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导入
萤火虫的光,点亮了读书者的人生!
囊萤夜读
磨杵成针
18 文言文二则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新课导入
车胤(约333年-401年) 字武子,东晋大臣。为人公正,不畏强权,后为会稽王世子司马元显逼令自杀。
新课导入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字词乐园
我会认
gōng
qín
yān
恭
敬
勤
焉
卒
zú
士
学
心不在
囊
恭
勤
博
náng
gōng
qín
pín
字词乐园
我会写
贫
bó
焉
yān
逢
féng
萤
yíng
卒
zú
囊
笔顺:
组词:胶囊 萤囊
náng
字词乐园
书写指导
笔顺:
组词:心不在焉
字词乐园
书写指导
焉
yān
字词乐园
识字方法
字源识字
贫
字词乐园
加一加
分+贝=贫
减一减
翠-羽=卒
字词乐园
博
bó
搏
yíng
莹
换一换
萤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囊萤夜读
朗读节奏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磨杵成针
朗读节奏
请同学们大声自由朗读课文,看谁读得流畅,有节奏。
初读课文
一、注音或写字。
课堂练习
恭
( )
练náng( )
萤
囊
yíng( )火虫
焉
( )
gōng
yān
卒
杵
( )
zú( )业
chǔ
二.查找资料,解释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1)胤恭勤不倦( )
(2)博学多通( )
(3)囊萤夜读( )
肃敬勤勉
通晓,明白
用口袋装
(4)过是溪( )
(5)逢老媪方磨铁杵( )
(6)还卒业( )
这
正在
完成
课堂练习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字词,简单了解了课文内容,今天我们就来品读这两篇文章吧!
请同学们结合注释,解释文章重点词语的意思,并翻译文章大意。
要求:
1.自己翻译。
2.同桌互译。
3.找出不会解释的词语或句子。
疏通文意
新知探究
文言文翻译顺口溜
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谨慎翻译。
字字落实,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换替。
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整齐。
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以意译。
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
重回原文,检查仔细;通达完美,翻译完毕。
新知探究
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用口袋装
萤火虫
肃敬勤勉
通晓,明白
白色薄绢做的口袋
用夜晚接着白天(学习)。
广博
语气词,无意义。
新知探究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翻译指导
晋朝人车胤肃敬勤勉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
新知探究
3.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香油(点灯,以便在灯下读书),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用夜晚接着白天学习。
新知探究
填空感知故事的内容。
车胤虽然家庭贫寒,但是读书非常勤奋,为了能够晚上读书,他想出的办法是用白绢做成的袋子装上_____来照明。
萤火虫
新知探究
我读出了( )的车胤。
谈谈对人物的看法。
先自己思考,再小组交流。
讨论交流
分析人物
肃敬勤勉、聪明
新知探究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小组交流)
谈启示
囊萤夜读:无论环境有多么恶劣,我们都要勤奋苦学,这样日后必有成就。
出自这篇文章的成语是什么?你知道它的意思吗?
(同桌交流)
新知探究
囊萤映雪
囊萤映雪: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用“囊萤映雪”比喻家境贫苦,刻苦读书。
成语我知道
新知探究
请用“囊萤映雪”这个成语造句。
举例:
古人囊萤映雪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潜词造句
新知探究
车胤是怎样在萤火虫微弱的光下勤奋夜读的,想象当时的情景编故事。
展开合理的想象,写完后小组交流。
创编故事
新知探究
请同学们结合注释,解释文章重点词语的意思,并翻译文章大意。(结合前面学到的翻译方法)
要求:
1.自己翻译。
2.同桌互译。
3.找出不会解释的词语或句子。
疏通文意
新知探究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
感其意,还卒业。
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
这
正在
被她的意志感动。
感,被......感动。
回去完成了学业。
还,回来。
完成
离开
碰上
对妇女的统称
想要
新知探究
1.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2.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疏通文意
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
世人说唐朝大诗人李白,年少时在山中求学,长期读书没有成果,打算放弃。
新知探究
3.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4.问之,曰:“欲作针。”
5.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经过这条小溪,看见河边有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很粗的铁棍。
李白好奇的问老婆婆在做什么,老婆婆说:"我要把它磨成绣花的针。"
李白被她的意志所感动,回去完成了学业。
新知探究
磨杵成针
唐朝诗人李白能够完成学业,是因为被一位老奶奶想要_____的意志所感动。
填空感知故事的内容。
整体感知
新知探究
我读出了( )的李白。
谈谈对人物的看法。
先自己思考,再小组交流。
讨论交流
分析人物
好问的、有毅力的、持之以恒的
新知探究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小组交流)
谈启示
出自这篇文章的成语是什么?你知道它的意思吗?
(同桌交流)
磨杵成针: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做事要有毅力,要持之以恒。
新知探究
磨杵成针
成语我知道
磨杵成针:把铁棒磨成了针。比喻做任何艰难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够克服困难,做出成绩。
新知探究
请用“磨杵成针”这个成语造句。
举例:
只要有磨杵成针的毅力,没有什么不能克服的困难。
潜词造句
新知探究
李白被磨杵成针的老奶奶的意志感动,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李白也有想放弃的时候,他是如何做的呢?想象当时的情景编故事。
展开合理的想象,写完后小组交流。
创编故事
新知探究
囊萤夜读讲的是__________(人名)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车胤
无论环境有多么恶劣,我们都要勤奋苦学。
磨杵成针讲的是__________(人名)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
做事要有毅力,要持之以恒。
课堂小结
头悬梁
孙敬是汉朝人。他年少好学,博闻强记,而且嗜书如命。晚上看书学习常常通宵达旦。邻里们都称他为"闭户先生"。
孙敬读书时,常常一直看到后半夜,为了避免打瞌睡,他将绳子的一头拴在房梁上,另一头跟自己的头发拴在一起。每当他累了困了想打瞌睡时,只要头一低,绳子就会猛地拽一下他的头发,一疼就会惊醒而赶走睡意。他每天晚上读书时,都用这种办法,发奋苦读。年复一年地刻苦学习,使孙敬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成为一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
拓展延伸
锥刺股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决心要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一打瞌睡, 就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醒来,再坚持读书。
拓展延伸
1.积累与学习有关的成语故事,并说说自己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2.办一期成语故事手抄报。
课后点拨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