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第一册 1.2 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环境条件 课件(22张)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第一册 1.2 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环境条件 课件(22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2-25 14:34: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环境条件
课前回顾
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______
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形成了_____
人体的四大组织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是多细胞生物体内由不同组织联合构成的结构单位,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能行使一定的功能
细胞
组织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组织
神经组织
器官
能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____.
人体的八大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结构上可把人体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层次。
系统
运动系统 呼吸系统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循环系统
生殖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人体
你知道吗?
人的适宜的环境温度是18°C,最适宜的压力为1个大气压,成人每天要消耗450升氧气,需要补充2.5升淡水,以及一定量的食物。
当环境条件的变化超出一定的范围时,人类如果不依靠设备等手段来改变,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想一想
刚才讲到的是人类需要在一定的外界环境中生存,
那么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细胞,离开了人体还能存活吗?
细胞又必须在怎样的环境中生存呢?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细胞膜
血 浆
组织液
人体的内环境:
是血细胞的内环境
是其他大部分细胞的内环境
(血 浆)
红细胞
白细胞
(组织液)
细胞外液
人体内细胞外部的液体环境
(细胞外液)
人体内环境的组成:
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生存和进行各种生理活动的基本环境。
水是生命之源,活细胞 必须在有水的液体环境中才能存活。成人身体约60%的重量是水,它是人体细胞内液和外液的主要成分。
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体内环境,是人体的内环境,它主要由血浆和组织液组成。血浆是血细胞的内环境,也是沟通各部分组织液以及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组织液是其他大部分细胞的内环境。
血液的组成成分是什么?
人的血液是由______和_______组成的
血细胞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约占血液总量的45%。其余55%为血浆,血浆中91%-92%为水分,8%-9%为固体有形物,主要包括血浆蛋白、葡萄糖、无机盐、脂类等。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浆 血细胞
红细胞在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红细胞中含有一种红色的含铁蛋白质,叫做血红蛋白,所以红细胞呈现红色。血红蛋白在氧气含量高时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气含量低是容易与氧分离,因此,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白细胞呈圆球形,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但数量比红细胞少的多。白细胞有多种,根据其形态和染色性可以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白细胞有免疫防御功能。
血小板是血细胞中体积较小的细胞碎片。当人体受伤流血时,血小板就会在伤口部位聚集成团,释放化学物质促使血液凝固,起到止血的作用。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等。
血液中各种细胞的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有一定数量的血细胞衰老死亡,同时也有相应数量得血细胞新生,平均120天全身血液更新一次。
人体的内环境与不断变化得外环境不同,它的特点就是经常保持相对的稳定。
其中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如温度,总在一定水平上稳定,不随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是指这个稳定状态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的平衡,是在微小得波动中保持相对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