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西北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语文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西北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语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2-27 15:1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西北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筵(yàn)席 饿殍(piǎo) 跻(jì)身 间(jiān)不容发
B.夙(sù)愿 晕眩(xuàn) 褶(zhé)皱 畏葸(xǐ)不前
C.氓(méng)隶 翩翩(piān) 铁杵(chǔ) 粗犷(guǎng)
D.皈(guī)依 浩瀚(hàn) 档(dàng)案 弓缴(jiǎ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阑珊 澜言 瑕疵 争妍斗艳 皈依 深孚众望
B.影碟 间谍 胀大 珊珊来迟 崔嵬 高潮迭起
C.兵戎 谪戍 幅员 要言不繁 湮没 金碧辉煌
D.即兴 珊瑚 磅礴 姹紫嫣红 广袤 前倨后恭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地毯生活。尤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
B.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不对他的学说大加挞伐,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C.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情节曲折。
D.旁边一位中学生模样的青年诚恳地说:“叔叔,这些都是名人的字画,您就买一幅吧,挂在客厅里可以附庸风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素有“庐山第一景”之称的石门涧,是庐山的西大门。这里一年四季泉水叮咚,鸟语花香,青松翠柏,云蒸雾绕。
B.某文化局长因工作需要调任交通银行行长,收入提高了十几倍;后改任财政局长,收入又降到了行长任上的十几分之一。
C.10月份以来,江东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银杏树叶飘舞,满地金黄,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慕名而至的游客。21世纪教育网
D.为了使这项住房政策真正受惠于低收入家庭,香港政府制定了非常严格的申请程序,一旦发现诈骗,处罚极其严厉。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这其实也正是一切高贵者的通病。 。可见,只有宽容大度才能成就大事。
① 项羽不懂这个道理,他的失败便是理所当然了
②由于高贵,他们往往不能容人
③ 胸中容不得尘埃
④然而他们不知道,海洋之所以博大,恰在能容
⑤而且还自诩为眼里容不得沙子
A.①②④③⑤  B.②③⑤①④  C.②⑤③④①  D.①④②⑤③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人是生物,要想健康地活着,必须保持体内的菌态平衡。人诞生后,随着呼吸、吞咽等与外界环境发生接触后,各种细胞便相继光顾到人体内,成为人体的终生“伴侣”。
须知,人体自身的细胞有百万亿个,而携带的微生物细胞是人体细胞的10倍,不要以为外来的微生物是“异己”,它们可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部分。正常微生物群与免疫和代谢在他体内遗传菌因控制下,构成了生物存在的三大支柱。它们参与人体的生理、生化、病理、组胚、解剖及其他各方面的功能和结构的发生、发展及衰退的整个过程。
研究表明,正常微生物群直接参与机体生物防御屏障结构。一为化学屏障。正常菌群代谢的产物乙酸、丙酸、乳酸或细菌素等活性物质,形成酸罩等化学屏障,抗拒致病菌的入侵及伤害。二是生物屏障。生活在黏膜或皮肤上的正常菌群可形成一个个体特异性的生物膜群结构,菌群之间相互作用,彼此协调,相生相克,刺激皮肤黏膜系统,增强肌体的免疫功能,起到抑制过路菌或共生菌定植、占位、生长繁殖的作用。
综上所述,人是不能离开细菌的。然而令人忧心的是,诸多不良因素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微生态的平衡与稳定,导致微生态失调。人民滥用广谱抗生素、激素及免疫制剂等,不合理地使用现代化的检查,这些都会引起人体菌态失衡,危及健康。特别是抗生素的狂轰滥炸,看来细菌杀死了,旧病未除,新病又生,令医生头痛,患者遭殃。为此,科学家们提出了吃菌之说,研制了微生态调节剂——益生素。
生病后,让细菌治疗,这是当今崭新疗法。“抗生素之后的时代将是活菌时代,也即是益生素的时代。”这是我国著名微生物学魏教授1981年说的名言。
6.“它们可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部分”中的“它们”指代的是( )
A.人体自身细胞 B.微生物细胞
C.人体中的各种细胞 D.微生物群
7.对最后一段引用的魏教授的名言,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体内微生态的平衡与稳定是人保持健康的前提。
B.人体离不开微生物细胞,它参与人体各方面功能和结构的整个过程。
C.人们滥用抗生素、激素和不合理使用现代化的检查,引起人体菌态失衡,危及健康。
D.人们要转变观念,生了病要从主要依赖抗生素治疗转变为必须依赖益生素治疗。
8.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
A.生命存在的三大支柱是正常微生物群、免疫和代谢。
B.各种细菌在人体内是人体的终生“伴侣”,人体菌态失衡,会危及健康。
C.导致微生态失调的原因是诸多不良因素严重影响微生态的平衡与稳定。
D.抗生素之后的时代是活菌的时代,而具有微生态调节作用的益生素,起到防病疗病的效果。
三.(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 君其勉之。”十年,改知赣州。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天祥曰:“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尽以家赀为军费。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北至镇江。天祥夜亡入真州,展转至高邮,泛海至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 ”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 ”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 愿赐之一死足矣。”然犹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9.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 对策:对付的策略
B.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 养育:养活、抚养
C.吾深恨于此 深恨:非常遗憾
D.天祥临刑殊从容 从容:沉着镇静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因见故相江万里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B.君其勉之 其如是,孰能御之
C.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D.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文天祥有“志节”的一组是( )
  ①捧诏涕泣 ②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 ③尽以家赀为军费 ④左右命之拜,不拜 ⑤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 ⑥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咸淳九年,文天祥任湖南提刑时遇见旧相江万里,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容色改变,认为改变社会状况的责任大概在有志节的文天祥身上。
B.德祐元年,元军进逼愈急,皇上下诏号召天下起兵帮助朝廷抗敌,文天祥“发郡中豪杰”响应,有众万人,并倾尽家财为军费,领兵入卫。
C.德祐二年,文天祥奉命赴元朝都城跟元丞相伯颜谈判时据理力争,遭到元方的扣押,被带到镇江,后来趁夜色逃离,来到温州。
D.至元十五年,元将张弘范兵突至,文天祥在五坡岭被执。崖山被攻破后,文天祥被送往京师。元朝百般劝降,他坚决不屈服,最后从容就义。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2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句3分。)
 (1)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翻译:21世纪教育网
 (2)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翻译:
14.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1分)
  西归绝句
元 稹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注】诗人原序:“得(李)复言,(白)乐天书。”这首诗作于元和十年元稹自唐州(今河南唐河县)奉召还京途中。元和五年作者被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武关,今陕西省商县东。
(1)此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作简要回答。(5分)
(2)诗的最后两句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①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批评秦统治者奢侈时写道:“钉头磷磷, ;瓦缝参差, 。”
②李白在《 》诗中写道:“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
(2)①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写道:“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 ,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②柳永在《 》词中写道:“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
。”
五.(16分)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16—18题。
感觉城市
刘元举
①都市最好的建筑大都是留在广场上。越老的广场越有味道,特别是那种椭圆形队列,极有耐心地组合成建筑博览系列,其风格的和谐与典雅令岁月粘稠。然而,到了今天,这些苍老的面孔对于周围的疾速变化却呈现一副凄哀的无奈状。高楼大厦争先恐后,顶天立地,倏忽间,竟形成了一个巨人家族,控制着广场的领空,从中透出一种现代城市的霸气。
②城市的现代锋芒是无法收敛的。不管你喜欢不喜欢愿意不愿意,你就得接受就得适应。城市的表情在过去如果说是因含蓄而充满魅力的话,那么说城市的现在,则全然抛开了这份传统的服饰,变得简单而直露。不是吗,玻璃幕墙体通体透亮,还有什么含蓄可言 钢架交错,似裸露闪亮的筋骨,没有任何羞涩需要多余的遮掩。远去了,哥特式建筑;远去了,巴洛克的繁绮奢华;远去了,爱奥尼与陶立克柱子,就连我们古典的影壁墙、歇山顶、鸱吻、雕梁画栋也无法取悦都市的目光。大工业与现代化正在不可阻挡地改变着我们的城市的面孔,犹如一双粗暴的手,把城市陈旧的服饰一件件剥光。
③有一位作家到日本后写了一本书,题为《裸体的日本》这个题目一针见血地道出了现代化的日本城市的流向,是否越接近现代文明就越远离了掩饰和含蓄
④由城市及人,由城市的服饰演进说到人的装束变化,这是很有意思的。古罗马的著名建筑师威特鲁威早就给建筑下过这样的定义,他说,建筑就是组织人们的生活。城市建筑对于人们的生活的影响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有目共睹的。城市在告别繁冗,在失去含蓄,城市中的人,势必也要适应这种流向。城市人生活状态的变化首先要从服装上表现出来。比如,过去的女人以包裹严实为尊为美,连衣裙是小翻领口,还是长袖的,腰间还有个捆扎的带予,不扎不端庄,不淑女,现在还有人穿这种连衣裙吗 不仅不穿长袖的,甚至连袖子都是多余的。由长袖而半袖,再由半袖而变成无袖;裙身过去长至膝下,甚至垂到脚面,走起路来风摆杨柳,婀婀娜娜,不乏古典韵致。从什么时候起时兴了超短 再看上衣,马甲、一些两件套装、三件套装,一些原本属于辅助性的衣服倒变成了正宗服饰,几乎取代了西服上衣西服裙,而且,这种取代没商量,马甲也好,上衣也好,越来越短,短到了可以露出肚脐眼。阳光下,上下衣之间因脱节而断层,透出的那一条子皮肤的白皙度犹如一道灿然的光带照亮行人的眼目时,城市建筑的玻璃幕墙体肯定会更加刺眼,更加热烈,城市的热情与城市的温度都会随之升高。那些阳光照不到的阴郁的古典柱廊以及浮雕的阴暗凹处,也会被这道肤线的光芒洞穿吧 城市不会再有含蓄了,而更加易变的人们还能存留几多含蓄
⑤睡衣式的服饰可以堂皇出现在闹市,男人忘记的背心,却以一种新的面料成为了女性的抢眼时装。还有人愿穿翻领衣裙吗 越短越好,越露越好,越透越薄越性感越好。为什么牛仔裤被体形裤取代 又被裤袜特别是那种裤子式的裤袜代替 还有短裤,更具超越优势。
⑥泳装更说明问题。比基尼正在成为一道风景线,尤其是海滨的城市。
⑦由此,我想到了南方的园林建筑。那种奇妙的造园手笔可以用几个字概括:漏、透、瘦、皱。这四个字体现了造园艺术的精髓,体现出一种千古不变的神韵。按照这四个字造出的园林,无论到了什么时候,都不会是直白的,单调的,其中的含蓄是可以让游人驻足且流连忘返的。而流行时装的这几个字则正与园林艺术达到的效果恰恰相反。
⑧或许我不该进行这种比附,时装与园林原本就不是一回事,一种追求的是艺术的永恒,一种要的只是闪烁迷人的一瞬,多一点,长久一点,那都是犯大忌的。现代人的生活观念不恰恰是改变永恒吗 谁还讲白头到老 哪还有什么举案齐眉相濡以沫 哪来的永恒爱情 有那么一个瞬间就不得了。所以,风靡的爱情歌曲只能是“让我一次爱个够”“不求一生相守,但求一朝拥有”“瞬间就是永恒”之类。
⑨瞬间,只能是瞬间,再难忘的瞬间也还是瞬间,不可能代替永恒。而我,一个有着古典情结的中年北方男人更看重那种永恒。我曾冒着大雨赶到同里小镇,为的是去一睹那里的古建筑风采。那真是一批国宝:一处藻井就是一座展馆,被灰尘遮盖的彩绘极耐人寻味;一扇有着木雕的门扇就是一件艺术精品,如同屏风般的组合门扇叙述了一部《西厢记》,有莺莺,还有张生,张生与莺莺的约会是永恒的,令我感动。可惜这几道门扇朽了。燕翼楼造型奇特,特别是屋脊有着宁静的动感,有云流动时,更是神奇,跃跃欲飞,令我难过的是它已经折断了翅膀,塌了腰身。
⑩我们的城市正在日新月异,我们新的楼房都是从外部世界抄来的,很少有我们自己民族的底蕴,正像我们的服装,一茬茬虽然炫目,却也是从西方世界拿来的。“拿来主义”构成了我们城市的时尚。我们的城市正在洋化,我们的服装也正在洋化。洋化不是不好,却也不能说就是绝对的好。还应该有一点我们民族自己的东西,比如旗袍,比如蜡染的民族服饰,我都挺喜欢。
16. 文章第①段说:“这些苍老的面孔对于周围的疾速变化却呈现出一副凄哀的无奈状。”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4分)
17. 在第②段,作者说:“大工业与现代化正在不可阻挡地改变着我们城市的面孔,犹如一双粗暴的手,把城市陈旧的服饰一件一件剥光。”从全文看,被剥光的有哪些“服饰” 请分条简要概括。(6分)
18. 请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对“城市”总的“感觉”是什么 并简要陈述你对作者感觉的看法 (6分)
21世纪教育网
六.(16分)
19.请补充下面的句子,分别表达对“生活”消极和积极两面的态度。要求:每句不超过30字。(8分)
(1)表达消极的意思:
生活好似一张网,
(2)表达积极的意思:
生活好似一张网,
20.下面是五种实用文体的部分摘录,请根据实用文体的语言特点,找出每种的不得体处并作修改。(5分)
①公司决定于本月20日下午三点,在大会议室召开三季度总结大会,请全体员工准时光临。(某公司通知)
②昨天下午放学后,我骑车回家,不慎跌倒,扭伤足踝,不能到校学习,需请假三天,务必批准。(某学生请假条)
③我是本市下岗职工,现申请开办一个家电维修店。恳望审批我的申请,希望尽快发给营业执照,以免影响及时开业。(某开业申请书)
④本公司欢迎各界朋友前来就投资进行咨询。我们将为您提供信息,在投资方向、投资策略方面鼎力相助。(某投资公司广告)
⑤这是您家严托我带的,您直接交给他老人家就行丁。拜托!(某人便条)
①错处: ,改为:
②错处: ,改为:
③错处: ,改为:
④错处: ,改为:
⑤错处: ,改为:
21.用“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利、刺耳的呐喊”作文段的开头和叙述的主题,重组下面的句子。 (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要改变原意)(3分)
孟子,性格锐利,强悍,在现实生活面前无奈地且战且退的同时,爆发出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利、刺耳的呐喊,为中国知识分子的领地竖立了原始的木栅栏。
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利、刺耳的呐喊
七.(60分)
22.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
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尔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
“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如何对待那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贬值,它依旧值20美元。”21世纪教育网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所写内容不得脱离材料的含义和范围。[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西北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卷(答案)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21世纪教育网 12
答案 C D B B C B D C21世纪教育网 A D B C
1.C(A、筵读yán B、褶读 zhě D、缴 读 zhuó)
2.D(A、澜—谰 B、珊—姗 C、繁—烦)
3.B 【解析】A、始作俑者: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B、移樽就教:樽,古代盛酒器;就,凑近。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C、声情并茂:并,都;茂,草木丰盛的样子,引申为美好。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D、附庸风雅:附庸,依傍,追随;风雅,泛指诗歌。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4.答案:B(A“这里”“青松翠柏”主谓搭配不当。C“来自”“慕名而至”杂糅,可改为“全国各地的游客游客慕名而至”或“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D“受惠”的对象不正确。可修改为“为了让这项住房政策真正使低收入家庭受惠”。)
5.C  高贵者的通病就是不能容人先排②,不仅不能容人,还要自诩自己的清高,递进关系故排⑤,眼里容不得沙子与胸中容不得尘埃句式相同,排③,④和①都是不知道能容的分量,④泛指①特指。
6.B
7.D“必须依赖”应为“主要依赖”。
8.C“严重影响”应为“或多或少地影响”
9.A(对策:对答皇帝有关政治、经济的策问)
10.D(A因:于是,副词/凭借,介词。B其:可要,句中语气词,表示期望/假如,连词。C以:凭……的身份,介词/因为,介词。D与:跟、和,均为介词)
11.B(①表现文天祥忧思国难;③表现文天祥舍家为国的义举;⑤表现文天祥“险象环生”的处境)
12.C(“元朝都城”应为“元军军营”)
13.(1)期望天下有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的忠臣义士。(注意:①词语——庶;②句式——定语后置句。)
(2)(张弘范)的近侍命令文天祥下拜,(文天祥)不下拜,张弘范于是就以礼相待。(注意:①两处省略;②古今异义词“左右”;③虚词“遂”和“以”。)
14.(1)表达了作者奉召回京途中的喜悦之情。(诗人被贬离京五年,今日奉召回京,感叹之余,满怀欣喜。途中收到朋友的来信,又是一喜。)
(2)展现了一幅洋溢着作者欢快心情的清新美好画面:诗人满怀喜悦,临水展读友人书信,正值岸上满山桃花盛开,嫣红灿烂,此情此景,生动明快,别具情趣。
作用:以欢快之境写喜悦之情,寓情于景。
15.答案 (1)①多于在庾之粟粒 多于周身之帛缕②蜀道难 可以横绝峨眉巅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①谗谄之蔽明也 邪曲之害公也②雨霖铃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16.随着大工业与现代化的飞速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含蓄典雅的传统式建筑,被简单、直露的现代式的高楼大厦无情地取代。
17.①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式建筑;
②“以包裹严实为尊为美”的服饰观念和保守的服装;
③人们追求的古典情结、永恒的情愫;
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的审美观、价值观。(答对1条得2分,答对3条得满分)
18.
第1问:①城市在变化(洋化),城市的变化引起了人们生存状态、思想观念的变化。
②传统的优良的事物正在消逝。 (每点2分)
第2问:此为开放题,回答扣住文意,言之成理,表述清晰、完整即可。(2分)
19.答案示例(1)生活好似一张网,人只是一条鱼,迟早都要被生活所束缚。
(2)生活好似一张网,只有强者才能撕破它,获得自由。
20.答案示例①错处:光临 改为:参加 ②错处:务必 改为:请予
③错处:以免影响 改为:以便 ④错处:鼎力相助 改为:提供帮助
⑤错处:您家严 改为:您父亲(令尊)
21.答案示例:"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利、刺耳的呐喊",是由性格锐利、强悍的孟子在现实生活面前无奈地且战且退的时候爆发出来的,这为中国知识分子的领地竖立了原始的木栅栏。
22.参照高考作文评价标准评分。(60分)
  附:文言文译文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二十岁中进士,在集英殿对答皇上的策问,被皇上亲自选拔为第一。咸淳九年,被提拔为湖南提刑,顺便拜见原丞相江万里。江万里一向认为文天祥有极高的意志节操,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改变容色说:“我已经老了,综观天时将有变化,我见过的人才很多,改变社会状况的责任,大概就落在你的身上了。你可要竭尽全力。”咸淳十年,改任赣州知府。德祐元年,元军进逼愈急,皇上下诏号召天下帮助朝廷抗敌,文天祥捧着诏书大哭,郡中豪杰群起响应,有众万人,朝廷知道后,让文天祥凭江西提刑安抚使的身份领兵入卫。他的好友劝阻他,文天祥说:“既然国家抚养臣民三百多年,一旦国家遇到紧急情况,向天下征集兵员,竟然没有一人一马响应入关,我对此非常遗憾,所以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行动来对众宣示,期望天下有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的忠臣义士。”于是倾尽家财为军费。第二年正月授任临安知府,不久又授任右丞相兼枢密使,朝廷派他到元营请求和好,跟元丞相伯颜在皋亭山谈判时据理力争。元丞相伯颜气愤地扣押了他,文天祥随元军到了镇江。后来趁夜色逃到真州,辗转到了高邮,渡海到了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逃到南岭。文天祥正在五坡岭吃饭,张弘范的军队突然抵达,文天祥仓皇出逃,千户王惟义上前抓住了他。文天祥被押解到潮阳,带去见张弘范,张弘范的近侍命令文天祥下拜,文天祥不拜,张弘范以礼相待,带他一起到崖山,让他写信去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护卫皇上,还教别人背叛皇上,能这样做吗 ”张弘范坚持要他写劝降信,文天祥就将他过零丁洋时所写的诗写出来交给张弘范。崖山被攻破之后,张弘范派人护送文天祥去京师大都。文天祥在北方共有三年,元世祖知道文天祥始终不屈服,于是元世祖召文天祥入朝,对他说:“你有什么愿望 ”文天祥回答说:“文天祥受大宋恩泽,担任宰相,怎能臣事他姓之人呢 只愿赐死就满足了。”可是元世祖还是不忍心杀文天祥,就让他退下了。有人进言,竭力赞成依从文天祥的请求,元世祖同意了。文天祥临刑时特别从容,对吏卒说:“我的事结束了。”向南方行了拜礼后死去,死的时候年仅四十七岁。
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