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砸缸
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有个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
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放弃他都跑了,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击去。水涌出来,小孩也得救了。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父亲名字叫司马池,任天章阁待制(宋代官名)司马光深受其父影响,自幼便聪敏好学。据史书记载,司马光非常喜欢读《左传》,常常"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七岁时,他便能够熟练地背诵《左传》,并且能把二百多年的历史梗概讲述得清清楚楚,可见他自幼便对历史怀有十分浓厚的兴趣。此外,还有一件事使小司马光闻名满九州,这就是流传至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4、 孙权劝学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
分析人物对话,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在把握课文中的文言实词的基础上,理解文中语气词和称谓语的含义。
学习目标: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共294卷,另有《目录》30卷,《考异》30卷,历时19年完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
知识链接:
翻译提示
留--国号、年号、地名、书名、人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
替--用现代汉语双音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词;
调--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补-一补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
删--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不译。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谥文正。主要著作有《资治通鉴》(由其主持编纂)《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了解作者:
写作背景:
本文所叙故事发生在东汉末。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孙权大将周瑜和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曹、刘、孙三方鼎峙的局面初步形成。后周瑜病死,鲁肃代之。孙权劝吕蒙注意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此时。
卿 为博士邪 涉猎 更刮目相待
字词积累:
qīnɡ
yé
shè
ɡènɡ
重点实词:
1、一词多义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例句
意思
(1)为
蒙辞以军中多务。
自以为大有所益
介词,用,拿
动词,与“为”连用,认为
2、古今异义: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例句
古义
今义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学位的最高一级
(2)但当涉猎
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
(3)见往事耳
过去的事情
专掌经学传授的官
只,只是
指历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疏通文意:
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东南)人,东汉末孙权手下的将领。
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当道,当权
推托
事务
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当初,
孙权对吕蒙说: "
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古时王候的自称
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语气词,后写作“耶”
只,只是。
粗略地阅读
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
孙权说: "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
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你说事务多,比起我来怎么样?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到,等到。
如今,现在
经过
才干和谋略。
不再是。
吕蒙的小名。阿,名词词头。
重新
擦拭。
长兄,这里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知晓事情
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论议,
十分惊奇地说:“
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吕蒙说: “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怎么这么晚呢!”
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了。
文本探究:
1、说说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又是怎样说服吕蒙的。
孙权认为学习对执掌军权的吕蒙来说,尤为重要。孙权劝说吕蒙,首先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当吕蒙“以军中多务”相推辞时,孙权指出学习的目的和方法,而且现身说法,以“卿言多务,孰若孤?”回应了吕蒙的推托,并用自己的体会强调学习的作用。最终,吕蒙无可推辞, “乃始就学”。
2、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课文主要是通过鲁肃与吕蒙对话和“结友”,侧面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
鲁肃与吕蒙论议,惊叹吕蒙今昔的变化-“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确实学识进步很快、很大。鲁肃为之折服,与其“结友”。
示例一:学习没有早晚之分,只要认真学习,终有所成。
示例二:学习能增长见识,改变人的气质修养。
3.孙权劝学的效果如何?课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
吕蒙的才干和谋略大有长进。
课文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从鲁肃对吕蒙的评价及行动印证了孙权劝学的效果。
4、请简要概括文中三人的性格特点。
吕蒙:坦诚豪爽,乐于接受劝告,勤奋好学。
孙权:关爱部下并严格要求,勤于读书,善于劝学。
鲁肃:敬才爱才。
5、这篇短文省略了一部分内容,你知道是什么吗?结合我们已掌握的写作知识,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省略了吕蒙的学习过程。
因为这一部分与中心内容关系不大,可以省略,这样既节省了笔墨,又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达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本文篇幅短小,但思路明晰,从、 、吕蒙就学、 三个方面娓娓道来,阐明了 的道理,同时告诉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思想看待他人,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课堂小结:
学必有得
孙权劝学
鲁肃赞学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