2020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试卷
(六)名著阅读(共6分)
阅读从《儒林外史》中节选的四个片段,完成24-25题。
【片段一】学道道:“你今年多少年纪了?”范进道:“童生册上写的是三十岁,童生实年五十四岁。(A)”
学道道:“你考过多少回了?”范进道:“童生二十岁应考,到今考过二十余次。”学道道:“如何总不进学?”范进道:“总因童生文字荒谬,所以各位大老爷不曾赏取。”
【片段二】他爬将起来,又拍著手大笑道:“噫!好了!我中了!”笑著,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池塘里,爬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B)
拍著笑著,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得疯了。”
【片段三】胡屠户道:“我那里还杀猪!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著么?我时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
(C)
你们不知道,我小老这一双眼睛,却是认得人的!想著先年我小女在家里,长到三十多岁,多少有钱的富户要和我结亲,我自己觉得女儿像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与个老爷。今日果然不错!”说罢,哈哈大笑。
【片段四】知县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银镶杯箸。范进退前缩后的不举杯箸。知县不解其故,静斋笑说:“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这个杯箸。”知县忙叫换去,换了一个磁杯,一双象牙箸来,范进又不肯举动。静斋道:“这个箸也不用。”随即换了一双白颜色的竹子的来,方才罢了。
知县疑惑他居丧如此尽礼,倘或不用荤酒,却是不会备办。后来看见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丸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D)
24.对片段中画横线处的批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一语道破范进为了取得报考资格谎报年龄,瞒上欺下的虚伪卑劣行径。
B.活脱脱地写出了范进闻讯后的喜极失态。
C.前后反差如此之大,胡屠户的市侩特性暴露无遗了
D.居丧尽礼与食膳吃荤前后矛盾,对比鲜明。
【分析】本题考查名著的综合阅读。《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全书五十六回,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小说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颇为深入细腻,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
【解答】(1)本题考查关键句子的理解与分析。
A.有误,句子交代范进的身份与实际年龄,“童生”与“五十四岁”形成对比,以此突出范进对功名的痴迷,为下文他喜极而疯埋下伏笔。
BCD.正确。
故选:A。
25.讽刺作品有一个重要特点:作者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时,不仅讽刺单个人物或事件,还讽刺背后的社会现象及根源。请以《儒林外史》中范进“二十岁应考,到今考过二十余次”,却“总不进学”,一旦考中却“欢喜得疯了”为例进行说明。(4分)
(2)本题考查名著写作手法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抓住范进应考的次数、中举前后的变化,分析小说中对比、夸张等手法的运用,让范进这一人物形象极具有讽刺力即可。同时注意结合范进中举喜极而疯原因的分析,指出这一现象背后的社会原因。
(2)《儒林外史》是一部出色的讽刺小说。作者运用夸张、对比、细节描写等手法,揭露和嘲讽科举制度所造成的丑恶现象和封建末世的衰颓风气。范进因中举而迷了儿窍,喜极发疯的丑态,是作者对范进作夸张变形的讽刺,以增加作品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使读者对范进的性格、行为和心态,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把当时社会上一般读书人热衷功名、醉心富贵的特征都统摄在范进这个人物身上,并运用讽刺手法予以揭露、批判,旨在抨击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摧残荼毒,同时反映人情冷暖、世态炎谅的社会现实。
【点评】对于考试范围中提到的中外名著,一定要读,要熟读。对于书中重点塑造的人物形象,某个人物的经典故事,语言风格,思想意义等一定要了然于心。可以用表格或画图的形式把书的故事脉络理顺,帮助理解。
8.
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语文试题
阅读《儒林外史》选段,完成13~16题。(11
分)
[甲]话说周进在省城要看贡院,金有余见他真切,只得用几个小钱同他去看。不想才到“天”字号,就撞死在地下。众人都慌了,只道一时中了邪。行主人道:“想是这贡院里久没有人到,阴气重了。故此周客人中了邪。”金有余道:“贤东!我扶着他,你且到做工的那里借口开水灌他一灌。”行主人应诺,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着,灌了下去。喉咙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众人道:“好了。”扶着立了起来。周进看看号板,又是一头撞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
[乙]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忙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了!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13.请简述周进和范进两人之间的关系。(2
分)
13.(2分)周进担任广东学道在主考院试时.遇范进考秀才.周进以第一名成绩将范进录取。因此周进对范进有知遇之恩,二人是师生关系。
14.周进一到贡院就撞死在地下后,众人都慌了,只道一时中了邪。你赞同众人的判断吗?请说出你的理由。(2
分)
14.
(2分)不赞同。理由:周进是想到自己苦读了几十年的书,参加科举连秀才都没有考中,看到与科举有关的贡院后,触景生情,因悲伤难抑而晕死过去。
15.
请各用一个字概括周进与范进二人相反的行为表现,不同行为表现的背后有着怎样相同的社会根源呢?
(3分)
15.
(3分)周进是“哭”,范进是“笑”,(1分)一哭一笑背后的根源都是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摧残与毒害。(2
分)
16.
范进中举前后,他老丈人胡屠户有不同的表现,请各举两例。(4分)
16.
(4分)
(1)中举之前①胡屠户带点东西来贺他中秀才,给范进立体统教导。②范进因想去参加乡试,没有盘费,去和胡屠户商议,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痛骂一番。③在范进瞒着他参加完乡试回家后,胡屠户又骂了一顿范进。(2
分)(答出两点即可)
(2)中举之后①带着肉和钱来贺喜。②听闻范进疯癫,在众人建议下,斗胆一个巴掌将他打醒。③打醒范进后,又赶紧赔罪,还夸奖女婿才学高品貌好。(2分)(答出两点即可)
10.
2020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语文试卷
21.班级举行读书交流活动,请你阅读下面两张读书卡片,回答相关问题。
读书卡片一??????
语句摘抄:“贤弟,你听我说,你如今回去,奉事父母,总以文章学业为主,人生世上,除了这事,就没有第二件可以出头。……只要是有本事进了学,中了举人、进士,即刻就荣宗耀祖。这就是《孝经》上所说的‘显亲扬名’,才是大孝,自身也不得受苦。古语说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
(摘自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五回)
阅读感悟:本段通过语言描写,将说话者热衷科举、痴迷功名的丑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虽未直接评价,但对此人的讽刺却入木三分。除了这类不露声色的描写外,对比、夸张等也是作者增强讽刺效果的常用手法。
读书卡片二
语句摘抄:“功名到底是身外之物,德行是要紧的。我看你在孝悌上用心,极是难得,却又不可因后来日子略过得顺利些,就添出一肚子里的势利见识来,改变了小时的心事。我死之后,你一满了服,就急急的要寻一头亲事,总要穷人家的儿女,万不可贪图富贵,攀高结贵。你哥是个混账人,你要到底敬重他,和奉事我的一样才是!”
(摘自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阅读感悟:________。
(1)这两张读书卡片中摘抄的文字分别是
和
对匡超人的教导。
(1)马二先生
匡太公
(2)卡片一中的“阅读感悟”是就作品讽刺艺术所做的点评,请你从原著中另选一人,举例说明作者是如何使用对比或夸张手法进行讽刺的。
(2)示例:刻画范进时,通过语言和细节描写,运用夸张、讽刺的手法刻画了一个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对封建科举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3)匡超人并没有听取卡片二中人物的教导,而是走向了另一面。请根据原著内容简要概括匡超人前后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根本原因,作为此卡片的“阅读感悟”。
(3)示例:大孝大善、忠厚大义的匡超人在社会的大染缸里逐步学会了权衡,学会了抉择,在权衡和抉择中参悟了利已,变得虚伪狡诈、自私冷漠。如曾经有恩于他的朋友潘三身陷牢狱,他却找借口拒绝探视,“自己替朝廷办事要严明赏罚”“怕被上司知道自己进监探视而成为一生官场之玷”。匡超人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14.
2020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语文真题
(3)阅读《儒林外史》选段,回答问题。(3分)
看罢,不觉叹息道:“这样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可见世上糊涂试官不知屈煞了多少英才!”忙取笔细细圈点,卷面上加了三圈,即填了第一名。
①选段中的“第一名”是谁?(1
分)
②选段中的“我”是谁?次日临别,“我”的叮嘱促使“第一名”回家后坚定了做何事的决心?(2分)
(3)①范进
②周进或周学道。
参加乡试(继续参加科举考试)。
16.
2020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小说片段,完成15~17题。(14分)
①不觉到了六月尽间,这些同案的人约范进去乡试。范进因没有盘费,走去同丈人商议,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道:“……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蛤蟆想吃起天鹅肉’来!我听见人说,就是中相公时,也不是你的文章,还是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一顿夹七夹八,骂的范进摸不着门。辞了丈人回来,自心里想:"宗师说我火候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如不进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因向几个同案商议,瞒着丈人,到城里乡试。出了场,即便回家。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被胡屠户知道,又骂了一顿。
②……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③众邻居来到集上,见范进正在一个庙门口站着,散着头发,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兀自拍着掌,口里叫道:"中了!中了!"胡屠户凶神似的走到跟前,说道:“该死的畜生!你中了甚么?”一个嘴巴打将去。范进因这一个嘴巴,却也打晕了,昏倒于地……"众邻居道:“老爷,恭喜您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快请回家去打发报录人。”范进说道:"是了。我也记得是中的第七名。”胡屠户上前道:"贤婿老爷,方才不是我敢大胆,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众人一同回家。范举人先走,屠户和邻居跟在后面。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④……张乡绅先攀谈道:“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适才看见题名录,贵房师高要县汤公,就是先祖的门生,我和你是亲切的世弟兄。”张乡绅四面将眼睛望了一望,说道:“世先生果是清贫。弟却也无以为敬,谨具贺仪五十两,世先生权且收着。这华居其实住不得。弟有空房一所,虽不轩敞,也还干净,就送与世先生;早晚也好请教些。”范进再三推辞,张乡绅急了,道:“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若要如此,就是见外了。”范进方才把银子收下,作揖谢了。
⑤……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口里说道:“也罢,你而今相与了这个张老爷,何愁没有银子用?”
15.本文选自清代小说家
的长篇讽刺小说
。(2分)
吴敬梓。《儒林外史》
16.仔细阅读选文第④段,推断画波浪线词语的含义。(2分)
17.小胖和你共同阅读选文,发现许多值得探究的问题,建议你作专题精读。
(1)梳理范进中举前后发生的四件事情。(2分)
①范进考前借盘费被骂→②
→③范进挨打后清醒→④
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
张乡绅造访送房送银子(①B范进中举喜极而疯??
D范进收房收银(收受贿赂))
【分析】本阅读语段出自课文《范进中举》,这篇小说主要通过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的事,给予封建读书者以有力的嘲讽,对封建科举制度以无情的鞭挞。选文内容主要描写了范进发疯的丑态,以及妻子和母亲的不同表现,读来令人发笑,又引人深思。
【解答】(1)本题考查常识的积累。平时学习要注意文学常识的积累,《范进中举》选自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
①本题考查事件的概括。题干要求梳理出范进中举前后的事件,根据选段内容来分别概括。选文第一段写的是范进考前借盘费被骂,第三段后半段写的是范进挨打后清醒,根据这中间的段落,可概括出事件:范进中举喜极而疯;再根据第四段内容概括出事件:范进收房收银。概括事件时一定要注意表述的主语应是范进。
(2)选文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达到讽刺效果,请结合选文第②段作具体解说。“攀谈”(3分)
(2)本题考查文中关键词含义的理解。“攀谈”原指拉扯闲谈。根据文中张乡绅与范进交谈的内容“我和你是亲切的世弟兄”“世先生果是清贫。弟却也无以为敬,谨具贺仪五十两,世先生权且收着。这华居,其实住不得。弟有空房一所,虽不轩敞,也还干净,就送与世先生,早晚也好请教些”,表面上看起来是为了表示自己与范进之间的关系亲切,给钱给房表示自己的祝贺,其真实目是为了拉拢范进,成为自己以后为非作歹的帮凶,或是有利于以后自己的升迁。所以这里的“攀谈”是拉拢、巴结、讨好的意思。
②用夸张手法虚构“范进中举喜极而疯”的情节,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生动地描写了范时中举发疯时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写出范进发疯时的丑态/揭露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迫害,达到讽刺效果。
②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的理解与分析。阅读选文第二段,可知主要写的是范进中举后发疯的疯态,文段中描写了范进发疯的动作、语言、神态、肖像,让读者读起来感到范进既可怜又好笑,这些描写都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让发疯时的范进表现得极为疯狂,也只有这样更能表现出“中举”对封建社会读书人的毒害程度之深,讽刺的效果才会更强烈。
(3)下面是小胖专题精读之后写的张乡绅人物形象分析读书报告提纲,请你参照示例并从选文所刻画的人物形象(胡屠户、范进、众乡邻)中任选其一,写出你的人物形象分析专题报告提纲。(3分)
报告提纲:
③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根据题干中所给出的示例,从选文中出现的人物形象中选择一位,先指出作者笔下人物形象特点,再指出文中的具体表现,最后揭示塑造人物形象的目的即可。比如胡屠户,他就是一个嫌贫爱富,前倨后恭的市侩小人的代表,主要表现在范进中举前他极力地辱骂,中举后却极力地夸奖,百般地关爱。作者塑造胡屠户这样的人物目的是为了揭示当时社会人们的嫌贫爱富、唯利是图的丑恶本质。
③示例:
范进
A.为功名利禄而神魂颠倒的科举制度的殉道者形象
B.醉心功名,喜极而疯
C.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4)走进中国古典小说,汇总人物形象。下面人物形象出自同一部小说的是(
)(2分)
A.孙行者
罗刹女
黄风怪
镇关西
B.公孙胜
白胜
顾大嫂
杨志
C.刘玄德
曹孟德
张翼德
宋公明
D.王玉辉
史进
严监生
王冕
④本题考查名著人物的识记。
A.“镇关西”中《水浒传》中的人物,其他三人是《西游记》中的人物;
B.四人都是《水浒传》中的人物;
C.“宋公明”是《水浒传》中的人物,其他三人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
D.“史进”是《水浒传》中的人物,其他三人是《儒林外史》中的人物。
故选:B。④B
【点评】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2、对小说人物的言行举止及内心世界进行分析。
3、分析小说人物活动的环境。
4、分析小说中各类人物之间的联系。
5、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17.
2020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语文试题
6.阅读《儒林外史》节选目录,完成各题。(5分)
目录(节选)
第十六回
大柳庄孝子事亲
乐清县贤宰爱士
第十七回
匡秀才重游旧地
赵医生高踞诗坛
第十八回
约诗会名士携匡二
访朋友书店会潘三
第十九回
匡超人幸得良朋
潘自业横遭祸事
第二十回
匡超人高兴长安道
牛布衣客死芜湖关
(1)下面情节选自上述目录中的第
回。(2分)
潘三送了李四出去,回来向匡超人说道:“二相公,这个事用的着你了。”匡超人道:“我方才听见的。用着我,只好替考。但是我还是坐在外面做了文章传递,还是竟进去替他考?若要进去替他考,我竟没有这样的胆子。”潘三道:“不妨,有我哩!我怎肯害你?且等他封了银子来,我少不得同你往绍兴去。”当晚别了回寓。
(2)根据以上五回的具体内容,说说匡超人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6.(山东烟台·5分)阅读《儒林外史》节选目录,完成各题。
【答案】(1)十九(2分)(2)参考【答案】匡超人曾经是一个有孝心、做事勤奋、读书刻苦的人;后来逐渐变得无情无义,好吹嘘抬高自己。(3分。评分标准:要体现出人物的前后变化,大意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回目和人物形象的概括。(1)死记名著回目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题(1)要智取,抓住潘三和匡超人商议考场作弊方式的情节,对应分析给出回目,第十六回谈“孝子事亲”“爱士”的故事,不合适;第十七回谈“重游旧地”“诗坛”的事,也不合适;第十八回谈“约诗会名士”“书店会潘三”,有可能性;第十九回写“幸得良朋”“横遭祸事”,有可能性;第二十回写“高兴”“牛布衣客死”与考场作弊关系不大。比较之下,《儒林外史》中匡超人为童生金跃替考成功、潘三犯事被捉拿是个大事,所对应的回目应该是第十九回,不是第十八回。
(2)小说在匡超人的行为描写中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表现质朴孝顺的匡超人,二是表现泯灭人性的匡超人。从给出的六个回目看,涉及孝顺部分,也涉及他变质的部分。小说最初对匡超人的行为描写是表现他纯朴孝顺的一面。在流落他乡时,在杭州,匡超人遇到了马二先生,并受马二先生的影响,把科举作为人生的唯一出路,考上秀才后,又受一群斗方名士的熏染,以名士自居,以此作为追名逐利的手段,一步步走向堕落。他吹牛撒谎,钻取功名,卖友求荣,忘恩负义,变成一个衣冠禽兽。结合给出的回目部分,把匡超人前后形象的转变概括出来即可。
18.
2020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试题
9.阅读《儒林外史》中的两个片段,回答问题。
①周进一进了号,见两块板摆得整整齐齐;不觉眼睛里一阵酸酸的,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的不醒人事。……扶著立了起来。周进看看号板,又是一头撞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也劝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曾死了人,为甚么号淘痛哭?”周进也不听见,只管伏著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滚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著他的膀子。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
②严贡生将钥匙开了箱子,取出一方云片糕来,约有十多片,一片一片,剥着吃了几片,将肚子揉着,放了两个大屁,登时好了。剩下的几片云片糕,严贡生搁在船板上,半日不来查点,却那船家肚饥,又害饥痨病,于是就顺手一片一片拈在了嘴里,严贡生见着,又假装不见。……“还说是云片糕!再说云片糕,先打你几个嘴巴!”严贡生转骂道∶"既然你众人说,我又喜事匆匆,且放着这奴才,再和他慢慢算账!不怕他飞上天去!"骂毕,扬长上了轿,行李和小厮跟着,一哄去了。船家眼睁睁看着他走去了。
(1)《儒林外史》中因与范进同病相怜而使范进中举的人是
。(1分)
(2)《儒林外史》特别善于通过富有情味的细节来塑造人物,揭示主题,请选择一处细节描写进行赏析。并结合小说原著分析其意义。(4分)
9.(5分)(1)(1分)周进
(2)(4分)示例:①赏析:周进在贡院撞号板、满地打滚、哭了又哭,这一细节活画出周进疯狂痴迷的精神状态。(2分)意义:刻画了一个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形象,表达了对这类读书人呐的嘲讽与可怜,也表达了对封建科举制度的痛恨和批判。
②赏析。严贡生吃完云片糕后,故意不来查点,并装看不见。这细节表现严贡生的阴险狡诈。(2分)意义:形象生动的刻画出了一个品行恶劣的读书人形象,鞭挞了那些虚伪无情、贪图名利及借助功名横行霸道的读书人,也批判了腐朽的科举取士制度。
20.
2020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语文试卷
28.?阅读下面《儒林外史》片断,根据提示填写人物姓名。(4分)
他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着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死了人,为甚么这样号啕痛哭?”他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着他的膀子。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在贡院前一个茶棚子里坐下,劝他吃了一碗茶;犹自索鼻涕,弹眼泪,伤心不止。
选文中的他是________,《儒林外史》中还刻画了众多个性鲜明、形象生动的人物:
_______
是曾经诚实质朴的乡村青年最终堕落为泯灭人性的功名蛀虫;_______是“中国古代文学人物长廊中的吝啬鬼形象;________是作者以自己为原型塑造的寄托了对理想社会追求的真儒名贤。
28.(4分)周进匡超人严监生杜少卿?(一空1分)
21.
2020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语文试题(纯word)
5.结合《儒林外史》整本书来看,下面哪项最可能是吴敬梓写这段文字的用意?(
)(2分)
王冕放半倦了,在绿草地上坐着。须臾,浓云密布,一阵大雨过了。那黑云边上镶着白云,渐渐散去,透出一派日光来,照耀得满湖通红。湖边山上,青一块,绿一块,紫一块,树枝上都像水洗过一番的,尤其绿得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蕉叶止水珠滚来滚去,王冕看了一回,心里想道:“古人说:人在图画中’其实不错可我这里没有个画工,把这荷花画他几技,也觉有趣!”又心里想道:“天下有个等不会的事我何不自画他几枝?”
(选自《儒林外史》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
A.王冕觉得画荷有趣,认为他一定可以学会,后来果然全县闻名。作者这是在告诉读者:兴趣和决心是事业有成的重要因素。
B.“浓云”“黑云”散去,日光“照耀得满湖通红”,这是时代背景的折射。作者把这段文字放在第一回,意在暗示士人的春天已经到来。
C.作者写王冕赏荷的际遇,是想把王冕塑造成画家的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引出下文时知县索画等情节,从而在对比中表现时知县等人的心机。
D.荷即莲,出淤泥而不染,作者细写荷的情状和王冕对荷的喜爱,且把它放在第一回,是想通过王冕来“敷陈大义”,“隐括全文”,树立不慕荣利的土人楷模。
5.
D
评分标准:共2分。
22.
2020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语文试题(纯word)
3.读完《儒林外史》后,小瓯在钉钉群留言,请你回复。(7分)
◎留言一:《儒林外史》写完儒林士人的故事后,却以四位市井奇人压轴。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
(1)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参考阅读笔记,帮他解惑。(5分)
《儒林外史》阅读笔记
回目
人物
第1回
说楔子敷陈大义
借名流隐括全文
王冕
第2-54回
王孝廉村学识同科
周蒙师暮年登上第
……
儒林士人
中周进、严监生、
匡超人、杜慎卿……
第55-56回
添四客述往思来
弹一曲高山流水
……
市井奇人
季遐年、王太、
盖宽、荆元
(1)(5分)小说主体部分通过展现功名利禄对周进、匡超人等读书人灵魂的毒害,批判了荒谬举制度。在他们之后,作者以四位各怀才艺、淡泊名利的市井奇人作为压轴人物,与儒林鲜明对比,寄托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这组人物与楔子中品行高洁的王冕呼应,更加
突显了作者的这一追求。
◎留言二:我还想读一本塑造病态读书人群像的讽刺小说,小伙伴们有推荐吗?
(2)下列作品中,你认为最适合推荐的是(
)(2分)
A.《世说新语》
B.《镜花缘》
C.《围城》
D.《格列佛游记》
(2)(2分)C
2019年中考题精选
2019年甘肃省兰州市
22.阅读《儒林外史》选段,完成(1)(2)题。(5分)
话说周进在省城要看贡院,金有馀见他真切,只得用几个小钱同他去看。不想才到天字号,就撞死在地下。众人多慌了,只道一时中了恶。行主人道:“想是这贡院里久没有人到,阴气重了。故此周客人中了恶。”金有馀道:“贤东,我扶着他,你且去到做工的那里借口开水灌他一灌。”行主人应诺,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着,灌了下去。喉咙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众人道:“好了。”扶着立了起来。周进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着不住。……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在贡院前一个茶棚子里坐下,劝他吃了一碗茶,犹自索鼻涕,弹眼泪,伤心不止。
(1)补填下面横线处空缺的内容。(2分)
《儒林外史》这部讽刺小说,是清代小说家
①
的著作,它通过描绘士林的“群丑图”,展示
②
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
(1)(2分)吴敬梓
科举制度
每空1分,有错字、别字不给分。
(2)众人认为周进“撞死在地下”是“中了恶”,你觉得他们说的合理吗?请结合相关篇章内容阐述理由。(3分)
(2)(3分)
示例:不合理,周进不是“阴气重”中的恶,而是科举制度中的恶。周进六十多岁依然是童生,饱受秀才、举人的欺凌、嘲弄,生计无着,落魄为记账先生。参观贡院时,大半生追求功名的辛酸悲苦和忍受的侮辱欺凌集中爆发,才会“撞死在地下”。
有自己明确的观点,给1分;能结合相关篇章中人物的经历佐证自己的观点,条理清晰,语言流畅,给2分。
2019年襄阳市
6.名著阅读(每空1分,共4分)
次日起马,范进独自送在三十里之外,轿前打恭。周学道又叫到跟前,说道:“‘龙头属老成。’本道看你的文字,火候到了,即在此科,一定发达。我复命之后,在京专候。”
(1)此文段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户行凶闹捷报》,本回目主要写了两人科举高中,一人是范进,
另一人是
。
(1
分)
(1)周进
(2)昊敬梓在创作本书时通过刻画奔走于科举道路上的众多
形象,对封建科举制度和整个封建社会的“儒林”作出了深刻批判。书中还通过描写少数淡泊名利的贤者奇人,寄托了自己对
的追求。阅读此类作品要注意体会批判精神,欣赏
笔法。
(3分)
(2)儒生
人生理想
讽刺幽默
2019年南京市
小明和你阅读《儒林外史》,发现有不少涉及南京的内容,你俩进行了专题探究。
清凉山
这姚园在清凉山上,是个极大的园子,进去一座篱门。篱门内是鹅卵石砌成的路,一路朱红栏杆,两边绿柳掩映。过去三间厅,便是卖酒的所在,那日把酒桌子都搬了。过厅便是一路山径,上到山顶,便是一个八角亭子。席摆在亭子上。娘子和姚奶奶一班人上了亭子,观看景致。一边是清凉山,高高下下的竹树;一边是灵隐观,绿树丛中,露出红墙来,十分好看。坐了一会,柱少卿也坐轿子来了。轿里带了一只赤金杯子,摆在桌上,起酒来,拿在手内,趁着这春光融融、和气习习,凭在栏杆上,留连痛饮。这日社少卿大醉了,竟携着娘子的手,出了国门,一手拿着全杯,大笑着,在清凉山网子上走了一里多路。背后三四个妇女嘻笑笑着,两边看的人目眩神摇,不敢仰视。杜少卿夫妇两个上了轿子去了。姚奶奶和这几个妇女采了许多桃花插在轿子上,也跟上去了。
……
娘子笑道:“朝廷叫你去做官,你为什么装病不去?”杜少卿道:“你好呆!放着南京这样好玩的所在,留着我在家,春天秋天,同你出去看花吃酒,好不快活!”
雨花台
萧金、杜慎等又走到山项上,望着城内万家烟火,那长江如一条白练,琉璃塔全碧辉煌,照人眼目……坐了半日,日色已经西斜,只见两个挑桶的,挑了两担空桶,歇在山上。这一个拍那一个肩头道:“兄弟,今目的货已经卖完了,我和你到永宁泉吃一壶水,回来再到雨花台看看落照。”杜慎卿笑道:“真乃菜佣、酒保都有六朝烟水气,一点也不差!”
玄武湖
玄武湖是极宽的地方。左边台城,望见鸡鳴寺。那湖中菱、藕、莲、芡,每年出几千石。湖内七十二只打鱼船,南京满城每早卖的都是这湖鱼。湖中间五座大洲,中间洲上ー所大花园。园里合抱的老树,梅花、桃、李、芭、桂、菊,四时不断的花。又有一因的竹子,有数万竿。园内轩窗四启,看着湖光山色,真如仙境。
秦准河
每年四月半后,秦淮景致将渐好了。那外江的船,都下掉了楼子,换上凉篷,排了进来。船舱中间,放一张小方全漆桌子,桌上摆着宜兴砂,榎细的成窑、宣窑的杯子,烹的上好的雨水毛尖茶。那游船的备了酒和肴馔及果碟到这河里来游,就是赶路的人,也买了几个钱的毛尖茶,在船上了吃,慢慢而行。到天色晚了,每船两盏明角灯,一来一往,映着河里,上下明亮。自文德桥至利涉桥、东水关,夜夜笙歌不绝。又有那些游人买了水老鼠花(一种水上燃放的花炮)在河内放。那水花直站在河里,放出来就和一树梨花一般,每夜直到四更时才歇。
(选自《儒林外史),[清]吴敵梓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12月版,有删改)
13.南京是个“好玩的所在”。读了以上片段,你和小明也想去玩玩。你最想去哪一处?为什么?(3分)
我最想到________去玩,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分)
13.(3分)示例:清凉山
很想去看看今天的清凉山和书中的有什么不同,还有没有杜少卿醉游时的绿柳掩映、竹树环合等美景。(言之成理即可)
14.小明对“六朝烟水气”不大理解,你根据以上片段做了概括解说。(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3分)示例:“六朝烟水气”是一种形象的说法,赞美了南京人不俗的气质和品味,体现了南京人久经历史风雨后所具有的淡泊物质利益、追求心灵满足的个性特征。
15、小明在阅读中疑感:“看花吃酒”本是雅事,作者却反复写杜少卿手拿一只金杯,这不是把他写俗了吗?你为小明解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3分)示例:这里的金杯是表现杜少卿名士风流的一个重要物品。反复写杜少卿当众拿着金杯,正是为了显现他不吝金钱的个性,不仅没有把他写俗,反而更突出了他卓然不群的风度。
16.边读边走,你和小明走过了“赏心亭”“燕子矶”“清凉山”“雨花台”等,越发喜爱南京。于是,你写一首小诗献给南京。(诗作不超过六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4分)示例:在山水城林的画卷里/在六朝烟雨的迷蒙中/你/披一身暖色的夕照/温情了我的梦(此题为开放题,分层级赋分)
17.读书,可以逐章阅读,也可以根据专题进行选择性阅读。下面是小明的专题探究读书报告的提纲,你也从初中语文教科书重点推荐的12部名著中选择一部,写出你的专题阅读报告提纲。(提纲不少于三条,7分)
专题名称:在《儒林外史》中读南京
报告提纲:①书里有浓浓的南京味儿,如,鮑文卿请倪老爹吃饭,特地点了鸭子。
②书中的南京人很有魅力,像荆元这样的普通市民也有名士的风度。
③书中体现了作者对南家由衷的喜爱,如,让名士杜少卿选择南京隐居。
专题名称:_______________
报告提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7分)示例:《骆驼样子)里的北京味儿(1分)
①书里有不少富有生活气息的北京方言,如“闹慌”“要骨头”等。(2分)
②书里有不少今人垂涎的老北京美食,像糖瓜、豆汁儿、卤煮豆腐。(2分)
③展现了老北京人丰富的日常生活,如在天桥喝茶、在积水潭垂钓等。(2分)
2019年山东省临沂市
11.名著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1)《儒林外史》书写儒林故事。全书没有贯穿全篇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众多故事由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开宗明义,用大义“提领全书的意旨,借名流的话隐喻人物的命运和结局,以下回目各色人等无不围绕这一“大义”粉墨登场。请问这被评为”一篇之骨”的“大义”是________(限4个字以内),这能隐括全文的名流是________。
【分析】本题为名著综合题,分别涉及《儒林外史》《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四部名著,根据题干所问,调动自己的阅读记忆,来分析作答。
【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了解与识记。《儒林外史》是一部以辛辣的笔触对社会现状和儒士命运进行批判揭露的讽刺小说,它透过人生百态揭示了士人功名利禄的观念、官僚制度、人伦关系和整个社会风气。根据其中记述的人物,可以看出他们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者,有假托功名富贵而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等等,所以说“一篇之骨“的“大义”指的是功名富贵。“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意思就是通过楔子铺叙创作大意,塑造名流王冕的示例用来隐喻全书的中心思想。所以名流指的就是王冕。
(1)功名富贵???
王冕
(2)课文《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请写出课文部分范进中举这个故事之前(前因)或之后(后果)的情节。(任选一个作答,限20字以内。)
(2)本题考查名著情节的积累与概括。注意题干要求写出“范进中举”之前或之后的情节,并限制在20字以内,所以在确定情节后,概括语句要简洁。《儒林外史》在讲述范进中举这一情节前,写的是周进到广东任学道,在考场所看到年老的范进,不禁想起自己的经历,出于同情可怜最后录取了范进。而范进中举发疯治愈后,张乡坤赠于他房子,范进住上了大房子,也算过上了好日子。可是他的母亲因为身体逐渐恢复,当她的视力恢复后,看见身边豪华的景象,一激动,便去世了。
(2)前因:周进任广东学道,因可怜范进而录取了他。
后果:范进母亲忽然得到阔绰兴奋而亡,范进服丧。
(3)《简?爱》中的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均性格鲜明,个性突出,但结局各异。请选择其中一个人物,概括其性格特征(限20字以内)简要概述其结局(限30字以内)。
(3)本题考查名著人物性格的分析。根据自己的阅读记忆,从备选的三个人物中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一位,概括出他(她)在小说的性格特征,并表述其中原著中的最终结局即可。比如简?爱,突出的性格是坚强、独立,最后回到了罗切斯特的身边,与他结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3)示例:简?爱
性格:一个性格坚强,朴实,刚柔并济,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
结局:她最终回到桑菲尔德庄园,和受伤致残的罗切斯特结了婚,过上了幸福生活。
2019年眉山市
六、名著阅读(6分)
25.下面回目分别出自《西游记》《水浒传》《儒林外史》三部名著,全都出自于同一部作品的一项是(2分)
①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②花和尚单打二龙山,青面兽双夺宝珠寺
③王秀才议立偏房,严监生疾终正寝
④袁守诚妙算无私曲,老龙王拙计犯天条
⑤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
⑥爱少俊访友神乐观,退风流高会莫热潮
③镇海寺心猿知怪,黑松林三众寻师
③虞秀才重修元武,方盐商大闹节孝洞
A.①④⑦
B.②⑤⑥
C.③④⑦
D.⑤⑥⑧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的理解。①④⑦均出自《西游记》。②⑤⑧出自《水浒传》。③⑥出自《儒林外史》。
26.下列人物都出自部编教材推荐阅读的名著。如果从中找一个人做朋友,你会选择谁呢?请以“我会选择《
》中的
做朋友”为开头,写一段话阐述你的理由。要求:结合名著的内容,概括人物特点,至少出现一个与人物相关的典型事件。80字左右。(4分)
尼德·兰
朱赫来
刘志丹
王冕
(4)王冕:
答案示例1:我选择《儒林外史》中的王冕做朋友。他品行高洁,不慕名利。王冕家境贫寒,自小给人放牛,喜欢读书,画荷花成名后,危素托时知县约见他,当时知县亲自去请他时,他却借故逃避了。后来朝廷授他咨议参军之职,他早已逃往会稽山中。
答案示例2:我选择《儒林外史》中的王冕做朋友。他博学多才,反对科举。王冕天性聪明,喜欢读书,对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大学问,无一不贯通。他看到礼部定的取土之法,便说不好。说将来读书人会吧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
答案示例3:我选择《儒林外史》中的王冕做朋友。他善良孝顺。秦家给他的肉他舍不得吃,常常带回家给母亲吃。他画画得了钱买好东西回家孝敬母亲。当秦老的亲家需要画二十四幅花卉册页送上司时,他为帮秦老解围,画了二十四幅花卉册页。
答案示例4:我选择《儒林外史》中的王冕做朋友。他认为应该以仁义服人。吴王曾去拜访他,咨询他用什么能服人,他明确:“若以仁义服人,何人不服?若以兵力服人,浙人虽弱,恐亦义不受辱。”吴王非常赞同,以致后来请他做参军。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中相关人物及其典型事例的理解。解答本题,要注意一下几点:①首先概括出所选人物的特点;②所写语段至少有一个与人物相关的典型事件;③表达出喜欢的理由,注意语言要通顺;④最有要注意字数80字左右,不能过少也不能过多。
2019年浙江省金华市
5.《儒林外史》以“功名富贵”为镜,照出儒林各种人物的灵魂。阅读书评,完成后面的题目。
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
(《儒林外史》卧闲草堂本闲斋老人序)
从下列选项中任选一项,指出他属于书评所列的哪种人,并结合小说情节加以阐述。
A.王冕
B.牛浦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我选A。王冕是辞却功名富贵而成中流砥柱者。他蔑视权贵,以卖画为生,为了不与危素等权贵结交,多次推辞见面,甚至远走他乡;他有远见,向朱元璋献策,让其以仁义服人,平定天下;他不慕名利,朱元璋征召他做官,他为躲避入仕归隐会稽山。可见他是一个恪守道德、张扬个性的贤者。示例二:我选B。牛浦郎是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他偷了牛布衣的诗稿,盗用了牛布衣的名号,一心想通过结交权贵改变自己的命运。为结交董瑛,责怪卜家弟兄;为巴结牛玉圃,甘愿做牛玉圃的孙子,媚态毕现。可见牛浦郎是一个追名逐利、自甘下流的小人。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阅读与识记能力。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从两个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小说中的具体内容分析作答即可。(1)王冕:元朝末年,诸暨县的一个村子里有一个少年叫王冕,因家境贫寒,他从小替人放牛,聪明颖悟,勤奋好学。他画的荷花惟妙惟肖,呼之欲出,并且他博览群书,才华横溢。他不愿意接交朋友,更不愿意求取功名利禄。县令登门拜访,他躲避不见;朱元璋授他“咨议参军”的职务,他也不接受,心甘情愿的逃往会稽山中,去过隐姓埋名的生活。明朝立国,推行八股取士制度,王冕不禁感叹:这种以八股文形式取士的制度,不仅不会为国家选到真正的人才,而且将来的读书人恐怕也只有这一条荣身之路了。他们因此会把学问、道德、做官、退隐的准则都看得轻了。这是一代文人碰上了厄运!王冕是反对八股取士、自甘清贫的隐士。王冕是辞却功名富贵而成中流砥柱者。
(2)牛浦郎是《儒林外史》中的一个人物。此人原为乡间的一位少年,识些字,也读些书,尤其爱读诗。一个偶然的机会,牛浦郎得到了当时已经逝世的一位诗人牛布衣的诗集,就动了歪心思。想着牛布衣姓牛,自己也姓牛,干脆自己冒充牛布衣得了。从此,这少年就从牛浦郎变成了牛布衣,摇身一变成了著名诗人。牛浦郎这种行为当然十分无耻,但他自己却洋洋自得,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一心想通过结交权贵改变自己的命运。为结交董瑛,责怪卜家弟兄;为巴结牛玉圃,甘愿做牛玉圃的孙子,媚态毕现。可以看出牛浦郎是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
2019年浙江省绍兴市
6.《儒林外史》人物众多,形象繁杂,同学们在共读此书时,从不同角度对人物进行了梳理。阅读下表,完成表中题目。(5分)
作品
类别
人物
类别
人物
思考
︽
儒
林
外
史
︾
主要形象
杜少卿
虞育德
严监生
次要形象
娄焕文
郭铁山
胡屠户
在阅读人物众多的小说作品时,对人物进行分类整理有何作用?
我的理解:
(4)___________。
(1)_____形象
杜少卿
沈琼枝
虞育德
(2)_____形象
牛浦郎
潘三
严监生
热衷科考的形象
范
进
周
进
匡超人
不屑科考的形象
杜少卿
庄绍光
(3)_____
【阅·有思】
6.(1)正面(或其他表示肯定褒扬的词。)
(2)反面(或其他表示否定贬抑的词。)
(3)王冕(或填“迟衡山”等其他符合要求的人物亦可。)
(4)这样分类整理,有助于更清晰地了解小说内容,把握人物形象,从而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62张PPT)
2021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2020年中考题精选
1.
2020年甘肃省天水市
9.名著导读(共4分)
(1)右图故事出自于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___________》,在这部小说中__________成为作者揭露和讽刺的主要对象。(2分)
【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本推荐名著的掌握程度,结合积累作答。《儒林外史》是清代现实主义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长篇章回小说,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作者以写实主义描绘了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批判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和礼教的虚伪;一方面歌颂少数人物坚持自我、守护人性,以此寄寓作者的理想。
【解答】答案:
儒林外史???
科举制度
2.
2020年湖北省荆门市
13、名著导读(7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下列问题。
A
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赵氏慌忙楷楷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得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
A
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以上文段选自《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A处的人物是_________。(3分)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常识及人物的识记能力。《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小说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颇为深入细腻,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选文是对严监生临终前的情景刻画。文中的A,即严监生。严监生临死前惦记着灯盏里的两茎灯草,是夸张的艺术手法。
答案:
(1)儒林外史???
吴敬梓???
严监生(严大育或严致和)
(2)这段文字主要是采用哪些描写方法来刻画A的形象的?表现了A怎样的性格特征?(4分)
(2)本题考查学生对描写方法的辨析能力和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选文中的“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都是对严监生的是动作描写,严监生的大侄子不理解他伸着两个指头的意思是侧面描写,突出了严监生行为的出人意料,为赵氏说出严监生的本意作了铺垫,赶到了烘托作用,增强了讽刺效果。这些共同刻画了两监生吝啬(小气)爱财如命的性格。
(2)动作描写和侧面描写,比如“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是动作描写,严监生的大侄子不理解他伸着两个指头的意思是侧面描写,这些共同刻画了严监生吝啬(小气)、爱财如命的性格。
3.
2020年湖南省长沙市
(六)名著阅读(共6分)
阅读从《儒林外史》中节选的四个片段,完成24-25题。
【片段一】学道道:“你今年多少年纪了?”范进道:“童生册上写的是三十岁,童生实年五十四岁。(A)”
学道道:“你考过多少回了?”范进道:“童生二十岁应考,到今考过二十余次。”学道道:“如何总不进学?”范进道:“总因童生文字荒谬,所以各位大老爷不曾赏取。”
【片段二】他爬将起来,又拍著手大笑道:“噫!好了!我中了!”笑著,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池塘里,爬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B)
拍著笑著,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得疯了。”
【片段三】胡屠户道:“我那里还杀猪!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著么?我时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
(C)
你们不知道,我小老这一双眼睛,却是认得人的!想著先年我小女在家里,长到三十多岁,多少有钱的富户要和我结亲,我自己觉得女儿像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与个老爷。今日果然不错!”说罢,哈哈大笑。
【片段四】知县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银镶杯箸。范进退前缩后的不举杯箸。知县不解其故,静斋笑说:“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这个杯箸。”知县忙叫换去,换了一个磁杯,一双象牙箸来,范进又不肯举动。静斋道:“这个箸也不用。”随即换了一双白颜色的竹子的来,方才罢了。
知县疑惑他居丧如此尽礼,倘或不用荤酒,却是不会备办。后来看见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丸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D)
24.对片段中画横线处的批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一语道破范进为了取得报考资格谎报年龄,瞒上欺下的虚伪卑劣行径。
B.活脱脱地写出了范进闻讯后的喜极失态。
C.前后反差如此之大,胡屠户的市侩特性暴露无遗了
D.居丧尽礼与食膳吃荤前后矛盾,对比鲜明。
【分析】本题考查名著的综合阅读。《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全书五十六回,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小说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颇为深入细腻,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
【解答】(1)本题考查关键句子的理解与分析。
A.有误,句子交代范进的身份与实际年龄,“童生”与“五十四岁”形成对比,以此突出范进对功名的痴迷,为下文他喜极而疯埋下伏笔。
BCD.正确。
故选:A。
25.讽刺作品有一个重要特点:作者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时,不仅讽刺单个人物或事件,还讽刺背后的社会现象及根源。请以《儒林外史》中范进“二十岁应考,到今考过二十余次”,却“总不进学”,一旦考中却“欢喜得疯了”为例进行说明。(4分)
(2)《儒林外史》是一部出色的讽刺小说。作者运用夸张、对比、细节描写等手法,揭露和嘲讽科举制度所造成的丑恶现象和封建末世的衰颓风气。范进因中举而迷了儿窍,喜极发疯的丑态,是作者对范进作夸张变形的讽刺,以增加作品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使读者对范进的性格、行为和心态,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把当时社会上一般读书人热衷功名、醉心富贵的特征都统摄在范进这个人物身上,并运用讽刺手法予以揭露、批判,旨在抨击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摧残荼毒,同时反映人情冷暖、世态炎谅的社会现实。
4.
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
阅读《儒林外史》选段,完成13~16题。(11
分)
[甲]话说周进在省城要看贡院,金有余见他真切,只得用几个小钱同他去看。不想才到“天”字号,就撞死在地下。众人都慌了,只道一时中了邪。行主人道:“想是这贡院里久没有人到,阴气重了。故此周客人中了邪。”金有余道:“贤东!我扶着他,你且到做工的那里借口开水灌他一灌。”行主人应诺,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着,灌了下去。喉咙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众人道:“好了。”扶着立了起来。周进看看号板,又是一头撞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
[乙]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忙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了!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13.请简述周进和范进两人之间的关系。(2
分)
13.(2分)周进担任广东学道在主考院试时.遇范进考秀才.周进以第一名成绩将范进录取。因此周进对范进有知遇之恩,二人是师生关系。
14.周进一到贡院就撞死在地下后,众人都慌了,只道一时中了邪。你赞同众人的判断吗?请说出你的理由。(2
分)
14.
(2分)不赞同。理由:周进是想到自己苦读了几十年的书,参加科举连秀才都没有考中,看到与科举有关的贡院后,触景生情,因悲伤难抑而晕死过去。
15.
请各用一个字概括周进与范进二人相反的行为表现,不同行为表现的背后有着怎样相同的社会根源呢?
(3分)
15.
(3分)周进是“哭”,范进是“笑”,(1分)一哭一笑背后的根源都是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摧残与毒害。(2
分)
16.
范进中举前后,他老丈人胡屠户有不同的表现,请各举两例。(4分)
16.
(4分)
(1)中举之前①胡屠户带点东西来贺他中秀才,给范进立体统教导。②范进因想去参加乡试,没有盘费,去和胡屠户商议,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痛骂一番。③在范进瞒着他参加完乡试回家后,胡屠户又骂了一顿范进。(2
分)(答出两点即可)
(2)中举之后①带着肉和钱来贺喜。②听闻范进疯癫,在众人建议下,斗胆一个巴掌将他打醒。③打醒范进后,又赶紧赔罪,还夸奖女婿才学高品貌好。(2分)(答出两点即可)
5.
2020年江苏省宿迁市
21.班级举行读书交流活动,请你阅读下面两张读书卡片,回答相关问题。
读书卡片一??????
语句摘抄:“贤弟,你听我说,你如今回去,奉事父母,总以文章学业为主,人生世上,除了这事,就没有第二件可以出头。……只要是有本事进了学,中了举人、进士,即刻就荣宗耀祖。这就是《孝经》上所说的‘显亲扬名’,才是大孝,自身也不得受苦。古语说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
(摘自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五回)
阅读感悟:本段通过语言描写,将说话者热衷科举、痴迷功名的丑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虽未直接评价,但对此人的讽刺却入木三分。除了这类不露声色的描写外,对比、夸张等也是作者增强讽刺效果的常用手法。
读书卡片二
语句摘抄:“功名到底是身外之物,德行是要紧的。我看你在孝悌上用心,极是难得,却又不可因后来日子略过得顺利些,就添出一肚子里的势利见识来,改变了小时的心事。我死之后,你一满了服,就急急的要寻一头亲事,总要穷人家的儿女,万不可贪图富贵,攀高结贵。你哥是个混账人,你要到底敬重他,和奉事我的一样才是!”
(摘自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阅读感悟:________。
(1)这两张读书卡片中摘抄的文字分别是
和
对匡超人的教导。
(1)马二先生
匡太公
(2)卡片一中的“阅读感悟”是就作品讽刺艺术所做的点评,请你从原著中另选一人,举例说明作者是如何使用对比或夸张手法进行讽刺的。
(2)示例:刻画范进时,通过语言和细节描写,运用夸张、讽刺的手法刻画了一个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对封建科举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3)匡超人并没有听取卡片二中人物的教导,而是走向了另一面。请根据原著内容简要概括匡超人前后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根本原因,作为此卡片的“阅读感悟”。
(3)示例:大孝大善、忠厚大义的匡超人在社会的大染缸里逐步学会了权衡,学会了抉择,在权衡和抉择中参悟了利已,变得虚伪狡诈、自私冷漠。如曾经有恩于他的朋友潘三身陷牢狱,他却找借口拒绝探视,“自己替朝廷办事要严明赏罚”“怕被上司知道自己进监探视而成为一生官场之玷”。匡超人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
6.
2020年江苏省镇江市
(3)阅读《儒林外史》选段,回答问题。(3分)
看罢,不觉叹息道:“这样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可见世上糊涂试官不知屈煞了多少英才!”忙取笔细细圈点,卷面上加了三圈,即填了第一名。
①选段中的“第一名”是谁?(1
分)
②选段中的“我”是谁?次日临别,“我”的叮嘱促使“第一名”回家后坚定了做何事的决心?(2分)
(3)①范进
②周进或周学道。
参加乡试(继续参加科举考试)。
7.
2020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阅读下面小说片段,完成15~17题。(14分)
①不觉到了六月尽间,这些同案的人约范进去乡试。范进因没有盘费,走去同丈人商议,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道:“……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蛤蟆想吃起天鹅肉’来!我听见人说,就是中相公时,也不是你的文章,还是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一顿夹七夹八,骂的范进摸不着门。辞了丈人回来,自心里想:"宗师说我火候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如不进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因向几个同案商议,瞒着丈人,到城里乡试。出了场,即便回家。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被胡屠户知道,又骂了一顿。
②……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③众邻居来到集上,见范进正在一个庙门口站着,散着头发,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兀自拍着掌,口里叫道:"中了!中了!"胡屠户凶神似的走到跟前,说道:“该死的畜生!你中了甚么?”一个嘴巴打将去。范进因这一个嘴巴,却也打晕了,昏倒于地……"众邻居道:“老爷,恭喜您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快请回家去打发报录人。”范进说道:"是了。我也记得是中的第七名。”胡屠户上前道:"贤婿老爷,方才不是我敢大胆,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众人一同回家。范举人先走,屠户和邻居跟在后面。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④……张乡绅先攀谈道:“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适才看见题名录,贵房师高要县汤公,就是先祖的门生,我和你是亲切的世弟兄。”张乡绅四面将眼睛望了一望,说道:“世先生果是清贫。弟却也无以为敬,谨具贺仪五十两,世先生权且收着。这华居其实住不得。弟有空房一所,虽不轩敞,也还干净,就送与世先生;早晚也好请教些。”范进再三推辞,张乡绅急了,道:“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若要如此,就是见外了。”范进方才把银子收下,作揖谢了。
⑤……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口里说道:“也罢,你而今相与了这个张老爷,何愁没有银子用?”
15.本文选自清代小说家
的长篇讽刺小说
。(2分)
吴敬梓。《儒林外史》
16.仔细阅读选文第④段,推断画波浪线词语“攀谈”
的含义。(2分)
(2)本题考查文中关键词含义的理解。“攀谈”原指拉扯闲谈。根据文中张乡绅与范进交谈的内容“我和你是亲切的世弟兄”“世先生果是清贫。弟却也无以为敬,谨具贺仪五十两,世先生权且收着。这华居,其实住不得。弟有空房一所,虽不轩敞,也还干净,就送与世先生,早晚也好请教些”,表面上看起来是为了表示自己与范进之间的关系亲切,给钱给房表示自己的祝贺,其真实目是为了拉拢范进,成为自己以后为非作歹的帮凶,或是有利于以后自己的升迁。
所以这里的“攀谈”是拉拢、巴结、讨好的意思。
17.小胖和你共同阅读选文,发现许多值得探究的问题,建议你作专题精读。
(1)梳理范进中举前后发生的四件事情。(2分)
①范进考前借盘费被骂→②
→③范进挨打后清醒→④
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
张乡绅造访送房送银子(①B范进中举喜极而疯??
D范进收房收银(收受贿赂))
①本题考查事件的概括。题干要求梳理出范进中举前后的事件,根据选段内容来分别概括。选文第一段写的是范进考前借盘费被骂,第三段后半段写的是范进挨打后清醒,根据这中间的段落,可概括出事件:范进中举喜极而疯;再根据第四段内容概括出事件:范进收房收银。概括事件时一定要注意表述的主语应是范进。
(2)选文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达到讽刺效果,请结合选文第②段作具体解说。
②用夸张手法虚构“范进中举喜极而疯”的情节,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生动地描写了范时中举发疯时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写出范进发疯时的丑态/揭露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迫害,达到讽刺效果。
②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的理解与分析。阅读选文第二段,可知主要写的是范进中举后发疯的疯态,文段中描写了范进发疯的动作、语言、神态、肖像,让读者读起来感到范进既可怜又好笑,这些描写都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让发疯时的范进表现得极为疯狂,也只有这样更能表现出“中举”对封建社会读书人的毒害程度之深,讽刺的效果才会更强烈。
(3)下面是小胖专题精读之后写的张乡绅人物形象分析读书报告提纲,请你参照示例并从选文所刻画的人物形象(胡屠户、范进、众乡邻)中任选其一,写出你的人物形象分析专题报告提纲。(3分)
报告提纲:
③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根据题干中所给出的示例,从选文中出现的人物形象中选择一位,先指出作者笔下人物形象特点,再指出文中的具体表现,最后揭示塑造人物形象的目的即可。比如胡屠户,他就是一个嫌贫爱富,前倨后恭的市侩小人的代表,主要表现在范进中举前他极力地辱骂,中举后却极力地夸奖,百般地关爱。作者塑造胡屠户这样的人物目的是为了揭示当时社会人们的嫌贫爱富、唯利是图的丑恶本质。
?
③示例:
范进
A.为功名利禄而神魂颠倒的科举制度的殉道者形象
B.醉心功名,喜极而疯
C.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4)走进中国古典小说,汇总人物形象。下面人物形象出自同一部小说的是(
)(2分)
A.孙行者
罗刹女
黄风怪
镇关西
B.公孙胜
白胜
顾大嫂
杨志
C.刘玄德
曹孟德
张翼德
宋公明
D.王玉辉
史进
严监生
王冕
④本题考查名著人物的识记。
A.“镇关西”中《水浒传》中的人物,其他三人是《西游记》中的人物;
B.四人都是《水浒传》中的人物;
C.“宋公明”是《水浒传》中的人物,其他三人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
D.“史进”是《水浒传》中的人物,其他三人是《儒林外史》中的人物。
故选:B。④B
8.
2020年山东省烟台市
6.阅读《儒林外史》节选目录,完成各题。(5分)
目录(节选)
第十六回
大柳庄孝子事亲
乐清县贤宰爱士
第十七回
匡秀才重游旧地
赵医生高踞诗坛
第十八回
约诗会名士携匡二
访朋友书店会潘三
第十九回
匡超人幸得良朋
潘自业横遭祸事
第二十回
匡超人高兴长安道
牛布衣客死芜湖关
(1)下面情节选自上述目录中的第
回。(2分)
潘三送了李四出去,回来向匡超人说道:“二相公,这个事用的着你了。”匡超人道:“我方才听见的。用着我,只好替考。但是我还是坐在外面做了文章传递,还是竟进去替他考?若要进去替他考,我竟没有这样的胆子。”潘三道:“不妨,有我哩!我怎肯害你?且等他封了银子来,我少不得同你往绍兴去。”当晚别了回寓。
【答案】(1)十九(2分)(2)参考【答案】匡超人曾经是一个有孝心、做事勤奋、读书刻苦的人;后来逐渐变得无情无义,好吹嘘抬高自己。(3分。评分标准:要体现出人物的前后变化,大意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回目和人物形象的概括。(1)死记名著回目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题(1)要智取,抓住潘三和匡超人商议考场作弊方式的情节,对应分析给出回目,第十六回谈“孝子事亲”“爱士”的故事,不合适;第十七回谈“重游旧地”“诗坛”的事,也不合适;第十八回谈“约诗会名士”“书店会潘三”,有可能性;第十九回写“幸得良朋”“横遭祸事”,有可能性;第二十回写“高兴”“牛布衣客死”与考场作弊关系不大。比较之下,《儒林外史》中匡超人为童生金跃替考成功、潘三犯事被捉拿是个大事,所对应的回目应该是第十九回,不是第十八回。
(2)根据以上五回的具体内容,说说匡超人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2)小说在匡超人的行为描写中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表现质朴孝顺的匡超人,二是表现泯灭人性的匡超人。从给出的六个回目看,涉及孝顺部分,也涉及他变质的部分。小说最初对匡超人的行为描写是表现他纯朴孝顺的一面。在流落他乡时,在杭州,匡超人遇到了马二先生,并受马二先生的影响,把科举作为人生的唯一出路,考上秀才后,又受一群斗方名士的熏染,以名士自居,以此作为追名逐利的手段,一步步走向堕落。他吹牛撒谎,钻取功名,卖友求荣,忘恩负义,变成一个衣冠禽兽。结合给出的回目部分,把匡超人前后形象的转变概括出来即可。
9.
2020年山东省潍坊市
9.阅读《儒林外史》中的两个片段,回答问题。
?
①周进一进了号,见两块板摆得整整齐齐;不觉眼睛里一阵酸酸的,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的不醒人事。……扶著立了起来。周进看看号板,又是一头撞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也劝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曾死了人,为甚么号淘痛哭?”周进也不听见,只管伏著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滚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著他的膀子。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
②严贡生将钥匙开了箱子,取出一方云片糕来,约有十多片,一片一片,剥着吃了几片,将肚子揉着,放了两个大屁,登时好了。剩下的几片云片糕,严贡生搁在船板上,半日不来查点,却那船家肚饥,又害饥痨病,于是就顺手一片一片拈在了嘴里,严贡生见着,又假装不见。……“还说是云片糕!再说云片糕,先打你几个嘴巴!”严贡生转骂道∶"既然你众人说,我又喜事匆匆,且放着这奴才,再和他慢慢算账!不怕他飞上天去!"骂毕,扬长上了轿,行李和小厮跟着,一哄去了。船家眼睁睁看着他走去了。
(1)《儒林外史》中因与范进同病相怜而使范进中举的人是
。(1分)
9.(5分)(1)(1分)周进
(2)《儒林外史》特别善于通过富有情味的细节来塑造人物,揭示主题,请选择一处细节描写进行赏析。并结合小说原著分析其意义。(4分)
(2)(4分)示例:①赏析:周进在贡院撞号板、满地打滚、哭了又哭,这一细节活画出周进疯狂痴迷的精神状态。(2分)意义:刻画了一个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形象,表达了对这类读书人呐的嘲讽与可怜,也表达了对封建科举制度的痛恨和批判。
②赏析。严贡生吃完云片糕后,故意不来查点,并装看不见。这细节表现严贡生的阴险狡诈。(2分)意义:形象生动的刻画出了一个品行恶劣的读书人形象,鞭挞了那些虚伪无情、贪图名利及借助功名横行霸道的读书人,也批判了腐朽的科举取士制度。
10.
2020年四川省内江市
28.?阅读下面《儒林外史》片断,根据提示填写人物姓名。(4分)
他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着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死了人,为甚么这样号啕痛哭?”他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着他的膀子。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在贡院前一个茶棚子里坐下,劝他吃了一碗茶;犹自索鼻涕,弹眼泪,伤心不止。
选文中的他是________,《儒林外史》中还刻画了众多个性鲜明、形象生动的人物:
_______
是曾经诚实质朴的乡村青年最终堕落为泯灭人性的功名蛀虫;_______是“中国古代文学人物长廊中的吝啬鬼形象;________是作者以自己为原型塑造的寄托了对理想社会追求的真儒名贤。
28.(4分)周进匡超人严监生杜少卿?(一空1分)
11.
2020年
浙江省湖州市
5.结合《儒林外史》整本书来看,下面哪项最可能是吴敬梓写这段文字的用意?(
)(2分)
王冕放半倦了,在绿草地上坐着。须臾,浓云密布,一阵大雨过了。那黑云边上镶着白云,渐渐散去,透出一派日光来,照耀得满湖通红。湖边山上,青一块,绿一块,紫一块,树枝上都像水洗过一番的,尤其绿得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蕉叶止水珠滚来滚去,王冕看了一回,心里想道:“古人说:人在图画中’其实不错可我这里没有个画工,把这荷花画他几技,也觉有趣!”又心里想道:“天下有个等不会的事我何不自画他几枝?”
(选自《儒林外史》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
A.王冕觉得画荷有趣,认为他一定可以学会,后来果然全县闻名。作者这是在告诉读者:兴趣和决心是事业有成的重要因素。
B.“浓云”“黑云”散去,日光“照耀得满湖通红”,这是时代背景的折射。作者把这段文字放在第一回,意在暗示士人的春天已经到来。
C.作者写王冕赏荷的际遇,是想把王冕塑造成画家的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引出下文时知县索画等情节,从而在对比中表现时知县等人的心机。
D.荷即莲,出淤泥而不染,作者细写荷的情状和王冕对荷的喜爱,且把它放在第一回,是想通过王冕来“敷陈大义”,“隐括全文”,树立不慕荣利的土人楷模。
5.
D
评分标准:共2分。
12.
2020年浙江省温州市
3.读完《儒林外史》后,小瓯在钉钉群留言,请你回复。(7分)
◎留言一:《儒林外史》写完儒林士人的故事后,却以四位市井奇人压轴。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
《儒林外史》阅读笔记
回目
人物
第1回
说楔子敷陈大义
借名流隐括全文
王冕
第2-54回
王孝廉村学识同科
周蒙师暮年登上第
……
儒林士人
中周进、严监生、
匡超人、杜慎卿……
?
第55-56回
添四客述往思来
弹一曲高山流水
……
市井奇人
?
季遐年、王太、
盖宽、荆元
?
(1)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参考阅读笔记,帮他解惑。(5分)
(1)(5分)小说主体部分通过展现功名利禄对周进、匡超人等读书人灵魂的毒害,批判了荒谬举制度。在他们之后,作者以四位各怀才艺、淡泊名利的市井奇人作为压轴人物,与儒林鲜明对比,寄托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这组人物与楔子中品行高洁的王冕呼应,更加突显了作者的这一追求。
◎留言二:我还想读一本塑造病态读书人群像的讽刺小说,小伙伴们有推荐吗?
(2)下列作品中,你认为最适合推荐的是(
)(2分)
A.《世说新语》
B.《镜花缘》
C.《围城》
D.《格列佛游记》
(2)(2分)C
2019年中考题精选
1.
2019年甘肃省兰州市
22.阅读《儒林外史》选段,完成(1)(2)题。(5分)
话说周进在省城要看贡院,金有馀见他真切,只得用几个小钱同他去看。不想才到天字号,就撞死在地下。众人多慌了,只道一时中了恶。行主人道:“想是这贡院里久没有人到,阴气重了。故此周客人中了恶。”金有馀道:“贤东,我扶着他,你且去到做工的那里借口开水灌他一灌。”行主人应诺,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着,灌了下去。喉咙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众人道:“好了。”扶着立了起来。周进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着不住。……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在贡院前一个茶棚子里坐下,劝他吃了一碗茶,犹自索鼻涕,弹眼泪,伤心不止。
(1)补填下面横线处空缺的内容。(2分)
《儒林外史》这部讽刺小说,是清代小说家
①
的著作,它通过描绘士林的“群丑图”,展示
②
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
(1)(2分)吴敬梓
科举制度
每空1分,有错字、别字不给分。
(2)众人认为周进“撞死在地下”是“中了恶”,你觉得他们说的合理吗?请结合相关篇章内容阐述理由。(3分)
(2)(3分)
示例:不合理,周进不是“阴气重”中的恶,而是科举制度中的恶。周进六十多岁依然是童生,饱受秀才、举人的欺凌、嘲弄,生计无着,落魄为记账先生。参观贡院时,大半生追求功名的辛酸悲苦和忍受的侮辱欺凌集中爆发,才会“撞死在地下”。
有自己明确的观点,给1分;能结合相关篇章中人物的经历佐证自己的观点,条理清晰,语言流畅,给2分。
2.
2019年襄阳市
6.名著阅读(每空1分,共4分)
次日起马,范进独自送在三十里之外,轿前打恭。周学道又叫到跟前,说道:“‘龙头属老成。’本道看你的文字,火候到了,即在此科,一定发达。我复命之后,在京专候。”
(1)此文段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户行凶闹捷报》,本回目主要写了两人科举高中,一人是范进,
另一人是
。
(1
分)
(1)周进
(2)昊敬梓在创作本书时通过刻画奔走于科举道路上的众多
形象,对封建科举制度和整个封建社会的“儒林”作出了深刻批判。书中还通过描写少数淡泊名利的贤者奇人,寄托了自己对
的追求。阅读此类作品要注意体会批判精神,欣赏
笔法。
(3分)
(2)儒生
人生理想
讽刺幽默
3.
2019年南京市
小明和你阅读《儒林外史》,发现有不少涉及南京的内容,你俩进行了专题探究。
清凉山
这姚园在清凉山上,是个极大的园子,进去一座篱门。篱门内是鹅卵石砌成的路,一路朱红栏杆,两边绿柳掩映。过去三间厅,便是卖酒的所在,那日把酒桌子都搬了。过厅便是一路山径,上到山顶,便是一个八角亭子。席摆在亭子上。娘子和姚奶奶一班人上了亭子,观看景致。一边是清凉山,高高下下的竹树;一边是灵隐观,绿树丛中,露出红墙来,十分好看。坐了一会,柱少卿也坐轿子来了。轿里带了一只赤金杯子,摆在桌上,起酒来,拿在手内,趁着这春光融融、和气习习,凭在栏杆上,留连痛饮。
这日社少卿大醉了,竟携着娘子的手,出了国门,一手拿着全杯,大笑着,在清凉山网子上走了一里多路。背后三四个妇女嘻笑笑着,两边看的人目眩神摇,不敢仰视。杜少卿夫妇两个上了轿子去了。姚奶奶和这几个妇女采了许多桃花插在轿子上,也跟上去了。
……
娘子笑道:“朝廷叫你去做官,你为什么装病不去?”杜少卿道:“你好呆!放着南京这样好玩的所在,留着我在家,春天秋天,同你出去看花吃酒,好不快活!”
雨花台
萧金、杜慎等又走到山项上,望着城内万家烟火,那长江如一条白练,琉璃塔全碧辉煌,照人眼目……坐了半日,日色已经西斜,只见两个挑桶的,挑了两担空桶,歇在山上。这一个拍那一个肩头道:“兄弟,今目的货已经卖完了,我和你到永宁泉吃一壶水,回来再到雨花台看看落照。”杜慎卿笑道:“真乃菜佣、酒保都有六朝烟水气,一点也不差!”
玄武湖
玄武湖是极宽的地方。左边台城,望见鸡鳴寺。那湖中菱、藕、莲、芡,每年出几千石。湖内七十二只打鱼船,南京满城每早卖的都是这湖鱼。湖中间五座大洲,中间洲上ー所大花园。园里合抱的老树,梅花、桃、李、芭、桂、菊,四时不断的花。又有一因的竹子,有数万竿。园内轩窗四启,看着湖光山色,真如仙境。
秦准河
每年四月半后,秦淮景致将渐好了。那外江的船,都下掉了楼子,换上凉篷,排了进来。船舱中间,放一张小方全漆桌子,桌上摆着宜兴砂,榎细的成窑、宣窑的杯子,烹的上好的雨水毛尖茶。那游船的备了酒和肴馔及果碟到这河里来游,就是赶路的人,也买了几个钱的毛尖茶,在船上了吃,慢慢而行。到天色晚了,每船两盏明角灯,一来一往,映着河里,上下明亮。自文德桥至利涉桥、东水关,夜夜笙歌不绝。又有那些游人买了水老鼠花(一种水上燃放的花炮)在河内放。那水花直站在河里,放出来就和一树梨花一般,每夜直到四更时才歇。
(选自《儒林外史),[清]吴敵梓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12月版,有删改)
13.南京是个“好玩的所在”。读了以上片段,你和小明也想去玩玩。你最想去哪一处?为什么?(3分)
我最想到________去玩,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3分)示例:清凉山
很想去看看今天的清凉山和书中的有什么不同,还有没有杜少卿醉游时的绿柳掩映、竹树环合等美景。(言之成理即可)
14.小明对“六朝烟水气”不大理解,你根据以上片段做了概括解说。(3分)
14.(3分)示例:“六朝烟水气”是一种形象的说法,赞美了南京人不俗的气质和品味,体现了南京人久经历史风雨后所具有的淡泊物质利益、追求心灵满足的个性特征。
15、小明在阅读中疑感:“看花吃酒”本是雅事,作者却反复写杜少卿手拿一只金杯,这不是把他写俗了吗?你为小明解答。(3分)
15.(3分)示例:这里的金杯是表现杜少卿名士风流的一个重要物品。反复写杜少卿当众拿着金杯,正是为了显现他不吝金钱的个性,不仅没有把他写俗,反而更突出了他卓然不群的风度。
16.边读边走,你和小明走过了“赏心亭”“燕子矶”“清凉山”“雨花台”等,越发喜爱南京。于是,你写一首小诗献给南京。(诗作不超过六行,4分)
16.(4分)示例:在山水城林的画卷里/在六朝烟雨的迷蒙中/你/披一身暖色的夕照/温情了我的梦(此题为开放题,分层级赋分)
17.读书,可以逐章阅读,也可以根据专题进行选择性阅读。下面是小明的专题探究读书报告的提纲,你也从初中语文教科书重点推荐的12部名著中选择一部,写出你的专题阅读报告提纲。(提纲不少于三条,7分)
专题名称:在《儒林外史》中读南京
报告提纲:①书里有浓浓的南京味儿,如,鮑文卿请倪老爹吃饭,特地点了鸭子。
②书中的南京人很有魅力,像荆元这样的普通市民也有名士的风度。
③书中体现了作者对南家由衷的喜爱,如,让名士杜少卿选择南京隐居。
专题名称:_______________
报告提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7分)示例:《骆驼样子)里的北京味儿(1分)
①书里有不少富有生活气息的北京方言,如“闹慌”“要骨头”等。(2分)
②书里有不少今人垂涎的老北京美食,像糖瓜、豆汁儿、卤煮豆腐。(2分)
③展现了老北京人丰富的日常生活,如在天桥喝茶、在积水潭垂钓等。(2分)
4.
2019年山东省临沂市
11.名著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1)《儒林外史》书写儒林故事。全书没有贯穿全篇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众多故事由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开宗明义,用大义“提领全书的意旨,借名流的话隐喻人物的命运和结局,以下回目各色人等无不围绕这一“大义”粉墨登场。请问这被评为”一篇之骨”的“大义”是________(限4个字以内),这能隐括全文的名流是________。
【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了解与识记。《儒林外史》是一部以辛辣的笔触对社会现状和儒士命运进行批判揭露的讽刺小说,它透过人生百态揭示了士人功名利禄的观念、官僚制度、人伦关系和整个社会风气。根据其中记述的人物,可以看出他们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者,有假托功名富贵而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等等,所以说“一篇之骨“的“大义”指的是功名富贵。“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意思就是通过楔子铺叙创作大意,塑造名流王冕的示例用来隐喻全书的中心思想。所以名流指的就是王冕。
(1)功名富贵???
王冕
(2)课文《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请写出课文部分范进中举这个故事之前(前因)或之后(后果)的情节。(任选一个作答,限20字以内。)
?
(2)本题考查名著情节的积累与概括。注意题干要求写出“范进中举”之前或之后的情节,并限制在20字以内,所以在确定情节后,概括语句要简洁。《儒林外史》在讲述范进中举这一情节前,写的是周进到广东任学道,在考场所看到年老的范进,不禁想起自己的经历,出于同情可怜最后录取了范进。而范进中举发疯治愈后,张乡坤赠于他房子,范进住上了大房子,也算过上了好日子。可是他的母亲因为身体逐渐恢复,当她的视力恢复后,看见身边豪华的景象,一激动,便去世了。
?
(2)前因:周进任广东学道,因可怜范进而录取了他。
后果:范进母亲忽然得到阔绰兴奋而亡,范进服丧。
(3)《简?爱》中的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均性格鲜明,个性突出,但结局各异。请选择其中一个人物,概括其性格特征(限20字以内)简要概述其结局(限30字以内)。
(3)本题考查名著人物性格的分析。根据自己的阅读记忆,从备选的三个人物中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一位,概括出他(她)在小说的性格特征,并表述其中原著中的最终结局即可。比如简?爱,突出的性格是坚强、独立,最后回到了罗切斯特的身边,与他结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3)示例:简?爱
性格:一个性格坚强,朴实,刚柔并济,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
结局:她最终回到桑菲尔德庄园,和受伤致残的罗切斯特结了婚,过上了幸福生活。
5.
2019年眉山市
六、名著阅读(6分)
25.下面回目分别出自《西游记》《水浒传》《儒林外史》三部名著,全都出自于同一部作品的一项是(2分)
①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②花和尚单打二龙山,青面兽双夺宝珠寺
③王秀才议立偏房,严监生疾终正寝
④袁守诚妙算无私曲,老龙王拙计犯天条
⑤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
⑥爱少俊访友神乐观,退风流高会莫热潮
③镇海寺心猿知怪,黑松林三众寻师
③虞秀才重修元武,方盐商大闹节孝洞
A.①④⑦
B.②⑤⑥
C.③④⑦
D.⑤⑥⑧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的理解。①④⑦均出自《西游记》。②⑤⑧出自《水浒传》。③⑥出自《儒林外史》。
26.下列人物都出自部编教材推荐阅读的名著。如果从中找一个人做朋友,你会选择谁呢?请以“我会选择《
》中的
做朋友”为开头,写一段话阐述你的理由。要求:结合名著的内容,概括人物特点,至少出现一个与人物相关的典型事件。80字左右。(4分)
尼德·兰
朱赫来
刘志丹
王冕
(4)王冕:
答案示例1:我选择《儒林外史》中的王冕做朋友。他品行高洁,不慕名利。王冕家境贫寒,自小给人放牛,喜欢读书,画荷花成名后,危素托时知县约见他,当时知县亲自去请他时,他却借故逃避了。后来朝廷授他咨议参军之职,他早已逃往会稽山中。
答案示例2:我选择《儒林外史》中的王冕做朋友。他博学多才,反对科举。王冕天性聪明,喜欢读书,对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大学问,无一不贯通。他看到礼部定的取土之法,便说不好。说将来读书人会吧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
答案示例3:我选择《儒林外史》中的王冕做朋友。他善良孝顺。秦家给他的肉他舍不得吃,常常带回家给母亲吃。他画画得了钱买好东西回家孝敬母亲。当秦老的亲家需要画二十四幅花卉册页送上司时,他为帮秦老解围,画了二十四幅花卉册页。
答案示例4:我选择《儒林外史》中的王冕做朋友。他认为应该以仁义服人。吴王曾去拜访他,咨询他用什么能服人,他明确:“若以仁义服人,何人不服?若以兵力服人,浙人虽弱,恐亦义不受辱。”吴王非常赞同,以致后来请他做参军。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中相关人物及其典型事例的理解。解答本题,要注意一下几点:①首先概括出所选人物的特点;②所写语段至少有一个与人物相关的典型事件;③表达出喜欢的理由,注意语言要通顺;④最有要注意字数80字左右,不能过少也不能过多。
6.
2019年浙江省金华市
5.《儒林外史》以“功名富贵”为镜,照出儒林各种人物的灵魂。阅读书评,完成后面的题目。
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
(《儒林外史》卧闲草堂本闲斋老人序)
从下列选项中任选一项,指出他属于书评所列的哪种人,并结合小说情节加以阐述。
A.王冕
B.牛浦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我选A。王冕是辞却功名富贵而成中流砥柱者。他蔑视权贵,以卖画为生,为了不与危素等权贵结交,多次推辞见面,甚至远走他乡;他有远见,向朱元璋献策,让其以仁义服人,平定天下;他不慕名利,朱元璋征召他做官,他为躲避入仕归隐会稽山。可见他是一个恪守道德、张扬个性的贤者。示例二:我选B。牛浦郎是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他偷了牛布衣的诗稿,盗用了牛布衣的名号,一心想通过结交权贵改变自己的命运。为结交董瑛,责怪卜家弟兄;为巴结牛玉圃,甘愿做牛玉圃的孙子,媚态毕现。可见牛浦郎是一个追名逐利、自甘下流的小人。
【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阅读与识记能力。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从两个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小说中的具体内容分析作答即可。(1)王冕:元朝末年,诸暨县的一个村子里有一个少年叫王冕,因家境贫寒,他从小替人放牛,聪明颖悟,勤奋好学。他画的荷花惟妙惟肖,呼之欲出,并且他博览群书,才华横溢。他不愿意接交朋友,更不愿意求取功名利禄。县令登门拜访,他躲避不见;朱元璋授他“咨议参军”的职务,他也不接受,心甘情愿的逃往会稽山中,去过隐姓埋名的生活。明朝立国,推行八股取士制度,王冕不禁感叹:这种以八股文形式取士的制度,不仅不会为国家选到真正的人才,而且将来的读书人恐怕也只有这一条荣身之路了。他们因此会把学问、道德、做官、退隐的准则都看得轻了。这是一代文人碰上了厄运!王冕是反对八股取士、自甘清贫的隐士。王冕是辞却功名富贵而成中流砥柱者。
(2)牛浦郎是《儒林外史》中的一个人物。此人原为乡间的一位少年,识些字,也读些书,尤其爱读诗。一个偶然的机会,牛浦郎得到了当时已经逝世的一位诗人牛布衣的诗集,就动了歪心思。想着牛布衣姓牛,自己也姓牛,干脆自己冒充牛布衣得了。从此,这少年就从牛浦郎变成了牛布衣,摇身一变成了著名诗人。牛浦郎这种行为当然十分无耻,但他自己却洋洋自得,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一心想通过结交权贵改变自己的命运。为结交董瑛,责怪卜家弟兄;为巴结牛玉圃,甘愿做牛玉圃的孙子,媚态毕现。可以看出牛浦郎是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
7.
2019年浙江省绍兴市
6.《儒林外史》人物众多,形象繁杂,同学们在共读此书时,从不同角度对人物进行了梳理。阅读下表,完成表中题目。(5分)
作品
类别
人物
类别
人物
思考
?
︽
儒
林
外
史
︾
?
主要形象
杜少卿
虞育德
严监生
?
次要形象
娄焕文
郭铁山
胡屠户
在阅读人物众多的小说作品时,对人物进行分类整理有何作用?
?
我的理解:
(4)___________。
?
(1)_____形象
杜少卿
沈琼枝
虞育德
?
(2)_____形象
牛浦郎
潘三
严监生
?
热衷科考的形象
范
进
周
进
匡超人
?
不屑科考的形象
杜少卿
庄绍光
(3)_____
6.(1)正面(或其他表示肯定褒扬的词。)
(2)反面(或其他表示否定贬抑的词。)
(3)王冕(或填“迟衡山”等其他符合要求的人物亦可。)
(4)这样分类整理,有助于更清晰地了解小说内容,把握人物形象,从而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
?
?
?
?
?
?
?
?
?
?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