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3.1 长方体的认识人教版(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3.1 长方体的认识人教版(共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2-26 10:3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长方体的认识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
2
3
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想象力。
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特征,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
使学生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
情景导入

探 究 新 知
长方体
长方体上平平的、滑滑的部分是长方体的面。
左面
右面
上面
下面
前面
后面
长方体有6个面,分别是左面和右面,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后面。
探 究 新 知
探 究 新 知
长方体有六个面,相对的面相等,一般情况下每个面都是长方形。
探 究 新 知
特殊的长方体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探 究 新 知
棱léng
两个面相交的线段叫做长方体的棱。
长方体有12条棱。
探 究 新 知
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探 究 新 知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长方体顶点 
探 究 新 知
长方体有8个顶点。
探 究 新 知
把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



探 究 新 知
长方体12条棱,可分为3组,每组4条且相等。
达标检测
?1、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在括号里画“×”。
(1) 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
(2) 长方体的6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3) 长方体的12条棱中,长、宽、高各有3条。
(4)长方体相较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宽、高。 ? ? ? ? ?

(×)
(×)
( √ )
(√)
达标检测
2.用一根铁丝制作一个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10厘米的长方体框架,一共需要铁丝多少厘米?

20 × 4+15 ×4+10 ×4
=80+60+40
=140+40
=180(厘米)

(20+15+10)×4
=45 ×4
=180 (厘米)
答:一共需要铁丝180厘米。
方法一:
方法二:
(长+宽+高)×4
长×4+宽×4+高×4

把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 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 ? 面? 6个, 一般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完全相等。?
?
棱 12条?,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顶点 8个??


长方体的棱长之和=(长+宽+高)×4
课堂总结
长方体的认识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


顶点
特征
面的形状
面积
棱长
6个
12条
8个
6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也有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的面积完全相等
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长方体的棱长之和=(长+宽+高)×4
要求:通过数一数,量一量,剪一剪,比一比等实际操作,探究长方体特征。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
长方体


顶点
特征
面的形状
面积
棱长





小组探究活动



长方体的棱长之和=长×4+宽×4+高 ×4

长方体的棱长之和=(长+宽+高)×4
总结方法

拓展延伸
根据学具袋中的小棒搭建一个长方体框架
活动要求:
1、在制作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2、在制作的过程中,遇到什么难题,你是怎
么解决的?
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根据学具袋中的小棒搭建一个长方体框架
动手操作
活动要求:
1、在制作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2、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3、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怎样分?
长方体摆放位置不同,它的长、宽、高有变化吗?
拓展延伸

长方体有6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相对的面相等
长方体有6个面,特殊情况下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特殊的长方体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探 究 新 知
把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



探 究 新 知
把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



探 究 新 知
右面
上面
前面
后面
探 究 新 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