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六单元测评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六单元测评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25 16:09: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单元测评卷(六)
(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35分,20分钟)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炫耀(xuàn)   称职(chèn)   爱慕(mù)
B.头衔(xián) 庇护(pì) 凯歌(kǎi)
C.孪生(luán) 踪迹(jì) 雕像(diāo)
D.滑稽(jī) 爵士(jué) 伊索(yī)
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较量  粘住  不可救药      
B.喇叭  印象  悬涯峭壁
C.赫拉  尊重  兴高采烈   
D.庇护  消灭  疲惫不堪
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自己的主见,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要人云亦云,对什么问题都只是随声附和。
B.××县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持枪袭警案,四名警察英勇牺牲。
C.读书读到会心之处,我们常常会言不由衷地发出感叹。
D.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人才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①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②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
③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
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③①②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B.华人游子用他们所钟爱的音乐方式,在过去的岁月中创作了优秀的大量的歌曲。
C.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D.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神话是由人民集体口头创作,表现对自然力量的崇拜、斗争及对理想追求和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
B.《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有很强的讽刺意味,希望和结果的矛盾,是本文讽刺性之所在。
C.所谓“二十八宿”,是古代人为了便于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
D.《杞人忧天》中的“天果积气”的“气”,指的是云气,是古代迷信说法,龙起生云,虎啸生风,即所谓“云龙风虎”。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7分)
①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③_____________,秋风吹散马蹄声。?
④《秋词》中能够表现诗人昂扬奋发的创作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⑤《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8.综合性学习。(10分)
班级要组织“小寓言大智慧”的综合性实践活动,需要你参与其中。
(1)【揭示特征】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大量的寓言在历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下来,成为我国文学遗产的宝贵财富,寓言最初产生于民间而流行于民间。常以散文和韵诗的形式出现。它的内容主要是带有讽刺和劝诫意味的充满智慧的故事。
请你从上面的文字中选择四个词语(每个词语限两字)来揭示寓言的特征,你觉得最合适的四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解读寓意】在书面表达和口语交际中,成语极富表现力,许多成语都源于寓言故事,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表格。(4分)
成语名 主要内容 寓意
①___________ 战国时宋国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死在树上,从此便放下锄头在树旁等待撞死的兔子。 比喻不努力,存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揠苗助长 有个宋国人,希望禾苗长快点,把禾苗不停地往上拔。后来禾苗都枯萎了。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续写寓言】续写情节。要求:不增加人物或动物形象,不少于15字。(2分)
狐狸看见藤上已熟的葡萄,用尽方法弄不到嘴里,只好放弃,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共35分,50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回答问题。(13分)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若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9.与蚊子说的“你并不比我强”相照应的下文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它反复强调这句话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4分)?
10.小小的蚊子战胜了狮子,你认为蚊子取胜的原因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想象一下蚊子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时的心理活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打败过大人物”能够作为判断一个人能力高低的标准吗?我们应当如何看待那些像蚊子一样“打败过大人物”的人?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5分)
座 右 铭
多言,欺之蔽①也;多思,欲之累也。潜静以养其心,强毅以笃其志。去恶②于人所不知之时,诚善于己所独知之地。毋③贱彼以贵我,毋重物以轻身。毋徇俗以移其守,毋矫伪以丧其真。能忍所不能忍则胜物,能容所不能容则过人。极高明以游圣贤之域,全淳德而为太上之民。
【注】①蔽:毛病。②恶(wù):厌恶。③毋(wú): 不。
13.下面是某同学读完上文后所写的理解,请找出不符合作者本意的一项(3分)(  )
A.本文的题目是“座右铭”,表明了内容是用来激励、警诫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
B.作者认为应该在人们还不知道的时候改正恶习,应该在大庭广众之下做善事。
C.作者认为不应该轻视别人而重视自己,也不应该重视外物而轻视自身的本真。
D.作者认为能忍受别人不能忍受的则能胜过别人,能容纳别人不能容纳的则能超过别人。
14.看到文中的“潜静以养其心”,会让我们想到《诫子书》中的____。(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7分)
行走在岸上的鱼
蔡 楠
  红鲤逃离白洋淀,开始了在岸上行走。她的背鳍、腹鳍、胸鳍和臀鳍便化为了四足。在炙热的阳光和频繁的风雨中,红鲤细嫩的身子逐渐变得粗糙,一身赤红演变成青苍,漂亮的鳞片开始脱落,美丽的尾巴也被撕裂成碎片。然而红鲤仍倔强而执着地行走着,离水越来越远。
  其实红鲤何尝不眷恋那清纯澄明的白洋淀水呢?曾几何时,那里是她的家园呀!那荷、那莲、那苇、那菱,甚至那叫不上名来的蓊蓊郁郁、密密匝匝的水草,都让她充满了无尽的遐想。她和她的父辈母辈、兄弟姐妹在这一方碧水里遨游、嬉戏、生存,实在是一种极大的快乐啊!更何况红鲤是同类中最招人喜爱、最受羡慕、最出类拔萃的宠儿呢!她有着与众不同的赤红的锦鳞,有着一条细长而美丽的尾巴,有着一身潜游仰泳的本领。因此红鲤承受着同类太多的呵护和太多的爱怜。
  如果不是逃避老黑的魔掌,如果不是遇到白鲢,如果不是渔人们不停息地追捕,红鲤也许就平静地在白洋淀里生活了,直到衰老死亡,直到化为白洋淀的一朵小小的浪花。
  厄运开始于那个炎热的夏天。天气干燥久无雨霖,白洋淀水位骤降,红鲤家族居住的明珠淀只剩下了半米深的水,而且他们再也忍受不了近期污水中毒的折磨,不得不在一天夜里开始向深水里迁移。迁移途中,鲤鱼们遭到了一群黑鱼的袭击,那是一场心惊肉跳的厮杀。黑涛翻腾,白浪迸溅,红波激荡,鲤鱼们伤亡惨重。最后的结局是,红鲤被黑鱼族头领老黑猎获,鲤鱼们才得以通行。
  其实老黑早就风闻红鲤的美丽,并渴望用她作为诱饵捕猎更多的美味。因此老黑有预谋地安排了这次伏击战。老黑将红鲤俘获并将其放在洞口旁边,在周围安排了多个看守和猎手。红鲤不肯“出卖”无辜的生灵,身上便布满了刽子手的啮痕和血淋淋的伤口,晶莹剔透的眼睛没几天就暗淡了下去。红鲤坚强地忍受着严酷的身心折磨,也暗暗地寻找着逃跑的机会。
  中午是老黑们最为倦怠的时刻。为逃避渔人的捕杀,他们不敢出洞,常常是吃完夜间觅来的食物后便沉入梦乡。就是中午,红鲤悄悄地绕开看守,轻甩尾鳍,打一个挺儿便钻出了黑鱼洞,浮上了水面。红鲤望见了水一样的天空,望见了鱼一样的鸟儿,望见了树叶一样漂浮的渔船。老黑率领一群黑鱼一路啸叫追逐而来。红鲤急中生智,躲到了一只渔船的尾部。她看到渔船上那个头戴斗笠的年轻渔人甩出了一面大大的旋网,旋网在空中生动地划了一个圆,便准准地罩住了黑鱼群。
  红鲤扁扁嘴,一个猛子扎入深水,向远处游去。接下来的日子,红鲤开始了对红鲤家族的寻找。寻找一度成为红鲤生命的主题。在寻找中,红鲤的伤口发了炎,加之不易觅食,又饿又痛,终于昏倒在寻找的水道上。
  这时,白鲢出现在红鲤的生死线上。白鲢将红鲤托进了荷花淀。白鲢用嘴吮吸清洗红鲤的伤口,一口一口地喂她食物。红鲤慢慢复苏了。
  荷花淀里多了两个生死相依的朋友。红鲤红,白鲢白,藕花映日,荷叶如盖。红鲤和白鲢在无数个白天和夜晚听渔歌互答,看鸥鸟飞徊。白鲢对红鲤说:“天空的鸟自由,也比不过我们呢,它们飞上天空,不知被多少猎枪瞄着呢!”红鲤提醒说:“我们也不自由呀,荷花淀外的渔船一只挨一只,人们各式各样的渔具,都在威胁着我们,说不定哪一天我们就会成为网中之鱼呢!”
  果然,不幸被红鲤言中。一个午后,白鲢和红鲤外出觅食,兴之所至,便远离了荷花淀。他们穿过了一道又一道苇箔,绕过一条又一条粘网,闪过一只又一只鱼叉,快活地畅游、嬉戏。他们来到了一个细长而幽邃的港汊间。这时一只哒哒作响的渔船开过来,白鲢看见一柄长长的渔竿伸下,一个圆乎乎的铁圈拖着长长的电线冲他们伸来。白鲢用尾巴一扫红鲤,喊了声快跑,便觉一股电流划过,一阵晕眩,就失去了知觉。
  红鲤目睹了白鲢被电船电翻打捞上去的经过。红鲤扎入青泥中紧贴苇根再不愿动弹。她陷入了绝望和恐惧之中。一个越来越清晰的念头强烈地震撼着她:离开这里,离开水,离开离开离开——
  天黑了,一声炸雷响起,暴风雨来了。红鲤缓慢地浮上水面。暴雨如注,水面一片苍茫。红鲤一个又一个地打着挺儿,一个又一个地翻着跟头。突然又一阵更大的雷声,又一道更亮的闪电,红鲤抖尾振鳍昂首收腹,一头冲进了暴风雨,然后逆流而上,鸟一样跨过白洋淀,竟然飞落到了岸上。
  那场暴风雨过去,红鲤便开始了岸上的行走。她要创造一个鱼儿离水也能活的神话,她要寻找一块能够自由栖息、自由生活的陆地。 (有删改)
15.小说为什么以“行走在岸上的鱼”为题?(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红鲤遭到“老黑”暗算摧残的情节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请答出两条理由)(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试就这篇童话形式的小说所运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进行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自选一个角度对这篇小说构思上的独特之处做简要评价。(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共50分,50分钟)
19.按要求作文。(50分)
  传说西方有一种鸟叫荆棘鸟。这种鸟在出生后无法发出声音,它必须远赴他乡,找到生长在那里的荆棘树,用树上的荆棘刺破自己的喉咙才能发出嘹亮的声音,但那声音却是世界上最动听、最美妙的声音。然而,为了这瞬间的歌唱,它付出了漫长而艰辛的努力:一次次地振翅,跌落;一次次地起飞,滑翔……羽翼一点点丰满了,经验一点点丰富了,勇气一点点增加了——终于有一天,它从容地翱翔天宇,飞向远方,完成了生命的绝唱。
  这个传说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些启示:毅力是成功者必备的品质;实现理想,就要勇于付出代价;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积累。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答案解析
1.B “庇”应读bì。
2.B 涯—崖。
3.C 言不由衷:说的话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4.B 此题解答可从语境“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中获得思路,理清它们之间的逻辑顺序。②讲的是“小我”,自己;③讲的是“别人”;①讲的是“大我”,自然。所以可排序为:②③①。
5.D A.缺少主语,“通过”和“使”二者去其一;B.语序混乱,“优秀的”和“大量的”互换;C.前后搭配不当,“加快”和“规模”不搭配,应改为“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扩大了校园环境改造的规模”。
6.D “天果积气”的“气”,指的是气体,不同于迷信说法中的“云气”。
7.①我言秋日胜春朝 ②何当共剪西窗烛 ③终古高云簇此城 ④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⑤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8.(1)讽刺 劝诫 智慧 故事
(2)①守株待兔 ②比喻违反事物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3)示例:狐狸安慰自己说:“这葡萄也许还是酸的,不吃也罢。”
9.我比你强得多 突出蚊子的胸有成竹及骄傲自大
10.蚊子取胜的原因在于它善于用自己的长处攻击狮子的短处。
11.得意,高兴,认为自己天下无敌。
12.不能。对于像蚊子那样的人,我们应当认识其本质,分析他打败大人物的真正原因,看他是否是侥幸的成功。同时,对待他,我们也要学会抓住他的短处去攻击他。
13.B 从“去恶于人所不知之时,诚善于己所独知之地”可知,作者认为:在人们所不知道的时候改正恶习,在自己独自知道的地方真心实意做善事。
14.静以修身
附【译文】
多言,是因有欺人的毛病;多思,是受欲望的连累。要用深沉安静来保养自己的心,要用坚强刚毅来使志向专一。在人们所不知道的时候改正恶习,在自己独自知道的地方真心实意做善事。不要轻视别人而重视自己,不要重视外物而轻视自身的本真。不要曲从流俗而改变自己的操守,不要矫揉造作而丧失自己的纯真。能忍受别人所不能忍受的则胜过别人,能容纳别人所不能容纳的则能超过别人。达到高明的境界而成为圣贤,保全自己淳朴的美德而成为太古的百姓。
15.①鱼行走在岸上违反自然常理,吸引读者注意力,引发读者探求原委的渴望。②鱼行走在岸上是小说的结局,它反映的是鱼类生活空间遭到破坏,生存环境严重恶化,竟然到了改变物种和习性才能存活的境地,以此为题使文章主旨更加突出。③突出小说所要表现的艺术形象,使红鲤桀骜不驯、勇于与命运抗争的性格特征更加鲜明。
16.不能。理由:①进一步突出红鲤遭遇坎坷,命运多舛,使情节丰富曲折。②红鲤遭遇暗算的起因是人类对生存环境的破坏,此情节揭示了人类与自然的尖锐矛盾,并非旁逸斜出。③写“老黑”的折磨摧残意在与人类的捕杀行径做对比,通过铺垫说明人类比自然界中的敌人更残暴凶狠。④创设激烈的矛盾冲突,为后来“老黑” 被人类捕获和红鲤遇见白鲢以至行走在岸上的情节埋设伏笔,推动情节发展。(答对两点即可)
17.①以生物习性特征为基础,用丰富新奇的想象和虚妄的幻想,创造了一个崭新的鱼类生活世界,将一条鱼的遭遇叙述得曲折离奇,引人入胜。其目的是借以曲折反映人类对自然残酷掠夺、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的现实,给人以深刻警示。②以大胆的夸张描写红鲤与“老黑”厮杀的激烈程度,红鲤像鸟一样跨过白洋淀,飞落岸上并在陆地上行走,有意挣脱生活逻辑的束缚,使形象光彩夺目,其强大的冲击力使读者心灵受到震撼。③拟人手法赋予“红鲤”“老黑”“白鲢”等形象以人的动作、语言、心理、思想和性格,人格化地表现其生物特征和喜怒哀乐的情感,引发读者强烈共鸣。④用细节描写刻画形象。如“身上便布满了刽子手的啮痕和血淋淋的伤口”“抖尾振鳍昂首收腹”等一系列细节,生动刻画出红鲤历经磨难、执着追求的形象特征,给人深刻印象。⑤环境描写,含义丰富。文章描绘白洋淀优美的自然景色和红鲤平安幸福的生活,不但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温馨和平的氛围,而且反衬出红鲤遭遇背井离乡、被摧残捕杀以至不得不行走在岸上的命运的悲惨,从而深刻揭露人类破坏环境、滥捕滥杀的现实。
18.示例一:视角独特。作者借助生活在水中的一条鱼坎坷曲折的生命遭遇,反映动物生活处境艰难、生存环境恶劣的现实,展示人与自然的尖锐矛盾。并于其中自然寄寓红鲤对自由平安生活的向往追求,作者保护自然生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这种独特视角也将读者带进危机四伏、血腥恐怖的动物世界中,从而获得真切体验、强烈感受和深刻感悟。
示例二:情节设置独特。小说没有一味追求情节的紧张激烈,而是巧妙安排,张弛起伏。红鲤幸福的家乡生活、摆脱“老黑”魔爪、与白鲢邂逅相依是“弛”、是“伏”;红鲤被黑鱼猎获、白鲢被杀害、红鲤跨越白洋淀是“张”、是 “起”。这样写使小说产生了撼人心魄、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让读者获得艺术的享受。
示例三:选材思维方法独特:荒诞性与现实性有机结合。以虚妄幻想为主体,又加入了现实性内容(用旋网和电铁圈捕鱼),这样既使小说产生了亦真亦幻、令人浮想联翩的艺术张力,又令其对现实的批判锋芒毕露。
示例四:结构形式独特。采用倒叙结构,开篇呈现故事结局,描述红鲤倔强执着地行走在岸上,顺势展开对红鲤遭遇的追溯。这令人匪夷所思的画面,同时成为巨大悬念,引发读者阅读兴趣。又与结尾遥相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
19.【写作提示】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题目明确要求不能扩写、续写、改写,这就意味着要从材料给出的故事中提炼主旨,然后据此完成。材料的关键段是最后一段,根据这段中的“启示”,可以从毅力与成功、理想与付出、积累与成就三个角度选择其一作为议论文的论题。若是写记叙文,可以写在某方面坚持不懈而有所成就的故事,写为了追逐理想而努力付出的故事等等。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