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 圆的周长 西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 圆的周长 西师大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2-25 15:1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西南师大2011课标版六年级上册第16、17页。
【教学目标】 
1、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能运用圆周长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猜测、观察、测量、计算、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整个探寻知识的过程,从而掌握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3、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成功,增强自信;了解祖冲之与圆周率,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学生用硬纸板做的圆形纸片、学生自带的圆形实物、没有弹性的线、尺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疑问。
(一)激发兴趣
大家对“龟兔赛跑”的故事都很熟悉,谁赢得了比赛?今天乌龟和兔子要进行第二次比赛,课件出示比赛场地,让学生观察50米和正方形跑道、圆形跑道有什么联系?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他们的比赛。
这次兔子没偷懒赢得了最终的比赛,但乌龟很不高兴,认为比赛很不公平,但又说不出理由,同学们,你们认为比赛公平吗?让学生说理由。
要想知道比赛是否公平,就得知道正方形的周长和圆的周长,圆的周长指的是什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究远的周长。
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二)认识圆的周长
拿出一个圆,让学生上台指一指圆的周长,归纳圆的周长。
要求:同桌拿出自己准备的圆互相指一指圆的周长
(三)讨论圆周长的测量方法
师:如果现在要想知道你们手中圆的周长,你们有什么好的方法,也就是如何测量圆的周长?
学生思考并汇报,课件出示两种常用的方法,并强调细节。
(1)“滚动法”——把实物圆沿直尺滚动一周;
(2)“缠绕法”——用绳子缠绕实物圆一周并打开;
二、合理猜想,合作探究。
(一)、分组合作测量、计算
师:但刚才龟兔赛跑中的圆形跑道能通过这样的方法测量吗?因此我们要探讨出计算远的周长的方法,就像之前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一样。正方形的周长和什么有关?是边长的几倍?
师:你们大胆的猜想远的周长可能与什么有关?
师:你们的猜想到底正不正确,接下来就通过动手操作验证猜想。
课件出示操作要求,学生完成。
(二)发现规律,初步认识圆周率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记录。
师:观察周长与直径的比值,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吗?(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师: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早就有人研究出任意一个圆的周长和这个圆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把这个数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来表示,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它的值是:π=3.1415926535……,我们在计算时,一般只取它的近似值,即π≈3.14。
师:同学们你知道吗?我们古代的数学家在圆周率的计算上可是有着辉煌的成绩的,谁来讲给同学们听?
我们有这么伟大的数学家,相信我们这些站在伟大巨人肩膀上的现代中国人一定能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三)总结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师:你能通过分析表格得到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了吗?
学生回答。(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前面的层层铺垫和对表格的分析学生可以很容易的回答这个问题。)
师: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板书:圆的周长=π×直径)。
如果用字母c表示圆的周长,d表示圆的直径,那么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是c=πd(板书),再根据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得到c=2πr (板书)。
生读:c=πd??c=2πr?
师:从计算公式可以看出,要求圆的周长必须要知道哪些条件?
生:圆的直径或半径。
三、解释运用个,深化知识。
1、利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乌龟的困惑。学生上台板书
2、计算圆的周长


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3、出示例1,学生尝试完成
4、判断
(1)、任何圆的周长都是它的直径的3.14倍. ( )
(2)、直径3厘米的圆比半径2厘米的圆的周长大. ( )
(3)、大圆的圆周率大于小圆的圆周率. ( )
(4)、两个圆的周长相等,那么这两个圆的直径也等.( )
5、小红用卷尺量得圆桌面的周长是4.71米,这个圆桌面的直径是多少?
6、一位杂技演员表演独轮走钢丝,车轮直径是50厘米,走过47.1米长的钢丝,车轮需要转动多少周?
四、全课小结,归纳升华。
本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板书设计】
???????????? 圆 的 周 长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π≈3.14
C=πd C=2πr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