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经济体制改革
学习内容
农村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92年
十四大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城市
改革全面展开
经济体制改革
版块一、农村改革
新闻老故事:一个农民的烦恼?
一个农民的烦恼
农民说:男劳力上工带扑克,女劳力上工带纳鞋,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到了 田头忘带锄,再去回家逛一逛。
农村人民公社
农民说:土地归公社所有,农民没有生产自主权都是集中劳动,每天劳动后统一记工分,干多干少一个样。一天混一个杠,一个杠7分钱正好买三盒火柴,干一天活还不如抓一个母蛤蟆
吃大锅饭,收入少
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
请大家帮帮忙:
如何提高农民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呢?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本是个好地方。
自从出了个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大户人家卖骡马,
小户人家卖儿郎。
我家没有儿郎卖,
身背花鼓走四方。
凤阳
花鼓词
农村人民公社
安徽:“乞丐大省”
中国第一份农村改革宣言书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
试一试:请你从这份协议中,分析农民的责任、利益。
责任:保证国家集体的
利益:剩下全是自己的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集体的
土地等
生产资料
(公有)
家庭(农户)
承包给
完成上交国家
和集体任务
生产、经营
自主权
剩余
归自己
自负
盈亏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一、农村改革惊天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体制改革
教师点拨
1976年产粮 0.77亿公斤
1980年产粮 5.02亿公斤
1981年产粮 6.70亿公斤
1982年产粮 7.15亿公斤
说凤阳,道凤阳,
改革鼓点先敲响,
三年跨了三大步,
如今飞出金凤凰。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凤阳县农民喜庆丰收
面对小岗村改革试点的成功,中央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
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改革的作用是什么?
又一个农民的烦恼
自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积极性提高了,生产的农产品越来越多,卖不掉,怎么办?农民从“大锅饭”里解放了,富余劳动力越来越多,怎么办?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有什么变化?
新农村建设
经济体制改革
伴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一、农村改革惊天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兴办乡镇企事业)—— 党在农村探索出的致富新路
农村新貌
天下第一村——华西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
合作探究
1950年
土地改革
1953年
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
人民公社
1978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
春雷滚动促发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8
1984年3月24日,省委、省政府收到一封“松绑”公开信:
“……现在体制的条条框框捆住了我们的手脚,企业只有压力,没有动力,更谈不上活力,为此,我们怀揣冒昧地向你们伸手要权……”
——福建省55位国营厂长、经理的心声
政策研究室
春雷滚动促发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8
指导文件: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版块二、城市改革
新闻老故事:厂长的烦恼?
材料一:
那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11个部门的审批,要盖11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广州日报
材料二:
(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时)“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张瑞敏(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
结合教材P40材料研读,诊断:小李所在的国有企业生产出现了什么问题?
职权划分:政企不分,企业没有自主权
分配方式:平均分配,吃“大锅饭”,职工没有积极性
所有制结构:单一公有制
一个厂长的烦恼????
请大家结合材料中反映的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帮助国有企业突破僵化局面。
合作探究
救厂公告
同志们,咱们厂销量惨淡,濒临倒闭,到了危急的时候,急需解决以下问题:
1、如何调动工人的积极性,提高产量?
2、如何吸收资金?
3、如何增强企业活力?
请同志们积极建言献策,商讨制定救厂企划书,如被采纳,必有重奖!
青岛电冰箱总厂
所有制:
单一公有制
分配制度:
平均分配,工人缺乏生产积极性
管理体制:
政企不分,企业缺少经营自主权
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意义: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
业的活力。
海尔——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典型
二十多年来,海尔集团由一个亏损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2017年全球营业额2419亿元,利税总额突破300亿元的大型家电第一品牌。在欧洲、北美、亚洲、中东和非洲共有29个制造基地和16的工业园, 在全球大型家电市场的品牌占有率三次蝉联全球第一。
老张,你的冰箱厂最近怎么样呀?
感谢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工厂不仅没倒闭,反而盈利啦。
没错,但是最近厂子里不太消停,有的工人说我们现在走的路不是社会主义道路......
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咱们得继续做出点成就来呀!
版块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黑猫?
白猫?
好猫!
欢迎光临李老板的“解忧杂货铺”
凭票购买
货品积压
经济体制改革
8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
春和景明谋新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春和景明谋新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改革
8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时间
会议
内容
1992年
1993年
中共十四大
中共十四届
三中全会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基本特征:市场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意义
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
人才市场
时政链接
经济体制改革
三、深化改革铸辉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四十年成就展》
经济体制改革
课堂小结
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
中心:增强
企业活力
农村
城市
经
济
体
制
改
革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在我国改革开放中,首先进行改革的是( )
A. 国有企业 B. 农村
C. 机关 D. 学校
知识巩固
2、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的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市场经济
C.发展乡镇企业 D.政企分开
C
B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发展多种所有制 B.政企分开
C.增强企业活力 D.实行多种分配方式
C
5、这是一次肩负重大历史使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它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次大会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D
D
4、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讲到,“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得出这一认识的主要依据是中国( )
A.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建立了经济特区
C. 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
D. 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材料一:“小岗村头,土地承包,石破天惊。看天南地北,春风到处,人欢马跃,妇孺躬耕,黄土成金,温饱得酬,……”
(1)材料一中“小岗村头,土地承包”反映了我党在农村推行的什么政策?
(2)为我国农村致富开辟一条新路是什么?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发展乡镇企业
材料二: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材料二中的“决定”要求经济体制改革以哪一地区为重点?
(2)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3)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哪一经济体制?
(4)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城市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我们要坚持改革创新。
增强企业活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厉害了!我的国!》
作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身边发生了哪些变化?
(可以上网查询资料,图片,也可以向家长询问。)
感
谢
聆
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