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地理
第六章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
一、选择题
北京位于我国华北平原的
A.西南端
B.东北端
C.东南端
D.西北端
2019
年
3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京召开,说明了北京的城市职能之一是全国的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交通中心
D.对外交往中心
下列中国文化中,起源于北京的是
A.苏绣
B.湘菜
C.京剧
D.粵语
小丽暑假想要到北京旅游,下列景点在北京观赏不到的是
A.
B.
C.
D.
北京未来的城市建设发展目标是
A.建成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
B.建成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
C.建成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
D.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
将成为
2022
年冬奥会主场馆的“鸟巢”是
A.现代北京的符号
B.古城北京的符号
C.首都北京的符号
D.宜居北京的符号
下列关于北京市的描述,正确的是
A.以山地地形为主
B.西北高,东南低
C.西有盘山,北有燕山
D.河流众多
2019
年
5
月
16
日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景观大道变身成为“亚洲文明大道”,来自中国印度、俄罗斯等
17
个国家的近
30
支表演团队和各具特色的景观标识一一亮相。这体现了北京的城市职能之一是全国的
A.政治中心
B.交通中心
C.经济中心
D.国际交往中心
来自美国的狄马克到北京想体验一下这座城市的传统文化和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下列建议不太恰当的是
A.走进北京胡同与四合院
B.看京剧
C.参观故宫
D.看高楼大厦
下图是北京代表性的古代园林
A.天坛公园
B.颐和园
C.圆明园
D.陶然亭公园
北京既是历史悠久的古城,又是现代化的大都市。关于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京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有长城、颐和园、鸟巢等
B.体现历史文化传统的四合院应该全部拆除
C.中央商务区属于北京的重点功能区
D.市区形成了放射状的快速道路网
有关北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和对外交流中心
B.北京的交通发达,形成了以公路、铁路、航空、海运为主的运输网络
C.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D.北京是历史悠久的古城,也是现代化的大都市,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
关于北京市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全国政治、文化中心
②南水北调东线、中线调水方案终点城市
③北依燕山、西邻太行山
④我国最大工业城市
⑤历史文化名城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③⑤
作为古都,保留有众多的胡同和四合院,在北京城市建设中,对这些建筑应
A.全部拆除
B.原封不动保留
C.根据建设需要拆除
D.有选择地保护和改造
北京把大型钢铁企业“首钢”迁出北京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城市建设用地
B.便于材料与产品的输入与输出
C.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D.给“首钢”更大面积的场地便于发展
二、复合题
读“首都城市功能定位调整示意图”,完成下面两小题。
(1)
作为我国的首都城市,北京的战略定位不包括
A.科技创新中心
B.政治中心
C.文化中心
D.矿产资源中心
(2)
伴随着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的调整,一些非首都核心功能部门将迁往周边城市,这对北京的影响有
①减少空气污染,改善大气质量
②缓解交通拥堵
③住房紧张状况有所缓解
④政治地位下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读相关材料和图,回答下列四小题。
材料一
2022
年,北京一张家口(崇礼区)将联合承办
2022
年冬奥会,北京承办冰上项目比赛,张家口承办雪上项目比赛。
材料二
“跳出一亩三分地,共绘大蓝图,京津冀协同发展”,这是中央提出的重大国家战略。
(1)
京将是首个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北京一张家口冬季的气候特点是
。
(2)
京津冀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所处地形区属于
平原,东临我国的内海
A
。
(3)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冀”代表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4)
华北地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人口众多
B.土地贫瘠
C.水资源不足
D.工业污染
2022
年第
24
届冬奥会将在北京——张家口举行。结合下图回答下面两小题。
(1)
上面两幅图中表示北京降水的年际变化的是
A.甲图
B.乙图
C.甲图和乙图
D.两图均无法表示
(2)
冬奥会给北京带来的影响是
①促进当地资源开发,大规模发展工业
②带动体育产业、旅游业的发展
③推动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④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4
2019
年
4
月
28
日,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在长城脚下的延庆开幕。本届世园会的主题是“绿色生活,美好家园”。读北京世园会的会徽“长城之花”图,完成下列两小题。
(1)
符合本届世园会主题理念的是
A.大树移植,快速绿化
B.人工造景,征服自然
C.顺应自然,保护生态
D.远离城市,回归乡村
(2)
下列描述能够体现山东馆特色的是
A.京华京韵
B.齐鲁胜境
C.浙乡映像
D.徽派三雕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五小题。
材料一
2017
年
4
月
1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建立雄安新区。其定位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通过聚集科研院所和发展高新产业,打造一批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成为中国的又一“硅谷”。
材料二
北京地理位置图。
材料三
雄安新区示意图。
(1)
雄安新区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该省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以
为主。
(2)
北京是我国著名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请写出两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
、
。
(3)
与长江相比,图中①所示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有哪些?(不少于两项)
(4)
请结合材料一,分析位于北京的单位和部门:①高档汽车制造集团、②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③现代通信设备制造公司、④外交部、⑤中央电视台等,最有可能从北京迁往雄安新区的是
、
。(填序号)
(5)
请根据材料二,从交通方面说明北京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北京古时称为燕京,处于几条古代交通大道的交叉点,又是京杭运河的起点,对外联系方便。向东出山海关可进入东北地区;从西北出居庸关可进入内蒙古高原;向西可联系黄土高原;向南可进入华北平原,进而联系长江中下游地区。
材料二
漫长的历史岁月,丰富的文化积淀,北京留下了无数名胜古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作为首都的北京,随着城市和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如水资源匮乏、交通拥堵等许多问题。
(1)
请你简要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
(2)
下列建筑中,成为现代北京符号的是
A.故宫
B.鸟巢
C.颐和园
D.八达岭长城
(3)
北京目前面临的问题是
①城市人口迅猛增长
②沙尘暴天气加剧
③水资源匮乏
④交通拥堵
⑤住房紧张
⑥环境污染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4)
假若你是北京的中学生,为实现“绿色生活,美丽家园”,能做出哪些贡献?
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D
【解析】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端。
【知识点】北京的地理位置
2.
【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京召开,说明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
【知识点】北京的主要城市职能
3.
【答案】C
【解析】苏绣源于江苏,湘菜源于湖南,京剧源于北京,粤语源于广东。
【知识点】北京的旅游资源
4.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北京的旅游资源。布达拉宫位于西藏自治区。
【知识点】北京的旅游资源
5.
【答案】D
【解析】《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年)将北京城市发展目标确定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
【知识点】北京的城市建设
6.
【答案】A
【解析】将成为
2022
年冬奥会主场馆的“鸟巢”是现代北京的符号。
【知识点】北京的主要城市职能
7.
【答案】B
【解析】北京市以山地和平原为主;北京市西北高,东南低;北京市东有盘山,北有燕山;北京市河流较少。
【知识点】北京的地形地势特点
8.
【答案】D
【解析】世界多个国家齐聚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展示着亚洲和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体现了北京是全国的国际交往中心。
【知识点】北京的主要城市职能
9.
【答案】D
【解析】北京胡同、四合院、故宫、京剧是北京传统文化的象征;各大城市都是高楼大厦林立,不是北京的特色。
【知识点】北京的旅游资源
10.
【答案】B
【解析】颐和园是清代皇家园林,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一座古代园林。
【知识点】北京的旅游资源
11.
【答案】C
【解析】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北京有许多名胜古迹,其中已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明清故宫、颐和园、天坛、长城、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等。北京市区形成了环形加放射状的快速道路网,将中心城区和卫星城连接在一起。
【知识点】北京的城市建设
12.
【答案】B
【解析】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和对外交流中心;北京不濒临海洋,形成了以公路、铁路、航空为主的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北京是历史悠久的古城,也是现代化的大都市,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
【知识点】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及铁路枢纽
13.
【答案】D
【解析】北京城位于华北平原西北角,北依燕山,西邻太行山,是全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同时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而南水北调东线的终点城市是天津市,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是上海市。
【知识点】北京的主要城市职能、北京的旅游资源、北京的地理位置
14.
【答案】D
【解析】在北京城市建设中,对胡同和四合院等古建筑,应当有选择地加以保护和改造。
【知识点】北京的城市建设
15.
【答案】C
【解析】北京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把大型钢铁企业“首钢”迁出,主要目的是为改善城市环境。
【知识点】北京的环境问题
二、复合题
16.
【答案】
(1)
D
(2)
A
【解析】
(1)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交通中心、教育中心、科研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2)
随着经济的繁荣和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北京面临着如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天气增多,水资源匮乏,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空气污染严重等问题,将一些非首都核心功能部门迁往周边城市,可以大大缓解交通压力、改善大气质量、缓解住房紧张状况。
【知识点】北京的主要城市职能、北京的环境问题
17.
【答案】
(1)
寒冷干燥
(2)
华北;渤海
(3)
河北省
(4)
C
【解析】
(1)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北京和张家口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
(2)
京津冀地区是指北京、天津、河北,该地区位于华北平原;东临的
A
海是渤海。
(3)
河北省简称冀。
(4)
华北地区的耕地占全国耕地的
38%
以上,且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而水资源约占全国的
6%,用水十分紧张,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因此水资源不足是制约华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
【知识点】主要地形区、中国的临海、北京的气候特点、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华北平原缺水的原因
18.
【答案】
(1)
A
(2)
B
【解析】
(1)
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其平均年降水量在
600
毫米左右,与甲图所示一致;乙图表示北京年内各月降水量的变化,是多年降水量的平均值。
(2)
冬奥会带动体育产业、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为突出其主要职能,不适合大规模发展工业。
【知识点】降水量及其柱状图的判读、绘制、北京的城市建设
19.
【答案】
(1)
C
(2)
B
【解析】
(1)
本届世园会的主题是“绿色生活,美好家园”,选项
C
符合本届世园会主题理念。
(2)
山东省简称鲁,西周时曾有齐、鲁两个诸侯国,有“齐鲁大地”的美称。
【知识点】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及措施、34个省级行政区域
20.
【答案】
(1)
冀;旱地
(2)
故宫;颐和园
(3)
有结冰期、含沙量高。
(4)
①;③
(5)
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部边缘,背靠群山,面向渤海,是全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之一。
【解析】
(1)
雄安新区位于河北省,河北省简称冀,该省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以旱地为主。
(2)
北京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有故宫、颐和园、天坛、长城等。
(3)
与长江相比,①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有含沙量高、有结冰期。
(4)
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将通过聚集科研院所和发展高新产业,建成高端高新产业集群地、创新要素资源集聚地、扩大开放新高地和对外合作新平台,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打造京津冀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支撑京津冀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故最有可能从北京迁往雄安新区的是高档汽车制造集团、现代通信设备制造公司。
(5)
北京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在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部边缘,背靠群山,面向渤海,是全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之一。
【知识点】北京的地理位置、世界遗产名录、北京的主要城市职能、34个省级行政区域、我国农业南、北分布的差异
21.
【答案】
(1)
地处中纬度、暖温带,气候温和;位于半湿润区,干湿适中;位于内陆,但距海较近,海陆交通便利;战略位置优越,战争年代,三面环山,易守难攻;和平年代,东南平坦,利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交通要道,位置优越,对外联系方便。
(2)
B
(3)
D
(4)
乘坐公共汽车,绿色出行;日常节约用水;等。
【解析】
(1)
从北京纬度和温度带、海陆位置、交通位置等方面,分析北京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
一个具有文化传承价值的著名建筑,往往成为这个城市的符号,鸟巢是现代北京的符号。
(3)
北京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城市人口迅猛增长、沙尘暴天气加剧、水资源匮乏、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
(4)
此问题为开放题,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只要合理即可。
【知识点】北京的城市建设、北京的地理位置、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及措施、北京的环境问题