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部编本《中国历史》之八年级下册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道
路
1993-2003
2003-2013
2013至今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教学目标
了解掌握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及其指导地位的确立。
了解掌握中国共产党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及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等相关知识。
了解掌握中国共产党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等相关知识。
第三单元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邓小平理论
指导地位确立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中共十二大
(3)中共十三大
3 .科学发展观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邓小平南方谈话
(6)中共十四大
(7)中共十五大
(5)评价邓小平及邓小平理论
中共十六大
中共十七大
中共十八大
中共十九大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步一步推向前进。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时间
1982年
内容
中共十二大
中共十二大于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
邓小平致开幕词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①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时间
1987年
内容
中共十三大
中共十三大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勾画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轮廓,为深化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武器
②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社会主义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三大改造的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邓小平主持开幕式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时间
1992年
邓小平南方谈话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到南方视察, 发表了震惊中外的南方谈话
(1)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资”姓“社” 问题的困扰。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就会影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南方谈话(1992年)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谈话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到底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
解决姓“社”姓“资”问题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内容
邓小平南方谈话
①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②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③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④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⑥发展才是硬道理。
⑤试验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意义
邓小平南方谈话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是他带领党和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他创立的邓小平理论。
评价邓小平及邓小平理论
这一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评价邓小平理论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四大
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时间
1992年
内容
新当选政治局常委(左起):胡锦涛、李瑞环、李鹏、江泽民、乔石、朱镕基、刘华清
1992年10月12日—18日,中共十四大在北京举行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97年3月3日《时代周刊》封面
标题:下一个中国:邓的继任者能否把中国变成一个为世界所接受或喜欢的超级力量。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五大
①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ー世纪》的报告。
时间
1997年
内容
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②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相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③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意义
中共十五大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六大
时间
2002年
中共十六大于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六大
内容
①江泽民在会上作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
江泽民做报告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六大
②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电活更加殷实。经过这一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六大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内容
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三个代表”的内容: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的意义: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七大
时间
2007年
中共十七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七大
内容
①胡锦涛在会上作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七大
内容
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及评价: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八大
时间
2012年
中共十八大于2012年11月8日-14在北京召开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八大
内容
①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八大
内容
②在中共十八大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③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八大
内容
④中共十八大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九大
时间
2017年
中共十九大于2017年10月18日-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九大
内容
①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九大
内容
②习近平在会上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
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十九大报告
86页, 13个部分
32240余字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九大
内容
③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评价: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79年1月1日《时代周刊》封面
邓小平被评为本年度的风云人物。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新中国领导人对美国的“破冰之旅”,如巨人之手推开封闭的国门;一个重现生机的文明古国,正开始探索与世界互利共赢之路。
标题写着:邓来了。是说邓小平访美一事非同小可。
1979年2月5日《时代周刊》封面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邓
小
平
访
美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3年9月26日《时代周刊》封面
标题是:邓小平走出了毛泽东的阴影(或者说邓小平排除了毛的错误影响)。
中共十二大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5年9月23日《时代周刊》封面
中共十二大
题目是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画面很清楚地对毛和邓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边是游行的队伍高举着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九大
2017年11月13日《时代周刊》封面
主题:中国赢了。
这是《时代》周刊封面第一次出现两种语言。在内文《中国经济是如何赢得未来的》一文中,作者布雷默指出: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最具实力的国家,而美国则落居第二。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习近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的确立
中国十六大
中共十七大
中共十八大
中共十九大
中国十二大
中国十三大
中国十四大
中国十五大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