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水平检测
(时间:100分钟 分数: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若为二次根式,则m的取值为( )
A、m≤3 B、m<3 C、m≥3 D、m>3
2对于二次根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是一个正数 B、是一个无理数 C、是最简二次根式 D、它的最小值是3
3、在△ABC和△A’B’C’中, AB=A’B’, ∠B=∠B’, 补充条件后仍不一
定能保证△ABC≌△A’B’C’, 则补充的这个条件是( )
A、BC=B’C’ B、∠A=∠A’ C、AC=A’C’ D、∠C=∠C’
4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①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②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③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④有两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5、若α是锐角,sinα=cos50°,则α的值为( )
A、20° B、30° C、40° D、50°
6、已知Rt△ABC中,∠C=90°,sinA=,则cosB的值为( )
A、 B、 C、 D、1
7、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BC在等腰直角三角形PQR的底边QR上,其余两个顶点A、D在PQ、PR上,则PA:PQ=( )
A、 B、1:2 C、1:3 D、2:3
8、若一组数据1、2、3、的极差是6,则的值为( )
A、7 B、8 C、9 D、7或-3
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 )
①一组数据的标准差是它的方差的平方;②数据8,9,10,11,1l的众数是2;③如果数据1,2,…,n的平均数为,那么(1-)+(2-)+…(n-)=0;④数据0,-1,l,-2,1的中位数是l.
A、4个 B、3个 C、2个 D、l个
10、如图,Rt△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高,角平分线AE交
CD于H,EF⊥AB于F,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
A、∠ACD=∠B B、CH=CE=EF
C、AC=AF D、CH=HD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当x___________时,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2化简-÷=____________.
3如右图,已知∠B=∠D=90°,,若要使△ABC≌△ABD,那么还要需要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可以是: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 ____;(只填一个你认为正确的即可)
4、竿高3米,影长2米;同一时刻,某塔影长为20米,则塔的高度为_______.
5、某飞机在离地面1200米的上空测得地面控制点的俯角为60°, 此时飞机与该地面控制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米.
6、如图,矩形ABCD(AD>AB)中AB=a,∠BDA=θ,作AE交BD于E,且AE=AB,试用a与θ表示:AD=______,BE=_______.
7、一组数据的方差,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中下标= 。
8、一个班的学生中,14岁的有16人,15岁的有14人,16岁的有8 人,17
岁的有4人。这个班学生的平均年龄是______岁。
9、把命题: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改写如果
那么 ;并找出结论 。
10、写出下列假命题的反例:
⑴有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⑵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
三、解答题:(共60分)
1、计算:(每题4分,共8分)
⑴()(); ⑵--;
2、(8分)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1,P是CD边的中点,点Q在线段BC上,当BQ为何值时,△ADP∽△QCP?
3、(8分)已知:如图,AB=CD,AB∥DC.求证:,AD∥BC, AD=BC
4、(8分)如图,有一位同学用一个30 °角的直角三角板估测他们学校的旗杆AB的高度,他将30°角的直角边水平放在1.3米高的支架CD上, 三角板的斜边与旗杆的顶点在同一直线上,他又量得D、B的距离为15米,试求旗杆AB的高度.(精确到0.1米)
5、(8分)甲、乙两支仪仗队队员的身高(单位:厘米)如下:
甲队:178,177,179,178,177,178,177,179,178,179;
乙队:178,179,176,178,180,178,176,178,177,180;
(1)将下表填完整:
身高(厘米) 176 177 178 179 180
甲队(人数) 3 4 0
乙队(人数) 2 1 1
(2)甲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为 厘米,乙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为 厘米;
(3)你认为哪支仪仗队更为整齐?简要说明理由.
6、(10分)如图在ΔABC中AB=AC,∠BAC=900,直角∠EPF的顶点P是BC的中点,两边PE、PF分别交AB、AC于点E、F
⑴求证:AE=CF(提示:添辅助线)
⑵是否还有其他结论,不要求证明(至少2个)
7、(10分)求证: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参考答案:
一1、A;2、B;3、C;4、C;5、C;6、A;7、C;8、D;9、B;10、D
二1、≤;2、-2a;3、略;4、30米;5、800 米;6、AD=a·cotθ,BE= 2a·sinsinθ;7、10、15;8、15;9、如果三个角是三角形的内角,它们的和等于180 °,它们的和等于180 °;10、直角三角形有两个锐角,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等等 );
三1、⑴原式=()2-=5-2+3-2=6-2.
⑵原式=--=4+---3+=1.
2、由正方形ABCD可知,∠D=∠C=90°,从而构成了两个直角三角形.而两直角三角形相似,有两种可能,即Rt△ADP∽Rt△QCP,或Rt△ADP∽Rt△PCQ.当Rt△ADP∽Rt△PCQ时,有,即,得,即.当Rt△ADP∽Rt△QCP时,有,即,得QC=1,即BQ=0.因此当BQ=0或时,△ADP∽△QCP.
3、连接AC,可证明△ABC≌△CDA即可;4、10.0米
5、(1)
身高(厘米) 176 177 178 179 180
甲队(人数) 0 3 4 3 0
乙队(人数) 2 1 4 1 2
(2)178,178;
(3)甲仪仗队更为整齐.
因为甲队队员身高数据的方差=[ (177-178)2×3+(178-178)2×4+(179-178)2×3]= 0.6;乙队队员身高数据的方差=[ (176-178)2×2+(177-178)2+(178-178)2×4+(179-178)2×1+(180-178)2×2]=1.8.因此,可以认为甲仪仗队更为整齐.
6、(1)连结AP,证明△APE≌△CFP,利用直角∠EPF和直角∠APC可证∠APE=∠FPC,利用AP=PC,∠EAP=∠C=45°(2)BE=AF,EP=PF等等;
7、可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来证明。
第7题
第10题
第3题
A
B
C
D
第6题
D
C
B
A
第3题
P
F
E
C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