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一
互动探究(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本是个好地方。
自从出了个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大户人家卖骡马,
小户人家卖儿郎。
我家没有儿郎卖,
身背花鼓走四方。
凤阳花鼓词
1978年以前,严宏昌所在的安徽凤阳小岗村是有名的贫困村。
当时出去要饭心里很苦恼,农民有地有田,有牛有犁有耙,为什么搞不上吃的?我们心里不服气,农民不是不会种地,按当时那个政策约束了我们。
——摘自《小岗村,严金昌家的年关》
“守着良田没饭吃”
经济体制
所有制
经营管理制度
分配制度
人民公社体制
(吃大锅饭)
公有制
高度集中统一
平均分配
1976年,在安徽的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村民一起劳动,一起分享劳动成果,却出现“上工人喊人,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撵人”的劳动状态。另外,农民每年种植什么农作物,也需要听从集体安排。
生产积极性不高
缺少生产自主权
1978年,安徽发生特大旱灾,许多人外出讨饭。同年12月,凤阳县小岗村生产队18户农民秘密聚会,冒着生命危险,签订生死契约。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 ——《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
严宏昌
“悲壮的红手印”
严宏昌的老伴不知道村里18个男人那天夜里摁手印时的悲壮,她只记得以前是抱着孩子没吃的愁得哭,1978年后,他们两口子要种30多亩地,经常干活累到哭。……包产到户,更到更夜到夜,几十亩地拼命干。种小麦二三十亩,水稻二三十亩,干到晚上可能天乌黑了才能回家,小孩都在家这里爬那里爬,睡得到处都是。村里人更是各显其能,种烟叶、种棉花、种花生、种果树、养猪,干什么、怎么干自己说了算。
——摘自《小岗村,严宏昌家的年关》
分田到户后,小岗村的村民们有了怎样的变化?
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
分田包产到户
生产积极性不高
自负盈亏
1979年秋收盘点后……
解决了吃饭问题,还首次交上了公粮,还清了20多年来吃救济的贷款!
集体的
土地等
生产资料
(公有)
家庭(农户)
承包给
完成上交国家
和集体任务
生产
自主权
剩余
归自己
自负
盈亏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阅读39页相关史事。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全是自己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
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国庆流行时的标语“联产承包好”
优点: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有很大提高
乡镇企业
1984年,严宏昌一家七口年收粮达到2万多斤,家里已经不愁吃穿,他寻思如何致富……开始发展工业,他办过塑料编织袋加工厂、米面加工厂、食用菌加工厂、工艺被厂。
——《图文:1980年严宏昌一家》
乡镇企业
——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一
互动探究(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三十多年前,海尔的前身——青岛电冰箱厂还是一个一个亏损147万元的集体小厂。
海尔——城市改革的典型
那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11个部门的审批,要盖11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广州日报
(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时)“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张瑞敏(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
请同学们为青岛冰箱厂找出病因,开出药方
政企不分,企业没有自主权
吃“大锅饭”,平均分配,职工没有积极性
寻医问诊
青岛电冰箱厂亏损147万但仍能运行,是因为当时企业亏损由国家补贴,所需投资照样可以向国家伸手要,但这样亏下去,国家经济必然大受损失!
企业完全属于国家所有,亏损由国家承担
病因
药方
平均分配
(吃大锅饭)
政企不分
单一公有
制经济
按劳分配为主,多
种分配方式并存
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
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
多种所有制经济
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
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通过,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
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1987年,全年国民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4%,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都比1978年翻了一番。
城乡出现经济大发展的局面。
一
互动探究(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时期的各种票证
70年代豆腐票和粉票
80年代的布票
为什么当时要用这些票证?
1.物资匮乏
2.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1978—1984年农产品价格管理形式比重变化情况”
1992年3月26日,《深圳特区报》率先发表了“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的重大社论报道,并集中阐述了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要点内容。:“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提出:
1992年,中共十四大
内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 ) 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作用。
1992
中共
十四大
市 场
超市中
琳琅满目的商品
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 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意义:
40年来,改革开放大潮滚滚向前,回望过去,一个个村庄、一家家企业、一座座城市变化了模样,改换新颜;展望未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不忘初心,我们继续将改革进行到底。
谢
谢
大
家
谢
聆
听
感
1.“20世纪的最后20年,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传奇”首先是从哪里开始的( )
A.机关 B.企业 C.农村 D.城市
2、 邓小平说:“农村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我们就是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方针政策。材料中所说的农村改革是属于( )
A.思想改革 B.经济改革 C.政治改革 D.对外开放
3、20世纪80年代某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配到户,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土地不能买卖、出租,经营所得“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种土地经营形式属于( )
A.互助组 B.农业合作社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人民公杜化
巩固提升
C
B
C
4、这是一次肩负重大历史使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它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次大会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5、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呼吁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推行公司制
C.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D.废除国有制
巩固提升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