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单元测评卷(五)
(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35分,20分钟)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诅咒(jǔ) 相称(chèn) 哺乳(bǔ)
B.倚靠(yǐ) 怂恿(sǒnɡ) 神采奕奕(yì)
C.蜷伏(quán) 惩戒(chěnɡ) 怪诞不经(jīnɡ)
D.虐待(nüè) 污涩(sè) 怅然(zhànɡ)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 ( )
A.禁锢 羞怯 俯冲 惊慌失错
B.怂恿 惩戒 蜷伏 畏罪潜逃
C.热枕 忧郁 怅然 怪诞不经
D.恍惚 酬劳 帐蓬 大相径庭
3.下列句中加点词运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他是一个极其严谨的人,生活中不苟言笑,工作认真负责,令人心生敬意。
B.语言的发展使得汉语里很多字、词的古今意义大相径庭。
C.今年七十五岁的李佩教授,满头飞银,仍神采奕奕、步履轻捷地往返于课堂与住宅。
D.五月以来,“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全省中小学中无所顾忌地开展了起来。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某国遭到其他国家的导弹打击,从其目前紧张的局势来看,我们不得不认为世界和平距我们还很遥远。
B.至5月中旬,魅力湘西大剧院《魅力湘西》节目已累计演出了7 000多场,接待中外游客大约1 300万人次左右。
C.《红海行动》讲述了“蛟龙突击队”营救中国公民在海外的故事,情节曲折,场面宏大,十分好看。
D.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形式新颖、内涵丰富的缘故。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3分) ( )
A.“知人论世”实际是一种方法论。起初,它只是一种读书方法、文学批评方法;后来,又成为一种著述方法、一种研究人物的方法。
B.好的教育是美的教育,那是一个发现美、理解美、享受美的过程;然而,如果没有对美的渴慕,最初的教育就不会发生。
C.在探险路上,如果困难出现,就要战斗到底。如果训练有素,你就会生还。若疏于训练,大自然将把你收为己有。
D.这里给人“家徒四壁”的感觉:朴素吸音的墙壁,一张榻榻米,仅此而已。这样的布置,简单得几乎到了“苦寒”的地步。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蜜蜂可以搜索人为设埋的地雷。蜜蜂为什么具有此非凡本领呢?因为蜜蜂__________,__________。加之__________,因此在搜索同样面积的情况下,__________。?
①它们的工作远远比狗更有效
②在长期生存竞争中形成的嗅觉十分敏锐
③这种昆虫经常是群体出动
④可以识别出狗无法分辨的许多种细微气体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②④③①
7.名句名篇默写。(9分)
(1)《狼》中“一狼径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狼》中“前狼假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狼》中最能表现屠户敢于斗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狼》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综合性学习。(8分)
某中学开展以“保护野生动物”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1)在“成语与动物”的环节中,请你写出几个有关动物的成语。(至少写两个)(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关“人与动物”的报道很多,请你阅读下面的新闻,概括主要内容。(字数不超过25个字)(2分)
一个狼群雕塑在一小学揭幕,这组雕塑的底座上刻有说明:“东方似‘羊’的教育,培养的是温文尔雅、逆来顺受、安于现状的人。 西方似‘狼’的教育,培养的是个性张扬、敢于挑战、不断超越的人。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世界里,我们通过对狼的性格剖析,教育我们的孩子要成为强者。”该校校长表示,目前他们倡导的是对孩子进行“狼”的教育,建一座狼群雕塑也是为了让孩子们学习“狼”的精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下自然环境的破坏,气候的急剧变化,使很多野生动物濒临灭绝,请你提出两条有利于野生动物保护的建议。(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共35分,50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1分)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辍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节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注】①牧竖:牧童。②跑:同“刨”,兽类用足扒土。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一狼径去( ) (2)狼亦黠矣( )
(3)相去数十步( ) (4)跑号如前状( )
10.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甲】【乙】两文分别写的是屠户、牧竖跟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采取的行为,你赞同哪一种?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课内选段,回答问题。(12分)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12.梳理选文中“我”的情感变化过程,每空用两个字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品味文中句子,说说它的表达效果。(2分)
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是全文的结尾,它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选文,对“我”做简要评价。(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2分)
小区的喜鹊
刘成章
①我在京城紧靠朝阳公园的这个小区住了下来。这儿一幢幢高楼如山耸立,楼下如宽阔峡谷般的院子绿树成荫,要是站在我住的二十层楼看下去,那数不清的绿树就像一条河,从小区的楼隙流出去,又流过别的小区的群楼间,树冠的浪起起伏伏,蜿蜒奔涌,溅我满目诗意。更让我感到欣喜的是,我下楼去散步的时候,居然听见了喜鹊的叫声。
②我抬起头来,举目四处寻觅,终于循声看见喜鹊了——那黑白二色的美丽天使,有两只,一前一后翅膀一夹一夹地飞着,拖着长长的尾巴。是的,它们是黑白二色的绝配。我想,它们的黑,来自夜的深沉,它们的白,来自昼的精髓——美得仪态万方!
③以后我就常常看见它们了。它们一定是一对恩爱夫妻,夫唱妇随,琴瑟和鸣,形影不离。
④喜鹊不像鹰。鹰有些冷峻、孤傲,总是远离滚滚红尘,贴着蓝天飞翔;而喜鹊,好像是上苍专为人类设置下的世俗朋友,总是撵着人类的气息,安居在人类的聚居区里。
⑤我发现,小区一棵高高的柳树上,树的枝叶间,有它们筑下的一个朴素的窠。那是用干树枝筑就的,用现代眼光来看,是很有些艺术品位的。
⑥有一些日子,不论旭日东升的早晨,还是彩霞欲敛的傍晚,抑或是细雨霏霏的正午,喜鹊总是围着这窠忙碌着,就像淳朴的乡人,就像那些人中的丈夫和妻子,一天到晚总在家的周围忙活不停。那些日子,它们想必是在繁衍和喂养着它们的雏儿。我没能看到它们的雏儿是怎么出窠、怎么飞上天空的。我只是突然发现,这院子的另一些树上,树的枝叶间,也有了一团黑疙瘩。我立即明白,是它们的儿女另立门户了。
⑦渐渐地,这大院里便有了好几对喜鹊夫妻。每一对夫妻都是那么好看那么年轻,分不清哪对年长哪对刚刚度过蜜月。它们身上呈现出一种独领风骚的简约美。它们就像一幅水墨丹青,黑的是墨,白的是未曾落墨的宣纸本色,如出自齐白石之手。大道至简,它们就存在于古朴的哲理中,自然淳朴,亲切随和。它们整日活跃在绿树上下,大门内外,即便飞得很远很远,即便渺若针尖,也让人一眼就看到一个个黑白交加的灵魂的颤动。
⑧它们总是在人们目所能及的地方,一前一后翅膀一夹一夹地飞着,拖着长长的尾巴。它们有时从一棵树飞向另一棵树;有时从树上飞下来,贴着地面飞上一截,然后就落下来觅食,草籽、花瓣、虫子,或者是孩子们口里掉下的一星两星的饼干屑。它们有时唱瘾勃发,嗓门实在够大,尾巴一翘一翘,唱得好不得意好不张扬,管叫全小区每个人的耳朵都装满它们动听的音波。它们时刻相伴而行,有时候偶然看见一只独行,但是用不了几秒钟,另一只马上就飞来了。它们夫妻俩好像永远被一根无形的绳子拴在一起。这样的夫妻之爱,我们人类恐怕只能甘拜下风,自叹弗如。
⑨喜鹊们的欢叫大多在气温舒适的时候,要是在天气燠热的大晌午,喜鹊们便闭了嘴,息了声,沉默着,或翘一下尾巴,或低头叼一口爪下的什么,静静地钻在树林里面。但它们毕竟是生性好动的鸟类,只要暑气稍稍消去一些,它们就又会从林间一前一后翅膀一夹一夹地飞了出来,一块随便落在什么地方,又一声接一声地叫开了。这样的时候,它们往往深情地一唱一和,但唱着和着,却又在不经意间,忽然转换为另一种调式——出声很短,都只有一个音:喳,喳,喳,喳。
⑩它们这样的唱和,像人们的夫妻间唠着一些事情:关于柴米油盐、孩子上学,或是小长假要不要出去旅行……虽不炽热却绝不寡味,恩爱自在里头。
有一天,我正在二十层楼的居室接待远客,猛回眸,一只喜鹊居然落在我露台的短墙上了。我们的眼睛都像电灯一亮。我说:“不知咱们今天有什么喜呢?”
朋友颔首微笑。
通常,喜鹊总是在树林中穿梭飞翔,其高限只是三四层楼高。今天,它是怎么了?它是凭借了什么样的魔力,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升高轨迹,居然飞上了二十层楼之高,如威武的鹰隼立于崖顶?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还是做了长时间的精心准备?不得而知!
我问朋友:“你说说,这喜鹊为什么要飞上来?这露台一没有草籽,二没有虫子,三没有水,它为什么要飞了上来?”
朋友略加思考,说道:“它想看一看广阔的北京市景。”
朋友的回答竟和我的内心不谋而合!这些喜鹊,或许有它们不可小觑的精神世界。
(选自《光明日报》 2018年7月20日,有改动)
16.阅读全文,请根据你的理解,用“∥”把文章划分为两个部分,并写出这样划分的理由。(2分)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第④段写“喜鹊不像鹰”,第段却写喜鹊“如威武的鹰隼”,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请结合语境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8.看到飞上二十层楼之高的喜鹊,文章连用多个问句写了“我”此时此刻的复杂心理,请揣摩分析并写出。(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文章最后两段意蕴丰富,请谈谈你的理解。(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共50分,50分钟)
20.古今中外许多作家常把目光投向各种动物,创作了不少传世佳作。比如,清代文学家李渔在他的《闲情偶寄》中,写了很多人们所熟知的动物,寄托了自己丰富的人生情致。现代主义文学家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则让主人公变成“大甲虫”,由此表现了荒诞人生的悲喜剧。
请你任选一种动物,发挥想象,寄托情怀,写一篇记叙类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50分)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答案解析
1.B A.诅(zǔ),C.惩(chénɡ),D.怅(chànɡ)。
2.B A.错—措;C.枕—忱;D.蓬—篷。
3.D “无所顾忌”意思是没有什么顾虑、畏惧,含贬义,用在此处语境不当。
4.A B.语义重复,“大约”“左右”语义重复,删去一个;C.语序不当,“‘蛟龙突击队’营救中国公民在海外的故事”应改为“‘蛟龙突击队’在海外营救中国公民的故事”;D.句式杂糅,去掉“的缘故”。
5.C “若疏于训练”这后半句与前面是并列关系,故“你就会生还”后面不应用句号,应用分号。
6.D ②④具有因果关系,为相连的一组。①句中含有“比较”之意,所以,应放在“因此在搜索同样面积的情况下”之后,“这种昆虫经常是群体出动”是“它们的工作远远比狗更有效”的前提,所以正确的顺序是②④③①。
7.(1)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盖以诱敌 (3)屠暴起 以刀劈狼首 又数刀毙之 (4)狼亦黠矣 而顷刻两毙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8.(1)示例:万马奔腾、草长莺飞、龙争虎斗、亡羊补牢。(2)示例:学校实施“狼”的教育,狼群雕塑变为少年偶像。(3)示例:①立法保护野生动物,打击偷猎行为,禁止售卖野生动物;②保护自然环境,爱护好野生动物的生存之地。
9.(1)径直 (2)狡猾 (3)距离 (4)原先的
10.(1)屠户于是奔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卸下担子拿起屠刀。(2)不久大狼奄奄一息,僵直地躺在地上,很久都不动弹。
11.示例:赞同【甲】文中屠户的做法,因为屠户面对的是恶狼,他被迫自卫,除恶务尽,杀狼是正当的;而【乙】文中牧竖“杀狼”则出于一种无聊游戏的心态,很是残忍,张扬的是人性中恶的一面。
12.愤怒 悔恨 悲痛
13.“畏罪潜逃”一词将猫人格化,赋予它以人的动作,形象生动,让人更容易理解,更具幽默感。也表达了“我”的自以为是的心理,与下文写“我”的自责形成鲜明的对比。
14.结构上,首尾呼应,开头交代几次养猫的结果,以“永不养猫”结尾,呼应开头,总结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内容上,体现了作者误认为第三只猫是凶手后的自责,由于愧疚和良心的谴责,作者从此永不养猫。
15.①仅凭表面现象判断是非,说明做事太过武断。②惩戒邪恶,表明其正义感。③发现冤屈后悔自责,表明其内心善良、严于自省。
16.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理由:第一部分(①~⑩段)主要写喜鹊的平凡生活,它们在树林里飞翔着,叫唤着,生儿育女。第二部分(~段)则主要写一只喜鹊竟然飞上了二十层楼,展现它们勇于向上的精神世界,引发了“我”的思考。
17.第④段中作者写“喜鹊不像鹰”是因为“鹰有些冷峻、孤傲”,它们总是远离人类,翱翔在蓝天,而喜鹊总是生活在人类的聚居区里,它们撵着人类的气息,平淡生活;第段中写喜鹊如鹰隼一般,是因为喜鹊竟然飞上了二十层楼,它们平凡的生活中竟然也有远大的梦想,它们也渴望如老鹰一般贴着蓝天飞翔,去看更广阔的天空。表现了作者的惊喜与对喜鹊的赞叹。
18.既有对喜鹊能够飞上二十层楼高的震撼,又有因平凡的喜鹊也能飞上二十层楼高产生的惊喜,还有对喜鹊竟然飞上二十层楼高的怀疑,同时又有对喜鹊飞上二十层楼高的敬意。
19.看似平凡的喜鹊,它们的心中都有更广阔的蓝天,它们也渴望着往更高处飞翔。每一个平凡的人,心中都有着远大的梦想,渴望着飞翔。
20.【写作提示】此题作文审题很简单,通过写动物来寄托自己的情怀。但此类作文要与写动物的说明文区分开来。说明文只是单纯地对动物做说明,外观、习性、特点、作用等。而本文动物只是一个载体,目的是寄托作者的情怀。此类文章平时出现得较多,如写蚂蚁,通过观察小小的蚂蚁,去驮一个大于它身体几倍的事物,来表现它的不屈不挠的精神。立意角度如下:由动物的世界,反映人类的世界,歌颂什么或者批判什么;发现、挖掘动物身上的可歌可泣的精神,值得人类学习的精神。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