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新人教版物理高三单元测试12
《机械振动 机械波》
一.选择题(共15题)
1.一个弹簧振子在A、B间做简谐运动,O为平衡位置,如图甲所示,以某一时刻t=0为计时起点,经1/4周期,振子具有正方向最大的加速度,那么在图乙所示的振动图线中,能正确反应振子的振动情况是(以向右为正方向)
2.(2011·四川理综)如图为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当Q点在t=0时的振动状态传到P点时,则(
A.1cm<x<3cm范围内的质点正在向y轴的负方向运动
B.Q处的质点此时的加速度沿y轴的正方向
C. Q处的质点此时正在波峰位置
D. Q处的质点此时运动到p处
3.一简谐横波沿水平方向由质元向质元传播,波速为,、两质元平衡位置间的距离为,时刻,在波峰,在平衡位置且向下振动,下列哪些时刻可能第一次处在波峰位置
A. B.
C. D.[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某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为f0,在周期性驱动力的作用下做受迫振动,驱动力的频率为f.若驱动力的振幅保持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f<f0时,该振动系统的振幅随f增大而减小
B.当f>f0时,该振动系统的振幅随f减小而增大
C.该振动系统的振动稳定后,振动的频率等于f0
D.该振动系统的振动稳定后,振动的频率等于f
5.做简谐振动的单摆,在摆动的过程中( )
A.只有在平衡位置时,回复力才等于重力和细绳拉力的合力
B.只有在最高点时,回复力才等于重力和细绳拉力的合力
C.小球在任意位置处,回复力都等于重力和细绳拉力的合力
D.小球在任意位置处,回复力都不等于重力和细绳拉力的合力
6.一列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a、b、c、d为介质中沿波传播方向上四个质点的平衡位置。某时刻的波形如图1所示,此后,若经过周期开始计时,则图2描述的是( )
A.a处质点的振动图象 B.b处质点的振动图象
C.c处质点的振动图象 D.d处质点的振动图象
21世纪教育网
7. (2011·重庆理综)介质中坐标原点0处的波源在t=0时刻开始振动,产生的简谐波沿x轴正向传播,t0时刻传到L处,波形如题17图所示。下列能描述x0处质点振动的图象是
。
8.(2011·上海高考物理)两个相同的单摆静止于平衡位置,使摆球分别以水平初速、 ()在竖直平面内做小角度摆动,它们的频率与振幅分别为和,则
(A) , (B) ,21世纪教育网
(C) , (D) ,
9.(2011·上海高考)两波源在水槽中形成的波形如图所示,其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则( )
(A)在两波相遇的区域中会产生干涉
(B)在两波相遇的区域中不会产生干涉
(C) 点的振动始终加强
(D) 点的振动始终减弱
10.如图甲所示,一根水平张紧的弹性长绳上有等间距的、、O、P、Q质点,相邻两质点间距离为1m,t=0时刻O质点从平衡位置开始沿y轴正方向振动,并分别产生向左和向右传播的机械波,O质点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当O质点第一次达到正方向最大位移时,P点刚开始振动,则 ( )
A.、P两点距离为半个波长,因此它们的振动步调始终相反
B.当点振动第一次达到负向最大位移时,质点O的运动路程为25cm
C.当波在绳中传播时,波速为1m/s
D.若D质点振动加快,波的传播速度不变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1.(2011·北京高考·T16)介质中有一列简谐机械波传播,对于其中某个振动质点
A.它的振动速度等于波的传播速度
B. 它的振动方向一定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
C.它在一个周期内走过的路程等于一个波长
D.它的振动频率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
12.(2010·重庆·14)一列简谐波在两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践和虚线所示,由图可确定这列波的( )
A.周期 B.波速 C.波长 D.频率
13.( 2010·天津)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传到M点时波形如图所示,再经0.6s,N点开始振动,则该波的振幅A和频率f为(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A=1m f=5HZ
B.A=0. 5m f=5HZ
C.A=1m f=2.5 HZ
D.A=0.5m f=2.5 HZ
14.(天津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六校联)考消除噪声污染是当前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课题。内燃机、通风机等在排放各种高速气流的过程中都发出噪声,干涉型消声器可以用来消弱高速气流产生的噪声。干涉型消声器的结构及气流运行如图所示,产生波长为λ的声波沿水平管道自左向右传播。当声波到达a处时,分成两束相干波,它们分别通过r1和r2的路程,再在b处相遇,即可达到消弱噪声的目的。若Δr= r2 – r1, 则Δr等于 ( )
A.波长λ的整数倍 B.波长λ的奇数倍
C.半波长的奇数倍 D.半波长的偶数倍
15.(2010·福建)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实线所示,t=0.02s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若该波的周期T大于0.02s,则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是
A.2m/s B.3m/s C.4m/s D.5m/s
二.计算题:(共7题)
16.(2011·上海高考物理)两列简谐波沿x轴相向而行,波速均为,两波源分别位于A、B处,时的波形如图所示。当时,M点的位移为 多少cm,N点的位移为 多少cm。
17.(湖南长沙二中2009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某人利用单摆来确定某高山的高度。已知单摆在海面处的周期是T0。而在该高山上,测得该单摆周期为T。求此高山离海平面高度h为多少?(把地球看作质量均匀分布的半径为R的球体)
18、(07宁夏理)图为沿x轴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1.2 s时的波形,位于坐标原点处的观察者测到在4 s内有10个完整的波经过该点。
⑴求该波的波幅、频率、周期和波速。
⑵画出平衡位置在x轴上P点处的质点在0-0.6 s内的振动图象。
19.(2011·温州模拟)如图所示为一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试完成以下问题:
(1)写出该振子简谐运动的表达式.
(2)在第2 s末到第3 s末这段时间内,弹簧振子的加速度、速度、动能和弹性势能各是怎样变化的?
(3)该振子在前100 s的总位移是多少 路程是多少
20、(08海南卷)某实验室中悬挂着一弹簧振子和一单摆,弹簧振子的弹簧和小球(球中间有孔)都套在固定的光滑竖直杆上.某次有感地震中观察到静止的振子开始振动4.0 s后,单摆才开始摆动.此次地震中同一震源产生的地震纵波和横波的波长分别为10 km和5.0 km,频率为1.0 Hz.假设该实验室恰好位于震源的正上方,求震源离实验室的距离. 21世纪教育网
21.如图所示,一根柔软的弹性绳子右端固定,左端自由,A、B、C、D……为绳上等间隔的点,点间间隔为50 cm,现用手拉着绳子的端点A使其上下振动,若A点开始向上,经0.1 s第一次达到最大位移,C点恰好开始振动,则
(1)绳子形成的向右传播的横波速度为多大?
(2)从A开始振动,经多长时间J点第一次向下达到最大位移?
(3)画出当J点第一次向下达到最大位移时的波形图象.
22.一列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在t1=0和t2=0.5 s两时刻的波形分别如图中的实线和虚线所示,求:
(1)若周期大于t2-t1,波速多大?
(2)若周期小于t2-t1,则波速又是多少?
(3)若波速为92 m/s,求波的传播方向.
答案:
1.答案:D
2.【答案】选B.
【详解】将图中的波形图往左平移,可知A、C错,B正确;再由于机械波传播的是振动
的形式和能量,质点不随波迁移,则D错.
3.答案:BD
4.【答案】选B、D.
【详解】受迫振动的振幅A随驱动力频率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显然A错, B对.振动稳定时系统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故C错D对.
5.【答案】B
【详解】单摆在一个圆弧上来回运动,摆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重力沿悬线方向的分力和悬线拉力的合力提拱,而回复力是指重力沿圆弧切线方向的分力.摆球在平衡位置速度不为零,向心力不为零,而回复力为零,所以合力不是回复力;摆球在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向心力为零,合力等于回复力.故选项B正确.
6.【答案】B
【详解】由波的图像经过周期a到达波谷,b到达平衡位置向下运动,c到达波峰,d到达平衡位置向上运动,这是四质点在0时刻的状态,只有b的符合振动图像,答案B。7. 【答案】选C.
【详解】从波形图上看出,x0处的质点下一时刻的振动方向是向y轴负方向运动,所以振动图线是A或C,考虑到波传播到L处,
L处质点的起振方向向下,所以,振动图线必是C.
8.【答案】选C.
【详解】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两单摆的摆长相同则周期相同,频率相同,又因为,所以最低点动能,根据机械能守恒,在最高点的重力势能,即振幅,所以C选项正确.
9.【答案】选B.
【详解】从图中看,两列水波的波长不同,波在水中的速度都相等,根据,可知两列波的周期不相等,不满足相干条件,在两波相遇的区域中不会产生干涉现象,B正确.
10.答案:BCD
11.【答案】选D.
【详解】简谐机械波介质中的各质点都做简谐运动,其速度按照正弦或余弦规律变化,与波的传播速度是两码事,A错误;横波的振动方向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而纵波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一条直线上,B错误,简谐机械波介质中的质点一个周期内走过的路程等于四个振幅,而波一个周期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C错误;机械波介质中的各质点做简谐运动的频率都相等,都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所以D正确. 12.【答案】C
【解析】只能确定波长,正确答案C。题中未给出实线波形和虚线波形的时刻,不知道时间差或波的传播方向,因此无法确定波速、周期和频率。
13.答案:D
14.答案:C
15.答案:B
16.【答案】2,021世纪教育网
【详解】2.5s内,两列波传播的距离,当A波向右传播1m时,
A波如图中的虚线所示,B波如图中的实线所示,所以,M点位移为2cm,N点位移为零,
17.解析:根据单摆周期公式有:[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由万有引力公式得:
联立解得:
18.解:⑴A=0.1 m
⑵
19.【答案】(1) (2)见解析 (3)0.5 m
【详解】 (1)由振动图象可得:A=5 cm,T=4 s, =0则,故该振子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21世纪教育网
(2)由图可知,在t=2 s时振子恰好通过平衡位置,此时加速度为零,随着时间的延续,位移值不断加大,加速度的值也变大,速度值不断变小,动能不断减小,弹性势能逐渐增大.当t=3 s时,加速度的值达到最大,速度等于零,动能等于零,弹性势能达到最大值.[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振子经过一个周期位移为零,路程为5×4 cm=20 cm,前100 s刚好经过了25个周期,所以前100 s振子位移x=0,振子路程s=20×25 cm=500 cm=5 m.
20.解析:地震纵波传播速度为:vP=fλP,
地震横波传播速度为:vS=fλS
震源离实验室距离为s,有:
解得:
21.【答案】(1)v波===10 m/s.
(2)波由波源传到J需时间t由t1== s=0.45 s
波刚传到J时,J也向上起振.到负最大位移需t2时间,
则t2=T=0.3 s
所以对应总时间t=t1+t2=0.75 s.
(3)波形图如图所示.
22.【答案】(1)若波向右传播,波速为4 m/s;若波向左传播,波速为12 m/s
(2)若波向右传播,波速为(4+16n) m/s(n=1,2,3,…)
若波向左传播,波速为(12+16n) m/s(n=1,2,3,…)
(3)向左传播
【详解】(1)若波向右传播,Δx1=2 m,Δt=t2-t1=0.5 s,则v1==4 m/s;
若波向左传播,Δx2=6 m,Δt=t2-t1=0.5 s,则v2==12 m/s.
(2)若波向右传播,Δx3=(2+8n)m(n=1,2,3,…),Δt=t2-t1=0.5 s,则v3==(4+16n) m/s(n=1,2,3,…);
若波向左传播,Δx4=(6+8n) m(n=1,2,3,…),Δt=t2-t1=0.5 s则v4==(12+16n) m/s(n=1,2,3,…).
(3)当波速为92 m/s时,波向前传播的距离为Δx=vt=46 m=λ,由(2)题答案可知波向左传播.
0.1
0.2
0.3
0.4
0.5
0.6
0.1
0.08
-0.08
-0.1
y/m
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