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一、选择题
1.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历史文献是( )
A.《共产党宣言》
B.《社会契约论》
C.《论法的精神》
D.《十日谈》
2.世界历史上的第一个工人政权是( )
A.第一国际
B.第二国际
C.苏维埃政权
D.巴黎公社
3.《国际歌》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典文献,它热情讴歌了巴黎公社战士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英勇不屈的革命气概。下列对巴黎公社评述正确的是( )
A.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B.欧洲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标志
C.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伟大革命实践
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4.《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取民主”。第一次实践了这一思想的是( )
A.巴黎公社
B.俄国二月革命
C.俄国十月革命
D.中国国民革命
5.2016年是巴黎公社145周年纪念年。11月29日,法国国民议会依据《宪法》通过决议,为所有遭镇压的1871年巴黎公社社员平反。巴黎公社的重大意义在于( )
A.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B.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
C.开辟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D.将社会主义理论变成了现实
6.“l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材料认为巴黎公社( )
A.为科学社会主义产生提供基础
B.建立了工农联盟的新政治制度
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是无产阶级专政一次伟大尝试
7.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著作是( )
A.《人权宣言》
B.《独立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共同纲领》
8.下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实践的示意图。空白处应为
( )
A.《共产党宣言》发表
B.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C.巴黎公社成立
D.新中国的成立
9.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
A.巴黎公社
B.二月革命
C.七月革命
D.十月革命
10.在社会主义发展运动史上,工人阶级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巴黎公社的建立
C.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D.新中国的建立
11.某中学课外兴趣小组在历史探究学习活动中,搜集整理了下列三幅历史图片,据此判断该小组探究的主题有可能是( )
A.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
B.社会主义运动由空想到科学
C.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D.社会主义运动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
12.小丽同学通过学习“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专题,整理出如下一些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B.巴黎公社革命是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C.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D.俄国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
13.看到“1871年”、“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等关键词,你能联想到的历史事件是( )
A.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
B.《共产党宣言》发表
C.巴黎公社成立
D.俄国十月革命爆发
14.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列各项与“偷袭蒙马特尔高地”“五月流血周”“无产阶级专政尝试”三个关键词直接相关的是( )
A.攻占巴士底狱
B.巴黎公社
C.空想社会主义
D.十月革命
15.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它的实践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巴黎公社失败的主观原因不包括( )
A.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
B.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
C.未能发动广大农民
D.临时政府的疯狂进攻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卢梭平等观与马克思平等观的对比表
不平等的原因
平等观的理论
平等观的实现
卢梭
法律和私有财产的设定是不平等的第一阶段,官职的设置是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是合法的权力变成专制的权力。
抽象的自然力与意志是个人的基础,现实人没有任何差别,即人生而平等。
法律的存在就是为了实现全体人民的最大幸福,即自由和平等两大目标。社会契约则是以政治与法律的平等代替了自然的不平等。
马克思
生产资料私有制与阶级对立的存在决定了平等的社会分配是不可能出现的,阶级的对立与分化产生了现实中各种不平等的社会现象。
人的本质属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而提出实现全体社会成员普遍平等的社会理想。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国家生活的原则,而国家应该代表所有人民的利益。提出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就是消灭私有制与阶级,通过无产阶级革命达到全人类的解放,最终实现“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
——摘编自王培培《卢梭平等观与马克思平等观的比较》
(1)根据材料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卢梭平等观与马克思平等观内涵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马克思平等观的历史意义。
17.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年,各地通过多种方式隆重纪念这位重要的思想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克思没有描绘一幅社会主义的蓝图,这不是他的目标。他想要分析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不断变革的生产力。换句话说,他想要确定的是,在资本主义内部,生产力产生了它的反命题,并不可避免地走向灭亡的过程,就像以前的奴隶制和封建制一样。他最早注意到经济周期是资本主义经济一个常见现象。
——摘编自【美】布鲁、格兰特《经济思想史》
材料二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那么它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分析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共产党宣言》设想的未来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将如何实现?
(3)结合所学知识并综合上述材料,针对当今世界存在的问题,说明马克思主义对当今世界的价值?
参考答案
1——15:ADAAB
DCCBB
CBCBD
16.(1)不同之处:卢梭平等观强调权利平等,主张建立社会契约保障平等;马克思平等观强调社会平等,主张消灭私有制和阶级实现人类社会平等。
原因:18世纪的法国,封建专制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资本主义发展推动理性主义盛行;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弊端暴露。
(2)推动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推动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人类留下宝贵精神财富。
17.(1)原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爆发经济危机,从而破坏生产力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
(2)未来社会的样子:没有阶级对立、每一个人得到自由发展、自由人的联合体
实现: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统治、实现生产国有化、发展生产力、消灭阶级。
(3)价值: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保障工人权利、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