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掌握唐朝和日本的关系、遣唐史和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
2.鉴真和尚东渡日本的情况;
3.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谜语抢答—猜人名
1、不卖铺盖
(刘备)
2、说到就到
(曹操)
3、大闹天宫
(孙悟空)
4、爱念紧箍咒
(唐僧)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大唐西域记》
玄奘
姓名:赵游
居住地:唐朝长安
座右铭:活着的意义就是旅游
热爱旅游的赵游很喜欢看各种游记,这一天,他看到了一本奇书,书里记载了一位僧人游历从新疆到中亚、天竺(今印度半岛)的故事。这本书的名字是……,那位僧人又是……
聊一聊
一、玄奘西行
你知道的玄奘西行(身份弟子、西行目的、所遇困难、)
《西游记》
真实历史
唐僧,也叫唐三藏,前世为如来二弟子金蝉子,有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个弟子。
玄奘,本名陈炜(wěi)今河南洛阳偃师市人,跟随哥哥早年出家,年轻时便名扬洛阳。
唐太宗受观音感化欲往天竺求取真经,唐僧自告奋勇前往。
因感到佛教宗派众多,佛经译文多误,贞观初年,决心到天竺学习佛法
《西游记》是文艺作品、经过夸张、加工,不是真实的历史!
一、玄奘西行
“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
那烂陀寺遗址
那烂陀寺高僧戒贤法师已有九十多岁高龄,亲自为玄奘讲学,对他颇为赏识
玄奘在天竺潜心学习,获得极高的声望。10余年后,虽然僧俗人民再三挽留,玄奘依然决定返回祖国,
一、玄奘西行
玄奘回国后又有什么重大贡献?
大雁塔
①翻译佛经,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75部
1335卷
②根据他口述由弟子记录而成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如果没有玄奘的著作,重建印度历史是完全不可能的。
---印度史学家阿里
被玄奘高僧的精神感动,赵游决心东行,他先乘船走水路到达新罗(今朝鲜半岛),看到码头上摆满了运往唐朝的货物…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想一想
阅读20页,唐朝和新罗有哪些交往?
中韩交流第一人——崔致远
新罗→唐朝
唐朝→新罗
A 新罗物产
B 政治制度
C 科举考试
D 朝鲜音乐
E 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新罗的朝霞?(chóu)、纳?等特产工艺品及人参、牛黄等药材大量输入唐朝
赵游离开新罗,乘着一只日本船去了日本,到达日本都城平城京的一刻,他感觉非常惊讶。
朱雀大街
西市
东市
日本平城京
到了中午,赵游去商业区吃饭,发现两边商铺招
牌上的字也很奇特。
日本和同开弥
(始铸于708年)
唐朝开元通宝
(始铸于621年)
吃完饭,赵游的日本朋友拿出钱币付账。赵游越来
越感觉像在唐朝一样了。
想一想
为什么赵游感觉日本像极了唐朝呢?
因为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贞观五年(631年),日本派出了由留学生和学问僧组成的第一次“遣唐使”,到开成三年(838年)止,共派出遣唐使12次。起初开元五年(717年)、二十一年(733年)和开成三年(838年)派出的三次遣唐使团,人数均在550人以上。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李白《哭晁卿衡》
阿倍仲麻吕
二、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645年日本孝德天皇宣布模仿中国建立年号,定年号为“大化”。并正式开始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政治
唐朝妇女
服
饰
节日
茶道
走在街上,赵游听到日本人在议论一个叫鉴真的人,带着强烈的好奇,赵游向日本友人打听鉴真的故事
1
5
4
2
3
遭诬告与海盗勾结,船只被官府查没
突遇风暴,触礁搁浅,被渔民所救
因官府出面阻止,未能成行
因弟子好心阻拦,未果
6
遭遇台风;因暑热患眼疾,双目失明
66岁东渡成功
鉴真
东渡
二、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二、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鉴真东渡意义:
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唐招提寺
想一想
鉴真东渡有什么影响?
鉴真一行给日本带去了大量书籍文物和许多药方,鉴真用鼻嗅的方法帮日本人辨别了许多药物,被日本药商界奉为始祖。
旅游
旅游
旅游
新罗
日本
天竺
波斯
大食
朝鲜半岛
印度半岛
伊朗
阿拉伯半岛
东罗马帝国
长安
拂菻
根据<<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看一看唐朝对外交往有什么特点?
对外交往范围广泛且活跃,与亚洲非洲欧洲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回到唐朝的赵游暂时结束了自己的旅程,看着自己国家的交往路线图,赵游感触颇多……
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 常须达。
——《日本书纪》
材料二:隋唐对外交往活跃……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
为什么唐朝时对外交往如此广泛和活跃呢?
社会稳定、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
对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唐朝比较开放、宽容的对外政策给各国友好交流提
供了机会。
唐朝对外交通发达,给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
分组讨论:
旅游
旅游
旅游
推动“一带一路”进程中,能从唐对外关系中获得什么启示?
国家强盛才有辐射力和吸引力
坚持平等合作与开放发展方针
鼓励与支持各行主动走出国门
◆巧记歌诀
唐朝中外交流忙,
日本遣使来大唐。
学习先进的文化,
回国产生大影响。
鉴真东渡到日本,
文化交流美名扬。
高僧玄奘最杰出,
历尽艰险到天竺。
前后经历十多年,
西天取经功绩显,
成书《大唐西域记》。
至今仍然有影响。
课堂小结
小
试
牛
刀
B
1、下列国家,受唐朝文化影响最大,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是( )
A.朝鲜 B.阿拉伯 C.日本 D.印度
C
2、“大德远涉沧海,来至此国。朕先造东大寺,经十余年,于大佛西,欲立戒坛,自有此心,日夜不忘。”这是754年日本天皇下诏欢迎来自大唐的一位高僧,这位高僧就是( )
A.玄奘 B.鉴真 C.思托 D.辩机
3、右图人物的事迹不包括
A. 历经艰险,前往天竺学习佛经
B. 在天竺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
C. 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潜心翻译
D. 以亲身见闻写成《西游记》
D
小
试
牛
刀
课
后
作
业
事件内容
身份
目的地
目的
独行还是结伴
途中遭遇
玄奘西游
(唐太宗时期)
鉴真东渡
(唐玄宗时期)
填写下表,总结鉴真、玄奘共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