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
大部分学生对宋庆龄不了解,课前教师要准备一些有宋庆龄的资料和小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少部分学生有失信现象,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悟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品质,做个诚实守信的孩子。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这句话,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点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这句话,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教学难点
让学生明白诚信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法、朗读感悟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们学过哪些诚信名言?
(1)民无信不立。
(2)小信成则大信立。
(3)言必信,行必果。
2.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有关诚信的文章,题目是《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我不能失信》。
3.题目中的“失信”是什么意思?题目是什么意思?(失信就是失去信用。题目的意思是我不能失去信用。)
4.课文的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出示学习资料,自由读学习资料里的内容。宋庆龄(1893——1981):政治家、社会活动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毕生致力于少年儿童的文化、教育、福利事业。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同学们,你们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试着来填一下空吧。
课文讲一个(),宋耀如一家()到一位()家去,二女儿宋庆龄()。她突然想起(),爸爸妈妈都劝她(),但她为了()还是(),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三、学习课文,品读感悟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
(2)哪句话写宋庆龄想去伯伯家?(二女儿宋庆龄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从哪些词语看出宋庆龄想去伯伯家?(从“特别高兴”、“早就盼着”这两个词语看出。)
(3)画出描写伯伯家鸽子漂亮的句子。(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了!)
这句话写出了宋庆龄对鸽子的喜爱。
2.学习课文2——10自然段
默读2——10自然段,画出体现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句子。
“不行!不行!我走了,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不,妈妈。您说过,做人要信守诺言。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见到她时向她道歉是可以的,但我已经想起来了,就不能失信了!”庆龄坚定地说。
庆龄仰起脸回答道:“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3.讨论:学完课文,你觉得宋庆龄为了守约放弃出行值不值得?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我认为宋庆龄为了守约放弃出行是值得的,因为诚实守信是一个人应有的道德水平,如果我遇到这种情况,我也会像宋庆龄一样去做。)
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这句话的理解。(生活中,我和朋友之间也会有一些约定,也会有不能及时履行约定的事情发生,但自己会是个信守诺言的人,不管对方能不能及时履行约定。)
四、拓展延伸
1.学习一些与诚信有关的成语:一言九鼎
、言行一致、金口玉言、一诺千金、言而有信、说一不二、信誓旦旦、表里如一、一言为定
2.阅读一个诚信小故事《一诺千金》: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仗义好助。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受到大家的赞扬。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终于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守信,自然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
讨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一个人诚实守信,自然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
五、教学总结
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我们要向宋庆龄一样做个诚实守信的孩子。
六、布置作业
写一篇日记,通过一件事描写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课程名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知识点(技能点)名称:《我不能失信》
适用对象:小学三年级下册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