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2-25 10:0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课 三大改造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清楚地说出我国三大改造的形式,缺点。
2.结合材料理解我国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
3.由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的分析得出三大改造的实质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由私到公的转变。。
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和意义
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1950年土地改革
---农民土地私有制
一开始农民很高兴
后来却觉得很费力
当时3亿农民,要分7亿亩土地和 297万头耕畜,人均可分得耕地多少亩?多少人可分得一头耕畜?
7÷3≈2.3(亩)
297万 ÷3 亿 ≈ 0.01(头/人)
答:人均可分得耕地2.3亩,约100人可分得一头耕畜。
下面出现的数字都是当时真实的数据,来算算吧!
材料:经过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得到了土地,农村生产力从封建制度束缚下解放出来,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起来了,但农民绝大多数还是靠人畜经营……正因如此,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
由此你可以分析出农业改造的必要性么?

牲畜
农具
肥料
种子
水灾
旱灾
蝗灾
农民有互助合作的要求
一、对农业的改造
1、对农业改造的原因:

2、形式:
3、目的:
影响了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2年土改后)
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
难以解决水利问题,
难以抵御自然灾害,
不能合理使用耕地,
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工具。
农民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
(农民土地私有制)
使农民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农业合作化的形式
农业合作化的三阶段
农业生产互助组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由几户至十几户组成,实行共同劳动、分散经营。
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组织。其特点是土地入股,耕畜、农具作价入社,由社实行统一经营;社员参加集体劳动。
以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为基础的集体经济组织。其特点是把劳动力、土地、耕畜、农具固定给生产队使用。
在加入合作社以后,土地等生产资料都变成了合作社的公有财产,原本人为分割开的土地又都连成了一片。
这非常有利于大型耕作工具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所以合作社也用上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庄稼的收成提高了好几倍!
来自手工业的困惑
张小泉剪刀在乾隆年间,被列为贡品。1926年获美国费城世博会银奖。日寇侵占了杭州时,张小泉剪刀遭受重创,濒于破产,到解放前期,张小泉制剪工业日渐凋敝,已无光彩可言。解放后,社会安宁,各作坊商号纷纷复业,但是面临着资金人力不足等问题,难以为继。
1953年开始,在政府部门的组织下,相继成立了五个张小泉制剪合作社。1955年,五社合并为张小泉制剪合作社,职工已增加到527人。这个品牌开始了重新崛起之路。
1956年,毛主席在《加快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文中特别指出:“…提醒你们,手工业中许多好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的刀剪一万年也不要搞掉。我们民族的好东西,一定要来一个恢复…”之后,政府拨款40万元支持张小泉剪刀厂。
张小泉剪刀重新崛起离不开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许多木器手工业者看了合作社的锯板机,都看了又看,舍不得离开。
他们说,一部锯板机可抵40个锯木匠的劳动,这在个体分散生产的情况下,即使不吃饭也要积上十七八年收入,才能买上一部。真是:“想想合作实在好,个体分散办不到,组织起来乐道道,机器生产效率高。”
公私合营:
企业
国家所有(公有)
资本家所有(私有)
合作
赎买

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二、公私合营
公私合营的形式
“四马分肥”
赎买
采取定息制度: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额,发给股息,年息为5%。
20.5%
15%
30%
34.5%
天津盛锡福帽厂实行公私合营
乐松生 同仁堂经理 率先实行公私合营 后任北京市副市长
同仁堂的新貌
同仁堂的商标
时间
20年代-解放前
实行公私合营后
设备
陈旧
陈旧
劳动条件

改善了劳保条件
管理制度
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改善了管理制度
工人积极性
不高
充分发挥
产量
不到设计能力的90%
超过设计能力的40%
上海水泥厂

根据上表,分析我国52-56年之间中国经济结构有何变化?这种变化有何意义?
《1952年与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年
1956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变化:公有制经济和集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意义: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缺点
要求过急
工作过粗
改变过快
在1955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对于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很适当。但整个来说,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江西省抚州市某地有一社区叫作“豆腐社”,当地老人说这是当年按国家政策,将从事豆腐制作加工的手工业者组织在一起,建立了“豆腐生产合作社”而得名。这一名称最早可能出现在 ( ?? ) A.土地改革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人民公社化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2、“恒源样”创始人沈莱舟曾对子女说:“现在我把厂都交给了国家,由国家去经营管理,我坐在家里不用花一点心思收股息,这又有什么不好?”这反映的是 ( )
A.土地改革运动 B.全行业公私合营
C.手工业合作化 D.人民公社化运动
3、 同仁堂是驰名中外的商标品牌。如果你要考察当年有关其公私合营的概况,你必须查阅哪一阶段的历史资料 ( )
A.1953年—1956年 B.1949年—1956年
C.1949年—1953年 D.1953年—1957年
B
B
B
4、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事件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一五”计划完成
5、在1956年1月25日的最高国务会议上,陈云对毛泽东说:“公私合营以后,东来顺的涮羊肉嚼不烂了,芝麻酱不香了,糖蒜不甜了,全聚德的烤鸭也不好吃了……”以上材料表明 ( )
A.进行三大改造,很有必要 B.进行三大改造,效果极好
C.进行三大改造,违背规律 D.三大改造后期,出现问题

C
D
谢谢大家!
1、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由封建社会
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结束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3、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近现代史上,社会性质发生过哪三次变化?
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剥削、按劳分配的社会制度。
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