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地理同步练习 第六章 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word版附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下地理同步练习 第六章 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word版附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2-27 20:58: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下地理
第六章
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一、选择题
东北三省包括
A.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自治区
B.黑龙江、吉林、辽宁
C.吉林、辽宁、河北
D.黑龙江、辽宁、河北
东北三省的地形特点是“山环水绕”,其中的“山”不包括
A.大兴安岭
B.小兴安岭
C.太行山
D.长白山
东北三省的气候特点是
A.夏季短促温暖,冬季漫长严寒
B.夏季高温少雨,冬季寒冷湿润
C.冬季降水多于夏季
D.终年炎热干燥
下列地区被列入国际湿地保护名录的是
A.松嫩平原
B.三江平原
C.辽河平原
D.江汉平原
松嫩平原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作物熟制是
A.一年一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两熟
D.一年三熟
东北三省很多工业中心需要依托自然资源发展,大庆发展依托的资源是(  )
A.钢铁
B.石油
C.煤炭
D.有色金属
阜新作为东北煤炭工业城市,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实现转型的举措不可行的是
A.发展新兴产业
B.发展观光旅游
C.绿化矿区环境
D.加大煤炭开采
与“林海雪原”同属一个地理区域的是
①东北平原
②四川盆地
③黄土高原
④塔里木盆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下列现象不属于东北地区的是
A.气候冷湿
B.山环水绕
C.黑土广袤
D.千沟万壑
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下列地形区中,位于大兴安岭以东的是
A.东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四川盆地
有关东北三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冬严寒、冰雪世界
B.气候冷湿
C.长白山地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林区
D.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
下列关于东北三省工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A.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B.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煤炭、电力等
C.东北三省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D.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是东北地区近年来经济滞后的主要原因
二、复合题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嫩江流域,属中温带季风气侯区,嫩江每年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湿地内湖泊星罗棋布,河道纵横,水质清澈,苇草丛生,沼泽湿地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禽鸟的“天然乐园”。如图示意黑龙江省局部地区河流、湿地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两个题。
(1)
嫩江春汛的形成是由于春季
A.流域内降雨较多
B.地下水丰富,补给河流
C.湖泊水大量流入河流
D.气温回升,大量冰雪融化
(2)
扎龙湿地今后发展的方向是
A.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
B.平整土地,开发房地产
C.加强保护,适度发展生态旅游
D.保留湿地,大力发展水产养殖
读“鞍山市部分工业企业分布图”,回答下列两小题。
(1)
图中各企业密集分布的最主要原因是
A.各企业之间生产上有联系,可以减少运费,降低成本
B.该地矿产等资源丰富,各企业都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发展工业
C.该地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为各企业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D.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均排放出大量的污染物,集中布局便于污染治理
(2)
下列叙述不符合该地区未来发展方向的是
A.引进先进技术,淘汰落后产业
B.废弃原有产业,着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治理污染,绿化环境
D.加强科研,助力产业升级
读“东北三省图”,完成下列两小题。
(1)
下列关于图中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A.图中铁路名称是京沪线
B.图中①代表的是三江源
C.图中②代表的工业基地是京津唐工业基地
D.图中③代表的山脉是大兴安岭
(2)
①地曾经是沼泽遍地、人迹罕至的“北大荒”,后来变成了“北大仓”。现在又停止开荒,建立自然保护区。①地建立自然保护区体现的观念主要是
A.因地制宜
B.防灾减灾
C.全球意识
D.可持续发展
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
甲地年平均气温曲线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冬季风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2)
东北地区沼泽地广布的原因有
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②地下有冻土层,不利下渗
③河流结冰期长
④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⑤黑土广布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六小题。
东北地区坐拥中国最大的平原,是资源丰富、文化繁荣、经济实力雄厚的区域,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如图所示为“东北地区河流等封冻日线(单位:天)”。
(1)
甲山脉是
,该山脉以东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
(2)
读图可以判断,影响河流封冻日数多少的主要因素是


(3)
图中河流
P、Q
两河段中,有凌汛发生的是
河段。
(4)
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越了暖温带、
与寒温带,在自然环境方面表现出冷湿的特点。
(5)
图中显示了我国玉米主要产区,该地区发展玉米种植最主要的不利因素是

(6)
东北地区是以汉族为主、多民族深度融合的区域,聚居在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有
和满族。
辽宁省盘锦市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该地生产的大米品质优良,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同学们对盘锦优质生态稻米的生产条件开展了探究学习活动。阅读探究学习活动资料,回答下面的题。
资料一
盘锦位置图
资料二
盘锦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数据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9
-5
2
10
17
22
27
26
19
11
2
-5
降水量(毫米)
5
5
10
35
60
80
170
180
65
40
20
8
资料三
水稻小知识
水稻小知识
水稻有很多不同的品种,籼稻和粳稻是其中常见的两种,粳稻适合生长在温带,也可生长在亚热带的高海拔地区,籼稻适合生长在湿热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水稻全生长季需水量一般在
700~1200
毫米之间,春天水田泡田、插秧需要大量用水,七八月份是水稻生长的另一需水高峰期。水稻生长期长有助于稻米风味物质积累,昼夜温差大也利于糖分积累,使稻米营养丰富品质更佳。
(1)
探究主题一
地理位置
盘锦地处
海之滨,辽河三角洲核心地带,平均海拔
4
米,地势
,土壤肥沃。入海口处有
30
多万公顷
,能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和水体,为水稻生产提供生态屏障,被誉为“黄金三角洲”地带。
(2)
探究主题二
气候条件
盘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一年中有
个月的月平均气温大于
10℃,适于种植粳稻,盘锦水稻生长期长达
158—170
天,至少可一年
熟。夏季白昼时间
,日照充足。水稻收获时,昼夜温差大,成为盘锦大米质优而甜的重要原因之一。
(3)
探究主题三
水源条件
盘锦的年降水量约
毫米,不能满足水稻生长的需水量。特别是在水田泡田的春季。辽河是盘锦稻田灌溉的重要水源,该季节辽河径流的水源主要来自
(降水/地下水/积雪融水)。当地还建有大型水库以保障生产,水库主要在
(季节)蓄水。
(4)
探究主题四
种植模式
盘锦很多地区采用“稻蟹共生”的生产模式(如图)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在该生产模式中,蟹的作用是
,与单纯种植水稻相比,“稻蟹共生”模式可以
。(选择填空)
①增加当地耕地面积
②丰富农产品的类型
③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④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5)
探究主题五
农业科技
近年来,盘锦的农业科技投入不断增加,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到
92%,机械化种植比人工种植成本低,既省工又省时,生产效率高。机器插秧比人工插秧能增产
5%
左右,机械收割还能减少损失
3%
左右。当地建立智能育苗大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温度、光照、湿度调节,降低了天气因素影响,保证了育苗质量。
阅读资料可知,科学技术应用于水稻生产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
等,可降低生产成本、降低
等。
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B
【解析】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
【知识点】东北三省位置与范围
2.
【答案】C
【解析】位于东北地区的山脉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
【知识点】主要的山脉及走向
3.
【答案】A
【解析】东北三省的气候特点是夏季短促温暖,冬季漫长严寒。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气候
4.
【答案】B
【解析】三江自然保护区沼泽遍地,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属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被国际湿地局批准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知识点】农业发展对应的解决措施
5.
【答案】A
【解析】松嫩平原地处中温带,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
【知识点】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6.
【答案】B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东北地区土地面积78.8万千米2,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8.2%。
【解析】解:东北三省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地位,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位于黑龙江省的大庆是我国最大的油田,该城市发展的依托是石油资源。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东北三省部分城市的工业发展,理解解答即可。
7.
【答案】D
【解析】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加大煤炭开采会使阜新逐渐沦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因此应该发展新兴产业、发展观光旅游、绿化矿区环境等。
【知识点】工业发展对应的解决措施
8.
【答案】C
【解析】“林海雪原”属于北方地区,东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都位于北方地区;四川盆地位于南方地区;塔里木盆地位于西北地区。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分界线
9.
【答案】D
【解析】千沟万壑是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地形
10.
【答案】A
【解析】大兴安岭以东是东北平原,以西是内蒙古高原。
【知识点】主要地形区
11.
【答案】D
【解析】东北三省纬度高,气温低,冬季漫长而严寒;气候以冷湿为特征;东北林区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东北三省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地形
12.
【答案】C
【解析】东北地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煤炭、电力等;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是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东北地区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近年来经济发展缓慢。
【知识点】四大工业基地的概况
二、复合题
13.
【答案】
(1)
D
(2)
C
【解析】
(1)
嫩江流域纬度高,冬季气温低,降雪量大、积雪时间长,春季气温回升,大量冰雪融化导致春汛。
(2)
扎龙湿地今后发展的方向是要加强保护,适度发展生态旅游,而不能开垦湿地作耕地,更不能开发房地产。
【知识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河流的补给类型
14.
【答案】
(1)
A
(2)
B
【解析】
(1)
鞍钢生产环节众多,且联系紧密,为减少运费,降低成本,各企业聚集在一起,加强了投入与产出的联系。
(2)
传统工业区的振兴,主要是利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工业,也可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但不能完全脱离原有基础而着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知识点】东北三省工业发展的资源条件、分布特点、工业发展对应的解决措施
15.
【答案】
(1)
D
(2)
D
【解析】
(1)
哈尔滨到北京的铁路线是京哈线;①是三江平原;②位于辽宁南部是辽中南工业基地;③位于东北三省西部,呈东北—西南走向,是大兴安岭。
(2)
三江平原停止开发,建设自然保护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知识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主要的山脉及走向
16.
【答案】
(1)
A
(2)
C
【解析】
(1)
东北地区主要的山脉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中部为东北平原,受地形的影响,造成年平均气温曲线的弯曲。
(2)
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地下有冻土层,不利下渗,再加上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因此沼泽地广布。沼泽地广布与河流结冰期长和黑土广布无关。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气候、影响气温的因素
17.
【答案】
(1)
大兴安岭
(2)
纬度位置(气温);地形地势
(3)
Q
(4)
中温带
(5)
气温(偏)低(或热量不足或低温冻害)
(6)
朝鲜族(赫哲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回族、蒙古族、达斡尔族等)
【解析】
(1)
甲山脉是大兴安岭。
(2)
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封冻期越长。同纬度地区地势高的地方,气温低,封冻期长;地势低的地方,封冻期短。
(3)
Q
河段河水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会发生凌汛现象。
(4)
东北地区大部分为中温带。
(5)
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冬季漫长寒冷,热量不足。
(6)
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主要有满族、朝鲜族、鄂温克族等。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构成、北方旱作农业发展的条件、主要的山脉及走向、凌汛形成的条件、影响气温的因素、温度带的划分
18.
【答案】
(1)
渤;低平;湿地
(2)
7;一;长
(3)
678;积雪融水;夏季
(4)
除草、除害虫,提供肥料(三选一即可);B
(5)
产品质量/产量;损失/天气因素影响
【解析】
(1)
盘锦地处渤海之滨,辽河三角洲核心地带,平均海拔
4
米,地势低平,土壤肥沃。人海口处有
30
多万公顷湿地,能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和水体,为水稻生产提供生态屏障,被誉为“黄金三角洲”地带。地理位置优越,为水稻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地形条件。
(2)
盘锦一年中有
7
个月的月平均气温大于
10℃,适于种植粳稻,盘锦水稻生长期长达
158~170
天,至少可一年一熟。夏季白昼时间长,日照充足。水稻收获时,昼夜温差大,成为盘锦大米质优而甜的重要原因之一。
(3)
盘锦的年降水量约
678
毫米,不能满足水稻生长的需水量。特别是春季降水较少,辽河成为稻田灌溉的重要水源之一,其水源主要来自积雪融水;当地建有大型水库,在夏季蓄水,为水稻生长提供水源。
(4)
“稻蟹共生”的生产模式,蟹的作用是除草、除害虫,提供肥料,与单纯种植水稻相比,“稻蟹共生”模式可以丰富农产品的类型、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
(5)
科学技术应用于水稻生产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等,可降低生产成本、降低损失等。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地形、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生态农业概况、地理图表的判读、东北三省的气候、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东北三省位置与范围、东北三省发展农业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