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蓝山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蓝山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2-26 22:35: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湖南省蓝山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与运用(10分,每题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词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掂量(diān) 桀骜(ào) 修禊(qì) 得鱼忘筌(quán)
B.愆期(qiān) 坍缩(tān) 毗邻(pí) 量体裁衣(liàng)
C.告罄(qìn) 惩创(chuāng)屏息(bǐng) 佶屈聱牙(jié)
D.炽热(zhì) 讥诮(qiào) 剽悍(piāo) 长歌当哭(dā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舂粮 赍发 咬文嚼字 富丽堂皇
B.尺牍 诘据 战战兢兢 山青水秀
C.云宵 拜谒 精兵减政 一傅众咻
D.寒砧 睇眄 锱珠必较 谈笑风声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大家不妨细想一下,当处于弱势的平民百姓在社会强势面前,是否只能像林冲上梁
山之前那样选择逆来顺受呢?当然不是。
B.北京时间11月6日,长春亚泰队在中超迎战大连实德队的比赛中获得点球,王栋
一蹴而就,将场上比分改写为2-1。
C.功成名就之后回母校参加校庆的李优秀与二十年前同在湖南读书的张永同学在洞庭湖
畔萍水相逢了,他们高兴得热泪盈眶。
D.他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
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不是这样。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为了办好本届亚运会,广州组委会请来了世界各地的专业人士组织赛事、参与接待,
实际上这也是他们与国际接轨,学习别国先进管理理念。
B.已届耄耋之年的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其离职之后,他选择在联合国欧洲办事处所
在地日内瓦定居并安度晚年,从而实现了他早年的夙愿。
C.为杜绝以讨要工资为由的闹事事件不再发生,长沙市人民政府在及时解决相关问题
后,责成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民工权益的新政策。
D.湖南省学业综合水平考试是以检测学生是否达到高中毕业标准为目的的考试,命题
面向全体考生,总体要求是注重基础知识,加大试题覆盖面。
5.下列句子衔接合理且语言典雅工整的一项是 【 】
没有到过昆明的人,总以为这里四季皆好,在这里住久的人,却认为冬天最美。
A.冬天无风无雨,天空最高最蓝,花色最多最妍,五百里滇池,净水明山,山上无
云霭,数峰青碧。
B.天空最高最蓝,冬天无风无雨,花色最多最妍,五百里滇池,净水明山,山上无
云霭,数峰青碧。
C.冬天无风无雨,天空最高最蓝,花色最多最妍,滇池五百里,水净山明,山上无
云霭,数峰青碧。
D.天空最高最蓝,冬天无风无雨,花色最多最妍,滇池五百里,水净山明,山上无
云霭,数峰青碧。
二、文言文阅读(18分,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翻译题6分)
阅读《陈情表》选段,完成6~10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奉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苟欲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慈父见背 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B.九岁不行 余嘉其能行古道
C.舅夺母志 匹夫不可夺志也
D.除臣洗马 黎明即起,赛扫庭除。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臣以供养无主 木欣欣以向荣
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则刘病日笃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D.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胡为夫遑遑欲何之
8.下列句子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C.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D.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
A.表,是古代臣下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陈情表》是李密向晋武帝上的一表文。
B.所选文段的第一自然段分别陈述了祖孙相依为命的情形和家庭所遭受的不幸。
C.第二自然段写朝廷对作者优礼有加而作者却因供养祖母而不能奉诏的两难处境。
D.本文感情真挚,语言形象生动,自然精粹,让人读来不禁油然而生同情之心。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译文: 。
(2)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译文: 。
三、古诗鉴赏和默写(12分))
11.阅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答题。(6分)
清溪行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清溪,流经安徽省池城,与秋浦河汇合,出池口入长江。本诗写于天宝十二载(756年)秋后作者游池州时。
(1)本诗的尾联描绘什么时候的怎样的情境?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2)诗的第五、六句除了对偶外还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说明其妙处。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客曰:“‘月明星稀,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苏轼《赤壁赋》)
(4) ,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5)云无心以出岫,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6)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 。 (李密《陈情表》)
四、现代文学作品阅读(1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6题
伊人寂寞
陈毓
是那场突然降临的死亡出卖了她。
灾难降临以前,她是一个不久就要当妈妈的女人。那时她的妊娠反应已经过去,她看上去很强健,有旺盛的精力。即使她的肚子高高地隆了起来,腰身的粗壮使原来的衣服不再合适她,但是春天的到来仍使她很想打扮自己。她穿着宽松舒适的孕妇裙,看上去是那样的闲适自在。
是一个周末,她要去郊区的镇子上看望一们女友。女友在电话里不止一次跟她描述小镇油菜花开的样子,麦苗青青菜花黄,那情景她是熟悉的,只是好多年没看见了。现在,怀孕使她从容起来,那就去看看吧。
她拒绝了丈夫的陪同,她说离产期还早呢,没那么金贵,一个人去得了。她心疼上夜班的丈夫,他就靠白天的睡眠补精神,她不能叫他缺觉的。
丈夫送她出门,随手理了理她耳边的头发,以使她的头发更整齐些。
他陪她走到巷子口,那里有1路公交车,可以载她去女友所在的小镇。他看着她上了公交车,他们相互挥手道别后,他就回家睡觉。他头一挨枕头就睡着了,一个完整的夜班的确使他疲劳。他的睡眠一片黑暗,那里很少有梦。
他不知道有什么在他安睡时发生。那辆公交车——载着他妻子和将要出生的孩子的车——被一辆迎面而来的车撞到了路基下。他的妻子和他未来的孩子就在那一瞬间永远地弃他而去了。
他在医院里看见他们,准确点说,是看见他的妻子,他妻子的尸体。
跟他谈判的是医生。医生说,她死了,在撞车的一瞬间就死了,她撞坏了大脑,她没有痛苦。医生替他揭开那块白布,他看见她的脸,她的身子。她的身子和脸都是完好的,区别是它们现在看上去僵僵的,没了血色。他仔细地看她,他看见她的眼睛睁得大大的。那里没有恐惧,只吃惊无辜地看着他,看得他心软,于是他就把所有的过错自觉承担下来。不管事情的起因在不在自己,他都甘心。现在,那样的目光再次看着他,他立即就有了要承担什么义务的准备了。可这一次,他能承担什么呢?
我们医院想买你妻子的身体,当然,这得你肯成全。医生在说话,在对他说。
等他终于明白医生的意思后,他的直觉反应就是把自己善于操持钢铁的拳头砸在医生脸上,但他控制了自己。他虽然活得粗糙,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缺少教养。
我们很想把你妻子的身体留在这里,你不知道,这对医学研究有多高的价值。医生更加小心地寻找字眼儿,生怕伤害了那丈夫的情感。
谈判是艰难的。一方是刚刚痛失妻子的丈夫,一方是对科学秉持严谨态度的医生。
总之这桩谈判最后定下来了。那丈夫终因那笔他不再有力气拒绝的金钱放弃了他的坚持。而医生,一个视人体研究如同生命的人得到了那具人体:一个怀孕六个月的年轻女人的健康完整的身体。
据说,那个女人的身体被用世界上最尖端的技术保存了下来。
我是在一次名为“人体奥秘”的展览里见到她的。于我,那是众多参观者中的一个参观者,是一个不明就里就走进去了的一次观看。讲解的先生一再说,一定进去看看,这里有中国仅此一家的珍藏。讲解先生说的“仅此一家的珍藏”指的就是那个怀孕六个月女人的身体,她在这里有一个名字:“惊鸿”。那是一个很诗意的名字,但在这里我看不见诗意,也因此怀疑,那不是她的本名。
讲解先生说了她的来历,她现在的身价,那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只因为,她的遭遇的偶然性导致了她身体的科学研究价值的珍贵。
时光过去了二十年这也是讲解先生告诉的,她依旧保持着二十年前那一瞬发生时的表情。让她“永恒”的技术的确高超,她站在那里的样子大方而周正,大睁的吃惊的眼睛叫她的表情看上去无辜而年轻。她的双乳饱满坚挺,鼓荡着生命力,她四肢和腹部的肌肉纹理结实有韵味,她孕育和护佑她婴孩的那个地方现在像一面永远敞开的窗,向遇见她的每一双眼睛打开她身体内的秘密:她是一个怀孕六个月的女人,你看她的宝宝多健康,仿佛随时都会在她的子宫里伸个懒腰踢一下腿似的。
我回到展览馆外,九月海滨的阳光明亮清润,空气里有青草的浓香气。我使劲摇了摇头,想摇落那女人留在我记忆里的目光。可是摇不掉。
我再回头,看见明亮的阳光使展览馆待在黑影里。
那里,藏着科学的凉意。
试分析小说中“她”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3分)
14.“丈夫送她出门,随手理了理她耳边的头发,以使她的头发更整齐些”这一细节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分析。(3分)
15.小说结尾一段含蕴深刻,试分析其含义和作用。(4分)
16.对文中“丈夫”最终“放弃了他的坚持!’这一举动,有人表示赞同,有人表示唾弃。你同意哪种观点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由。(6分)
五、选做题 (2题任选1题,4分)
17.用自己的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所阐述的道理。
公叔文子为楚令尹三年,民无敢入朝。公叔子见曰:“严矣!”文子曰:“朝廷之严也,宁云妨国家之治哉?”公叔子曰:“严则下喑,下喑则上聋,聋喑不能相通,何国之治也?盖闻之也,顺针缕者成帷幕,合升斗者实仓禀,并小流而成江海。明主者有所受命而不行,未尝有所不受也”。
概括:
18.针对下面的新闻写一段评论,表明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语言简明、得体,不超过50字。(4分)
3月9日,出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的特邀委员、中国首善陈光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在高校推行更大的慈善行动,名牌大学的思想应再解放一点。富人的子女要读这些名牌大学,差一点分都可以收,但要高额收费。然后,把这些富人掏出来的钱,用来帮助穷人的孩子上大学,最终实现教育公平。”
点评:
六、作文(40分)
19、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永新等知名学者,在呼吁设立国家读书节时,说过如下意味深长的话——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一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决定这个民族的精神境界。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感受或反思?请联系生活实际,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定立
意,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高 二 语 文 试 卷
分数:100分 时量:120分钟
一.语言文字与运用(10分,每题2分)
4、【答案】D.【解析】 A宾语中心语残缺,就在句末补充“的途径”等;B“早年的夙愿”语意重复。C“杜绝……不再……,”不合逻辑;
5、【答案】C.【解析】注意前后陈述对象的一致性且该项各分句都为主谓结构。
二、文言文阅读(18分,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翻译题6分)
6、【答案】C.都有“强迫改变”之意。【解析】A用于及物动词之前,有称代动作行为的受事者的作用(称代前置的宾语),“见背”即“背我”——丢下我死了;第二个“见”字,是“被”的意思。B.九岁不行(行走)余嘉其能行古道(遵从)。D.授职,第二个“除”字,是“台阶”之意。
7、【答案】B.都有“比”之意。【解析】A.“以”字分别是“因为”“而”之意。C.“则”字分别是“表转折关系,但”、“表顺承关系,那么”之意。D.“之”字分别是“取独助词”、“动词,往”之意
8、B
9、B.第一自然段应是分别陈述了“家庭所遭受的不幸”和“祖孙相依为命的情形”。
10、参考答案:译文(1)外面没有勉强可算作的近亲,家里没有照看门户的童仆。
译文(2)任命(授予)我郎中官职,不久又蒙国家的恩典,任命我做太子的侍从官。
三、古诗鉴赏和默写(12分))
(1)答:诗的尾联描绘了傍晚时(1分)猩猩悲鸣带给人的凄凉清寂(1分)的情境,流露出诗人内心的一种 “身世漂泊的悲苦” (或“寂寞抑郁”)的情怀(1分)。(意思对即可)
(2)答:还运用比喻手法(1分),以明镜比喻清溪,(1分)岸上景物倒映清溪之中,写出了水的清澈。(1分)(答“侧面描写,正面描写”,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苏轼《赤壁赋》)
(4)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5)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6)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李密《陈情表》)
四、现代文学作品阅读(16分)
13.对生活、对新生命充满无限热爱,身上闪耀着母性的光芒;(1分)热爱自然,单纯、朴实,体现出女性的恬静美;(1分)她细心温柔,对丈夫体贴有加。(1分)
14.写出了这对夫妻之间的恩爱,(1分)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1分)预示着人物命运的戏剧性变化。(1分)
15.这句话包含着作者的深刻见解。科学战胜了人道,(1分)尽管它使在“惊鸿”这个伟大的标本“永恒”地展现在人类的跟前,但作者却从中看到了它冷酷的一面。(1分)照应了题目,首尾呼应,(1分)发人深思,容易使读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深化了作品的主题。(1分)
16.(1)赞同 可以说双方在这一事件中都是受益者:一方面,从文中可以看出,他放弃了自己的坚持使他得到了数目可观的金钱补偿,而他的妻子也在某种意义上获得了永生;(3分) 另一方面,从医生的话中可以看出,他放弃的最终结果是为医学研究事业提供了无比珍贵的遗体“标本”。(3分)
(2)唾弃 从文中看,他和她之间感情深厚,而最终“放弃了他的坚持”是因为他无法抵御数目巨大的金钱的诱惑,可以说在金钱面前,他背弃了神圣的爱情。(3分)
从文中看,他的妻子被制成了精妙绝伦的标本,但这个标本给人更多的不是美感,而是一种“凉意”,这让人对丈夫的行为更加不齿。(3分)
五、选做题 (2题任选1题,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