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 19.2 一次函数 课时训练
一、选择题
1. 下列函数中,满足y的值随x的值增大而增大的是( )
A. y=-2x B. y=3x-1 C. y= D. y=x2
2. 若函数y=2x+(-3-m)是关于x的正比例函数,则m的值是 ( )
A.-3 B.1 C.-7 D.3
3. 如图,A、B的坐标分别为(2,0),(0,1),若将线段AB平移至A1B1,则a+b的值为( )
A. 2 B. 3 C. 4 D. 5
4. 已知直线和交于轴上同一点,的值为( )
A. B. C. D.
5. 已知一次函数y=kx+5和y=k′x+7,假设k>0且k′<0,则这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6. 函数①和②()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像可能是( )
7.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kx与y=-k的图象大致是 ( )
8. (2019?遵义)如图所示,直线l1:yx+6与直线l2:yx-2交于点P(-2,3),不等式x+6x-2的解集是
A.x>-2 B.x≥-2
C.x<-2 D.x≤-2
二、填空题
9. 如图,已知直线y=kx+b过A(-1,2),B(-2,0)两点,则0≤kx+b≤-2x的解集为 .?
10. 若一次函数的图象不经过第一象限,则的取值范围是 .
11. 若一次函数y=-2x+b(b为常数)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则b的值可以是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12. 已知一次函数与的图象相交于点,则______.
13. 甲、乙两人在直线道路上同起点、同终点、同方向,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匀速跑步1500米,先到终点的人原地休息,已知甲先出发30秒后,乙才出发.在跑步的整个过程中,甲、乙两人的距离y(米)与甲出发的时间x(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乙到终点时,甲距终点的距离是________米.
14. 如图,直线经过点,当时,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
15. 若点M(k-1,k+1)关于y轴的对称点在第四象限内,则一次函数y=(k-1)x+k的图象不经过第________象限.
16. 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B两点,则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17. 已知函数为正比例函数.
⑴求的取值范围;
⑵为何值时,此函数的图象过一、三象限.
18. 某种储蓄的月利率是,今存入本金100元,求本息和(本金与利息的和)(元)与所存月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计算5个月后的本息和.
19. 把函数的图像向右平行移动个单位,求:
⑴ 平移后得到的直线解析式;
⑵ 平移后的直线到两坐标轴距离相等的点的坐标.
20. 教室里放有一台饮水机,饮水机上有两个放水管.课间同学们到饮水机前用茶杯接水.假设接水过程中水不发生泼洒,每个学声所接的水量是相等的.两个放水管同时打开时,它们的流量相同.放水时先打开一个水管,过一会再打开第二个水管,放水过程中阀门一直开着.饮水机的存水量y(升)与放水时间x(分钟)的函数关系如下图所示:
⑴ 求出饮水机的存水量(升)与放水时间(分钟)()的函数关系式;
⑵ 如果打开第一个水管后,2分钟时恰好有4个同学接水接束,则前22个同学接水结束共需要几分钟?
⑶ 按⑵的放法,求出在课间10分钟内最多有多少个同学能及时接完水?
21. 刚回营地的两个抢险分队又接到救灾命令:一分队立即出发赶往30千米外的A镇;二分队因疲劳可在营地休息a(0≤a≤3)小时再赶往A镇参加救灾.一分队出发后得知,唯一通往A镇的道路在离营地10千米处发生塌方,塌方处地形复杂,必须由一分队用1小时打通道路.已知一分队的行进速度为5千米/时,二分队的行进速度为(4+a)千米/时.
(1)若二分队在营地不休息,问二分队几个小时能赶到A镇?
(2)若需要二分队和一分队同时赶到A镇,二分队应在营地休息几个小时?
(3)下列图象中,①②分别描述一分队和二分队离A镇的距离y(千米)和时间x(小时)的函数关系,请写出你认为所有可能合理图象的代号,并说明它们的实际意义.
22. 已知一次函数经过点(1,-2)和点(-1,3),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并求:
(1)当时,的值;
(2)x为何值时,?
(3)当时,的值范围;
(4)当时,的值范围.
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 19.2 一次函数 课时训练-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B 【解析】一次函数y=-2x中,y随x增大而减小;一次函数y=3x-1中,y随x的增大而增大;反比例函数y=中,在每一个分支上,y随x的增大而减小;二次函数y=x2中,当x>0时,y随x增大而增大,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故答案为B.
2. 【答案】A
3. 【答案】A 【解析】由题图知:线段AB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再向上平移一个单位,即a=1,b=1,∴a+b=1+1=2.
4. 【答案】C
【解析】分别求出两个直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和,因为交与x轴上的同一点,所以可列方程,解得
5.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画出两个函数的图象,大致图象如解图所示,∴这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在第一象限.
【一题多解】由题意得,解得,即为交点坐标,∵k>0,k′<0,∴k-k′>0,7k-5k′>0,∴x>0,y>0,∴这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在第一象限.
6. 【答案】D
7. 【答案】B
8. 【答案】A
【解析】当x>-2时,x+6x-2,
所以不等式x+6x-2的解集是x>-2.
故选A.
二、填空题
9. 【答案】-2≤x≤-1 [解析]如图,直线OA的解析式为y=-2x,当-2≤x≤-1时,0≤kx+b≤-2x.
10. 【答案】
【解析】由题意,解不等式组得出的取值范围.
11. 【答案】-1(答案不唯一,满足b<0即可) 【解析】∵一次函数y=-2x+b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b<0,故b的值可以是-1.
12. 【答案】16
【解析】分别将点代入两个一次函数解析式,得和,联立方程得,所以
13. 【答案】175 【解析】由图象可知,甲前30秒跑了75米,则甲的速度为=2.5米/秒,甲出发180秒时,两人相离0千米,这说明甲出发后180秒时,乙追上了甲,此时两人所行路程相等为180×2.5=450米,乙用的时间为180-30=150秒,所以乙的速度为:=3米/秒,由此可以求出乙跑到终点所用时间为:=500秒,此时甲跑的时间为500+30=530秒,甲已跑路程为530×2.5=1325米,甲距终点的距离为1500-1325=175米.
14. 【答案】
【解析】∵正比例函数也经过点,
∴的解集为,
故答案为:.
15. 【答案】一 【解析】依据题意,M关于y轴对称点在第四象限,则M点在第三象限,即k-1<0,k+1<0, 解得k<-1.∴一次函数y=(k-1)x+k的图象过第二、三、四象限,故不经过第一象限.
16. 【答案】
【解析】由图象知,,即则图象在x轴下方,所以
三、解答题
17. 【答案】
⑴;⑵
⑴由题意,得:,解得
∴当时,函数为正比例函数
⑵因为正比例函数过第一、三象限
所以
即
所以当时,此函数的图象过第一、三象限
18. 【答案】
,5个月后的本息和为元.
【解析】∵利息=本金×月利率×月数,
∴.
当时,,即5个月后的本息和为元.
19. 【答案】
⑴;⑵或
【解析】⑴因为直线向右平移个单位,所以,且平移后经过点.设所求解析式为,
将代入,得.所以所求直线解析式为.
⑵因为到两坐标轴距离相等的点在直线或上,所以解方程组
和
得和
20. 【答案】
⑴;⑵7;⑶32
【解析】⑴设存水量与放水时间的函数解析式为,
把(2,17)、(12,8)代入,得,解得
∴
⑵由图象可得每个同学接水量为升,则前22个同学需接水(升),存水量(升)∴ 解得
∴前22个同学接水共需要7分钟.
⑶当时,存水量,用去水(升)
∴课间10分钟内最多有32个同学能及时接完水.
21. 【答案】
解:(1)若二分队在营地不休息,则a=0,速度为4千米/时,行至塌方处需=2.5(小时),因为一分队到塌方处并打通道路需要+1=3(小时),故二分队在塌方处需要停留0.5小时,所以二分队在营地不休息赶到A镇需2.5+0.5+=8(小时).
(2)一分队赶到A镇共需+1=7(小时).
(ⅰ)若二分队在塌方处需停留,则后20千米需与一分队同行,故4+a=5,即a=1,这与二分队在塌方处停留矛盾,舍去;
(ⅱ)若二分队在塌方处不停留,则(4+a)(7-a)=30,即a2-3a+2=0,解得a1=1,a2=2.
经检验a1=1,a2=2均符合题意.
答:二分队应在营地休息1小时或2小时.(其他解法只要合理即给分)
(3)合理的图象为(b)、(d).
图象(b)表明二分队在营地休息时间恰当(2<a≤3),后于一分队赶到A镇;
图象(d)表明二分队在营地休息时间恰当(1<a<2),先于一分队赶到A镇.
22. 【答案】
(1);(2);(3);(4)
【解析】(1)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由题意,列得,解得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当时,
(2)∵
∴,解不等式得:
∴当时,
(3)∵,∴
又∵,即
解得:
∴当时,
(4)∵,∴ 解得:
∴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