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9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2-27 13:1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参观学习目标:
1、在军事科技展厅了解我国成功爆炸了两弹——原子弹与导弹及两弹元勋邓稼先;
2、在航天科技展厅了解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及由无人飞船向载人飞船的发展;
3、在农业科技展厅了解“东方魔稻”——籼型杂交水稻及其培育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原子弹是当时世界上伤杀力最强的核武器之一。美国在20世纪40年代最早制造出原子弹,并在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前夕把原子弹投到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几乎把这两个城市毁灭了。



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原子弹?
项目 成就 时间 科学家
军事
科技
航天科技
农业
科技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
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1966年
邓稼先
钱学森
项目 成就 时间 科学家
军事
科技
航天科技
农业
科技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
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1966年
邓稼先
钱学森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70年
第一艘无人飞船 1999年
第一艘载人飞船 2003年
项目 成就 时间 科学家
军事
科技
航天科技
农业
科技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
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1966年
邓稼先
钱学森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70年
第一艘无人飞船 1999年
第一艘载人飞船 2003年
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1973年 袁隆平
据统计,普通水稻亩产约550千克,而籼型杂交水稻亩产约为660千克。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1990年全世界普通水稻种植面积为20亿亩。
项目 成就 时间 科学家
军事
科技
航天科技
农业
科技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
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1966年
邓稼先
钱学森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70年
第一艘无人飞船 1999年
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1973年 袁隆平
第一艘载人飞船 2003年
建国后我国科学技术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1、经济的发展
3、科学家的贡献
2、政府重视科技工作
1.(2007年广西南宁) 我国研制“两弹一星”的辉煌成就令世人瞩目,我国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的事件(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导弹发射成功
C.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2.(2007年资阳市) “喜看稻菽千重浪,
要数风流是此翁”,人们常用它来称
赞右图所示农业科学家,赞扬他“用一
粒种子改变了世界”。2004年,这位
科学家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
下列有关这位科学家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这位科学家是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②他的成果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③他的成就证明中国是现代科技最发达的国家
④他的成功说明科学研究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 (2007年青海省西宁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2年,土地革命基本完成。近三亿无地少 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材料二: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 二是袁隆平”。
材料三:“农民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
请回答:
(1) 简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民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2) 袁隆平在农业科技上的突出贡献是什么?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又快又好发展提一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