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长方体的表面积(1):教材第23页内容、24页例1。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操作掌握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并初步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会用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教学重点
探究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应用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应用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准备
教具:长方体纸盒、长方体纸盒展开图,课件。
学具:长方体纸盒、剪刀。
教法学法
教法: 质疑引导、动态演示
学法: 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体,你还记得长方体面积公式吗?长方体有什么特征呢?
生1: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那么整个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该怎么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的内容。
板书:长方体的表面积
二、探究新知
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师:把一个长方体的纸盒展开是什么形状的呢?
生:我沿着棱剪开,展开了长方体的纸盒。
师:同学们做的很好。请同学们在长方体展开图的上面分别标出“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
生:学生自己在长方体展开图的上面分别标出六个面。
师:观察长方体的的展开图,看看哪些面的面积相等,长方体展开图中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生1:纸盒的6个面的面积相加的和就是纸盒的表面积。
生2:“上”、“下”面的长和宽就是长方体的长和宽;“前”、“后”面的长和宽就是长方体的长和高;“左”、“右”面的长和宽就是长方体的宽和高。
师:那么,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呢?
生: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探究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师: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需要计算哪些长方体的表面积。(出示教材第24页例1)做一个微波炉的包装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实际上是求什么?
生:求的是这个长方体包装箱的表面积。
师:怎样求这个长方体包装箱的表面积呢?
生1:先确定每个面的长和宽,再分别计算出每个面的面积,最后把每个面的面积合起来就是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算式是:0.7×0.4+0.7×0.4+0.5×0.4+0.5×0.4+0.7×0.5+0.7×0.5=1.66(m2)
生2:长方体的表面积=上、下两个面的面积+前、后两个面的面积+左、右两个面的面积。算式是:0.7×0.4×2+0.5×0.4×2+0.7×0.5×2=1.66(m2)
生2: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上面的面积+前面的面积+左面的面积)×2。所以,算式是:(0.7×0.4+0.5×0.4+0.7×0.5)×2=1.66(m2)
师:比较三种方法,你认为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关键是找什么?这三种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生1:长方体的表面积应该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关系。
生2:第一种方法是一个面一个面的计算,有点麻烦。后面两种方法一组一组的算,相对比较简单些。
师:说得好。通过探究,我们可以发现,长方体的表面积和它的面有关,也就是跟它的长、宽、高有关系。在计算时,我们一定要找准每个面的长和宽。
三、拓展应用
1.完成教材第24页“做一做”。
亮亮家要给一个长0.75m,宽0.5m,高1.6m的简易衣柜换布罩(如右图,没有底面)。至少需要用布多少平方米?
2.一节通风管长50厘米,宽10厘米,高8厘米,做这样的一对通风管至少需要多少铁皮?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并掌握了长方休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学习,你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25~26页练习六第1、4、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