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中华古诗文
经典永流传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六年级下册
古诗词诵读五
第一课时
浣(huàn)溪沙
[宋]苏轼(shì)
资料推送
作者简介
苏轼(别称苏东坡、苏仙,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浣(huàn)溪沙
[宋]苏轼(shì)
游蕲(qí)水清泉寺,寺临兰溪,
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精读课文
上阕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词人描绘出了一幅充满生机、幽雅、洁净、清新的山林雨景图。
请谈谈你对“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的理解。
谁说人生不能再次年轻?
门前的溪水尚且能向西奔流,只要对生活充满信心与希望,人生就能再次焕发生机与活力,这体现了词人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这首词中的哪一句是反用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听唱黄鸡与白日”的句意?
休将白发唱黄鸡。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精神品质)?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第二课时
清平乐
[宋]黄庭坚
资料推送
作者简介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清平乐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zhuàn)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精读课文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这两句是什么意思?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唤它回来,与它同住。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依恋之情。
要想找寻春天的踪迹,为什么要问黄鹂?
因为黄鹂是在春去夏来时出现,它应该知道春天的消息。这种想象极为奇特,极富情趣。
该词主要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该词主要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热爱与珍惜,对春天逝去的无奈与惆怅。
这首词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试分析这种手法使用的妙处。
拟人。
词人将春天“人格化”,幻想其去处,唤其归来同住,最终难见其踪影。将自然季节描写得生动活泼,寄托了他对春的喜爱和对春去的无奈,妙趣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