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2-26 14:2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课题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 学

标 知识与技能 1.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材料和图片,培养学生提炼有效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3.通过读图,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地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 1.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分界线及区域划分的依据。
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教学过程
新课 导入 教师展示各地传统民居、服饰、饮食及交通的差异(利用图片叠加,动画演示),学生观察图片,感受各地衣、食、住、行的差异,导入新课。
自 主

习 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读教材第2页的“图5 - 1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
2.找出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大兴安岭、秦岭、淮河。
3.在图上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及主要分界线。
4.我们家乡(云南省)属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南方地区。
二、秦岭—淮河一线
阅读教材第3页“阅读”及图5 - 2、表5 - 1,回答下列问题。
1.秦岭横亘在东部季风区中部,冬季阻挡了寒冷干燥的西北风南下,夏季阻挡了温暖湿润的东南风北上。
2.根据所学知识填表。
比较项目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1月平均气温
0℃以下
0℃以上
年平均降水量
800mm以下
800mm以上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
耕地类型
以旱地为主
以水田为主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
水稻
合 作

究 探究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认真观察以下四幅图,小组合作讨论各区域划分的界线及主导因素,并共同总结。
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气候。
2.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大致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的北段一致。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受夏季风影响的大小。
3.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界线经过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
【教师总结】
四大区域
分界线
划分依据
青藏地区
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地形地势
西北地区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夏季风影响
北方地区
秦岭—淮河一线
气候因素
南方地区
板 书


当 堂

练 1.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D )
                                    
A.甲图为青藏地区 B.乙图大部分地区农作物一年一熟
C.丙图位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D.丁图是亚洲许多大河的发源地
2.下列山脉中为我国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分界线的是 ( D )
A.昆仑山脉 B.祁连山脉 C.秦岭 D.大兴安岭
读图,回答3—5题。
3.下列数据,可能为正常年份A地年降水量的是 ( B )
A.1 600mm B.680mm C.200mm D.1 200mm
4.下列数据,可能为正常年份B地1月平均气温的是 ( B )
A.25℃ B.5℃ C.-12℃ D.-20℃
5.关于该地理界线南、北两侧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
A.该线以南冬季河流封冻 B.该线以北耕地以水田为主
C.该线以南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D.该线以北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等
课堂 总结 北方的千里沃野、南方的水乡泽国、西北的浩瀚沙漠、青藏的雪山连绵,千差万别的自然环境为我国绘制了一幅异彩纷呈的人文画卷,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一起去慢慢了解、领会。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