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一课一练
3.古诗三首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用“√”标出。
迢迢(tiāo
tiǎo)
擢素手(zhāi
zhuó
)
札札(zhā
zhá
)
机杼(shù
zhù
)
栖鸦(xī
qī
)
脉脉(mài
mò
)
二、读拼音,写字词。
那女子穿着一身素衣,手拿着一本书,正在专心致志地看一篇文
zhāng(
),那一双含情mò
mò(
)的眼睛偶尔露出yíng
yíng(
)的笑意,一点儿也没有公hóu(
)家小姐的嚣张跋扈,美得简直像是一幅画。
三、字义理解。
章:①诗歌文辞的段落;
②条理;③条目;④戳记。
(1)给下面词语中的“章”选择正确的解释。
出口成章(
)
约法三章(
)
杂乱无章(
)
(2)“章”在古诗文中还有特别的含义,“终日不成章”中“章”的意思(
)
四、先把诗句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韩翃,写的是我国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
B.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后两句则是写夜晚。
C.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寒食节长安城内富于浓郁情味的风俗画.
D.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权贵豪门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这首诗描写的传统习俗是
。
3.发挥想象,根据前两句诗的描述,把春日长安城花开柳拂的景象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课内阅读。
(一)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
。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
,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补充诗句。
2.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1)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诗中借牵牛星、织女星表达人间夫妇的哀愁怨恨情思的语句是
;诗中描写两星相对的清冷环境,于景中寄寓离愁的两句是
。诗中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的诗句是
。
4.这首诗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这首诗在刻画织女时,并没有孤立静止地去写她的思想活动,而是通过
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含蓄深沉,极富艺术感染力。
(二)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中庭地白树栖鸦”中“地白”的意思是
。这种清美的意境让我们联想到学过的李白的诗句
。
(2)“
”委婉地表达了思念之情。下列没有表达思念之情的是(
)
A.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下列对古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中“树栖鸦”以动衬静,既描写了鹊鸦栖树的情形,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B.朗读时,“冷露无声湿桂花”可以读得轻柔一些,读出其中的静寂、幽美之意。
C.“人尽望”说明中秋月夜景色奇特,引起了众人的关注。
D.整首诗塑造了一个孤独无眠望月苦思的游子形象,诗人的心境是孤寂的。
参考答案:
一、tiǎo
zhuó
zhá
zhù
qī
mò
二、章、脉脉、盈盈、侯
三、(1)①
③
②
(2)花纹
四、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1.D
2.吃冷食、禁火
3.暮春时节,长安城到处是飞花柳絮,落红无数,皇城里的柳枝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地摇摆着,到处是一派缤纷绚烂的景象。
五、(一)札札弄机杼
清且浅
2.(1)因为相思而整天也织不出一幅完整的花纹,她哭泣的泪水零落如雨。
(2)虽然只相隔了一条银河,但也只能含情脉脉相视无言。
3.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4.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5.动作
神态
(二)(1)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不知秋思落谁家
D
(3)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56张PPT)
3.古诗三首
语文统编版
六年级下
1.会写“侯、栖、鸦”等7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三首古诗,背诵三首古诗。
3.能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三首古诗各自体现的传统民俗文化及每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4.能体会古诗委婉、间接抒情的特点,感受古诗中所体现的传统文化内涵。
5.了解、热爱传统民俗文化。
目标导学
侯
盈
章
泣
hóu
zhāng
qì
yíng
我会写
脉
栖
鸦
mò
qī
yā
我会写
章
zhāng
写法:“立”要扁,下横最长,中间“日”扁小。
脉
mò
写法:左窄右宽,“永”最后两笔撇短捺长。
纤
xiān
qiàn
纤细
纤绳
多音字
间
jiàn
jiān
间隔
时间
多音字
寒
食
【唐】韩翃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读出诗歌的节奏
生平简介:韩翃,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天宝十三载(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文学成就: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建中年间,因作《寒食》
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
主要作品:诗多写送别唱和题材,如《韩君平诗集》,《全唐诗》录存其诗三卷。
作者简介
寒食节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后来因为寒食和清明离的较近,所以人们把寒食和清明合在一起只过清明节。
相关资料
寒食:寒食节,通常在冬至后的第105天,过去在节日期间不能生火做饭。
春城:
春天的京城。
皇城里的柳树。
汉宫:
用汉代皇宫借指唐代皇宫。
御柳:
传蜡烛:
指宫中传赐新火。
五侯:
这里泛指权贵豪门。
词语解释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句意】暮春时节的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到了,东风轻轻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飞花”即柳絮飞舞,花瓣纷纷飘落,点明暮春季节。一个“飞”字,明写柳絮和花,暗写风,动感强烈。
双重否定
“御柳斜”写出了皇城垂柳随风摇曳之态,“斜”字明写柳而暗写风,与“飞”前后相衬,展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春城/无处/不飞花,
这句话写寒食节整个长安城的迷人风光。不说“处处”飞花而说“无处不”飞花,以双重否定表示肯定,形成强调的语气,表达效果更强烈,写出了春天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景象。
寒食/东风/御柳斜。
这句话专写皇城风光。整个长安城充满春意,热闹繁华,那皇城里的情景也就可想而知了。作者并未直接写到游春盛况,而是剪取无限风光中风拂“御柳”一个镜头。当时的风俗,寒食日折柳插门,所以特别写柳,也关照下文。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句意】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赐新火,袅袅轻烟散入权贵豪门的家里。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赐火用“传”字,不仅描绘出动态,而且意味着挨个赐予,可见封建等级之森严。
“轻烟散入”四个字,生动地描绘出一幅中官走马传烛图,虽然没有写马,也没有写人,但是那袅袅轻烟,告诉着这一切,使人嗅到了那烛烟的气味,听到了马蹄声,恍如身历其境。同时自然而然会使人产生一种联想,体会到更多的言外之意。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两句用白描的手法写长安城日落时分的情景。前两句描绘了传烛的情形,后一句描绘了沿途轻烟飘散的情景。王侯贵族得到了皇帝的恩宠,虽然寒食禁火是沿袭已久的习俗,但是权贵大臣可以破例点蜡烛,诗人对特权阶级做出了委婉的讽刺。
寒食
飞花
斜柳
白天
勃勃生机
(长安寒食节风光)
传蜡烛
散入
夜晚
委婉批判
(对现实的不满)
结构梳理
主旨归纳
《寒食》描写了寒食节这天长安城由白天到夜晚的景象,诗人借“暮传蜡烛”,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权及腐败,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读出诗歌的节奏
【迢迢牵牛星】
【皎皎】
【河汉女】
【擢】
【札札】
明亮的样子。
织机发出的响声。
伸出,抽出。
选自《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写作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迢迢,遥远。
指织女星。河汉:银河。
词语解释
【机杼】
【章】
【涕】
【盈盈】
【脉脉】
有花纹的纺织品,这里指整幅的布帛。
织机的梭子
用眼睛表达情意的样子。
眼泪。
形容清澈。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句意】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用典。
这两句写出了牛郎织女隔银河相望的情景,写景中寄寓了无限的哀愁。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句意】织女伸出纤细白皙的双手开始织布,织布机札札地响个不停。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对偶
这两句形声相衬,表现出织女的娇柔与勤劳。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句意】一整天也织不了完整的花纹,哭得泪如雨下。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比喻
这两句写织女思念牛郎,悲伤不已的样子。“泣涕零如雨”运用比喻的手法,把织女的泪水比作雨水,表现了织女的悲伤,突出了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深。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句意】银河又清又浅,相隔又有多远呢?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这两句写出了相思的情感因银河的隔阻而无法传递,借景抒发了强烈的相思之情。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句意】只隔一条清澈的河,相视而不能相互说话。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脉脉”刻画出牛郎织女默默相对,情意绵绵的神态。“盈盈”和“脉脉”这两个叠音词的运用,生动地表现出了织女和牛郎受银河相阻,默默相望的离愁。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两句刻画了一个外表平静、内心凄苦的思妇形象,情景交融,哀婉动人。
迢迢牵牛星
迢迢:
遥远的距离。
皎皎:
星星的皎洁明亮。
纤纤:
手的修长秀美。
札札:
织机的声音,体现织女织布的忙碌。
——远
——亮
——美
——勤
盈盈:
河水的充沛、晶莹。
脉脉:
二人含情注视的神情。
——清
——苦
音韵优美
思念之情
结构梳理
主旨归纳
《迢迢牵牛星》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读出诗歌的节奏
王建(768—835),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他出身寒微,一生潦倒。其诗题材广泛,同情百姓疾苦,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
作者简介
中秋节: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资料
十五夜: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
中庭:
即庭中,庭院中。
地白:
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
冷露:
秋天的露水。
词语解释
尽:
都。
秋思:
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词语解释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句意】月光照在庭院地上,树上栖息着乌鸦,秋天的露水无声地打湿了庭院中的桂花。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无声”细致的写出了露珠的轻盈。
“树/栖鸦”是“鸦栖树”的倒装句,乌鸦已经栖息在了树上,暗示夜已经深了,周围一片寂静。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练,既写出了乌鸦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中庭/地白/树/栖鸦,
这一句写中秋时节院中的景色,营造了一种清冷、悠远的意境。
冷露/无声/湿/桂花。
这一句承接上句,借助感受进一步渲染了中秋之夜,描写了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句意】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在仰望,不知道这秋天的情思会落到谁的一边。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写景)情景交融
(抒情)思亲之情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结构梳理
主旨归纳
《村晚》描绘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牧童骑牛晚归图,生动地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天真和悠闲自在。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