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填充颜色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填充颜色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1-02-26 16:06: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 填充颜色 教案
【教材分析】
《填充颜色》一课是画图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知识,属于“画图”基础模块的教学范畴。本课是对前面画图知识的延伸,同时又为学习后面“画图”程序中其他工具的使用奠定了基础。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画图”程序的界面,知道了每个工具的名称,能启动“画图”程序,会保存图像文件,会调整画布大小,会用“刷子”“铅笔”等工具画出简单的图形,更会使用“撤销命令”。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平时对学生的观察,发现学生对画图的兴趣浓厚,而且了解得比较多,所以可以在课堂中加入一些拓展性的内容。在这些内容中穿插讲解关于前景色和背景色的知识,指导学生更好地掌握“用颜色填充”工具的使用方法,让他们通过自我努力,完成一幅幅精美的图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以此激发出其学习兴趣。但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所以教师可以适当利用演示法来讲解颜色填充步骤,这样直观明了,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利于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活泼好动,喜爱探究新鲜事物。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计算机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了鼠标器的操作方法,具备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对学习到的知识技能进行简单的归纳总结,对自己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也能进行反思。学生对程序的操作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间有一定的差异性,要注意分层教学,以便让所有学生都能收获成功的喜悦。
【教学目标与要求】
熟练掌握用“打开”命令打开已保存的作品。
掌握“用颜色填充”工具的使用方法。
学会使用基本颜色和自定义颜色来更换颜料盒中的颜色。
了解前景色和背景色的相关知识,学会选择合适的填充模式画图。
学生提升用基本图形表现物体形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用颜色填充”工具的使用方法。
基本颜色和自定义颜色的设置。
难点:
前景色和背景色的相关知识。
选择“椭圆”工具的合适模式来画图。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自主探究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评价。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多媒体课件、学习素材等。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活动一:四季的颜色
同学们,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你们有没有观察过你们身边四季的颜色?春天是什么颜色?夏天是什么颜色?秋天和冬天呢?他们又是什么颜色?
教师展示四季的风景图片,学生回答欣赏
春夏秋冬,各具特色,每一个季节都有它们各自的美丽。今天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画笔,为树木填充颜色,绘画出四季的五彩斑斓。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授知识
活动一:分析思考
在同学们的桌面上有老师发给大家的树木的图片,现在请同学们打开树木文件,如何用画图打开文件呢?一起看一下老师的操作。
想一想,思考一下,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填充颜色?如何搭配呢?
学生发挥想象,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提前的分析思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接下来的内容作出铺垫。
活动二:填充颜色
如何填充颜色呢?有谁知道吗?老师请一位同学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并描述一下你的操作
1.单击颜色填充工具2.单击颜色1按钮3.单击调色板的颜色4.单击你想填充的区域
接下来,就请同学们使用颜色填充工具,发挥想象力,为我们的树木填充颜色。
问题分析:我看到许多同学在填充颜色中遇到了一个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讲解注意点:(颜色填充工具只能给封闭的图形填充颜色)
我们需要将未封闭的的图像封闭起来。我们可以借助放大镜工具放大我们所要封闭的图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错误中学习知识,更加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活动三:添加颜色
教师展示生活中树叶的颜色,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树叶颜色
树叶的颜色只是单一的绿,单一的黄,单一的颜色吗?能不能更加丰富它的颜色呢?观察一下调色板,调色板的颜色够用吗?我们如何获得更加丰富的颜色呢?
教师演示添加颜色的操作,学生丰富树木的色彩
【设计意图】
活动四:展示学生作品
让各小组选出最美作品,进行展示、评价,生成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大小合适,分布合理,颜色协调
【设计意图】生生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培养学生对美的认知。
三、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梳理课堂内容,教师补充
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去发现我们生活中的美景,生活中的绚烂多姿。
【设计意图】学生梳理课堂知识内容,构建知识框架
【板书设计】
秘密花园
——四季小画家
打开文件
填充颜色
添加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