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白 鹅
你有喜爱的小动物吗?你喜爱它的哪些方面?丰子恺先生也喜爱一种动物,他不但心里喜爱,而且还进行了仔细观察,动手写成了文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鹅》。
1.会写“吠、促”等15个生字,会认“看、嚣”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局促不安、侍候、扬长而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重点)
3.学习作者抓住动物特点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难点)
生平简介:丰子恺(1898—1975),曾用名丰润、丰仁,号子恺,浙江崇德(今嘉兴桐乡)人。我国著名的漫画家、书法家、散文家。他一生涉猎文学、绘画、音乐、翻译、书法等多个领域,并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文学成就:丰子恺是中国现代受人敬仰的漫画家,散文家。工绘画、书法,亦擅散文创作及文学翻译。他的绘画、文章在几十年沧桑风雨中保持一贯的风格:雍容恬静,其漫画更是脍炙人口。
主要作品:《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子恺漫画》《子恺画集》等。
鹅 家禽,羽毛白色或灰色,额部有橙黄色或黑褐色的肉质突起,雄鹅的突起较大。鹅的脖颈长,嘴巴扁而阔,脚上有蹼,善于游水,吃青草、蔬菜、谷物、鱼虾等。
(“吠、促、颇、苟、侍、供”见“我会写的字”)
会认字
拼音
音序
部首
笔画
结构
字义
组词
看
kān
K
9画
半包围
①守护;照料。②监视;管理。
看门 看押
嚣
xiāo
X
口
18画
上下
①大声叫闹。②放肆;猖狂。
喧嚣 嚣张
吭
háng
H
口
7画
左右
喉咙。
引吭高歌
奢
shē
S
大
11画
上下
①任意花费大量钱财追求享受。
②过分的。
奢侈 奢望
侈
chǐ
C
亻
8画
左右
①浪费。②夸大。
奢侈 侈谈
窥
kuī
K
穴
13画
上下
偷看,多含贬义。
窥视 窥探
伺
sì
S
亻
7画
左右
探察,守候。
伺机 窥伺
读写易错提示
正音:侍候(shì cì) 窥伺(cì sì)
供养(gòng gōng)
辨形:吠:左小右大,“口”稍居上,右部撇捺舒展。譬:上下等宽,笔画紧凑,“言”第一横稍长,托住上方。脾:左窄右宽,“月”扁长,“卑”首撇短,第二撇下部出头。
多音字辨别
运用:1.多年来,爷爷一直为村里看(kān)守山林。
2.我从来没看(kàn)见过这样的怪事。
近、反义词
√
√
√
看
kān(看守)
kàn(看见)
近义词
高傲——傲慢 严肃——严厉
譬如——比如 从容——镇定
左顾右盼——东张西望
反义词
奢侈——俭朴 敏捷——迟钝
偶然——必然 从容——慌张
一丝不苟——马马虎虎
近义词辨析
特殊词语
含反义词的成语:左顾右盼
AABC式词语:空空如也
词语拓展
含反义词的成语:南腔北调 苦尽甘来 上行下效 厚此薄彼
AABC式词语:欣欣向荣 闷闷不乐 恋恋不舍 滔滔不绝
词语搭配
从容不迫地吃饭 狼吞虎咽地吃饭 细嚼慢咽地吃饭
严肃 严厉
辨析:严肃有多层含义,可以形容人的状态也可以形容气氛,严厉意为严肃而厉害。一般指做错事情后给予的厉害的、高程度的惩罚。
运用:1.爸爸表面很严肃,不苟言笑,可内心很疼爱我。
2.老板变得比以前更严厉了。
犬吠 局促 颇多 剧烈
一丝不苟 譬如 侍候
饭馆 附近 脾气 敏捷
昂首挺胸 供养 添加
重点方法
其他方法
写作方法
对比的方法
先总写
后分述
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反语
阅读方法
在阅读中体会作者抓住动物特点来写的方法,感受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这白鹅,是一位即将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我抱着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里。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①,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句解:中心句,全文围绕这句话来写。在作者的初步印象中,白鹅是十分高傲的。】?
①左顾右盼:向左右两边看。本文指鹅来到陌生的环境,东看看,西看看。
造句: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要左顾右盼。
②郑重:慎重,谨慎小心。
造句:望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我们郑重地举手敬礼。
③厉声叫嚣:大声叫喊、吵闹。
造句:敌军在对岸厉声叫嚣,但并不能影响我军的士气。
④引吭大叫:文中指鹅伸着脖子敞开喉咙大叫。
造句:一旦你入侵了它的领地,它便会引吭大叫。
?思考:高傲是作者对白鹅的第一印象,作者怎么会有这样的印象呢?
阅读第一段可以看出:鹅“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形象地写出了白鹅初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时那种不卑不亢的样子,这是从姿态上写白鹅的高傲。
?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这句话是文章的中心句,起统领全文的作用,集中概括了鹅高傲的特点。同时,它也是过渡句,不仅承接了上文“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还引起下文“鹅的叫声……”,使文章衔接自然,条理清楚。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点明鹅的来历,介绍了它给人留下的初步印象——高傲。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句解:过渡段,承上启下,总领全文。】?
【段解】总写鹅的高傲的三种表现。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zhèng)重②,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kān)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③(xiāo);甚至篱笆(bā)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háng)大叫④,不亚于狗的狂吠(fèi)。【句解:描写了鹅
⑤局促不安:形容拘谨、不自然、不安定的样子。
造句:他和别人说话时,总显出局促不安的神情。
⑥大模大样:形容傲慢、满不在乎的样子。
造句:他高傲地抬起头,大模大样地从众人面前走过去。
⑦毫不相让:一丝一毫都不退让。
造句:在辩论会上,双方各持己见,毫不相让。
?思考:“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突出了鹅怎样的特点?
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用鹅的“引吭大叫”与狗的“狂吠”对比,突出了鹅的叫声大和严厉的特点。
?思考:“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这几个词反复出现重复吗?
“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这几个词都表示白鹅叫声很严厉,不重复,因为它们精确地表达了不同情境下鹅的叫声。
?作者在写鹅的步态时,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对比和比喻的手法。一方面将鹅的步调与鸭的步调进行对比,另一方面用“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来比喻鹅的步调,形象地写出了鹅步调的从容和不可一世的傲慢。
虽高傲却尽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段解】先总后分,具体描写鹅的叫声,表现它的高傲。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cù)不安⑤之相;(对比)【句解:和鸭子的步态对比,为的是突出鹅的高傲和与众不同的步态。】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⑥的,颇(pō)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比喻)【句解:“净角”中的“角”读jué,是角色的意思,“净角”是戏曲角色行当,通称花脸,扮演性格刚烈或粗暴的人物。作者用“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来比喻鹅的步调,不仅形象地写出了鹅步调的从容,更显出了鹅的步伐中透出的不可一世的傲慢。】?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⑦;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段解】从鹅的步态上写鹅的高傲。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
⑧奢侈:花费大量钱财追求过分享受。
造句:我们应厉行节俭,坚决反对奢侈之风。
⑨三眼一板:比喻言行有分寸、有条理。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本文指鹅的吃法刻板、从不改变,也做“一板三眼”。
造句:李老师为人处世向来三眼一板,大家都很尊敬他。
⑩一丝不苟: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造句:刘老师做事认真细致、一丝不苟。
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这些食料并不奢侈⑧(shē chǐ),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⑨,一丝不苟⑩(gǒu)。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句解:在这一段的前一部分,作者对鹅怎样吃饭进行了充分地描写:先写鹅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然后举例说,“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再用“譬如……”这句话举例,不厌其烦地描写鹅的吃相,作者就是想突出鹅吃相的可笑,可笑在必须有三样东西下饭,可笑在一丝不苟的吃法,可笑在循规蹈矩、不会变通的做法。这是下文提到的鹅吃饭时“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的原因,鹅的高傲也就在这其中体现出来了。】
【段解】描写了鹅吃饭时需要三样东西下饭。
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shì)候,像饭馆里的堂倌(guān)一样。【句解:“堂倌”在旧时用于称呼饭馆、茶馆或酒店里的招待人员。堂倌在过去地位低下,作者这样比方,是有意降低自己的地位,显示鹅的尊贵。】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kūi sì)。(反语)【句解:“窥伺”是指暗中观望动静,等待机会,多含贬义。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连附近的狗都知道鹅的吃法,了解它吃食的规律,可见它是多么严格地遵守着吃饭的三眼一板。在这里,作者还称它为“我们这位鹅老爷”,明贬实褒,言语间流露出来的亲昵和叙述中的煞有介事,表现出作者对鹅充满了爱意。】等它吃过一口饭,踏着方步去喝水、吃泥、吃草的当儿,狗就敏捷地跑过来,努力地吃它的饭。鹅老爷偶然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狗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句解:能想象出此时静候的狗的样子:流着口水、暗中观察、伺机而动。】看它再吃了一口饭,再走开去
?扬长而去:大模大样地径自走了。
造句:他说完话后扬长而去,留下一群朋友在那儿面面相觑。
?不胜其烦:指忍受不了某种麻烦。
造句:窗外那一阵阵的吆喝声真是让人不胜其烦。
?架子十足:架子很大,对他人摆出一副不屑的表情或样子。
造句:他是那样得理不饶人,一副架子十足的模样。
?思考:课文中的白鹅有哪些特点?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
白鹅总的特点是高傲。作者是从白鹅的叫声、步态、吃相三方面展开具体描写的。叫声的特点是“严肃郑重”“厉声呵斥”,用狗的“狂吠”作对比;步态的特点是“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用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作衬托;吃相的特点是“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老爷”派头,与狗“敏捷”“窥伺”的小偷样子形成对比。同时也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喝水、吃泥、吃草的时候,狗又敏捷地跑上来,把它的饭吃完,扬长而去?。等到鹅再来吃饭的时候,饭罐已经空空如也。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gōng)养不周。【句解:“昂首大叫”,冲着人发脾气,体现了鹅的高傲。】这时我们便替它添饭,并且站着侍候。因为邻近狗很多,一狗方去,一狗又来蹲着窥伺了。
【段解】作者用幽默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邻狗偷食、人们侍候白鹅吃饭的有趣场面,形象地表现了白鹅的高傲。
我们不胜其烦?,以后便将饭罐和水盆放在一起,免得它走远去,让鸡、狗偷饭吃。然而它所必需的泥和草,所在的地点远近无定。为了找这些食物,它仍是要走远去的。因此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句解:这句感叹句和前文的“好一个高傲的动物”相呼应。】?
【段解】描写了鹅吃饭时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
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从鹅的叫声、步态、吃相三方面具体写鹅的高傲。
作者通过耐心细致的观察,栩栩如生地描述了白鹅的形态和神态,表现了对白鹅的由衷喜爱之情;同时,也充分展现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快乐情景。
主题归纳
感悟心语
好一只高傲的白鹅!好一个细心的丰子恺!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学会细心观察、用心思考,这样我们也会写下令人难忘的文字。
写作特点: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仿写思路: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如,用鹅的“引吭大叫”与狗的“狂吠”对比,表现鹅的叫声“大”和“严厉”的特点;用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显出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大家风范。
我的练笔:运用对比的方法写一种小动物,要表现出小动物的特点。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读的时候要特别
注意文章中写“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
◎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趣味。
朗读指导:本文朗读的情感基调是趣味性,要读得妙趣横生才好。文中的词语用得非常生动、传神,四字词语很多,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这些词语的趣味。
◎课文里有许多表现鹅高傲的词语,如“引吭大叫”“傲然”“架子十足”。找一找,分类抄下来,再体会作者是如何把“高傲”写清楚的。
叫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吃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叫声:严肃郑重 厉声呵斥 厉声叫嚣 引吭大叫
(2)步态:步调从容 大模大样
(3)吃相:三眼一板 一丝不苟
◎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读的时候要特别
注意文章中写“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
剧里的净角出场。(把鹅和鸭的步调进行比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这里运用了对比和比喻的手法。一方面将鹅的步调与鸭的步调进行对比,另一方面用“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来比喻鹅的步调,形象地写出了鹅步调的从容和不可一世的傲慢。
◇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把鹅称作“鹅老爷”,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参考答案:把鹅称作“鹅老爷”,明贬实褒,言语中流露出亲昵的情感,表现了作者对鹅的喜爱。
◎读下面的“阅读链接”,和课文《白鹅》比一比,说说两位作家笔下的鹅有什么共同点,再体会两篇文章表达上的相似之处。(“阅读链接”见课本第57、58页。)
参考答案:共同点:优雅、高傲。
都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本文从白鹅的叫声、步态、吃相表现它的高傲。“阅读链接”中的白公鹅有海军上将的风度,它走路慢条斯理,在河湾生活得自由自在,从而表现鹅的高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