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2-27 10:04: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光明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初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满分60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据考古发现,在西周王朝的成周地区(今河南洛阳)发掘了一批与殷人习俗相同的墓葬,其随葬品中,青铜礼器种类繁多,这说明
A.青铜器最早出现在西周 B.商周王朝存在文化传承
C.西周加强对殷人的控制 D.西周王朝社会等级明显
2.据《礼记·礼运》载,孔子说:“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表明孔子主张
A.仁者爱人 B.克己复礼 C.有教无类 D.因时改良
3.汉武帝时期,政府提供牢盆(煮盐的大铁锅)募民煮盐,收购产品,或者设肆售卖,或通过特许商人分销。这
A.打击了地方豪强势力 B.体现了政府对盐业的控制
C.推动了民间私自煮盐 D.增强了对匈奴作战的实力
4.在唐乾陵御道两旁耸立着两座高大华表,柱身刻有象征吉祥的海石榴纹,柱座和柱顶分别有佛教圣物覆盆莲、仰盆莲。这反映了唐代
A.佛教已占据独尊地位 B.统治者严控外来宗教传播
C.文化具有开放性特质 D.民族文化受到严峻的挑战
5.在唐朝,若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的皇帝诏令是违法的。唐中宗把不经中书门下两省的诏敕封袋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不用朱笔而用墨笔。这反映了
A.皇权受一定制约 B.皇权凌驾于法律之上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中书门下拥有决策权
6.在宋代,铁矿从开采到治炼出品有一套复杂的技术,需要许多人协作。一个铁矿作坊要有不少工人同时进行劳动,实行内部分工,才能完成生产。这反映出当时
A.治铁技术水平已领先世界 B.铁器不进入民间市场
C.手工业领域出现雇佣关系 D.手工业生产规模较大
7.宋代理学家_??¨???é??_依据古说,认为人由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构成,所以有智(水)、礼(火)、仁(木)、义(金)、信(土)五种性质。这反映了理学
A.吸收了阴阳学的内涵 B.注重社会伦理道德秩序
C.具有早期辩证唯物观 D.是传统儒学的全盘回归
8.图1为南宋绘画大师马远的《江亭望雁图》。马远的画作在构图上,善于以偏概全,小中见大,只画一角或半边景物以表现广大空间,故人称“马一角”。此种独特画风反映了南宋
A.偏安东南的政治局面 B.市民阶层素养的提升
C.南方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D.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加强
9.中原王朝(部分)与西域往来的主要通道如表1。这种变迁说明了
表1
朝代 与西域交往的主要通道
汉 河西走廊
南北朝 青海道
唐 河西走廊
北宋 北渡黄河,再经河套地区
元 河西走廊
A.交通情况受政治形势影响 B.经济重心一直处于北方
C.东西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D.丝绸之路发展陷于停滞
10.1397年,明朝政府颁行规范百姓日常行为的六条“圣训”:“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这主要说明
A.国家重视道德品行的教化 B.儒学核心是纲常伦理
C.宗法制度的不断延伸扩展 D.基层治安形势很严峻
11.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思想家的主张,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文化的束缚,最终在文化专制政策的高压下黯然失色。”这里“黯然失色”的主要原因是
A.知识分子群体不够强大 B.新的经济因素发展不充分
C.明清之际社会动荡不安 D.民众的公民意识尚未觉醒
12.明清时期,举行乡试时,主考官由京城派出,科举考试由礼部掌管而不是由负责监督官员以后表现的吏部掌管,这
A.有利于科举考试的公正 B.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C.扩大了政府的统治基础 D.加剧了礼部吏部的矛盾
13.康熙对诸臣说:“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漠北蒙古),使之防备朔方(北方),较长城更为坚固”。这反映了清朝
A.版图进一步开拓巩固 B.长城内外治理一体化
C.边疆治理方法有创新 D.长城防范力度被削弱
14.表2是鸦片战争前后(清朝)白银外流一览表(节选)。
表2
年份 白银外流量(单位:银元)
道光十一年(1831年) 6,843,873
道光十八年(1838年) 13,877,144
道光二十年(1840年) -3,519,872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 9,798,644
道光三十年(1850年) 21,955,964
表格可以佐证
A.鸦片战争的爆发阻止了中国白银外流 B.鸦片贸易合法化使中国白银外流加剧
C.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旨在扭转贸易逆差 D.鸦片战争是炮舰保护走私贸易的战争
15.梁启超说:“唤起吾国民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故非受巨创负深痛,固不足以震动之。”这里中国“震动”的表现是
A.宣传“自强求富”,推行洋务运动
B.宣传维新思想,开展戊戌变法
C.宣传“扶清灭洋”,发动太平天国运动
D.宣传民主科学,推进新文化运动
16.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胡汉民曾说:“当武昌起义以后,举国响应不为不快。各地不但党人领导着运动,连国民也跟着运动,大家都觉得满清非推翻不可了;就此群策群力,一鼓作气,把他很快的推翻掉。”他旨在说明辛亥革命
A.是革命党组织严密的社会革命 B.一定程度上依靠和发动了群众
C.得到了帝国主义列强大力扶持 D.是各地汉民族狭隘的排满革命
17.陈独秀在1916年发表的《吾人最后之觉悟》中写道:“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告。……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尤待吾人最后之觉悟。”陈独秀强调的“最后之觉悟”是指
A.反对西方的文化侵略 B.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C.公民的独立平等意识 D.否定儒学的历史贡献
18.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军阀派系林立,情况如表3:
表3
派系 代表人物 扶植军阀的帝国主义
北洋军阀 直系 冯国璋 曹锟 英国 美国
皖系 段祺瑞 日本
奉系 张作霖 日本
西南军阀 滇系 唐继尧 英国 美国
桂系 陆荣廷 英国 美国
晋系 阎锡山 日本
对上述现象理解合理的是
A.列强直接参与军阀之间的混战 B.日本削弱了英美在华的势力
C.列强扶持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D.列强侵华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19.图2为1927年1月奉系军阀的宣传画,标题为《共产主义与中国国情》(注:女性为裹脚,左脚穿传统小脚鞋,右脚正在试穿新式凉鞋)。据此推测,当时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已经广泛传播 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并非一帆风顺
C.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D.马克思主义成为国民革命的政治基础
20.图3是民国时期的香烟广告。图中的时髦女郎身穿旗袍,脚蹬皮鞋,手持高尔夫球杆。据此可知,当时
A.民族工业出现了新的营销手段 B.中西合璧是国人主要生活方式
C.女性社会地位得到了显著提高 D.工业文明影响了国人思想观念
21.1939年的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唱道:“但你从没有看见敌人的残暴如同今天这般;也从来没有看见黄帝的子孙像今天这样开始了全国动员。在黄河两岸,游击兵团,野战兵团,散布在敌人后面……新中国已经破晓!”这体现了当时
A.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全面侵华 B.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C.游击战是全面抗战主要方式 D.文艺作品是抗战主阵地
22.在他十二岁的时候,就已经响亮地发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时代强音,他在创办黄埔军校,推动北伐战争,万里长征,解决西安事变,举行重庆谈判,以及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等一系列的重大历史事件中,都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此人
A.最早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B.在中共“一大”被选为书记
C.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D.指挥了“八一”南昌起义
23.1949年9月,毛泽东说:“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毛泽东意在强调中国
A.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B.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D.由君主专制到人民做主
24.1950年在北京同时召开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让“在解放我们祖国、解放全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中功劳最大的战斗英雄们,在恢复与发展新中国的生产上最积极、最有贡献的劳动模范们”,接受党和人民给予的崇高敬意和无上荣誉。全国英模首次大会师旨在
A.配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激发全国人民建设新中国的热情
C.提前完成“一五计划”的目标 D.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
25.1964年,中、法两国联合公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中法建交
A.得益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消除了意识形态对立
C.以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为前提 D.结束了两极对峙格局
26.“根本的是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则同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当前大多数干部……要带头钻研现代化经济建设”。这段话出自
A.《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27.1980年,深圳开发了中国第一个商品房小区,深圳市提供土地使用权,香港商人投资建设并在香港出售,最终收益深圳市占85%、港商占15%,中国第一家房地产公司——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公司也成立了。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B.国企改革从房地产业开始
C.在改革中不断探索经济体制 D.市场经济已成为社会共识
28.图4是2012—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单位:亿美元)
图4
由此可知,中国
A.大力实施“引进来”战略 B.外贸出口迅速增长
C.占全球投资份额不断扩大 D.对外开放力度加大
29.2004年以来,支付宝、微信支付正式运营,2019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央行发行数字货币。据此可知
A.信息、金融合一时代已经到来 B.信息技术缩小了社会贫富差距
C.数字化加速了改革开放的进程 D.信息技术发展改变了生活方式
30.据“全球语言监督机构”统计,自1994年以来加入国际英语行列的词汇中,中式英语贡献了5%到20%,超过任何其他来源。”外语借用汉语现象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加入诸多国际组织 B.全球化速度加快
C.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D.翻译技术的进步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31题12分,32题10分,33题18分,满分40分。
31.有学者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历朝遣迹文物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论述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作用。(12分)
32.西学东渐是中国近代的主要线索和话题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 百年之中,西学输入,或由政府规划,或出个人胸臆,或为西人控制,或系华人主持,尽管他们终极目标各有不同,但从中国实际出发,比较中西异同,引进吸取、改造中国的操作原则却有相通之处。中国社会的变动曲线,也就成了西学东渐的主线。综合百年历史,可以清楚的发现,西学东渐是围绕以下几个主题展开的:第一是了解世界,第二是求强求富,第三是救亡图存,第四是民主革命,第五是科学启蒙。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材料中西学东渐的一个或多个时代主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10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因之壅滞,不能出口。”
——据方显廷《中国之棉纺织业》等整理
材料二 2005年底,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
——萨拉·邦焦尔尼《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沿海地区的棉纺织业面临的主要困境。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国产品大量进入美国家庭的主要原因。(8分)
光明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初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A B C A D B A A A B A C D B
题目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C D B D B D C B A D C D D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31题12分,32题10分,33题18分,满分40分。
31.①玉玺是皇帝至高权力的象征,中央集权是古代中国以皇帝为核心的地方服从中央的国家治理体制,有利于自上而下推行和落实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措施,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和经济文化交流。
② 开凿运河、修筑水利工程等,体现中央集权国家强大的组织和动员能力,能有效地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建设以及救济赈灾,利于社会安定和保障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 进行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订天文、历法,如元《授时历》,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任意1点4分,其他合理论述酌情给分,不超过12分)
32. (10 分)示例一:西学东渐的时代主题是了解世界。
鸦片战争,中西会面,三千年一大变局,让中国了解世界、了解西方,成为中国有识之士的 共识。林则徐组织翻译《四洲志》,魏源编写《海国图志》,徐继畲撰成《瀛寰志略》,他们 初步提出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使中国对外部世界有了比较切实的了解。随着西学传 播深入发展,维新派梁启超、康有为等人以变法立宪为目的,大量译撰各种变政历史、维新 传记,介绍西方哲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多种学说。20世纪以来,民主革命风潮涌起,自 由平等、民主共和、科学民主的启蒙思想先后流行,共同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综上, 随着西学深度不断加深,推动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发展。
示例二:了解世界与救亡图存相互交织构成西学东渐的时代主题。
伴随近代以来民族危机加深,林则徐等人率先开眼看世界,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派以创办近代工业的实践,以期通过学习西方器物挽救清政府统治危机;甲午战后瓜分 之祸迫在眉睫,以康梁、严复为首的维新派大力宣扬进化论、立宪改革,并掀起维新变法运 动;1900年以后民主革命思潮涌入,对启蒙思想的了解不断深入,推动了辛亥革命和中国 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因此,中国近代在了解世界中以救亡图存为目标,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33.(1)困境:①近代工业产品涌入中国市场;②中国传统手工业产品滞销。(4分)
原因:①鸦片战争后列强打开中国的大门,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材料;②传统手工业较机器工业无价格优势;③传统手工业生产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不高。(任意1点2分,不超过6分)
(2)原因:①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②中国制造业水平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持续增强;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④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⑤经济全球化发展促进中美经济的紧密联系;⑥中美之间经济互补性强。(任意1点2分,不超过8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