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童话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使我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你读过哪些童话?哪个童话给你的印象最深?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童话世界里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学习本单元第一篇童话课文《宝葫芦的秘密》。
1.会写“介、绍”等15个生字,会认“妖、矩”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重点)
3.体会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及其心理变化。(难点)
生平简介:张天翼(1906-1985),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名张元定,字汉弟,号一之,笔名张天净、铁池翰等。毕业于北京大学。1929年正式开始职业写作生涯,抗战爆发后,一直在长沙等地从事抗日救亡工作和文艺活动。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央文学讲习所副主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等职。
文学成就:他的童话在儿童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主要作品:代表作有童话《大林和小林》《宝葫芦的秘密》《秃秃大王》,小说《华威先生》《鬼土日记》等。
(“妖、矩、乖、撵、丫、拽、瘦”见“我会写的字”)
会认字
拼音
音序
部首
笔画
结构
字义
组词
冲
chòng
C
冫
6画
左右
①对着,向着。②凭,根据。
③猛烈;强烈。
冲着 冲劲
读写易错提示
正音:规矩(jù jǔ) 瘦长(shù shòu)
拖拽(yè zhuài)
辨形:妖:左窄右宽,右部撇捺舒展,“夭”不要写成“天”。矩:“矢”末笔变成点,最后一笔是竖折。舔:左窄右宽,“忝”上部撇捺舒展,下部不要写成“小”。
多音字辨别
运用:1.这小青年话没有说几句,情绪就冲(chōng)动起来。
2.投资人喜欢青年创业者身上的冲(chòng)劲儿。
近、反义词
√
√
√
冲
chōng(冲动)
chòng(冲劲)
近义词
规矩——规则 忽然——突然
介绍——说明 旅行——旅游
反义词
让步——坚持 省心——费心
幻想——现实 普通——特殊
近义词辨析
特殊词语
ABAB式词语:介绍介绍 最好最好
AABB式词语:平平常常
词语拓展
ABAB式词语:参考参考 客气客气 彼此彼此 张罗张罗
AABB式词语:风风光光 安安稳稳 兢兢业业 畏畏缩缩
词语搭配
宝葫芦的故事 美妙的故事 我们的故事 有趣的故事
无聊的故事
规矩 规则
辨析:规矩,校正圆形﹑方形的两种工具,多用来比喻标准法度。规则,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规矩较为客观一些;规则较为主观但很有公正力度,规则具有普遍性。另外规则也指大自然的变化规律。
运用:1.凡事都要按规矩办,不能随心所欲。
2.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要闯红灯。
介绍 妖怪 规矩 乖巧
撵走 滚烫 脚丫 拽住
幸福 舔食 向日葵 瘦长
棒冰 罢休
重点方法
其他方法
写作方法
语言描写
第一人称写法
修辞手法
拟人
阅读方法
朗读课文,体会语言描写的好处
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可是我先得介绍介绍我自己:我姓王,叫王葆(bǎo)。我要讲的,正是我自己的一件事情,是我和宝葫芦的故事。
【段解】开篇先作自我介绍,说明要讲的故事的内容。
你们也许要问:“什么?宝葫芦?就是传说故事里的那种宝葫芦吗?”
不错,正是那种宝葫芦。
可是我要声明①,我并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yāo)怪。我和你们一样,是一个平平常常②的普通人。你们瞧,我是一个少先队员,我也和你们一样,很爱听故事。?
【段解】声明自己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普通人,爱听故事。
①声明:公开表态或说明;指声明的文告。
造句:校方公开声明:这件事非本校学生所为。
②平平常常:不值得注意;普普通通;缺乏魅力。
造句:生活总是平平常常的,但我们总能在这平凡的生活中发现无穷的乐趣。
?思考:文中的王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喜欢做什么?
王葆是一个淘气、顽皮的孩子,很爱听故事。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王葆作自我介绍,准备讲宝葫芦的故事。
③每逢:每当遇到。
造句:每逢国庆日,处处张灯结彩,火树银花,洋溢着一片喜气。
④规矩:校正圆形﹑方形的两种工具,多用来比喻标准法度。
造句:凡事都要按规矩办,不能随心所欲。
至于宝葫芦的故事,那我从小就知道了。那是我奶奶讲给我听的。奶奶每逢③要求我干什么,就得给我讲个故事。这是我们的规矩(jǔ)④。【句解:王葆从奶奶那里听到宝葫芦的故事。】
“乖(guāi)小葆,来,奶奶给你洗个脚。”奶奶总是一面撵(niǎn)我,一面招手。
“我不干,我怕烫。”我总是一面溜开,一面摆手。
“不烫啊。冷了好一会儿了。”
“那,我怕冷。”
奶奶撵上了我,说洗脚水刚好不烫也不冷,非洗不可。
我只好让步。不过我有一个条件:“你爱洗就让你洗。你可得讲个故事。”就这么着,奶奶讲了个宝葫芦的故事。
“好小葆,别动!”奶奶刚给我洗了脚,忽然又提出一个新的要求来,“让我给你剪一剪……”
什么!剪脚指甲啊?那不行!我光着脚丫(yā),
⑤劈面:迎面,正对着脸。
造句:劈面吹来的狂风使他睁不开眼睛。
?思考:文中有两处关于奶奶和王葆的场景描写,分别是什么?
奶奶给王葆洗脚、给王葆剪脚指甲。
?思考:奶奶给王葆讲宝葫芦的故事,都有哪些内容?
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因为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所以得到了一个宝葫芦;掘地掘出来的宝葫芦。
一下地就跑。可是胳膊给奶奶拽(zhuài)住了。没有办法。?
不过我得提出我的条件:“那,非得讲故事。”(语言描写)【句解:语言描写,描写了王葆和奶奶的日常互动,表现了小孩子的天真可爱和奶奶的耐心教养。】于是奶奶又讲了一个——又是宝葫芦的故事。
【段解】奶奶要求王葆干什么就得讲个故事,于是奶奶给王葆讲了一个又一个的宝葫芦的故事。
我就这么着,从很小的时候起,听奶奶讲故事,一直听到我十来岁。奶奶每次讲的都不一样。上次讲的是张三劈面⑤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下次讲的是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王五呢,他因为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所以得到了一个宝葫芦。至于赵六得的一个宝葫芦——那是掘地掘出来的。【句解:奶奶给王葆讲过许多版本的宝葫芦的故事。】?
不管张三也好,李四也好,一得到了这个宝葫
⑥发愣:发呆,发昏;恍惚,出神。
造句:他上课心不在焉,一直望着窗外发愣。
?思考:奶奶讲的宝葫芦的故事,最后的结局都是什么?
只要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他们全都过上了好日子。
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张三想:“我要吃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李四希望有一条大花狗,马上就冒出了那么一条——冲(chòng)着他摇尾巴,舔他的手。?
后来呢?后来不用说,他们全都过上了好日子。(设问句)
我听了这些故事,常常就联系到自己:“我要是有了一个宝葫芦,我该怎么办?我该要些什么?”(心理描写)【句解:听奶奶讲了这么多的宝葫芦的故事,王葆也在想,自己有宝葫芦该做些什么。】
第二部分(第5—18自然段):王葆从小知道好多版本的宝葫芦的故事,是奶奶讲给他的,自己也会想,有了宝葫芦该怎么办?该要些什么?
一直到我长大了,有时候还想起它来。我有几次对着一道算术题发愣⑥,不知道要怎么列式子,就由“8”字想到了宝葫芦——假如我有这么一个,那可就省心了。【句解:这是心理描写。由“8”字想到宝葫芦,说明
⑦幻想:以理想或愿望为依据,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
造句:我常常幻想着回到过去,重温儿时那纯真的快乐。
?思考:文中的王葆在什么情况下想有一个宝葫芦来帮助自己?
每当他做事不顺利、不称心,或想得到某样东西的时候,就想有一个宝葫芦来帮助自己,如学习遇到困难,课余活动不顺利的时候。
?拓展:课外阅读《宝葫芦的秘密》,说说这篇童话主要讲了什么。
王葆在钓鱼时偶遇传说中能实现任何愿望的宝葫芦,想要什么都能随手拈来,令他既惊且喜。有了这种新法力后,他在学校的表现突飞猛进,生活彷佛变得那么完美。但王葆逐渐发现宝葫芦为他带来更多烦恼,令他哭笑不得之余,也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我”的想象力很丰富,是一个善于想象的孩子。表现了王葆在遇到学习困难时,不想办法解决,想让宝葫芦替自己解决。】
我和同学们比赛种向日葵,我家里的那几棵长得又瘦(shòu)又长,上面顶着一个小脑袋,可怜巴巴的样儿,比谁的也比不上。我就又想到了那个宝贝:“那,我得要一棵最好最好的向日葵,长得不能再棒的向日葵。”可那只不过是幻想⑦罢了。
可我总还是要想到它。那一天我和科学小组的同学闹翻了,我又想到了它。“要是我有那么一个葫芦,那……”?【句解:王葆和同学闹翻时,又想到宝葫芦,想要什么都能随手拈来,能替自己解决许多问题。】?
第三部分(第19—21自然段):王葆长大了,遇到问题时,他幻想着拥有一个宝葫芦。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中王葆的奶奶讲了很多关于宝葫芦的故事,从此王葆便经常想象自己拥有宝葫芦。本文表现了奶奶和蔼、慈祥、仁爱、见识广和王葆淘气调皮、机灵可爱、富于想象、充满好奇心的特点,说明了孩子的世界里充满了好奇心和神奇色彩。
主题归纳
感悟心语
不劳而获会带来烦恼和痛苦,投机取巧而不付出自己的努力是不会成功的。我们一定要踏踏实实地学习,不投机取巧,要用自己的努力战胜困难,一步一步地迈向成功!
写作特点:用对话展开故事情节。
仿写思路:文中通过王葆和奶奶的对话,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语言生动活泼,真实可感。我们在描写事件时也可以通过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
我的练笔:你和奶奶或者其他家人之间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吗?运用对话的形式写一写吧!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读的时候要特别
注意文章中写“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
◎默读课文,说一说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个宝葫芦。
参考答案:因为王葆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奶奶每次讲的故事都是不一样的,故事里的人有了宝葫芦都过上了好日子。所以王葆也想有一个宝葫芦。
◎奶奶给王葆讲了哪些故事?选一个,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讲给同学听。
参考答案:王五得到了一个宝葫芦,他用它的神奇魔力消除各种危害性强的疾病,用它的神奇魔力送给失去父母的孩子们更多关爱,让失学的儿童重归校园,让敬老院里的老人每天都开开心心的,让世界充满和平、欢笑!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读的时候要特别
注意文章中写“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
◎选做 当王葆真的得到了一个宝葫芦时,他逐渐认识到靠宝葫芦不劳而获,带给他的不是幸福,而是烦恼。这是怎么回事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
参考答案:王葆逐渐发现宝葫芦原来不分青红皂白,只懂盲目服从,多次让王葆处于尴尬的境地,让他哭笑不得。宝葫芦还让王葆偷懒,说谎,失去了朋友。后来,王葆发现自己得到的东西都是宝葫芦偷来的。他终于认识到宝葫芦带给自己的不是幸福,而是烦恼。于是气急败坏,把宝葫芦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